電影觀後|《怪物》:渴望得到救贖的人

流羽-avatar-img
發佈於觀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怪物》

《怪物》

《怪物》:渴望得到救贖的人

電影|日本|2023
導演|是枝裕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小偷家族》等)
編劇|坂元裕二(《花束般的戀愛》、電視劇《四重奏》等)

 《怪物》主要透過母親/保利老師/麥野湊的三個視角,藉著巧妙剪輯相互照映,試以窺看怪物的真實面貌。

 坂元裕二劇本中描寫的各種細節,與細微掌握運用著這些重複顯現的象徵的是枝裕和,拆解了動作、行為與話語,日常中發生的事情都成為了怪物即將現形的預兆。

 除了非常美麗、貼合著劇情的坂本龍一配樂外,我也很喜歡《怪物》中強調著環境音的設計,蟲鳴鳥叫、或是湊將手中瓶子捏得喀喀作響……像是安穩的日常生活與穿透了日常表面的異音。

‧作為母親


 早織努力扮演好母親的角色,跟兒子湊像朋友一樣相處,對湊的事情不會過多責怪或是深入追問,也不要求成為多優秀的人,發生事情總是自己先小心翼翼地猜測著,就算面對湊突如其來的跳車受傷也是如此。

 但其實從電影最初「超過白線就會掉入地獄喔」這句近似於詛咒的叮嚀,或許就是橫亙在母子之間的界線,看似親密的相處,實際上對湊來說卻是無法向母親開口的疏離。

 在後面到學校處理霸凌事件時,能看到她面對困境時作為一個母親的堅韌。但同時卻又隱隱讓人感覺到,包容與堅定的另一面,也是無法面對或是忽略著關於湊的真實。在湊背包中發現點火器時的緘默不語,還有當保利老師聲稱湊會霸凌同學,沒有向湊確認而是悄悄去拜訪了星川。

 她的恐懼、疑問與不安都無法得到安放,還有面對學校消極且不在乎真相的作為,所產生的質疑與憤怒,這些在最終變質成為向校長說出的殘酷話語。一心為著兒子、作為母親的早織,認為校方不像人類的她,或許也在那些時刻成為了怪物。

‧老師與學生的相映


 保利老師與學生之間似乎一直維持著一個微妙的平衡,唸著作文學生毫無反應、在火災夜與學生相遇而遭到造謠、在路上被學生隨意丟花瓣——保利老師是個好人,但同時也透過這些昭示——他是一個無法得到學生們尊重的老師。

 學生們與保利老師是相映的,或許從星川依里身上便能看見的端倪——將字寫反、無法完整唸出文章、不合腳的鞋子、同學的長期霸凌、穿著長袖遮掩施暴痕跡,有著閱讀障礙且家庭失能的依里,卻沒有被注意到。

 我覺得保利老師對學生的「好」就像是表皮,內在卻多少參雜了對學生的「不在意」。

 保利老師幫依里撿了鞋子、讓他上課唸了課文,對依里的狀況卻毫無所覺。保利老師比起「星川依里的處境」,更執著於「湊霸凌了依里」的事,依里的室內鞋不見了,第一時間也是去翻湊的座位。儘管保利老師後來做了家庭訪問,依里身上所發生的一切,在我們的視線所及內仍然未被正視,或是得到任何改善或解決。

 甚至之後,保利老師是以湊的「霸凌行為」當作武器,用來對抗湊的母親,而對於強迫他承擔一切的校長與同事們,卻沒有展現出更強烈的抵抗。

 對湊母親的輕挑態度、看不見同學間真實發生的暴力、對依里處境的忽略——保利老師絕不是壞人,但他並沒有那麼在意這些學生們,或許也是這樣,湊與其他學生們幾乎都能很隨意地說出關於保利老師的謊言,老師不在乎他們,他們也並不在乎老師。

 而在前面女友提及保利老師喜歡改錯字的習慣,保利老師是連報導自己醜聞的雜誌上的錯字都會特地用紅筆圈出、標記起來的程度,會批改起依里作文,是糾正錯字的使命感使然?還是突然在意起學生呢?

 但無論答案為何,保利老師做的這件事,確實讓自己與湊的母親,能對湊與依里展開另一個、或許更貼近他們的想像。

‧《怪物》中的前後呼應


 在母親篇章的末段,說了謊言的麥野湊向母親說:「我一點也不可憐喔。」同一句話在切換到保利老師視角時,緊接著也從保利老師口中說了出來。說出這句話的他們,或許都是認知到了自己心中「怪物」的那一部分。

 還有整人搞笑節目中被湊媽媽模仿而讓湊露出笑容的橋段,在依里與湊的校園生活中卻是被當作一種嘲弄方式。

 或是早織每次前往學校時都會出現的倒車停車,在最後一次因為心急而撞到了東西,之後對應到校長孫女是在倒車時遭到輾斃,看似毫無意義的倒車場景,讓人頓時毛骨悚然了起來。

 這些畫面或象徵有些一閃而過、有些一再重複,但透過這些幽微的堆疊,還有編劇與導演對細節的掌控,展現了更多觀賞、解讀的層次——讓這些事物可以同時是毫無意義、是溫暖、或者是殘酷的。

‧湊與依里


 湊與依里的關係,我想是我們最能去想像、或許也曾經歷過的,某種無法輕易定義的情誼,它可以是混雜著喜歡、討厭、抗拒或許還有無能為力。

 湊在學校要求依里不要跟他說話,在其他同學看不到的背後卻會溫柔地把鞋子分一隻給依里。彼此都是比誰更重要的朋友,他們一起構築秘密基地,向對方傾訴平時不能說出口的,關於家人的、還有從宇宙到未來轉生的想像。

 他們越來越要好、也越來越依賴彼此,但當依里提出搬家的事催化了兩人之間的關係,模糊的情感變得清晰,湊卻無法處理這份感受,而是害怕得逃了開來。

 當依里再度被同學欺凌,坐在湊旁邊的、總是看著BL漫畫的女同學,把欺凌者丟給她的抹布丟向了湊,我想她早就知曉湊與依里之間的關係——她知道對於依里的事情湊是無法也不能置身事外的。

 但對湊來說,卻是一種未曾預想到的揭露,為了在那裡生存下去,必須用打架來掩飾真正呼之欲出的心情。

 而在那次打架之後,湊曾在一片漆黑的山洞隧道中,懷抱著期待喊著:「怪物……是誰呢?」他等待著依里,就算無法釐清自己的心情,他也想見到對方。

 因顛覆症沉在缸底的金魚、半身埋在砂裡的花園鰻、遊戲時被說會放棄掙扎的「怪物」……這些意象匯聚成了浸泡在浴缸中的星川依里。湊在風雨中把他拉了出來,在大擠壓到來時,他們要一起去迎接新的轉生。

 他們前往通往轉生的電車車廂,坐在電車位子上相視,那是讓我最想落淚的瞬間。讓人感受到在那個時刻,他們只是如此純粹的想待在一起而已。

‧怪物……是誰呢?


 「怪物」即是那些,只在乎自己所在乎的事物的人們。它並不是錯誤的,《怪物》也並非想指摘這些只在乎自己的人們,但在某些時刻,「在乎」這件事會成為、提供傷害他人的強大動能。

 保利老師必須是加害者,湊才會獲得救贖。保利老師必須是加害者,早織才能獲得救贖。湊必須是加害者,保利老師才能獲得救贖⋯⋯渴望獲得救贖的人們,形成了這個故事。

 校長教湊吹奏樂器,把那些不能說的都透過樂器來傾訴,那些無法宣之於口的透過樂聲變得具體,在那一瞬間,校長像是擺脫了怪物的軀殼變回了想獲得幸福/救贖的人類。

 是不是只要再多一點點看見其他人與事物的能力,怪物就不會出現?

 一心向著兒子的母親、或許比起孫女更在乎學校一點的校長、不在意學生的老師、只在乎依里的湊與只在乎湊的星川。最後在風雨來襲之時,他們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之中,或許可以越過怪物的影子,看見那些真實的心情。

 「怪物⋯⋯是誰呢?」藉著孩子們的口中展開的提問。

 我想,就算是醜陋的怪物也沒關係,怪物也是可以被愛著,或是被拯救的。

 湊與依里最後逃脫了這個世界,在草叢間的奔馳,如轉生如夢境如清醒前的時刻。



 其實只要他們在一起,光的前方——是任何地方都可以。


avatar-img
4會員
11內容數
寫東西拍東西設計排版聊影劇聊書聊漫畫|wilds0123@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冰層之上 的其他內容
電影|《BLUE GIANT 藍色巨星》  我很喜歡在車流轟鳴之下展開的薩克斯風演奏。  這部作品像是在慢慢帶領著你,讓你隨著故事進程不知不覺傾身投入爵士樂的世界。觀看著幾乎無法按捺要跟著演奏打起節拍的心情。  沒有讀過漫畫的人也值得為音樂一試。
劇集|《核災日月》(THE DAYS) 地震、停電、海嘯、廠房損毀、爆炸、輻射……被接踵而來的災難逐漸吞噬。 還有無盡的關係與政治角力、媒體輿論共同上演的荒謬戲碼。 而與此同時所做出的任何決定,都是用著現場人員的性命搏鬥⋯⋯
原創漫畫|《不會死的人》/紅唇juunn 一個表皮柔軟卻擁有哀傷內核的故事。 先在網路上看到這部漫畫,後來收了實體本。讀了好多次。 *有些微劇透  我很喜歡漫畫整體呈現出來的風格,用死亡的前提來描寫故事,卻將哀傷寫得很輕。  大
《當男孩遇上瑪麗亞》PEYO/東立出版 這是一個溫柔包容了所有不安的故事——想成為英雄、或是被視為英雄的每個人,也是傷痕累累、傷害過他人的人。 *(以下盡量不直接劇透)  嚮往成為英雄的男孩遇上了心目中的「女主角」瑪麗亞,但女主角其實是個男孩子
電影|《BLUE GIANT 藍色巨星》  我很喜歡在車流轟鳴之下展開的薩克斯風演奏。  這部作品像是在慢慢帶領著你,讓你隨著故事進程不知不覺傾身投入爵士樂的世界。觀看著幾乎無法按捺要跟著演奏打起節拍的心情。  沒有讀過漫畫的人也值得為音樂一試。
劇集|《核災日月》(THE DAYS) 地震、停電、海嘯、廠房損毀、爆炸、輻射……被接踵而來的災難逐漸吞噬。 還有無盡的關係與政治角力、媒體輿論共同上演的荒謬戲碼。 而與此同時所做出的任何決定,都是用著現場人員的性命搏鬥⋯⋯
原創漫畫|《不會死的人》/紅唇juunn 一個表皮柔軟卻擁有哀傷內核的故事。 先在網路上看到這部漫畫,後來收了實體本。讀了好多次。 *有些微劇透  我很喜歡漫畫整體呈現出來的風格,用死亡的前提來描寫故事,卻將哀傷寫得很輕。  大
《當男孩遇上瑪麗亞》PEYO/東立出版 這是一個溫柔包容了所有不安的故事——想成為英雄、或是被視為英雄的每個人,也是傷痕累累、傷害過他人的人。 *(以下盡量不直接劇透)  嚮往成為英雄的男孩遇上了心目中的「女主角」瑪麗亞,但女主角其實是個男孩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電影中兩人在學校附近、城市近郊、在廢棄鐵道與翠綠山野中的行走。尤其是最後一段,晃蕩、朦朧,渡橋前的一景。延續、最大化慣有的是枝裕和鏡頭美學,傳達出同時介於希望與死亡之間曖昧的詩意。不過讓我不安的是麥野湊在父親靈位前的竊竊私語,以及他口中和外遇者殉情而死的父親形象:麥野湊慾望的是愛情,還是死去的父親?
誰是怪物? 電影【怪物】的主軸,由三個視角闡述老師霸凌學生的事件,隨著角色視角的轉變,被隱藏的秘密逐漸揭露,真相最終也隨著劇末的狂風暴雨水落石出。導演是枝裕和借用少年之間的遊戲,向觀眾發出「誰是怪物?」的疑問,是疑似霸凌學生的保利老師?愛子心切的早織?看似無辜的少年-湊及依里?還是讓丈夫頂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看到本片真是太美好了!即便全身濕透,瑟瑟發抖,重感冒都值得。 影像的調子有著日本千禧年的質地,召喚我回到童年時光。 導演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怪物樵夫》是根據倉井眉介同名小說改編,由三池崇史執導,行動戲不多,以文戲(口水戲)為主,但整體故事仍算緊湊流暢,血腥度亦沒有辜負期待。然而,最後的劇情結尾和原著有很大出入,可能是為了迎合主演龜梨和也的女性粉絲的喜好。
Thumbnail
早織(安藤櫻 飾演)丈夫過世後,在洗衣店工作,維持母子生活。 有天下班回到家,兒子湊(黒川想矢 飾演)的一隻球鞋躺在玄關零亂鞋堆中, 聽見浴室水聲,早織敲門問湊發生什麼事。 得不到回答,她猛地推開門,地上都是頭髮,湊拿著剪刀,胡亂剪頭髮。 早織大驚,直覺認為又有同學說湊的自然捲,沒有父親…,
Thumbnail
《怪物》採縝密的插敘手法塑造角色的立體和人性多角面,首先從一位母親的視角揭開故事序幕,接著用老師的角度帶出故事的錯綜複雜,最後,用孩子純真的口吻完整這個精彩的劇本。時間軸在是枝裕和的操作下,彼此堆疊卻不會讓人錯亂,在層層疊加的故事線裡,漸漸浮出所有真相,道出一場悲劇單純的本質。
Thumbnail
《小曉》的故事講述一位患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學五年級生小曉,與其母親薇芳、班導師保羅之間的關係。本片故事以過動症孩童為主軸,討論家庭關係、女性掙扎與教育問題,有著良好的議題設定亦深入刻畫人物關係,不過因其敘事選擇卻出現故事主軸失焦的問題,模糊地徘徊於「人物關係建立」與「教育議題」之間。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電影中兩人在學校附近、城市近郊、在廢棄鐵道與翠綠山野中的行走。尤其是最後一段,晃蕩、朦朧,渡橋前的一景。延續、最大化慣有的是枝裕和鏡頭美學,傳達出同時介於希望與死亡之間曖昧的詩意。不過讓我不安的是麥野湊在父親靈位前的竊竊私語,以及他口中和外遇者殉情而死的父親形象:麥野湊慾望的是愛情,還是死去的父親?
誰是怪物? 電影【怪物】的主軸,由三個視角闡述老師霸凌學生的事件,隨著角色視角的轉變,被隱藏的秘密逐漸揭露,真相最終也隨著劇末的狂風暴雨水落石出。導演是枝裕和借用少年之間的遊戲,向觀眾發出「誰是怪物?」的疑問,是疑似霸凌學生的保利老師?愛子心切的早織?看似無辜的少年-湊及依里?還是讓丈夫頂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看到本片真是太美好了!即便全身濕透,瑟瑟發抖,重感冒都值得。 影像的調子有著日本千禧年的質地,召喚我回到童年時光。 導演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怪物樵夫》是根據倉井眉介同名小說改編,由三池崇史執導,行動戲不多,以文戲(口水戲)為主,但整體故事仍算緊湊流暢,血腥度亦沒有辜負期待。然而,最後的劇情結尾和原著有很大出入,可能是為了迎合主演龜梨和也的女性粉絲的喜好。
Thumbnail
早織(安藤櫻 飾演)丈夫過世後,在洗衣店工作,維持母子生活。 有天下班回到家,兒子湊(黒川想矢 飾演)的一隻球鞋躺在玄關零亂鞋堆中, 聽見浴室水聲,早織敲門問湊發生什麼事。 得不到回答,她猛地推開門,地上都是頭髮,湊拿著剪刀,胡亂剪頭髮。 早織大驚,直覺認為又有同學說湊的自然捲,沒有父親…,
Thumbnail
《怪物》採縝密的插敘手法塑造角色的立體和人性多角面,首先從一位母親的視角揭開故事序幕,接著用老師的角度帶出故事的錯綜複雜,最後,用孩子純真的口吻完整這個精彩的劇本。時間軸在是枝裕和的操作下,彼此堆疊卻不會讓人錯亂,在層層疊加的故事線裡,漸漸浮出所有真相,道出一場悲劇單純的本質。
Thumbnail
《小曉》的故事講述一位患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學五年級生小曉,與其母親薇芳、班導師保羅之間的關係。本片故事以過動症孩童為主軸,討論家庭關係、女性掙扎與教育問題,有著良好的議題設定亦深入刻畫人物關係,不過因其敘事選擇卻出現故事主軸失焦的問題,模糊地徘徊於「人物關係建立」與「教育議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