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觀後|《花月殺手》:凝視歷史

電影觀後|《花月殺手》:凝視歷史

流羽-avatar-img
發佈於觀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花月殺手》

《花月殺手》

《花月殺手》:凝視歷史

《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

電影|美國|2023
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神鬼無間、華爾街之狼等)
編劇|艾瑞克‧羅斯(Eric R. Roth,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沙丘等)


 《花月殺手》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奧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Osage Indian murders)」,事件發生在1910至30年代,奧塞奇族人因為土地上發現的石油而掌握了巨大財富,卻遭到覬覦財產的人們計畫性的殺害,並試圖透過繼承來掠奪奧塞奇族人的財產。


關於「花月(flower moon)」


 「花月」是源自美國的《The Old Farmer's Almanac》(老農夫的年鑑)中將5月的滿月稱之為「花月」,是花朵盛開的時節。(註1)

 《花月殺手》原著中提及,俄克拉何馬州山間的五月期間,生長得較高大的植物會奪取盛開花朵的資源導致其死亡,而奧塞奇族將那個月稱之為「戮花月」(the time of the flower-killing moon)。(註2)

 在奧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中,首批被記錄的安娜‧布朗案件便發生在1921年5月,故標題《花月殺手》帶有五月與奪取殺害之雙重意涵。


※ 有劇透。


 開頭與結尾使用了與主要故事截然不同的概念來拍攝,是以一族的傳承邁向終結與噴發的石油來開頭,最後以旁白講述故事、和各種樂器與音效構成的舞台作為結尾。這種方式分割了觀賞的視角,也像是切分出橫跨一世紀之後的回首。

 雖然片長達三個小時半,但我體感上並不漫長,在觀影時所感受到「緩慢」是源自於平穩的故事呈現。

 《花月殺手》像是緩緩在觀眾面前展開著一張桌布、一張地圖,讓你順著紋理去看、去觸摸,是平穩地娓娓訴說。而當你伸出手所能觸及的,是以女主角莫莉為中心開展的奧塞奇族人的系譜。

 在這個平穩到極近安穩的敘事過程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透過配樂與強烈音效進行轉折、直擊觀眾,來營造不同感受。

 站在歐內斯特這個角色的角度來看,可以看見他對妻子的憐愛,或許也未曾真正動手置人於死,但他無庸置疑是推動謀殺妻子與其家族的重要一環。他呈現出來的,幾乎像是只要自己不是那個真正「動手」導致他人死亡的人,就可以從罪惡之中抽離。

 而作為一連串事件主謀的威廉哈爾,將奧塞奇族人視為隨意可以割捨的「物品」,大多時候也只是在背後下達命令、透過謀殺來奪取奧塞奇族人資源。

 電影中雖然多以李奧納多飾演的歐內斯特視角為主,卻沒有涉及過多關於角色的內心情感,可以看見外在演技上展現的部分情緒,但在劇情安排上始終未真正深入內心世界或是進行更多情感的揭露,像是與觀眾之間保持了一段安全距離。

 《花月殺手》並不是一部在劇情上會讓人感到「有趣」的電影,作為真實的歷史事件,沒有太多戲劇化的渲染,也沒有嚴厲的批判,更多時候是在「闡述」一起事件的脈絡,直至最後讓旁白交代這起事件的落幕。

 而一世紀之後的我們所能做的是,好好觀看這段歷史。


——


 《花月殺手》讓我想起的同樣由真實事件改編、以1970年連環殺手索布拉吉為主角的影集《蛇惑》(The Serpent),不過《蛇惑》相對戲劇性更強一點。


註1

(1) Full moon.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ull_moon#Harvest_moon

(2) Full Flower Moon. The Old Farmer's Almanac. 
https://www.almanac.com/fact/full-flower-moon-flowers-spring-forth-in-holiday

註2

(1)〈What to Know About ‘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 A Guide to the Osage Murders〉,The New York Times,2023
https://www.nytimes.com/2023/10/20/movies/killers-of-the-flower-moon-osage-murders-explained.html

(2)《花月殺手:美國連續謀殺案與FBI的崛起》,時報出版,2019
(「戮花月」之翻譯源自於此)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1453

avatar-img
冰層之上
4會員
11內容數
寫東西拍東西設計排版聊影劇聊書聊漫畫|wilds0123@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冰層之上 的其他內容
《東尼瀧谷》:景框中的孤獨回音 電影|日本|2004、導演|市川準、配樂|坂本龍一、旁白|西島秀俊 如果孤獨是可見的,我想便會是《東尼瀧谷》的樣子。 / 東尼瀧谷在空無一物、擁有、失去與捨棄之間的過渡,而在最後留下的,只有在景框中、得以凝視、得以聆聽、得以感受的孤獨了。
 《怪物》主要透過母親/保利老師/麥野湊的三個視角,藉著巧妙剪輯相互照映,試以窺看怪物的真實面貌。  坂元裕二劇本中描寫的各種細節,與細微掌握運用著這些重複顯現的象徵的是枝裕和,拆解了動作、行為與話語,日常中發生的事情都成為了怪物即將現形的預兆。  除了非常美麗、貼合著劇情的坂本龍一配樂外,我
電影|《BLUE GIANT 藍色巨星》  我很喜歡在車流轟鳴之下展開的薩克斯風演奏。  這部作品像是在慢慢帶領著你,讓你隨著故事進程不知不覺傾身投入爵士樂的世界。觀看著幾乎無法按捺要跟著演奏打起節拍的心情。  沒有讀過漫畫的人也值得為音樂一試。
《東尼瀧谷》:景框中的孤獨回音 電影|日本|2004、導演|市川準、配樂|坂本龍一、旁白|西島秀俊 如果孤獨是可見的,我想便會是《東尼瀧谷》的樣子。 / 東尼瀧谷在空無一物、擁有、失去與捨棄之間的過渡,而在最後留下的,只有在景框中、得以凝視、得以聆聽、得以感受的孤獨了。
 《怪物》主要透過母親/保利老師/麥野湊的三個視角,藉著巧妙剪輯相互照映,試以窺看怪物的真實面貌。  坂元裕二劇本中描寫的各種細節,與細微掌握運用著這些重複顯現的象徵的是枝裕和,拆解了動作、行為與話語,日常中發生的事情都成為了怪物即將現形的預兆。  除了非常美麗、貼合著劇情的坂本龍一配樂外,我
電影|《BLUE GIANT 藍色巨星》  我很喜歡在車流轟鳴之下展開的薩克斯風演奏。  這部作品像是在慢慢帶領著你,讓你隨著故事進程不知不覺傾身投入爵士樂的世界。觀看著幾乎無法按捺要跟著演奏打起節拍的心情。  沒有讀過漫畫的人也值得為音樂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