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我們不再假裝《地球盡頭的盡頭》

Miso-avatar-img
發佈於讀書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台北的天氣簡直熱到讓人懷疑人生。

讓我突然想起三年前讀過的散文集,《地球盡頭的盡頭》中的最後一篇〈倘若我們不再假裝〉

地球盡頭的盡頭,攝於飛地書店

地球盡頭的盡頭,攝於飛地書店

作者是強納森・法蘭岑,美國小說家、散文作家,紐約客撰稿人。
我喜歡讀批判性的文章,他的文字相當坦承,有自己獨到幽默的見解。

世界需要說真話的人,但是人們往往不願意相信真相。

以下摘錄皆出自〈倘若我們不再假裝〉:

世上毫無希望,除了屬於我們的希望之外。

氣候末日即將臨頭。想做好準備,就得承認:這種事我們阻止不了。2019.9.8

 卡夫卡告訴我們:「世上有無窮的希望,只是不屬於我們。」這位作家筆下的人物,都在努力達成看似可及的目標,奮鬥的過程或悲或喜,總之最後他們始終都搆不到成功的邊。這樣的作家會冒出這句有點玄的話,還真貼切。不過我覺得,在我們這個驟然黯淡的世界,把卡夫卡這句話反過來講,好像也說得通:「世上毫無希望,除了屬於我們的希望之外。」

近幾年逐漸極端的氣候,讓現代人愈發擔憂,也對未來失去希望。國際新聞常常報導著地球一端的地區大乾旱,另一端則是爆雨成災。許多自然災害頻頻發生,也讓人們終於意識到,地球的平衡早已被破壞了,而這個失衡的天秤只會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傾斜。

某些針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重大提案,把「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當成指導方針,但「綠色新政」依舊包裝成了我們得以逢凶化吉、拯救地球的最後機會,而解方就是各項超大規模的再生能源計畫。許多支持這類提案的團體,對外運用的文字策略是「阻止」氣候變遷,或暗示我們還有時間防止氣候變遷。
歐盟下令使用生質燃料,卻導致印尼為了種植油棕樹、採收棕櫚油,加快了大肆濫伐的腳步。還有美國為乙醇燃料提供補助,結果除了玉米農之外,誰也沒撈到好處。

好笑的是,我們越努力投入資源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卻好像製造了更多的麻煩。
許多歐洲國家為了減少碳排放,積極開發許多綠電,推廣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等。然而綠能『產業』,終歸也是一種產業,仍然會陷入資本主義以金錢利益為優先的困境之中。

綠能真的環保嗎?當然不能否認他減少碳排放的作用,但是實際上依舊造成了地球資源的危害。公視紀錄觀點曾播出《綠能黑暗面》這部紀錄片,其中講述了為了發展綠能產業,必須開發稀有金屬來製造這些產品。而這些產物在後續廢棄後的回收,也造成一個很大的問題。專題報導也曾報導過關於電動車廢棄電池如何回收的問題,以目前的技術來講是非常困難的。

《綠能黑暗面》,講述發展綠能產業開採的稀有金屬,以及設備退役後難以回收的問題。以下分享為預告短片。


我們的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就算我們把大部分資源孤注一擲,致力於降低碳排放,盼能換得一線生機,投進全部資源仍是不智之舉。我們有許多超大規模的再生能源計畫,卻破壞了現存的生態系,像是肯亞數座國家公園現正進行的「綠」能開發計畫;巴西龐大的水力發電工程;捨有人居住的區域不用,反而在廣闊的開放空間興建太陽能農場——自然界已在掙扎求存,而這種種開發計畫,無一不在磨耗自然界的復原力。土壤與水耗盡、濫用殺蟲劑、全球漁場枯竭等問題,同樣需要集體意志來面對,而且這些狀況和碳的問題不同,都是我們有能力解決的事。此外有個附帶的好處——許多低科技的節能行動,像是復育森林、保存綠地、少吃點肉,都可以減少我們的碳足跡,而且成效與大規模產業變革不相上下。

在這樣極端的世界裡,我們該如何活下去呢?作者認為我們應該拋棄還有可能逆轉氣候現況的想法,而是思考如何為這些災害做好準備。承認我們已經無力改變之時,我們要做的便不是對抗氣候,而是學習如何與它共存。

氣候變遷這場仗,唯獨在你有把握打贏的時候,才有不惜一切投入戰爭的道理。要是你願意承認我們早就吞了敗仗,那除了戰爭之外的各種行動,便有了更重要的意義。想在溫度越來越高的環境存活下來,我們就得盡全力,讓自然界和人類世界的每一種體系維持健全。

那麼,屬於我們的希望是什麼呢?既然氣候已經不可逆轉了,我們是不是也不用再為改善地球努力了呢?雖然前文列舉了相當多令人感到既悲傷又絕望的案例,但在這篇文章的最後,作者仍然留下了小小的希望。

我們要一直為地球做該做的事,但同時也要繼續努力拯救你心愛的「具體事物」——它可以是社區、機構、荒野、面臨困境的某個物種。就算你的努力只有小小成績,也是一劑強心針。你此刻行的善,固然可說是對抗日後酷熱的一種避險措施,然而真正重要的是,它在當下便成就了善。只要你心有所愛,就有所盼望。

也許這篇文章也是我的小小盼望吧。

氣候變遷的時代已然來臨,你可以盼望人類能「人定勝天」逆轉氣候,也可以因為這個世界各種開倒車的行為感到憤怒,或者你也可以接受大難即將來臨,重新思考起「懷抱希望」的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so是味噌
35會員
37內容數
Miso是味噌,味噌是ミソ。 閱讀、旅遊、生活隨筆。
Miso是味噌的其他內容
2024/12/30
最近開始覺得 那些有自己明確的價值觀,有著相信且熱愛事物的人,非常帥氣。 星野道夫先生,就是這樣帥氣的人。 他做為一位生態攝影家,在阿拉斯加的旅居手札。 讓我著迷於來自1990年代,極北大地的遙遠呼喚。
Thumbnail
2024/12/30
最近開始覺得 那些有自己明確的價值觀,有著相信且熱愛事物的人,非常帥氣。 星野道夫先生,就是這樣帥氣的人。 他做為一位生態攝影家,在阿拉斯加的旅居手札。 讓我著迷於來自1990年代,極北大地的遙遠呼喚。
Thumbnail
2024/04/01
其實注意到這本書很久了,畢竟書名蠻特別的。但我卻一直沒有翻開讀一讀,也許以為是自然文學類的書吧。直到前幾天翻開來看,就被吸進非洲的荒野動物世界裡。
Thumbnail
2024/04/01
其實注意到這本書很久了,畢竟書名蠻特別的。但我卻一直沒有翻開讀一讀,也許以為是自然文學類的書吧。直到前幾天翻開來看,就被吸進非洲的荒野動物世界裡。
Thumbnail
2023/08/20
今天去寄出了漂書的包裹給朋友,裡面裝了書和共筆筆記本。以下是出發紀錄,如果之後有收回會再更新結果! (共筆筆記本首頁說明) 你好,看書的朋友: 歡迎參加第一回的Miso漂書,起心動念只是想要分享《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給更多人看到。感謝有惠貞這樣溫柔的大人,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更自由的活出自
Thumbnail
2023/08/20
今天去寄出了漂書的包裹給朋友,裡面裝了書和共筆筆記本。以下是出發紀錄,如果之後有收回會再更新結果! (共筆筆記本首頁說明) 你好,看書的朋友: 歡迎參加第一回的Miso漂書,起心動念只是想要分享《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給更多人看到。感謝有惠貞這樣溫柔的大人,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更自由的活出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偶然間晃到這本書,對全球暖化也想了解的我,看了出版年,滿接近的,二話不說就拿來看了!我認為書中可分三章(雖說書裡分五章):氣候變遷實情、氣候變遷迷思破除、氣候變遷改變行動。 書名:暖化暗盤 環保的營利經濟學(False Alarm: How Climate Change Panic Costs
Thumbnail
偶然間晃到這本書,對全球暖化也想了解的我,看了出版年,滿接近的,二話不說就拿來看了!我認為書中可分三章(雖說書裡分五章):氣候變遷實情、氣候變遷迷思破除、氣候變遷改變行動。 書名:暖化暗盤 環保的營利經濟學(False Alarm: How Climate Change Panic Costs
Thumbnail
最近台北的天氣簡直熱到讓人懷疑人生。 讓我突然想起前幾年讀過的散文集,《地球盡頭的盡頭》中的最後一篇〈倘若我們不再假裝〉 作者是強納森・法蘭岑,美國小說家、散文作家,紐約客撰稿人。 我喜歡讀批判性的文章,他的文字相當坦承,有自己獨到幽默的見解。 世界需要說真話的人,但是人們往往不願意相信真相。
Thumbnail
最近台北的天氣簡直熱到讓人懷疑人生。 讓我突然想起前幾年讀過的散文集,《地球盡頭的盡頭》中的最後一篇〈倘若我們不再假裝〉 作者是強納森・法蘭岑,美國小說家、散文作家,紐約客撰稿人。 我喜歡讀批判性的文章,他的文字相當坦承,有自己獨到幽默的見解。 世界需要說真話的人,但是人們往往不願意相信真相。
Thumbnail
本文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3「氣候行動」出發,彙整近年關注氣候變遷的經典著作,以閱讀為力量、開展永續未來。
Thumbnail
本文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3「氣候行動」出發,彙整近年關注氣候變遷的經典著作,以閱讀為力量、開展永續未來。
Thumbnail
這些年來大家都能感受到天氣變得愈來愈熱,而且,常常連續很多天都是大太陽沒有下雨,可是一旦下起雨來,卻又非常大,甚至會淹水。過去夏天才會有颱風,現在連春天秋天也都可能會有颱風,而且雨和風都非常強。這種情形不只是在台灣發生,全世界都變成這個樣子,原來是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
Thumbnail
這些年來大家都能感受到天氣變得愈來愈熱,而且,常常連續很多天都是大太陽沒有下雨,可是一旦下起雨來,卻又非常大,甚至會淹水。過去夏天才會有颱風,現在連春天秋天也都可能會有颱風,而且雨和風都非常強。這種情形不只是在台灣發生,全世界都變成這個樣子,原來是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
Thumbnail
以台灣為例,這兩年我們也遇到很多相似的情形,特別與電力有關。比如:用電量無法控制的狀況下,仍需要降低碳排去因應暖化;雖然要保護藻礁,但是發電廠又不能不蓋...另外,外來種的新聞也更常躍入大眾眼簾,比如暴增的綠鬣蜥、日月潭魚虎。難道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在,我們真的找不到兩全的好方法?
Thumbnail
以台灣為例,這兩年我們也遇到很多相似的情形,特別與電力有關。比如:用電量無法控制的狀況下,仍需要降低碳排去因應暖化;雖然要保護藻礁,但是發電廠又不能不蓋...另外,外來種的新聞也更常躍入大眾眼簾,比如暴增的綠鬣蜥、日月潭魚虎。難道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在,我們真的找不到兩全的好方法?
Thumbnail
離開英國的那天,深秋微雨,當車子行駛於海德公園旁的林蔭大道,滿地的金黃落葉刷亮了陰灰的天空,我心繫著此時在格拉斯哥會場中熱烈辨論關乎地球存亡的最終決議。 
Thumbnail
離開英國的那天,深秋微雨,當車子行駛於海德公園旁的林蔭大道,滿地的金黃落葉刷亮了陰灰的天空,我心繫著此時在格拉斯哥會場中熱烈辨論關乎地球存亡的最終決議。 
Thumbnail
比爾蓋茲曾說未來將會有兩大災難,比COVID-19大流行帶來的影響更加劇烈,分別是:「氣候變遷危機」以及「生物恐怖主義」。也許創新的產業,將是永續發展的解方!
Thumbnail
比爾蓋茲曾說未來將會有兩大災難,比COVID-19大流行帶來的影響更加劇烈,分別是:「氣候變遷危機」以及「生物恐怖主義」。也許創新的產業,將是永續發展的解方!
Thumbnail
本書作者比爾·蓋茲表示自己之所以會寫這本書,並不只是因為要倡議世界各國重視這個議題或是大聲疾呼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透過幾年來的研究與了解,發現我們已經有實際的方法來避免氣候災難,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有可以盡一己之力的地方,這本書就是他所發現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本書作者比爾·蓋茲表示自己之所以會寫這本書,並不只是因為要倡議世界各國重視這個議題或是大聲疾呼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透過幾年來的研究與了解,發現我們已經有實際的方法來避免氣候災難,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有可以盡一己之力的地方,這本書就是他所發現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基進派主張減碳是種道德義務,平衡派則主張,減碳過度會排擠到社會福利或科技研究。
Thumbnail
基進派主張減碳是種道德義務,平衡派則主張,減碳過度會排擠到社會福利或科技研究。
Thumbnail
在現在這高速發展的時代下,環境儼然成為犧牲品,海平面不斷的上升、北極熊的家逐漸消失,而在各國內,卻是高聳入天的煙囪,排放著無色無味的CO2。除此之外,又有人認為這只是不肖廠商所製造出來的一場騙局,而真相又是什麼?
Thumbnail
在現在這高速發展的時代下,環境儼然成為犧牲品,海平面不斷的上升、北極熊的家逐漸消失,而在各國內,卻是高聳入天的煙囪,排放著無色無味的CO2。除此之外,又有人認為這只是不肖廠商所製造出來的一場騙局,而真相又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