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

含有「COP」共 3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當綠色工業化被寫進全球制度設計的下一章 2025 年 11 月 14 日,COP30 的貝倫依舊濕熱、擁擠、充滿混雜的熱帶氣息。 但在藍區的一個部長級會議室裡,一場看似平靜、卻可能改寫十年後全球產業地圖的發佈,正悄悄發生。
Thumbnail
黎星羽-avatar-img
4 天前
今天剛好需要這段話,遇到你的文章真好。
在濕熱的貝倫,我看到 COP30 的核心正在改寫: 公正轉型從理念變成制度(BAM)、適應與韌性被推上 C 位、資訊誠信成為新的治理基礎,而「人」重新回到氣候治理的中心。 這裡正在把「承諾」變成「行動」;也把「行動」變成「連結」。
Thumbnail
COP30首日於巴西貝倫登場,焦點集中在氣候融資與碳市場機制。巴西提出將全球氣候資金提升至每年1.3兆美元的路線圖,但資金能否及時到位仍存疑。巴黎協定第6.4條下的碳權機制面臨1,300萬美元資金短缺與市場信任挑戰,而美、中、印僅派低層代表出席,更凸顯領導真空與合作風險。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巴黎協定#COP30#COP
COP30 以「執行、包容、創新」為核心,透過亞馬遜保護、1.3 兆美元融資路線圖與公正轉型機制,檢驗各國能否將巴黎協定承諾轉化為具體行動與問責。
巴西貝倫 COP30 會議以「Nature COP」為主題,強調將自然、生態與人重新納入氣候治理核心。開幕式風格務實,UNFCCC執行祕書強調落實承諾而非新增承諾。美國雖缺席開幕,本文記錄現場觀察,指出「Nature COP」的目標是讓人類重歸自然一部分,制度設計需加速、增強信任與連結。
Thumbnail
在 1.5 °C 之後,真正的挑戰不再是承諾,而是制度。 COP30 被稱為「Nature COP」,焦點從目標設定轉向行動落實。 我將以藍區觀察員與綠區展館主責人雙重角色前往巴西貝倫,聚焦《巴黎協定》第六條──檢視全球碳市場與非市場機制能否真正落地,讓每一噸減量都可信、可驗證、可長久。
2025 年的 COP30 將於巴西亞馬遜門戶貝倫舉行,象徵全球氣候治理走向「自然、社會與經濟並進」的新階段。峰會焦點包括更新 2030 與 2035 年減排目標、建立新氣候融資框架、推動公正能源轉型與森林保育合作。貝倫的象徵在於:唯有將減碳、自然保護與人類福祉並重,才能讓 1.5°C 的希望延續。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巴黎協定#COP30#巴西
付費限定
核心發現 價值篩選分析識別了5隻符合資格的大型股票,所有股票交易價格在52週低點附近(距離2.65%-19.46%),P/E比在7.20至12.98之間,遠低於S&P 500平均的~20倍。平均上升空間為31.5%,平均分紅收益為3.13%。 動能分析識別了10隻過去5天表現最佳的大型股票,5天
Thumbnail
下週,全球目光將聚焦於巴西北部亞馬遜流域的貝倫(Belém)。這裡即將舉行第 30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會議——COP 30。 三十年來,這個被稱為「人類氣候治理最高殿堂」的會議,已從學術性的外交對話,發展為決定全球能源轉型與永續命運的舞台。
Thumbnail
先說在前面——你是不是常常隨意地寫 Dockerfile 呢?其實只要稍微用點心思,就能讓映像檔更輕量、可讀性更高。 這次就來介紹幾個實用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