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什麼都不說,是接納,還是無聲的抗議?

尚未修行的我,平時溫雅待人,脾氣雖然不算差,偶爾仍會為了不順心的事發怒。每次當我發怒,我會習慣性地不說話,不理會對方,開啟一場曠日費時的冷戰。

倒不是我想用冷漠傷人,我是害怕我的言語太犀利,反擊的力道太猛烈,導致傷人太深,直到無法彌補的地步。與其拿刀亂揮亂砍,不如不說話,我是這麼認為的。

可是不說話,內心的憤恨難以宣洩,我只能靜待放肆焚燒的大火熄止。於此同時,我不說話,也不想跟對方待在同一空間裡,不願任何接觸,也不肯接納任何善意。我像是一堵牆,堅實無縫,不通人情。

在英文裡有這麼一個詞,被動攻擊,也就是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憤怒,沒有明顯地搬上檯面不留餘地,也沒有隱約到對方無法察覺。

我自然知道,這種漠視他人的態度始終是傷人的,而且傷的只會是真正在乎自己的人。只是這種憤怒的表達手法已經成為我的習慣,一下子要改也難以下手,也不知還有什麼其他合適的替代方案。

修行後,我的心是流動的,情緒不易淤積,自然再難憤怒。遇上了衝突,我不會再像過去,讓一團火默默燒在心底。當念頭的生滅都是瞬時,不管發生了什麼,我都不太在乎,自然也沒有為自己辯解的必要。倘若錯了,那就盡快更改。沒有錯,那也無妨,減少會讓他人誤會的舉動,或是多做一些,減輕對方的負擔。

你可能會問,倘若被人指責錯了,會不會委屈呢?或許會吧。重不重要?當你能夠很自在地獨處,那就無所謂了。

儘管我依然習慣以沈默應對衝突,我不再需要構築一堵牆來保護自己,更無需用漠視彰顯我的怒氣。

畢竟沒有怒火,又何必發洩?

avatar-img
31會員
228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行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一次直視自己的缺陷,是什麼時候了呢?
上一次掏心掏肺的自我對話,是什麼時候了呢?
當你的心裡住進一粒黑洞,本來的生活步調全被打亂,所有定律都被顛覆。
所謂的位差,是一種宛如隔霧看花的朦朧,又像一條漸近線的無奈,無限地接近,又永恆地遠離,你可以靠近,卻永遠無法抵達。
誰知道呢?很多人認為好事就是福氣,壞事就是禍害,兩者清濁不混,可是事實或許並不是那麼地黑白切。
什麼才是好呢? 這大概是過去半年裡,我反覆鑽研的一個議題⋯⋯
上一次直視自己的缺陷,是什麼時候了呢?
上一次掏心掏肺的自我對話,是什麼時候了呢?
當你的心裡住進一粒黑洞,本來的生活步調全被打亂,所有定律都被顛覆。
所謂的位差,是一種宛如隔霧看花的朦朧,又像一條漸近線的無奈,無限地接近,又永恆地遠離,你可以靠近,卻永遠無法抵達。
誰知道呢?很多人認為好事就是福氣,壞事就是禍害,兩者清濁不混,可是事實或許並不是那麼地黑白切。
什麼才是好呢? 這大概是過去半年裡,我反覆鑽研的一個議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冷暴力」藉由不回應 冷處理 完全的忽略忽視不理會 來逃避溝通 「靜默式暴力」則是縝密的計畫出一套想法 用一段設計好的言行往你最在乎 內心最脆弱的所在用力捅下去 然後沉默的看著你憤怒的表達不滿 然後靜靜的請你不要失控⋯⋯
Thumbnail
你是否曾因為自己不善言談而感到自卑?或許,你應該重新審視這種特質。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沉默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有力量。讓我們一起探索為什麼安靜可能是你最大的優勢
Thumbnail
從小我就被迫保持沉默,因為我發現表達自己的想法常常會被視為不尊重。我內心有很多想說的話,但害怕被反對或批評,所以我都把它們藏在心裡。久而久之,我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聲音,被一層層的沉默和自我懷疑所包圍。 從小到大,我接受了一個潛規則:大聲發聲就等於叛逆,尤其是在家裡。為了避免被拒絕或懲罰,我學會了壓抑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化的人,但是小的時候不爽是會爆炸的那種,比較偏白目。長大後反而情緒上來都會先壓下去,除非忍到忍無可忍……不過我似乎,還是不會爆炸? 有人說,像這樣一直忍耐,其實不是好事,不喜歡就要說出來,而不是一味忍耐。 可是我不喜歡和人爭吵,維持表面的和諧,總比把不滿講出來後,對方生氣好吧。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安慰和訴苦。 我是個不喜歡被安慰的人,也不喜歡被訴苦和去安慰他人,大家都是成熟的人,自己的負面情緒自己顧好自己消化,盡量不要影響他人,不要成為他人的負擔。 我有點淡然漠然性格,不多話,給人冷淡有距離的感覺,漠然、淡然、不主動管人管事,認為自己先顧好自己,才有餘力幫他人。 我也不習慣肢體碰
Thumbnail
我們可能都遇到過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的人。 為了探討為什麼一方激動時對方反而選擇保持沉默,本文從兩種情況出發,分析了沉默者的心理和行為模式,以及該如何有效溝聽。 當激動者和溝通者意識到雙方情緒和沉默者的身體語言後,可以實現更良好有效的溝通。
一直覺得做比說重要. 只會出一張嘴的人, 總有一天大家會看清. 會知道誰才是那個默默做事的人, 但這二三這個信念一直被打破. 我現在己經開始懷疑這真的是對的嗎? 俗話說會吵的孩子有糖吃這句話才是真理吧. 對方如果不接受我的意見或是反應過好幾次但都沒有相對的結果. 我就會默默的不再說什麼. 不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冷暴力」藉由不回應 冷處理 完全的忽略忽視不理會 來逃避溝通 「靜默式暴力」則是縝密的計畫出一套想法 用一段設計好的言行往你最在乎 內心最脆弱的所在用力捅下去 然後沉默的看著你憤怒的表達不滿 然後靜靜的請你不要失控⋯⋯
Thumbnail
你是否曾因為自己不善言談而感到自卑?或許,你應該重新審視這種特質。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沉默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有力量。讓我們一起探索為什麼安靜可能是你最大的優勢
Thumbnail
從小我就被迫保持沉默,因為我發現表達自己的想法常常會被視為不尊重。我內心有很多想說的話,但害怕被反對或批評,所以我都把它們藏在心裡。久而久之,我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聲音,被一層層的沉默和自我懷疑所包圍。 從小到大,我接受了一個潛規則:大聲發聲就等於叛逆,尤其是在家裡。為了避免被拒絕或懲罰,我學會了壓抑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化的人,但是小的時候不爽是會爆炸的那種,比較偏白目。長大後反而情緒上來都會先壓下去,除非忍到忍無可忍……不過我似乎,還是不會爆炸? 有人說,像這樣一直忍耐,其實不是好事,不喜歡就要說出來,而不是一味忍耐。 可是我不喜歡和人爭吵,維持表面的和諧,總比把不滿講出來後,對方生氣好吧。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安慰和訴苦。 我是個不喜歡被安慰的人,也不喜歡被訴苦和去安慰他人,大家都是成熟的人,自己的負面情緒自己顧好自己消化,盡量不要影響他人,不要成為他人的負擔。 我有點淡然漠然性格,不多話,給人冷淡有距離的感覺,漠然、淡然、不主動管人管事,認為自己先顧好自己,才有餘力幫他人。 我也不習慣肢體碰
Thumbnail
我們可能都遇到過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的人。 為了探討為什麼一方激動時對方反而選擇保持沉默,本文從兩種情況出發,分析了沉默者的心理和行為模式,以及該如何有效溝聽。 當激動者和溝通者意識到雙方情緒和沉默者的身體語言後,可以實現更良好有效的溝通。
一直覺得做比說重要. 只會出一張嘴的人, 總有一天大家會看清. 會知道誰才是那個默默做事的人, 但這二三這個信念一直被打破. 我現在己經開始懷疑這真的是對的嗎? 俗話說會吵的孩子有糖吃這句話才是真理吧. 對方如果不接受我的意見或是反應過好幾次但都沒有相對的結果. 我就會默默的不再說什麼. 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