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鬆是身心的和解,那麼和解之後,無限的可能性將會開啟。如何將無限的可能性用於身心的和諧與同步,促進意識的流動,開展肉體的潛能,這便是生生之法的基礎運用欲達到的目的。
僅如說緊繃是人的常態,放鬆,就是為了鬆動長年緊繃所造就的身心僵化和停滯,令死水得以活流。
身體的羸弱很容易造成性格的撕裂和扭曲。倘若你於當下沒有覺察,一旦習慣了,適應了,你很容易誤以為累累的傷痕是自己本來性格的一環。譬如說,很多人不擅長交際,說太多話很容易疲憊,對外在的紛擾輕易感到厭惡和倦怠,於是以為自己是內向的人。他們忽視了諸多與內向矛盾的小細節,例如遇到開心的事,很想要立即找人分享,或者身處某些人聲鼎沸的場合裡竟然不自禁地雀躍著,還是說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一不小心就容易滔滔不絕。
嚴格來說,這些人表面看似內向,骨子裡是個紮實的外向。要不是身體無力,難以負荷日常的消耗,導致外向的性格失去柴薪,早早枯竭冷卻,他們應該能夠長成本來應得的樣貌。
性格上的扭曲,遠不止於上述那麼簡單,平靜變成焦躁、慈悲變成憤怒、外向變成煩躁,都是諸多可能之一。這些矛盾主要是來自體質不佳,如先天的衰弱或後天的疾病,都很有可能造成一個人的性格扭轉。
由身的阻礙,化為心的桎梏,倒過來加深身的阻礙,又進一步加重心的桎梏,這就是生生之法亟欲打破的惡性循環,竭力重拾健康,引向豐饒繁盛的生活。
如一開始所言,放鬆之後,本來的停滯再次流淌,與生俱來的能量就能如同活躍的溪流潺潺地流通四肢百骸,再稍加引導,就能成為喚醒身心的生機。如果放鬆是身心的和解,那麼生生之法的基礎法是身心的和諧與平衡。基礎法的招招式式,皆是以意念為首,引導能量流動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和系統,用以誘發人體的機能,令衰弱的得以強健,令荒廢的得以豐盛,令失衡的得以平衡。
張縮、流動、飽滿、緊實、平衡、循環、復甦,每一招簡單易懂,樸實無華,隱約符合了宇宙運行的原始力量。
門檻之低,即使是初學者,亦能在初次學習後立即上手。後續的練習,在於培養習慣,轉被動為主動,懂得時常運用這份與生俱來的能力,調養身心。
基礎法的練習和運用,看似為了強身健體,但其真正的含義在於身與心的默契建立。在身心和解之後,我們應當學習如何促進彼此的溝通,深入理解身與心的需求為何,往後的日子應怎麼發展,欲達到哪些目標。每一次練習基礎法,以肢體和意念掌控能量的運行,感知自己的內在狀態,皆是自我認識的過程,亦是默契的培養。起初可能要仰賴肢體動作和觀想引導,才能喚醒全身性的能量運行,到了後期,一個念頭已足夠。
我們常以為面對身體的負面狀態,本該是無奈的,無能為力的。學習生生之法的基礎法,能夠協助自己擺脫這股令人窒息的無力感,逐漸拾回生活的主動權,不再是一位被迫承擔一切的無助之人。當你能夠僅憑一個念頭,感知自身健康,喚起能量運行,你會慢慢擺脫疾病和情緒對於自身性格造成的影響和桎梏,能夠隨心所欲回歸平靜,無需儀式,更不必器物。到了這個狀態,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將會迥異於以往,更能辨別虛偽和真實,對於生活的想像將不再受到任何拘限,化不可能為日常。
基礎之所以為基礎,正是為了穩固日後的發展。生生之法的基礎法,旨在打破身心藩籬,促進協調和平衡,重新定義生命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