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我只是想做我自己,為什麼那麼難?2019.8.3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俗女養成記

俗女養成記


看著這部台劇,彷彿看見自己的童年,當那個台北的姑姑回來鄉下的時候,
那種嫌棄家裡東西差、吃的不健康,炫耀兒女成就的樣子,讓媽媽尷尬又為難,
我看過。

看到嘉玲去班長家寫功課,讓我們回想起,每個人小時候身邊總有一些家境好、
功課好的孩子,我們對他們既羨慕又嫉妒的心情,我有過。

看到婆媳之間那種針鋒相對又互相扶持,身為媳婦的媽媽,彷彿是三明治的命運-裡外不是人,我也看過。

我跟嘉玲家裡背景很像,大概從第六集開始,眼淚沒有停下來,
那種小時候每天都可以聽到的對話,在回憶裡滋養的「情緒勒索」,
既視感好深好深。

我想要聊的是,當一個女生無夫無子無房無車,活到40歲,
主流價值觀認定的「一事無成」,那樣生活的人們,算什麼呢?

對當下達到這個年紀的他們來說,不過就是認真工作的到了一個年紀,
驚覺還沒有結婚、還沒有遇到適合的對象,也許是那些年太認真工作,
太認真的過好當下,怎麼一轉眼,就到了40歲?

以下的對話應該不陌生吧?
「到40歲還沒對象,那個人應該有問題」
「他離過婚,我還沒有結過婚耶,為什麼我要跟離過婚的人相親認識?」

對女性的評論就更加嚴格了,
如果你事業有成,人家就會說「一定是你事業太高,沒男人敢娶你」
如果你事業一般,人家會說「你一定是哪裡有問題才會嫁不到對象」
不然就說「一定是你太挑了」

還有「沒生過小孩的女人不完整」、「沒家庭的女人一定很隨便」
......

整個社會,對於30歲以上的女子,彷彿他們的子宮是公共財,大家可以任意評論,我們的身體,從18歲那種「好可愛」、「好性感」、「腿好長」的評論,
變成了「你要不要去凍卵?」、「再不生,以後就生不出來了吧?」、
「雖然長得娃娃臉,但是超過40歲了」,非常殘忍啊!


我想「大齡女子」們對這些事情心裡總是很多傷又有很多防備的,我們被那些耳語傷害過,我們也不斷的在努力自我建構自己的價值跟給自己找出口和理由。
我們也擔心這樣讓爸媽失望的我們,是不是還有活著的價值,我們也焦慮,
牴觸了主流價值會不會以後老了就真的會孤苦無依,我們沒有結婚生子單身,
似乎對不起原生家庭,對不起社會大眾,無顏面對故鄉的江東父老。

要妥協嗎?「我只是想要找一位談的來、 又願意互相包容的對象」
要屈就嗎?「我只是想找一位能夠獨立、有著自己生活又願意互相分享的伴侶」
要忍耐嗎?「我只是想要一位情緒穩定,EQ偏高又有點幽默感的另一半」

真的好難

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真的令人心生絕望。

Life will find its way out.(人生自己會找到出路的)- (侏羅紀公園)


電影劇照:侏儸紀公園

電影劇照:侏儸紀公園


從現在開始,大家能不能就脫掉這個標籤,撕下它!

把「應該」跟「不應該」模糊化,
不是做到什麼就是對的人生,也不是沒做到什麼就不是對的人生,
每個人有自己的獨特、自己的勇敢,都有各自的時區

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好好的經營我們的生活,沒有另一半,也應該要活得精彩,
我們可以著迷任何喜歡的事物,去認識新的朋友,去開拓自己的新世界,給自己不一樣的期待和人生價值,我們沒有那麼偉大,也沒有那麼不偉大,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體驗不同,而不是為了活得跟彼此一樣,

也許上天給你一個不一樣的一點的人生是讓你用來創造世界的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loe stand
2會員
118內容數
chloe stand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這不是再見,只是換個方向繼續練習,願我們都在各自的路上,持續溫柔地前進、自在地呼吸。
2025/05/03
「這不是再見,只是換個方向繼續練習,願我們都在各自的路上,持續溫柔地前進、自在地呼吸。
2025/04/26
「相愛是一種信仰,它讓人柔軟,也讓人勇敢,它是靈魂深處的堅定,不需要證明,只需要感受。」
2025/04/26
「相愛是一種信仰,它讓人柔軟,也讓人勇敢,它是靈魂深處的堅定,不需要證明,只需要感受。」
2025/04/20
「真正的愛,是在不一樣標準裡仍願靠近與理解彼此,願我們在學習拿捏時仍舊彼此溫柔對待。」
2025/04/20
「真正的愛,是在不一樣標準裡仍願靠近與理解彼此,願我們在學習拿捏時仍舊彼此溫柔對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看著這部台劇,彷彿看見自己的童年,當那個台北的姑姑回來鄉下的時候, 那種嫌棄家裡東西差、吃的不健康,炫耀兒女成就的樣子,讓媽媽尷尬又為難, 我看過。 看到嘉玲去班長家寫功課,讓我們回想起,每個人小時候身邊總有一些家境好、 功課好的孩子,我們對他們既羨慕又嫉妒的心情,我有過。
Thumbnail
看著這部台劇,彷彿看見自己的童年,當那個台北的姑姑回來鄉下的時候, 那種嫌棄家裡東西差、吃的不健康,炫耀兒女成就的樣子,讓媽媽尷尬又為難, 我看過。 看到嘉玲去班長家寫功課,讓我們回想起,每個人小時候身邊總有一些家境好、 功課好的孩子,我們對他們既羨慕又嫉妒的心情,我有過。
Thumbnail
磕磕絆絆了四十年,嘉玲終於開始起步,學習去愛自己,學習在愛裡闊步,或許分分合合,但許多道理與事情,就是在一擺一盪之間,才有了圓滑的曲線,才有了堅定的篤信;情感是如此,跟自己的相處也如此,繞繞轉轉,曲折蜿蜒又何妨,要是少了迷路,我們怎麼會知道,要割棄什麼,又要抓緊什麼。
Thumbnail
磕磕絆絆了四十年,嘉玲終於開始起步,學習去愛自己,學習在愛裡闊步,或許分分合合,但許多道理與事情,就是在一擺一盪之間,才有了圓滑的曲線,才有了堅定的篤信;情感是如此,跟自己的相處也如此,繞繞轉轉,曲折蜿蜒又何妨,要是少了迷路,我們怎麼會知道,要割棄什麼,又要抓緊什麼。
Thumbnail
嘉玲的故事,不是要教我們如何長大,而是如何在遇到困境的時候,接受自己已經是個大人的事實,祝所有任性的丶孩子氣的大人們,都能如願地成為自己想要的那種閃閃發光的大人。
Thumbnail
嘉玲的故事,不是要教我們如何長大,而是如何在遇到困境的時候,接受自己已經是個大人的事實,祝所有任性的丶孩子氣的大人們,都能如願地成為自己想要的那種閃閃發光的大人。
Thumbnail
近期開播第二季的劇集《俗女養成記》,不僅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演員卡司,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無論是當年的金鐘成績又或口碑聲量都有非常好的回饋。或許我們都曾像故事中的陳嘉玲,以為拿到的劇本定會成為社會審美中的「淑女」,不料,卻走啊走成了進退兩難的「俗女」。
Thumbnail
近期開播第二季的劇集《俗女養成記》,不僅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演員卡司,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無論是當年的金鐘成績又或口碑聲量都有非常好的回饋。或許我們都曾像故事中的陳嘉玲,以為拿到的劇本定會成為社會審美中的「淑女」,不料,卻走啊走成了進退兩難的「俗女」。
Thumbnail
老實說,因為誤會和成見,我對這部台戲劇是沒興趣的。 去年初見預告時,以為只是在說六年級台灣女生嫁不出去的困境,不由得和之前看過與大齡女子未婚的相關電視劇劃上等號,便忽略了一部好片。再次映入眼簾,完全是因為第55屆電視金鐘獎拿下三項獎,便有了好奇,不久無意間在Youtube看到部分片段,覺得輕鬆好笑,
Thumbnail
老實說,因為誤會和成見,我對這部台戲劇是沒興趣的。 去年初見預告時,以為只是在說六年級台灣女生嫁不出去的困境,不由得和之前看過與大齡女子未婚的相關電視劇劃上等號,便忽略了一部好片。再次映入眼簾,完全是因為第55屆電視金鐘獎拿下三項獎,便有了好奇,不久無意間在Youtube看到部分片段,覺得輕鬆好笑,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作者 — 江鵝在專訪裡提到:「俗女就是發現有做不到的事,不要硬撐,就軟軟地從那根竿子下鑽過去,當個符合自己心意的人。」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作者 — 江鵝在專訪裡提到:「俗女就是發現有做不到的事,不要硬撐,就軟軟地從那根竿子下鑽過去,當個符合自己心意的人。」
Thumbnail
這部戲的卡司真的是有夠強 也不負請到了這些好演員👍 整齣戲都非常的有韻味 而演員的表現又更為劇本加分! 俗女or淑女 其實做自己想要的樣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一開始對於大小嘉玲穿插的手法還不太能適應 覺得有點像單元劇 但大嘉玲的故事太零碎.片段了 可是看到後來就很喜歡這個手法 每一集回想的小嘉玲都隱
Thumbnail
這部戲的卡司真的是有夠強 也不負請到了這些好演員👍 整齣戲都非常的有韻味 而演員的表現又更為劇本加分! 俗女or淑女 其實做自己想要的樣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一開始對於大小嘉玲穿插的手法還不太能適應 覺得有點像單元劇 但大嘉玲的故事太零碎.片段了 可是看到後來就很喜歡這個手法 每一集回想的小嘉玲都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