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信一點都不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就在國慶日這天,「俗女養成記2」播出最後一集,延續第一季的故事,嘉玲離開了台北,回到了故鄉台南,繼續探索自我存在的價值。

第一季的嘉玲,在失業及失戀的雙重打擊下,回到了台南老家,在這季嘉玲的故事,告訴我們,女孩不用害怕世俗嚴格,即便已經到了三十,甚至四十歲,也可好好做自己,好好生活。而第二季的嘉玲,靠著自己好強的個性,從新開始新的事業,果敢的買了房子,但和家人及男友的相處模式,還是一直不斷地磨合,勇敢做自己很好,但偶爾還是要停下來看看身邊的人,聆聽他們的意見,了解他們的想法,不然做自己就變成一意孤行。

這季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嘉玲哭著跟永森說:「....我知道,這樣分分合合很不好,但這就是愛情不是嗎,大家都是這樣啊,在裡面去學到人生的道理嘛,我已經四十幾歲了,然後我對我自己要什麼還不清不楚,可是,我現在知道我要什麼,我不想跟你結束,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想這應該是很多人心裡的話吧!庸庸碌碌的過著日子,看似衣食無缺,但靈魂深處是空洞的,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會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這段告白雖是要挽回男友的心,其實不只情感方面,很多人都會迷失在這個大千世界,可能是個性,也可能是環境,還有很多不同的因素,讓我們在忙碌的城市中打轉,所以知道自己要什麼,目標在哪,真的很重要,亦很可貴。

而這季,除了嘉玲,也描繪更多其他家人的故事。像是嘉明如何勇敢正視自己所想的,不再把關注放在家人身上,而是為自己著想;又如嘉玲的表姐育萱,如何擺脫家暴,並且成為獨立自主的新女性。

一部劇的成功,大概就是貼近生活且接近現實,我們都會長大,但常常只是身體上,而思想有時還是停留在小朋友的年紀,嘉玲的故事,不是要教我們如何長大,而是如何在遇到困境的時候,接受自己已經是個大人的事實,祝所有任性的丶孩子氣的大人們,都能如願地成為自己想要的那種閃閃發光的大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oki寫寫
22會員
41內容數
分享各個國籍的影集、電影,以及NOKI喜歡的藝人團體,也許是不專業分享,但分享的是正向能量
Noki寫寫的其他內容
2021/10/03
每個人所要面對的人生課題都不同,如何讓自己在困境中,轉換心境,找到適合生存的方法,真的得靠本身去突破,當然如果是旁觀者,也不要吝嗇自己的善,去幫助他人,無法感同身受,但可以協助家人朋友,甚至陪伴,因為生命是一份禮物,活下去,才能感受禮物的美好。
Thumbnail
2021/10/03
每個人所要面對的人生課題都不同,如何讓自己在困境中,轉換心境,找到適合生存的方法,真的得靠本身去突破,當然如果是旁觀者,也不要吝嗇自己的善,去幫助他人,無法感同身受,但可以協助家人朋友,甚至陪伴,因為生命是一份禮物,活下去,才能感受禮物的美好。
Thumbnail
2021/09/08
「火神的眼淚」可說是今年叫好叫座的電視劇,前幾天金鐘獎公佈入圍名單,還被關注怎麼沒有此劇的身影,但人家的戰場是在明年,讓愛護此劇的民眾,鬆了一口氣。
Thumbnail
2021/09/08
「火神的眼淚」可說是今年叫好叫座的電視劇,前幾天金鐘獎公佈入圍名單,還被關注怎麼沒有此劇的身影,但人家的戰場是在明年,讓愛護此劇的民眾,鬆了一口氣。
Thumbnail
2021/09/06
.....我做的事看似沒什麼,但寫文必須要先有輸入才能有東西輸出,我也不知道寫方格子,會寫出什麼個名堂,但我想先好好享受這過程,之後在某天嘗到自己所創造的美味。
Thumbnail
2021/09/06
.....我做的事看似沒什麼,但寫文必須要先有輸入才能有東西輸出,我也不知道寫方格子,會寫出什麼個名堂,但我想先好好享受這過程,之後在某天嘗到自己所創造的美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看著這部台劇,彷彿看見自己的童年,當那個台北的姑姑回來鄉下的時候, 那種嫌棄家裡東西差、吃的不健康,炫耀兒女成就的樣子,讓媽媽尷尬又為難, 我看過。 看到嘉玲去班長家寫功課,讓我們回想起,每個人小時候身邊總有一些家境好、 功課好的孩子,我們對他們既羨慕又嫉妒的心情,我有過。
Thumbnail
看著這部台劇,彷彿看見自己的童年,當那個台北的姑姑回來鄉下的時候, 那種嫌棄家裡東西差、吃的不健康,炫耀兒女成就的樣子,讓媽媽尷尬又為難, 我看過。 看到嘉玲去班長家寫功課,讓我們回想起,每個人小時候身邊總有一些家境好、 功課好的孩子,我們對他們既羨慕又嫉妒的心情,我有過。
Thumbnail
「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長大,只是學會了怎麼扮演一個大人。」看【俗女養成記】又哭又笑的戲劇段落,最珍貴的就是感同身受。第一季主打「四十歲才開始」的女性生存焦慮,到第二季描繪的「家與家人」的生活與愛的羈絆…
Thumbnail
「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長大,只是學會了怎麼扮演一個大人。」看【俗女養成記】又哭又笑的戲劇段落,最珍貴的就是感同身受。第一季主打「四十歲才開始」的女性生存焦慮,到第二季描繪的「家與家人」的生活與愛的羈絆…
Thumbnail
每個禮拜等著看的一部劇,也劃下句點了,幾乎每集都又哭又笑,跟著劇中女主角一起經歷她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在《俗女養成記1》中,女主角於近40歲的年紀跟老闆辭職,回到家鄉重新開始,憑著一股勇氣和全家人的愛,開啟了另一段人生。而在《俗女養成記2》中,女主角仍然跌跌撞撞,卻又屢敗屢起,就因爲她是“陳嘉玲”,
Thumbnail
每個禮拜等著看的一部劇,也劃下句點了,幾乎每集都又哭又笑,跟著劇中女主角一起經歷她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在《俗女養成記1》中,女主角於近40歲的年紀跟老闆辭職,回到家鄉重新開始,憑著一股勇氣和全家人的愛,開啟了另一段人生。而在《俗女養成記2》中,女主角仍然跌跌撞撞,卻又屢敗屢起,就因爲她是“陳嘉玲”,
Thumbnail
磕磕絆絆了四十年,嘉玲終於開始起步,學習去愛自己,學習在愛裡闊步,或許分分合合,但許多道理與事情,就是在一擺一盪之間,才有了圓滑的曲線,才有了堅定的篤信;情感是如此,跟自己的相處也如此,繞繞轉轉,曲折蜿蜒又何妨,要是少了迷路,我們怎麼會知道,要割棄什麼,又要抓緊什麼。
Thumbnail
磕磕絆絆了四十年,嘉玲終於開始起步,學習去愛自己,學習在愛裡闊步,或許分分合合,但許多道理與事情,就是在一擺一盪之間,才有了圓滑的曲線,才有了堅定的篤信;情感是如此,跟自己的相處也如此,繞繞轉轉,曲折蜿蜒又何妨,要是少了迷路,我們怎麼會知道,要割棄什麼,又要抓緊什麼。
Thumbnail
嘉玲的故事,不是要教我們如何長大,而是如何在遇到困境的時候,接受自己已經是個大人的事實,祝所有任性的丶孩子氣的大人們,都能如願地成為自己想要的那種閃閃發光的大人。
Thumbnail
嘉玲的故事,不是要教我們如何長大,而是如何在遇到困境的時候,接受自己已經是個大人的事實,祝所有任性的丶孩子氣的大人們,都能如願地成為自己想要的那種閃閃發光的大人。
Thumbnail
套一句嘉玲爸說的話:「人生很長也很短。你有什麼事想做,或是什麼地方想去,或是什麼人你想要在一起,你儘管去,沒關係。」這是說給嘉明聽的,也是說給全天下所有正在為了生活而努力的人聽的。謝謝《俗女養成記2》,曾在我們生命裡留下感動和力量,謝謝《俗女養成記2》讓我們再次相信,我們都能成為閃閃發亮的大人!
Thumbnail
套一句嘉玲爸說的話:「人生很長也很短。你有什麼事想做,或是什麼地方想去,或是什麼人你想要在一起,你儘管去,沒關係。」這是說給嘉明聽的,也是說給全天下所有正在為了生活而努力的人聽的。謝謝《俗女養成記2》,曾在我們生命裡留下感動和力量,謝謝《俗女養成記2》讓我們再次相信,我們都能成為閃閃發亮的大人!
Thumbnail
我是誰?我在乎的是什麼?我關心的是什麼?我喜歡的、討厭的是什麼?《俗女養成記2》第八帖想與大家探討的,是關於「我」,關於認識自己的課題。不論是嘉明、嘉玲還是嘉玲爸、嘉玲媽,甚至是大表姐育萱,都臨到了了解自我的人生階段。
Thumbnail
我是誰?我在乎的是什麼?我關心的是什麼?我喜歡的、討厭的是什麼?《俗女養成記2》第八帖想與大家探討的,是關於「我」,關於認識自己的課題。不論是嘉明、嘉玲還是嘉玲爸、嘉玲媽,甚至是大表姐育萱,都臨到了了解自我的人生階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