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新藥授權成功,ABVC集團將超越北極星、合一,向「錢」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Michael

2023亞洲生技大展迎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19個國家廠商熱切參與,併同10萬參觀人次見證下圓滿畫下句點,並依約明年再見,本次除了聚焦CDMO及CRO兩大亮點,眾所矚目的新藥研發更是各大企業搶奪爭食的大餅。

俗知任何一顆新藥的誕生,無不經歷一番寒徹骨,甚至有的藥廠對於研發所下的重本,不惜砸鍋賣鐵,北極星藥業KY(6550)從原本面臨倒閉危機,而後獲得大筆資金挹注,緊接在肺間皮癌新藥成功解盲,股價立刻一飛沖天,將近10倍(1000%)的漲幅讓公司浴火重生;合一生技(4743)更是台股的一大傳奇,異味性皮膚炎及過敏性氣喘新藥於2020年光完成第一期臨床,即以5.3億美元授權丹麥藥廠LEO Pharma,創下台灣新藥研發史上最大宗授權紀錄,該時期的股價更是從新台幣19元,一路飆漲25倍(2500%)至476元,看似驚人但都是正常且合理的股價反饋。

台灣本土生技公司有如此成績,飄洋過海遠赴國外打拼的企業亦不遑多讓,第一家赴美掛牌的生技公司ABVC BioPharma(ABVC.US)112年8月1日宣布與中國製藥商Xinnovation Therapeutics簽署一紙治療重度抑鬱症新藥的獨家授權,合約價值2000萬美元,營銷收入預計每年可獲取5000萬美元,而整起專利交易期間將可以帶來10億美元的收益,這只是大陸地區的授權合約,後續各國藥廠接洽授權成功又是另外的價值體現;如此重磅消息當天換來微幅拉升44%的股價,對比前述北極星藥業及合一生技的漲勢,還有數倍到數十倍的漲幅空間,CNN Money分析師就指出ABVC公司股價在綜合考評下,潛在上漲空間相當巨大。

新藥研發過程的艱辛絕對是其它產業無法比擬,成功絕非偶然,十年磨一劍說的可半點都沒毛病,歷經洽談授權直至順利問世,各階段的天價授權金都將促使業績翻好幾翻、足讓公司一炮而紅,不管是投資人也好、平民百姓也罷,均樂見如此的美事可以一再複製,造就企業穩定成長,更造福世人永保安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全球財經專業評論的沙龍
41會員
192內容數
關注我,帶您掌握最新經濟趨勢, 大健康生技醫療新知、專業財經分析、 產業透視、時事評論
2025/04/27
探討企業併購策略,以低風險、高安全性為原則,並以股權置換為主要交易方式。文中分析生技醫療產業併購案例,包括保瑞藥業、盛弘醫藥及輝瑞等知名企業的成功案例,以及ABVC BioPharma赴美掛牌併購模式,並預期將帶動企業赴美掛牌風潮。
Thumbnail
2025/04/27
探討企業併購策略,以低風險、高安全性為原則,並以股權置換為主要交易方式。文中分析生技醫療產業併購案例,包括保瑞藥業、盛弘醫藥及輝瑞等知名企業的成功案例,以及ABVC BioPharma赴美掛牌併購模式,並預期將帶動企業赴美掛牌風潮。
Thumbnail
2025/04/24
巴菲特股東會將於4月底登場,這可能是股神最後一次公開露面。臺灣股市名人王友民博士將率團參加,並代表生技公司AiBtl及OncoX尋求投資,支持兩公司IPO,AiBtl專注治療MDD及ADHD,估值6.67億美元;OncoX則專注治療多種癌症,估值1.05億美元。
Thumbnail
2025/04/24
巴菲特股東會將於4月底登場,這可能是股神最後一次公開露面。臺灣股市名人王友民博士將率團參加,並代表生技公司AiBtl及OncoX尋求投資,支持兩公司IPO,AiBtl專注治療MDD及ADHD,估值6.67億美元;OncoX則專注治療多種癌症,估值1.05億美元。
Thumbnail
2025/04/23
本文探討生技醫療、AI產業兩大產業的高成長潛力,以及美國生技集團ABVC及其子公司AiBtl、OncoX等企業在Vstock的協助下順利上市或即將上市的案例。OncoX專注癌症治療的植物性新藥研發,其Lycogen專利技術更吸引Nocera洽談授權合作,展現其巨大潛力。
Thumbnail
2025/04/23
本文探討生技醫療、AI產業兩大產業的高成長潛力,以及美國生技集團ABVC及其子公司AiBtl、OncoX等企業在Vstock的協助下順利上市或即將上市的案例。OncoX專注癌症治療的植物性新藥研發,其Lycogen專利技術更吸引Nocera洽談授權合作,展現其巨大潛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ABVC集團旗下的新藥研發陸續技轉授權子公司AiBtl及Biokey,配合國際化轉投資事業,在中國成都及柬埔寨經濟特區播下投資種子,若按規劃在2024年讓子公司全數掛牌上市,成為一方之霸指日可待,國內外分析師皆一致看好生技產業具有中長期投資效益,其有不畏大環境通膨、金融風暴、國際負面氛圍的抗跌特性
Thumbnail
ABVC集團旗下的新藥研發陸續技轉授權子公司AiBtl及Biokey,配合國際化轉投資事業,在中國成都及柬埔寨經濟特區播下投資種子,若按規劃在2024年讓子公司全數掛牌上市,成為一方之霸指日可待,國內外分析師皆一致看好生技產業具有中長期投資效益,其有不畏大環境通膨、金融風暴、國際負面氛圍的抗跌特性
Thumbnail
台灣旅美生技企業ABVC已從2年前隻身赴美掛牌的小公司,蛻變成擁有藥廠及子公司的產業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AiBtl藥業與柬埔寨耶利米醫療集團達成股權整併協議,投入開發經濟特區,目標在明年於那斯達克上市⋯沒有融資的健康財務狀況,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底氣,拼搏在明年成為三家上市公司的生技集團⋯
Thumbnail
台灣旅美生技企業ABVC已從2年前隻身赴美掛牌的小公司,蛻變成擁有藥廠及子公司的產業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AiBtl藥業與柬埔寨耶利米醫療集團達成股權整併協議,投入開發經濟特區,目標在明年於那斯達克上市⋯沒有融資的健康財務狀況,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底氣,拼搏在明年成為三家上市公司的生技集團⋯
Thumbnail
仁新醫藥募資新台幣6億元用以新藥研發;另台新藥及母公司台耀母以子貴優勢,股價創下近10年新高;日前終盼得與美藥商簽署新藥滴劑授權,整紙合約8600萬美元⋯國外同是台企起家的生技公司ABVC集團,同為前述類比的新藥研發公司,營運優勢遠遠大於仁新及台新藥的ABVC,股價遠遠被低估⋯
Thumbnail
仁新醫藥募資新台幣6億元用以新藥研發;另台新藥及母公司台耀母以子貴優勢,股價創下近10年新高;日前終盼得與美藥商簽署新藥滴劑授權,整紙合約8600萬美元⋯國外同是台企起家的生技公司ABVC集團,同為前述類比的新藥研發公司,營運優勢遠遠大於仁新及台新藥的ABVC,股價遠遠被低估⋯
Thumbnail
AIBTL生物藥業主力治療重度鬱症(MDD)新藥,第一期臨床在台灣北榮、林口長庚完成,旋即赴美於史丹佛大學執行二期臨床,成效斐然,俗知能進入史丹佛大學醫藥界大門,無疑是新藥問世的肯定與保證,同時間取得美國專利證書認證,業經第三方審認鑑價結果具有6億美元價值,前途無可限量
Thumbnail
AIBTL生物藥業主力治療重度鬱症(MDD)新藥,第一期臨床在台灣北榮、林口長庚完成,旋即赴美於史丹佛大學執行二期臨床,成效斐然,俗知能進入史丹佛大學醫藥界大門,無疑是新藥問世的肯定與保證,同時間取得美國專利證書認證,業經第三方審認鑑價結果具有6億美元價值,前途無可限量
Thumbnail
生技產業二大營運必勝策略,業績說話、轉投資事業,高端疫苗、晟德集團、育世博KY都是成功案例,Biokey身為ABVC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可望憑藉自身優異的營運效能,在明年返台掛牌KY上市(櫃)後,成為媲美晟德集團與育世博KY的黃金組合
Thumbnail
生技產業二大營運必勝策略,業績說話、轉投資事業,高端疫苗、晟德集團、育世博KY都是成功案例,Biokey身為ABVC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可望憑藉自身優異的營運效能,在明年返台掛牌KY上市(櫃)後,成為媲美晟德集團與育世博KY的黃金組合
Thumbnail
台灣擁有不可多得的專業人才,也有雄厚的財團資本,敦促具有前瞻性、獨創性新藥、產品的公司只要願意務實的專注本業,等待的就是那飛上枝頭變鳳凰的關鍵機會。台灣島內生技大廠深耕經營之餘,也同步赴外汲取經驗,透過國際同行的良性競爭,開拓產業領域的眼界及拓展豐盈的商業行動。
Thumbnail
台灣擁有不可多得的專業人才,也有雄厚的財團資本,敦促具有前瞻性、獨創性新藥、產品的公司只要願意務實的專注本業,等待的就是那飛上枝頭變鳳凰的關鍵機會。台灣島內生技大廠深耕經營之餘,也同步赴外汲取經驗,透過國際同行的良性競爭,開拓產業領域的眼界及拓展豐盈的商業行動。
Thumbnail
過去十年全球新藥自行研發領域的產值增加700億美元,聯合授權產值亦倍數成長至1630億美元,顯示生技產業已從逐漸增溫到現況的炙手可熱,成為新藥研發公司提升企業價值的主流策略。一顆新藥的價值,不單只是人們得以解脱病痛的救命之鑰,更是公司永續經營、賴以為生的營收命脈。
Thumbnail
過去十年全球新藥自行研發領域的產值增加700億美元,聯合授權產值亦倍數成長至1630億美元,顯示生技產業已從逐漸增溫到現況的炙手可熱,成為新藥研發公司提升企業價值的主流策略。一顆新藥的價值,不單只是人們得以解脱病痛的救命之鑰,更是公司永續經營、賴以為生的營收命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