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興材料的研究與應用成為推動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其中,超導體與半導體是具有潛力及應用前景的兩個材料,它們分別在能量傳導、電子及應用領域上擁有獨特性。
先講結論:

超導體是什麼?
超導體是一種在特定溫度下,具有無電阻與完全排斥外部磁場特性的材料,使超導體在電能傳輸及磁場應用方面具有革命性的潛力。
超導體可以分為兩大類:低溫超導體以及高溫超導體。
- 低溫超導體:低溫超導體需要冷卻至極低的溫度,才能表現出超導現象,這使它們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然而低溫超導體在磁場應用與量子技術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 高溫超導體:高溫超導體是指相較於低溫超導體,在溫度較高的狀態下,仍能實現超導現象的材料,這種類型超導體的發現被認為是超導體研究的一個里程碑,因為它使得超導體的應用更加實際化,不再需要極低的溫度來維持超導狀態,因此降低了冷卻成本。
最近很夯的常溫超導體?
近期南韓科學家發表一篇常溫超導體的研究論文,並表示他們已經找到製作適合常溫仍可運作的超導體材料的方法。目前這份論文還在證實中,但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如果成功做出常溫超導體,將帶來許多顯著優勢。像是在電網運用上,超導體能夠大幅改善能源消耗效率,使能源傳輸更加高效。利用超導體的反磁現象,磁浮列車的速度也將得到顯著提升。
目前在科學界尚未證實真正創造出常溫超導體,可以隨時關注並跟進最新的科學研究進展。
超導體的應用
超導體作為一種獨特的材料,具有眾多令人驚嘆的應用,其中包括:
- 能源傳輸:超導體能夠在無電阻的狀態下傳輸電流,可以大幅減少能源損耗,提高電力網絡的效率,因此在能源傳輸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
- 核磁共振造影 (MRI):超導磁體廣泛應用於 MRI 設備,這些磁體能夠產生極強的磁場,使得醫學成像變得更加準確,提高分辨率。
- 超導量子干涉儀:這是一種用來測量極小磁場的儀器,可以應用在地質勘探、地磁場研究等領域。
- 磁浮技術:超導體材料能夠排斥磁場,使其可以應用在磁浮列車與磁浮輸送系統等交通運輸。
超導體的製造成本
超導體的製造成本通常相對較高,這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 材料成本:一些超導體材料的製造成本相對較高,特別是高溫超導體,這些材料可能需要特殊合成方法或使用昂貴的原材料。
- 冷卻成本:大部分超導體在達到超導狀態之前需要冷卻到非常低的溫度,這需要使用冷凍設備與液氮等冷卻劑,這些設備、材料本身也會增加成本。
- 製造技術:超導體的製造過程可能涉及複雜的製造技術與設備,這些技術、設備的投資及維護成本也會對製造成本產生影響。
- 需求量:由於超導體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高科技領域,其需求量相對較小,可能會導致生產規模較小,進而增加單位成本。
延伸閱讀:
超導體 vs. 半導體:差異與互補
超導體與半導體在性質、應用及製造成本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超導體由於需要低溫冷卻才能發揮超導特性,在應用上受到一定限制,但它們在高磁場應用、MRI 技術與量子計算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半導體則是現代電子設備的核心,它的應用廣泛地影響著各個領域。
兩種材料之間的互補性使得它們在某些應用中可以分工合作,例如超導磁體的應用中,常常需要用到半導體材料來控制超導體的電流與磁場。
儘管超導體的製造成本相對較高,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這種材料的成本正在逐漸下降,尤其是高溫超導體,或甚至是現階段可能合成出的常溫超導體技術的發展,使得超導體應用變得更為實際。相比之下,半導體的製造成本相對較低,這也是它被廣泛應用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