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從心而覓,何勞向外求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身居國外政商高位的親戚回台,各方人馬爭相拜會。小姑姑傳訊說,要領股票的話,講一聲立馬處理,我和弟弟都只回了個貼圖。我跟弟弟說:「收人錢財被抽福報之事,實在看到怕,為了小命著想,還是不要貪心的好!」很高興的是弟弟能理解和堅持,也持續誦經銷業,真的很有福報和佛緣。相關文章請參閱〈天上掉下來的是禮物,還是考驗?〉


今天想分享二姑姑的故事,數十年前,她隨夫婿一起赴美,但沒幾年夫婿就往生,她獨自帶著三個小孩在紐約討生活。她是英語系大學畢業,考取了紐約市政府社會福利局的社工師,工作認真,備受長官肯定,公費到哥倫比亞大學拿社工師碩士。數十年來,是紐約極少數的華裔社工師,退休前已是社會局的高層督導。在紐約當地亞裔、黑人族群、外籍移民都是她的服務對象,和白人同事也都相處愉快。她看遍人世間辛酸血淚,但都是苦往肚裡吞,人前樂觀開朗、積極奉獻。

 

當年我在紐約的日子裡,她給予很多的照顧與建議,也是因為她的緣故,讓我積極準備托福,想到紐約當社工師。我回台之後,我們也保持聯繫,在父母、祖父母都去世後,當我遇到人生難題時,她是我唯一會想諮詢的親戚長輩,她的子女們也都成就輝煌。最讓我欽佩的是,幾年前她從公職退休之後,她創立了急難救助協會,替無數在紐約遇到急難的華人們,提供各式各樣的急難救助服務,如陪家屬到殯儀館、帶移工到警局作筆錄、大冷天到馬路邊去救人。我知道那有多麼辛苦和繁瑣,因為我自己就在做急難救助的義工,而她是那個整合各方資源又親力親為的義工領頭。

 

如此積極奉獻的二姑姑,今年初往生了,享壽七十多高齡。去年年底她回國獲頒榮譽校友,但她回台時風光華麗、行程太滿,回紐約後太累摔了一跤,後來檢查出癌症,終於卸下滿身頭銜功業,接受兒子的愛心醫療安排。或許是報身已盡,沒受多少苦就往生了。

 

以上都是二姑姑外在的豐功偉業,但我清楚知道其實她心裡很苦。喪夫之痛、單親育兒的辛酸、種族歧視的籓籬,都在她的心裡留下深刻的痕跡。心理諮商的專業讓她懂得轉念,但悲苦無奈的情緒能量仍然在她內心,所以她透過外在的歌舞昇華、應酬交際來填補內在的失落,透過工作與奉獻讓自己感受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當然她也試圖尋求更高層次的心靈慰藉,大姑姑創立的附佛外道佛堂,基於姊妹情深,二姑姑也是一路相挺。雖然二姑姑不像大姑姑那麼虔誠奉獻,但也是熱心服務。

 

可是,在兩位姑姑的身上,我清楚體認到附佛外道和正法最大的差別。附佛外道是教人們向外攀求、拓展、行各種布施功蹟,建立各種外在功業,目的是為了求得福報與安樂。而正法是教人向內觀照自心,六度波羅蜜是工具方法,修行真正的目的是提升心性。《六祖壇經》云:「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兩年前大姑姑去世後,大表姊為母親結緣,大手筆做各種公益捐贈,也給親戚們股票贈與,二姑姑是率先領取的。可是不到半年,二姑姑的長子就意外中風,差點半身不遂,二姑姑親赴香港照料,所幸撿回一命康復。她到處求神拜佛,更是積極協助大表姊添購新的外道佛堂,她最後一次回台的任務之一,也是協助外道佛堂交接事宜,盼能完成大姑姑的遺願。就在忙完亞洲行程回美不久後,就傳來全身痠痛又跌倒受傷的消息,接受醫療檢查後發現罹癌,不多久就往生了。

 

一生奉獻社會的福報,我不知道可以用多少美金計算,但是福報是會用完的,更是可以被抽取轉移的。當福報衰微之時,業障討報無常迅速,燦爛一生就此落幕。我智慧功德不足,沒能影響姑姑們親近精舍,但在二姑姑往生前我仍試圖和她分享精舍的因果感應故事,希望能讓姑姑從別人的生命故事中獲取希望和力量,可惜,因緣未具足。謹以此文,為二姑姑一生奉獻社會聊表敬意,祝福二姑姑在靈性的旅途上,能早日歸鄉,離苦得樂。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分享完畢)

 

遞到眼前的巨大利益,要能夠不動心地往外推,需要對因果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與認同。因果天秤是持平的,拿人多少,未來必定還人多少,這才符合因果法則。為人處事不貪、不取、不求,才不會招致莫名的災禍,平安才是最大的福報!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凡做過必留下記憶,跟隨過附佛外道,會被烙印上專屬於各外道的印記,猶如身上帶著追蹤器,方便各外道生生世世追蹤。這便是現在許多人正在唸經消除的「過去修偏加入外道的業障」。「過去修偏加入外道的業障」跟一般業障不同,一般業障要面對的是單一的業主菩薩干擾,而外道願業障要承受的是外道系統的集體干擾。想像一下,一個人上門干擾和集團的群起干擾,力道、範圍、痛苦程度,可想而知,這也是許多人在消「過去修偏加入外道的業障」時,干擾不斷的原因了!

 

「附佛外道一樣會講經說法,但會在細節處曲解經義,若一直接觸非正法道場,會因偏差觀念以及外道靈干擾而漸漸累積黑氣,執心日趨嚴重,且大大影響心性;若是未即時察覺,就會因被誤導而越走越偏;故,凡事要用智慧來明辨是非。」

 

「若過去世誤入外道,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尤其這痕跡是留在腦識的深層裡面,更難剔除,除非發大願,往死裡唸經、持咒、想佛、憶佛,用新蓋舊,用正法取代外道,方能漸漸消融。如果不用心懺,只用心發牢騷、傾瀉不如意,那是本末倒置,鍋中煮沙,於事無補。」

 

跟隨過附佛外道,若要消除印記需要非常大的決心和毅力,若再加上曾為外道盡心盡力,認真拉攏眾生成為附佛外道的信徒,那罪加一等,後續要面對的,可能還有公報與私人業報需償還。然而,寧願辛苦這一世,也不要生生世世輪迴被追蹤,這輩子辛苦一點,將「過去修偏加入外道的業障」消除,與外道總清,下輩子才有嶄新亮麗的人生。能夠靠唸經跟外道斬斷連結,需要很大的福報,期望眾生都能珍惜此生遇見牟尼精舍的殊勝因緣,堅持再堅持,精進再精進!

 

魔王跟佛一樣有大神通也福澤深厚,差別在於,佛心心念念想的是眾生,一心想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尋回本自俱足的佛性。而魔王則希望眾生皆依附於祂、離不開祂。附佛外道也會講經說法,正法是教人往心識修持,修戒定慧,滅貪嗔癡;非正法是讓人往外攀求福報,追求用福報堆砌而成的虛名榮光。行善會有福報,但若執著於福報高低,有所為而為之,偏差的心態會增長個人的黑氣與貪嗔癡,對靈性的成長、心性的提升,沒有幫助!福報大的人心性沒有提升,偏差習氣沒有導正,下輩子投生好人家,吃穿用度不用愁,享受福報也是耗損福報,若不識因果,同樣造業也多,等福報衰微了,從雲端跌入凡塵,苦就來了!

 

世人眼中美好、迷人的事物,往往只是一層薄霧、一陣飛雪,風(無常)一來,終究會消失碎裂,不可能永遠長在。因果業力是真實不虛的,所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人生什麼都帶不走,但過程中造的善惡業能跨越輪迴,影響未來世的命運。人要有福報,亦要有良心;良心從心而覓,何勞向外求智。人若能向內認識自己,徹底從心改造自我,則不受外境迷惑自心。

 

有幸遇佛法,在本世好好藉假修真,努力修持自己,提升品行,將正知正見向下扎根,雖說隔陰之迷無法避免,但只要本世有養成每天誦經跟修行的習性,下輩子還會延續此習性,道種長存。遺留龐大遺產給子孫恣意揮霍,不如積存陰德與善業,代代出好子孫。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房東的姑姑的美麗回憶,她在年輕時因病去世,但她的靈魂卻與房東的租客展開了一段浪漫的夢中邂逅。文章中充滿了對於愛情、親情與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與婚姻的看法,以及現代人對這些傳統觀唸的反思。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記憶的故事,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懷念。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全世界肯定有很多十分有需要的人,儘管這世上也有很多比我們有更大愛心及耐性的人去關顧那些有需要的人,只是我相信要幫助的人肯定遠遠也未能全部幫上,而人亦的確十分有限,我們有時間的限制,有地域的限制,有金錢上的限制,有體力上的限制,同樣我們自己亦有自身情緒上的限制⋯⋯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南部有一師姐,來精舍現場請示佛菩薩。談論自己從結婚之後丈夫都對自己很不好,並且丈夫很看不起自己。丈夫打零工維生,自己並沒有工作。師姐二十幾年前就在佛光山,皈依並且念佛,對於自己的女兒則是非常關心。師姐請示:為什麼這世過得非常清寒?再怎麼打拚也看不到成效,再怎麼努力找工作也都沒著......
Thumbnail
  以下來文照登:    感恩師兄姐。現寫下我母親親身經歷,用於刊載《因果濟世集四》。    我母親的親身經歷:我母親姓方,85歲身體硬朗,每天還會騎機車出門做志工,教太極拳。第一次她與我到精舍是我夢見往生父親狀況不佳,來精舍請示佛菩薩,並救父離苦。母親怕我被騙,便親自北上一起前來.........
哈哈哈,就一笑置之吧~~前幾天我在大安人社團裡看到一位女士/版主的一篇貼文,是版主想要尋恩人道謝,原來是版主的姑姑被一個男人叫救護車救了姑姑的命,她想要道謝,但她開頭就寫:有一位阿姨怎樣怎樣...害我看了半天搞不懂她在寫什麼?後她文中突然說她表弟想要謝謝這位男士,我才搞懂她的身份,昏倒者是她的姑姑,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Thumbnail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位婦人,她唯一的兒子因病去世,婦人悲痛萬分,抱著遺體到處求人幫助兒子起死回生,然而每每失望而回。最後聽說有一位大聖者 佛陀具有神通力,她克服萬難求助 佛陀。佛陀慈悲地對極度悲傷的婦人說...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房東的姑姑的美麗回憶,她在年輕時因病去世,但她的靈魂卻與房東的租客展開了一段浪漫的夢中邂逅。文章中充滿了對於愛情、親情與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與婚姻的看法,以及現代人對這些傳統觀唸的反思。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記憶的故事,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懷念。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全世界肯定有很多十分有需要的人,儘管這世上也有很多比我們有更大愛心及耐性的人去關顧那些有需要的人,只是我相信要幫助的人肯定遠遠也未能全部幫上,而人亦的確十分有限,我們有時間的限制,有地域的限制,有金錢上的限制,有體力上的限制,同樣我們自己亦有自身情緒上的限制⋯⋯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南部有一師姐,來精舍現場請示佛菩薩。談論自己從結婚之後丈夫都對自己很不好,並且丈夫很看不起自己。丈夫打零工維生,自己並沒有工作。師姐二十幾年前就在佛光山,皈依並且念佛,對於自己的女兒則是非常關心。師姐請示:為什麼這世過得非常清寒?再怎麼打拚也看不到成效,再怎麼努力找工作也都沒著......
Thumbnail
  以下來文照登:    感恩師兄姐。現寫下我母親親身經歷,用於刊載《因果濟世集四》。    我母親的親身經歷:我母親姓方,85歲身體硬朗,每天還會騎機車出門做志工,教太極拳。第一次她與我到精舍是我夢見往生父親狀況不佳,來精舍請示佛菩薩,並救父離苦。母親怕我被騙,便親自北上一起前來.........
哈哈哈,就一笑置之吧~~前幾天我在大安人社團裡看到一位女士/版主的一篇貼文,是版主想要尋恩人道謝,原來是版主的姑姑被一個男人叫救護車救了姑姑的命,她想要道謝,但她開頭就寫:有一位阿姨怎樣怎樣...害我看了半天搞不懂她在寫什麼?後她文中突然說她表弟想要謝謝這位男士,我才搞懂她的身份,昏倒者是她的姑姑,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Thumbnail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位婦人,她唯一的兒子因病去世,婦人悲痛萬分,抱著遺體到處求人幫助兒子起死回生,然而每每失望而回。最後聽說有一位大聖者 佛陀具有神通力,她克服萬難求助 佛陀。佛陀慈悲地對極度悲傷的婦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