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 股票損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股票損益=資本利得+股東股利-股票手續費-證券交易稅

  • 資本利得:(股票賣出價格 - 股票買入價格) × 股數
  • 買賣都有的股票手續費:股價成交價格 × 買進股數 × 0.1425%(基本比例)
  • 賣出才有的股票交易稅:股價成交價格 × 買進股數 × 0.3%


某股票的購買和配息記錄

某股票的購買和配息記錄

實際持有成本為$21,520 + $20,600 + $20,000 = $62,100元,平均每股成本為$20.7元。假設以現價$20.2元賣出3,000股,交易手續費3.5折,最低$20元。

  • 資本利得 = ( 20.2 - 21.5 ) x 1,000 + ( 20.2 - 20.6 ) x 1,000 + ( 20.2 - 20 ) x 1,000 = ( 20.2 - 20.7 ) x 3,000 = $-1,500
  • 股東股利 = $1,270 + $2,550 = $3,820
  • 買入股票手續費 = $20 x 3 = $60
  • 賣出股票手續費 = (20.2 x 3,000 x 0.1425% ) x 35% = $31
  • 證券交易稅 = 20.2 x 3,000 x 0.3% = $182

股票損益 = $-1,500 + $3,820 - ( $60 + $31 ) - $182 = $2,047元


換言之,前後投資這檔股票$62,100元,耗時17個月(2022/02~2023/07)後,實際獲利金額為$2,047元,報酬率勉強算個3.3%好了,比定存高,但嚴格說來有更多更好的投資目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久沒動腦寫文了的沙龍
46會員
192內容數
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沒祖產、沒後援,私立學店大學畢業,20年來都在低薪服務業打轉。四十歲的時候,想轉換跑道卻毫無頭緒,決定將自己過往經歷轉換成文字,試試看是否能理出思路。
2025/04/10
嚴格說來這篇應該是4月9日的事情,只是今天才有空寫文。
Thumbnail
2025/04/10
嚴格說來這篇應該是4月9日的事情,只是今天才有空寫文。
Thumbnail
2025/04/07
2025年4月7日,創下台股史上第一跌幅,下跌2,065.87點,跌幅-9.69%。
2025/04/07
2025年4月7日,創下台股史上第一跌幅,下跌2,065.87點,跌幅-9.69%。
2025/04/06
最近的大新聞大概就是「32%關稅」這件事。
2025/04/06
最近的大新聞大概就是「32%關稅」這件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決定賣出當初未經過深思熟慮就衝動入手的股票,並做個簡單的紀錄。
Thumbnail
決定賣出當初未經過深思熟慮就衝動入手的股票,並做個簡單的紀錄。
Thumbnail
用三種不同的報酬率算法,來看看今年度的績效如何。
Thumbnail
用三種不同的報酬率算法,來看看今年度的績效如何。
Thumbnail
投資須審慎思考後再執行,衝動多半沒好下場。
Thumbnail
投資須審慎思考後再執行,衝動多半沒好下場。
Thumbnail
股票損益=資本利得+股東股利-股票手續費-證券交易稅
Thumbnail
股票損益=資本利得+股東股利-股票手續費-證券交易稅
Thumbnail
推薦這種方法的原因是,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耐心、增加穩定性、不容易短期進出,進而完整獲得時間複利的加成效果。
Thumbnail
推薦這種方法的原因是,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耐心、增加穩定性、不容易短期進出,進而完整獲得時間複利的加成效果。
Thumbnail
最近常看到有人在結算今年上半年的投資績效數字,然後賣出的持股是獲利還是虧損,跟大盤相比是超前還是落後。這進一步又衍伸出另一個問題,我在計算績效時,我賣出的部分持股,該是以過去持股的買進價為成本,還是以目前手上的持股均價當作成本。 舉例來說,假設手上有3張在不同時期買進的持股,依序買進價分別是120元
Thumbnail
最近常看到有人在結算今年上半年的投資績效數字,然後賣出的持股是獲利還是虧損,跟大盤相比是超前還是落後。這進一步又衍伸出另一個問題,我在計算績效時,我賣出的部分持股,該是以過去持股的買進價為成本,還是以目前手上的持股均價當作成本。 舉例來說,假設手上有3張在不同時期買進的持股,依序買進價分別是120元
Thumbnail
【累積報酬率計算】【投資報酬率比大盤低就買大盤嗎?常見的迷思】我看PTT很多人投資半年報,在跟大盤比績效的時候,會有一個常見的問題,風險不一致,風險的基準點不同,XX比雞腿。 舉個例子一個投資人,股票只買0050,但只有80%的投資金買0050,另外20%是現金部位,整體投資金的績效還是落後大盤,這
Thumbnail
【累積報酬率計算】【投資報酬率比大盤低就買大盤嗎?常見的迷思】我看PTT很多人投資半年報,在跟大盤比績效的時候,會有一個常見的問題,風險不一致,風險的基準點不同,XX比雞腿。 舉個例子一個投資人,股票只買0050,但只有80%的投資金買0050,另外20%是現金部位,整體投資金的績效還是落後大盤,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