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活到幾歲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一直覺得沒精神,與先前反差很大。這一陣子很疲憊、不想做事,一直想請假休息,不過我都是忍著,還是撐在工作崗位上把該做的事做完,但就是一直沒有幹勁。

 

某天早上,我的背突然開始痛,就跟開關開啟一樣,3、2、1開始痛,背上的經絡整個綁住,頸部無法轉動,但不是落枕。我曉得很多肌肉連接處在背部,於是做了各種按摩,但一天下來都沒什麼效果!我很納悶,通常這樣的狀況只要抓到背部痛點的肌肉按摩大概就能排除,甚至手舉不起來也可以快速排除!上次我同事落枕,我針對他背部疼痛的位置按摩,五分鐘後他就能轉頭了,但我這次從早到晚都超痛,隔天醒來還是很痛,就這樣痛了三天。精神也一直很差,近幾天更是一天要睡好幾次,我以為是干擾,清了好幾次之後都沒有效果,真的很納悶。

 

後來我回家鄉,看見祖父的精神很好走出來曬太陽,我心想是否為祖父抽我的福報呢?前一陣子妹妹傳訊息說祖父看起來快不行了,步履蹣跚且了無生氣,妹妹要我們早點回來看祖父。但我看見祖父後壓根不是這樣,我心裡猜想他大概又抽我的福報吧。

 

為了確認問題,我送件請示:「近來身體疲倦、背痛一週,是否為祖父抽福報?」佛菩薩開示:「沒有干擾,是被祖母抽福報所致!」人活著真的需要福報,祖父祖母都95歲了,都算是村里數一數二年長的長輩了,要活這麼久真的需要福報。

 

網路上有些文章內容我覺得很寫實,大致的內容是說中年時期求財與名,老來求閒、健康和長壽,這就是真實的人生寫照!但這些怎麼求?世間卻沒幾人知道,都只是靠自己既有的福報,年輕與中年時若用過頭把福報耗盡,老了可就痛苦了,沒有健康與壽命,甚至連想死都不得好死!


 

我的爺爺奶奶非常節儉,一輩子也沒享過什麼福,在十多年前曾被開示大限到了,經過幾次佛菩薩開示可誦經延壽延到了今日,真的是靠福報撐過來的!這當中也不是這麼地順利,先前延壽都是我主動協助,但後來我看他們身體機能也都退化到一定的程度,便打算一切隨緣就好,只是人的執心不是這樣想,爺爺奶奶還是會抽我的福報!爺爺奶奶辛苦一輩子,身為晚輩的我是該付出點什麼。關於這件事情佛菩薩也是告知我一切隨緣。長輩告訴我:「要人家的財產,該做的事也是要做到(為人子女的責任)。」我在外地工作,孝順不到他們,提供福報給他們大概是我所能做到對他們最有利益的事情吧。

 

您想要活到幾歲呢?

 

 

(分享完畢)

 

福報,對人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不要小看福報。人活著,連呼吸都需要福報,若福報耗盡,一口氣上不來,一命嗚呼之後,什麼都做不了,什麼都掌握不住,那時候就真的是「萬般帶不走」,想再做些什麼都來不及了。

 

福報,不僅影響壽命,還會影響健康、工作、運勢、家庭、婚姻、子女、感情、人際關係……等等,人生各個面向與福報息息相關,缺乏福報的人生會很辛苦,諸事不順,才華難以施展。

 

如何累積福報?其實一點都不難!佛菩薩教導眾生:「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多行善事,功不唐捐,不但利益眾生更是利益自己。常聽人說,要等到有錢才來行善,要等到退休再來行善,要等到孩子長大再來行善、要等到各種理想狀態再來行善,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呢?真的能等到那時候嗎?那個時候的「理想行善狀態」真的會實現嗎?行善不用等時機、不用看日子、不用賺到萬貫家財,現在就可以做,且是人人都可以行善!

 

多說善語、心存善念替他人著想、舉手之勞幫人一把、給人方便、鼓勵他人、救濟鰥寡孤獨、老弱貧殘、做義工協助弱勢團體……等等,這些都是人人可做的善事,不但不難,還會越做越有慈悲心、越做越歡喜、越做福報累積越深厚!

 

除了身體力行多做善事之外,誦經也能累積福報。持誦大乘經典不但有功德,還能消業障、提升心性、增長智慧。人累劫累世都會因為無明造下很多業力,這些業力就好比人生路上的坑洞,若沒有還清、沒有填平,就算福報厚足,人生還是會被業力影響導致不順遂。功過不能相抵,業力是業力,福報是福報,業力要銷,福報才能享受,否則也會被業主菩薩挪到一旁,待業力討報完您才能享受既有的福報。

 

雖然福報很重要,但這裡還是要強調一個正確的觀念,人活著不是為了追求福報,修行也不是為了要過好日子。修行要福慧雙修,只有福報卻沒有智慧,那就是只會享福,不知道怎麼運用福報,享福即是耗福,耗福又不知道培福的話,福報會消耗得很快,福報耗盡就沒有了,一時的快樂換來後面的淒涼人生,實在是得不償失。

 

修行貴在修心,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修清淨心與不動心,不是要修福報,也不是只要修一個人生順利而已。那些只是表相,表相如夢幻泡影,苦苦追求這些抓不住的東西有何意義呢?持誦大乘經典能明心見性,心性提升了,智慧才能增長,待人處事就能圓融,才不會又因自身的貪嗔痴傷害他人,造下因果業力,生生世世輪迴糾纏不休,苦自己也苦他人。

 

世間萬物皆是一合相,要於相而離相,才不會被相束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隨緣盡分,做好該做的事、負該負的責任、盡該盡的力、行該行的善、消該消的業、改該改得過……,一切都依照佛菩薩的教誨去修、去做,人生路上的坑洞自然能漸漸填平,生命自然能漸漸圓滿、清淨、光明。

 

壽命長短不是我們所要追逐的,我們所要努力的是增加生命的意義。「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謹遵佛菩薩的教導,福慧雙修,多行善事,修心、修定、修智慧,生命的意義就會越來深廣、越來越醇厚。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父母親、老人家常常會沒來由地,有很多「生理」或「心理」的苦惱。生理的,覺得他哪裡老痛:「我胃痛、我心老是很酸......」,不然就是關節老是痛。當然要適當地就醫保養,因為人老會退化。但是,有一些可以用佛法的功德消除,看醫生不容易好。我們都知道是「因果病」,很多的病跟鬼神有關係。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正能量才有生路,負能量最後只有死胡同一條路。就像老智者說,好心情也是一天,壞心情也是一天,事情好壞天注定,心情好壞我們自己定。 有一個老阿公,說起他的遭遇,一來不怨天尤人、二來一心向前看、三來只關心自己還剩多少時間能做事。老阿公八十歲了,他一邊擦地板一邊說自己非常不會教小孩,小孩很單純,是自己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Thumbnail
一笑破百病、一善破千災、一悟解萬題。笑口常開的人,走到哪裡都像彌勒佛讓人心情開朗、心開意解。每個人每天持一善念,那個善可能是說一句好話,扶一位老太太過馬路,消弭兩個同事的恩怨,人人一件善,社會就消一千災,多吉祥的事。人人都做好事,自然人人都頓悟,哪裡還會有人生解不出的謎題。 有一位九十三歲的老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老陳平整的學習+服務過程中,遇見老後老人心酸血淚的故事,體會:老人一生付出所有+養家活口=理當有一個美好的人生黃金秋天:三個生活艱難老後的老人,期待老陳“脈診+平整”的技術,可以整合到來家服務的復健師+二個每週復健的診所+每晚協助按摩全身的外傭=實現退休老師自坐到站,自站到立,自立到行的恢復目標喔!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父母親、老人家常常會沒來由地,有很多「生理」或「心理」的苦惱。生理的,覺得他哪裡老痛:「我胃痛、我心老是很酸......」,不然就是關節老是痛。當然要適當地就醫保養,因為人老會退化。但是,有一些可以用佛法的功德消除,看醫生不容易好。我們都知道是「因果病」,很多的病跟鬼神有關係。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正能量才有生路,負能量最後只有死胡同一條路。就像老智者說,好心情也是一天,壞心情也是一天,事情好壞天注定,心情好壞我們自己定。 有一個老阿公,說起他的遭遇,一來不怨天尤人、二來一心向前看、三來只關心自己還剩多少時間能做事。老阿公八十歲了,他一邊擦地板一邊說自己非常不會教小孩,小孩很單純,是自己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Thumbnail
一笑破百病、一善破千災、一悟解萬題。笑口常開的人,走到哪裡都像彌勒佛讓人心情開朗、心開意解。每個人每天持一善念,那個善可能是說一句好話,扶一位老太太過馬路,消弭兩個同事的恩怨,人人一件善,社會就消一千災,多吉祥的事。人人都做好事,自然人人都頓悟,哪裡還會有人生解不出的謎題。 有一位九十三歲的老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老陳平整的學習+服務過程中,遇見老後老人心酸血淚的故事,體會:老人一生付出所有+養家活口=理當有一個美好的人生黃金秋天:三個生活艱難老後的老人,期待老陳“脈診+平整”的技術,可以整合到來家服務的復健師+二個每週復健的診所+每晚協助按摩全身的外傭=實現退休老師自坐到站,自站到立,自立到行的恢復目標喔!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