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我就對號入座了。在音樂的喜好上,我完全是崇洋媚外。
就直接進入正題聊聊為什麼我只想聽國外藝人,不想支持臺灣藝人。
真的有臺灣藝人嗎?
在此就不談有些藝人真的有才藝,配稱得上藝人。講到臺灣人應該支持臺灣人,訴諸國籍認同的情感時,我看到的是一群藝人只要夠紅,就開始擁抱人民幣,說自己是中國人。
就算不在公開場合明講是中國人,但是,光看國慶日時的表態,就不言而喻了。中國國慶,微博大力祝賀,台灣雙十國慶當日,噤聲加神隱。
說台灣人不支持台灣藝人,請問有幾個稱得上是藝人的,勇敢在中國說出自己的國籍是臺灣?
能力真的不到位
大佬在發言提到偶像團體,作為一個熱愛看K-POP女團的我來說,已經看過了GFriend的刀群舞、ITZY的幾乎全員舞蹈擔當(還有好多優秀女團就不列出了),要我回來看台灣偶像跳舞,我就算不是個會跳舞的人,頂多大學玩社團換過熱舞的邊,我也只能搖頭說臺灣偶像團體給我的印象就是如下:
老闆應該要知道,市場就是對的。
作為老闆,很愛批評顧客不識貨,是很不智的。
照理說,流行音樂挾帶語言優勢,人會親近自己熟悉的語言,為什麼臺灣人很多人外語能力不行,但卻很喜歡外國歌手,真的只因為崇洋媚外嗎?
把藝人比做品牌時,想迎合中國(大)市場時,就要想到為其創造出的品牌定位,可能在臺灣(利基)市場可能會不討喜。
藝人有想賺人民幣的自由,我這個平民百姓也有不想付他們新台幣的自由。
把歌舞表演當作商品時,身為顧客的我們也會去瞭解商品有沒有滿足娛樂需求、視覺聽覺滿足需求等。
當商品找不出特色,只能說出“我們真的很努力”的理由(稱不上優點),我也只能反問,難道我要和老闆談加薪的理由,只因為我比其他同事努力,即使我拿出來的業績比同事差,也要老闆看在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幫我加薪嗎?想也知道不可能嘛!
更不要說,談起努力,台灣多數藝人所謂的的努力,跟韓國練習生的努力相比,根本是看不到車尾燈。
市場就是靠作品說話,好的台劇我也會支持(最近幾年優質台劇真的不少)。
當商品在市場吃不開,不是改良,就是淘汰,市場就是那麼殘酷。
批評觀眾真的大可不必了,觀眾就是顧客,顧客永遠就是對的。顧客不買單,有顧客的道理,不要只想到檢討顧客,或拿歪理妄想教育顧客,或者把不接受歪理提出反駁的顧客當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