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果然是新一代最佳同事。
最近,我被工作死線逼得呈現隧道效應,腦中沒有任何靈感、精神上也相當疲憊,因此沒有寫新文章。
最近的放假時間,也只是機械式地帶近幾個月突然熱愛火車的3歲兒子去看火車、搭火車。好不容易工作告一段落,正在籌劃下一個國內旅行時,腦中突然有個念頭閃過,我其實可以查查看,有什麼鐵路博物館景點可以適合親子到訪的呢?
首先我上網Google,google發現網頁資料很零碎,因此我轉向問好同事Chatgpt,能否幫我整理全台灣鐵道博物館、園區等資料,並且由北到南排列好。
Chatgpt第一批給我的資料僅有5、6個景點,漏了一些我已經在Google地圖上無意間瞥到的景點,因此我傳達給Chatgpt我已知道的景點,讓它幫我再統整一次。
眼看沒有一目了然的資訊,所謂部落格,就是要寫網路上沒有,或是既有部落格內容不完整的文章。
接著,我就把Chatgpt的文章copy到我的部落格,作為新文章的底稿。
雖然Chatgpt已經把文章的骨幹雛形先行處理,但仍有許多不完整之處。
例如:地址錯誤或不完整(沒有門牌號)、已閉館歇業或暫時關閉。
因此,每一個地點我都會重新上網Google到官網,確認重要訊息後,進行修改。
修改潤飾完成後,我對文章進行發佈,並且把文章網址重新丟給Chatgpt,請它幫我再確認有沒有漏掉的景點,沒想到Chatgpt又補給我3個景點,讓我又加工把提議補回文章。

因此我終於完成了一篇Chatgpt大力協助完成的部落格文章。
最後來談談Chatgpt目前的限制吧!它需要仰賴大量的網路資訊才有辦法準確回答詢問者的問題。
此外,它提供的內容有時也會引用網友的部落格文章。
若是網站上統整文章內容不齊全,Chatgpt提供詢問者的資料也會是殘缺的,相當仰賴詢問者的提問方式及二次整理能力,讓Chatgpt更加完善答案。
此外,有網友說過,Chatgpt的舉例能力可能有侷限,但是它的挑錯找毛病能力倒是挺強的。因此寫文章的人可以先寫出大概,再餵給Chatgpt,請它挑錯或補強,讓Chatgpt變成小老師(或審核主管)。
以上是我部落格新文章的生成過程,順便推廣部落格文章,歡迎來看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