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護持道場、修建佛塔寺廟、供養三寶(佛法僧)—長者夫婦造作浮圖 生天證果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往昔,舍衛國有一長者建造了佛塔和寺廟,之後因病去世投生至三十三天。長者的妻子非常懷念丈夫,也開始修理整治佛塔和寺廟,如同丈夫在世一般。

長者在天上觀察到自己能夠投生到天道的因緣,源於修建佛塔和寺廟的功德,心裡常常掛念著佛塔和寺廟。當他用天眼察看生前修建的佛塔和寺廟現況時,發現妻子日夜憶念自己,十分憂愁苦惱,而開始修整佛塔和寺廟。

長者想利益妻子,從天界來到她身邊說:「妳很憂愁,在憶念我呀!」
婦人:「你是誰啊?這樣來勸導我。」
長者:「我是你的丈夫,因為修建佛塔和寺廟的緣故,得以投生到三十三天,見到妳專心勤勉、毫不懈怠地維修管理佛塔和寺廟,所以來勸勉妳。」
妻子:「再與我共續夫妻之緣吧!」
長者:「人的身體臭穢不淨,我現在不能再親近妳了。妳要想成為我的妻子,只要殷勤供養佛和比丘僧,死了以後,轉生到我的天宮,我們就可以再當夫妻。」

婦人聽從了丈夫的話,經常供養佛和僧人,眾善奉行,發願能夠投生天道。後來捨報之後,轉生到長者的天宮,夫婦兩人在聽聞佛陀說法後,證得了須陀洹的果位。

比丘們十分驚訝,請示佛陀因緣:「長者夫婦是何業緣能夠投生天道?」

佛陀慈悲開示:「他們在人道時,修建佛塔、寺廟,供養佛和僧眾,以此殊勝功德,轉生為天人。」

道場,是為了弘揚佛陀教法,為了救度有情眾生,而屹立於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的一處淨土。是眾生學佛的修行處所,是有情解脫的菩提行苑,從紅塵苦海此岸,擺渡到涅槃極樂的彼岸。

一座道場可以存在於世,短則百年、長至千年。每一位行經三寶殿堂的眾生,或一句「阿彌陀佛」,或者一念對佛法僧的恭敬心,均於八識田種下善根,培植福報,其功德利益不僅一生一世,而是千秋萬代。

佛法,可終止頭出頭沒的生死輪迴,而道場肩負了移風易俗、重振道德,轉心為善的使命,化世界為清平,化火宅為蓮花邦,延續著眾生慧命的傳承。

人人都是未來佛,自心本淨、本性自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朵含苞待放、清淨無染的蓮花,具足慈悲與智慧的圓滿,尚待功德之水灌溉滋養、累積具足資糧。

常年護持道場,常年弘揚佛法,常年延續慧命,常年累積資糧,迅速圓滿福慧。

觀音山 善用您的每一份護持,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竭誠邀請您共同發心參與,為生命留下美麗的史詩,創建人間佛淨土。

佛、法、僧是讓眾生覺醒的依止,護持三寶功德巍巍,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

🎖常年護持觀音山道場🎖
https://www.fazang.org/support
成為五方佛功德主、三根本功德主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18會員
1.4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