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台北府城─緣起

2023/08/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北府城始於光緒5年(1879年)研議規劃、光緒8年(1882年)開工,光緒10年(1884年)竣工。然而這座歷經多任清朝官員主持才建好的城池,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30年。進入日治時代後,臺北城開始遭到拆除,至明治37年(1904年)年底時,所有城牆與西門均遭拆卸,僅剩下五大城門中的四座。 ─取材於維基百科。

台北城適合走讀各種文化古蹟,範圍可以自由製訂起始點和途經點,三個小時或半天或一日浮遊皆可。

台北城的前生

臺北城古圖。紅色點仍為臺北城隍廟;而綠色點為現今北一女、藍色點為現今司法院、黃色點在現今二二八紀念公園內、橘色點為現今臺博館所在(亦在二二八公園內)。取材於維基百科。

臺北城古圖。紅色點仍為臺北城隍廟;而綠色點為現今北一女、藍色點為現今司法院、黃色點在現今二二八紀念公園內、橘色點為現今臺博館所在(亦在二二八公園內)。取材於維基百科。

先看看台北府城的老地圖,明顯看出發展重心是自西而東。建城的遠因是清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1873年)之後,影響到清朝決心治理台灣的態度。

光緒元年(1875年)批准福建巡撫沈葆楨的「臺北擬建一府三縣」奏摺,臺北府宣告成立,所轄區域包含今日之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宜蘭縣、新竹縣及新竹市。在未建台北府城前,台北是隸屬於淡水廳的竹塹(現為新竹市)。

台北府城的今昔對比

圖片來自網路

圖片來自網路

河童規劃自北門出發,以順時針方向,依現在google地圖從忠孝西路,中山南路,愛國西路到中華路,正是台北府城的城牆和城門的設計藍圖。這裡隱藏著兩個玄機:一是台北府城是風水城(另有專題說明),另一是日治時代採自歐洲都市更新的發展借鏡,拆城牆為馬路,使得上述四條大道成為【三線路】的故事,不但快慢車分道,人行道和安全島植樹的設計,代表台北府城現代化的領先地位。

台北府城的亮點:城門和城牆

圖片來自網路

圖片來自網路

河童將以走讀(walking)台北府城現存四個城門(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現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配合周邊文化古蹟解說,並搭配騎行(biking)和搭乘大眾捷運等交通工具,慢遊台北府城。有機會揪團同遊,請注意活動訊息。


2014年,適逢臺北建城130周年,臺北市政府於西門舊址北方、捷運西門站四號出口旁設置鋼構裝置藝術品「西門印象」,以重現昔日西門之意象。即將到來的2024年,除了是台南府城建城400年大紀元之外,大家不要忘了也是台北府城140周年。

現在看到的四個城門,背後有其故事。包括當時艋舺和大稻埕之間的頂下郊拼(發生清咸豐3年,1853年,漳州人和泉州人械鬥爭地盤的遠因),為何出現小南門?同時,台北府城的建造不完全是官方出資,民間的土紳和商人力量才是主力。

除了城門故事說不完之外,城牆的拆遷更可以讓人娓娓道來。

台北府城形制如下:取材維基百科

城高:一丈五尺  (一尺為30。3公分 換算約454。5公分

城寬(頂部馬道):一丈二尺 (約363。6公分

南北:約1.3Km

東西:約1Km

面積:約1.4K㎡

周圍:1506丈 (所以說繞台北府城一圈約4。5公里

主要建材:

城牆石材主要來自內湖金面山,打石工作則由該山南側山腰處的北勢湖清代打石場負責。而石材材質則為火成岩的安山岩(少量為唭哩岸石)。

因為城池所在地層較軟,地基亦用一尺長及三尺長的石材墊實。算下來,臺北城共約使用三十餘萬根石材左右。

城門磚瓦:內湖(大直)的北勢湖與枋寮(今中和)莊磚窯場

石灰:大稻埕河溝頭石灰窯,另外使用糯米與糖混合成的黏著物當作石材接著劑。

因此,台北府城是就地取材,河童最感興趣是石材來自金面山,台北近郊的打卡網紅點,有機會安排導攬活動。另外拆下的石材到那裡去?也是一個有趣的故事。(待續.....)



11會員
33內容數
河童是專業的領隊和導遊,領域以在地居遊,人文旅行,生態旅遊三大類。歡迎參加開團的活動。可供客製化行程服務。 在地居遊(目前以基隆,宜蘭,頭城,日月潭為主) 人文旅行(目前以台北府城,台灣的日本神社等為主) 生態旅遊(登山和步道健行,例如環台北天際線縱走,淡蘭古道等) 國外帶團:小三通(金門 廈門 武夷山等) 麗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