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櫻,不作二選,是把櫻花與生死掛鉤的日本,花開寓生,花落寓死,人生苦短,重要是活得雲淡清風,悠然自得。別處櫻花,只是繁花之一,沒甚麼可感。
海印寺,是韓國三寶寺剎之一(另外是通度寺及松廣寺),是至今依然活躍的禪(선)派,也是韓國僧人性徹大師(성철)的住所,1993年性徹大師在海印寺圓寂。
海印寺,初建於公元802年。傳說由兩名從唐朝學佛歸來的和尚順應(순응)和利貞(이정)因治好哀莊王(애장왕)的患病妻子,哀莊王為了感謝佛祖憐憫,下令修建海印寺。根據新羅時期文學家崔致遠在900年的記載,倆位和尚得到改信佛教的皇后捐款支持建成海印寺。
海印寺建築群在1488、1622和1644年分別進行過翻新;卻在1817年因大火被毀於一旦,隨即在1818年重建;在1964年進行另一次翻新期間,找到光海君的淡青色雲紋緞袍,他是在1622年進行翻新的君主,並在廟的脊樑上題字。
主殿是大寂光殿(대적광전),設計獨特,主殿主要供奉『毗盧遮那佛』,其他韓國佛寺主殿是供奉『釋迦牟尼』。寺內藏有《高麗大藏經》雕刻木版,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
韓戰爆發,海印寺面臨空前危機,1951年9月仁川登陸戰後,朝鮮軍隊因被聯合國軍切斷退路,導致千名殘餘朝鮮士兵圍繞海印寺進行游擊戰。聯合國部隊派出轟炸機欲炸海印寺,指揮官金英煥(김영환)擔心海印寺的《高麗大藏經》雕刻木版被摧毀而沒有服從命令。
他違抗軍令《高麗大藏經》雕刻木版逃過一劫,故海印寺在寺內為金英煥將軍守護八萬大藏經立功績碑(김영환 장군 팔만대장경 수호 공적비),以示尊敬。
現今《高麗大藏經》存放在海印寺的木板保管處,1962年12月20日被韓國政府指定為韓國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製儲藏設施之一。保管處不對外開放,只在門外設有大幅橫額,有館內佈置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