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8年第一次在臺中歌劇院看了他們在暑假檔期辦的音樂劇《光的來信》之後,就一直對韓國製作的音樂劇有很不錯的印象和期待,而今年歌劇院繼《光的來信》、韓版《搖滾芭比》後再次主辦引進了另一齣韓國音樂劇《三劍客》,也是一齣在韓國已演出好多年,口碑很不錯的音樂劇,覺得不去看可能會後悔。
20號終場的卡司板
《三劍客》節目冊,一直以來都覺臺中歌劇主辦的節目在製作節目冊上很用心,價格也相對其他較大較有名的售票單位還親民
弱弱的問個問題,劇名都叫《三劍客》了,為什麼主角是非三劍客的成員達太安?
這齣戲最吸引觀眾目光的莫過於激烈的打鬥場景,在舞台有限的空間下,群演大動作的舞劍,沒有精心的安排和長時間的演練配合,是無法這樣安全的呈現出如此精彩的橋段。整齣戲的推進很“動態”(我真的找不到其他詞來形容),劍和槍的對決、奔馳的馬車、大船入港,真的讓人目不暇給。
圖片cr FB: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cr FB: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cr FB:臺中國家歌劇院。這位演員子子曾經在電影院播映的韓國音樂劇《開膛手傑克》看過一次他的演出,劇中飾演警察一角,不得不說,他給人的形象和歌聲都很適合正派的角色
圖片cr FB:臺中國家歌劇院。看了節目冊才知道,原來這位演員是韓國版美聲男伶Forte di Quattro的成員之一,沒有鬍子還真的認不出來
圖片cr FB: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cr FB: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cr FB: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cr FB:臺中國家歌劇院
圖片cr FB:臺中國家歌劇院
在進劇場前,其實有看過法國製作的三劍客,因為本身沒看過原著小說,所以本來以為,故事劇情應該會差不多,結果看完韓版後還懷疑了一下,我到底法國版是看了什麼,我彷彿是看了兩個不一樣的故事,兩個版本著重的故事情節完全不一樣,我自己是覺得韓版的結尾收得比較好,不過法國版的音樂歌曲很好聽,有興趣的朋友我已放上連結,可以去看看喔!
這次看完《三劍客》,子子有種預感,往後在台灣演出的外國音樂劇,除了大家熟悉的法國製作《鐘樓怪人》、《羅密歐與茱麗葉》,或百老匯經典《貓》、《歌劇魅影》這種觀眾真的看到熟透的音樂劇外,韓國製作的作品應該會越來越多被引進台灣演出,這時候就想來許個願,期待在台灣看到韓國原創音樂劇《英雄》、韓版《變身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