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潮音樂國際級合作!芬蘭當代岡德雷琴天后Ida Elina 發行亞洲精選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伊達.艾琳娜(Ida Elina )

伊達.艾琳娜(Ida Elina )

伊達.艾琳娜(Ida Elina )
芬蘭岡德雷琴歌手、詞曲創作人


伊達擁有豐富的表演經驗,活躍於芬蘭各大場館中,過往演出足跡遍布美洲、亞洲、歐洲多個國家,且定期在北歐周邊國家進行巡迴!

他的音樂歷程非常豐富,畢業於北歐最大的音樂學院-西貝流士音樂學院,曾遠赴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學交換,就學期間培養出對「古典音樂」的涵養、受到網路影片的啟發跨足「流行音樂」,因信仰所接觸的「福音音樂」,為日後演奏及創作奠定紮實基礎。


身為世界著名岡德雷琴演奏家之一的伊達,之所以能受到國際的關注是因為他有著「辨識度強烈的嗓音」、「獨特的演奏技巧」和「真摯動人的音樂創作」,並藉著「語言的豐富性」,讓伊達的歌曲能夠被世界聽見!

赫爾辛基日報:「現在她的流行翻唱徹底改變了我們理解岡德雷音樂的方式。」

raw-image

伊達.艾琳娜(Ida Elina )多次受邀參與國家型活動,例:2017年芬蘭建國百年紀念活動、2021年杜拜世界博覽會等,並與葛萊美得主John Lloyd Young、芬蘭知名搖滾樂隊Apulanta等優秀音樂家合作,廣受媒體的喜愛,伊達也熱愛透過Facebook、Youtube等自媒體與大家粉絲大眾互動,為當今荷蘭樂壇的璀璨之星。

芬蘭廣播公司:「歌手兼詞曲作家伊達.艾琳娜(Ida Elina)正在努力復興芬蘭民族樂器岡德雷(Kantele)。她將流行音樂、爵士樂與民謠融為一體,不僅獲得歐洲各地的演出機會,更鼓舞了許多年輕一輩的藝術家。」

raw-image

岡德雷琴(Kantele)
芬蘭的「國民樂器」堪稱芬蘭民謠界的鎮國之寶


岡德雷琴(Kantele)外形為音箱上平張著琴弦,以手指彈、撥奏,音色清脆通透,與古箏同為齊特琴家族的彈撥樂器。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小型岡德雷琴,琴弦數量11弦以下,音域為兩個八度內,第二類為大型岡德雷琴,琴弦數量通常為38弦,音域最多可達四個八度。


近十年來,岡德雷琴已成為芬蘭幼兒學習的樂器及音樂大學的主修選擇,要使其與西貝流士一同成為芬蘭音樂的代表。


彈奏如此珍貴岡德雷琴的音樂人伊達.艾琳娜(Ida Elina )能夠加入風潮這個大家庭,我們真的是非常的開心。也和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就在今年10月伊達將會來台開唱!站上2023世界音樂節@臺灣的舞台,用岡德雷琴最熱烈獨特的的琴音擄獲各位的耳朵!


首發亞洲限定精選輯《無.懼》

這張精選輯取名為《無.懼》是希望它可以在最黑暗的時刻給你勇氣,當狂風伴隨著無情的鼓聲而來時,為你帶來希望與愛。

數位聆聽 https://lnk.to/muziu-0428

raw-image

Ida Elina在台巡迴《撥動心弦》歐洲彈撥樂器巡禮

‧10/5(四)國立政治大學藝文中心3F視聽館 19:30
免費報名入場:https://tinyurl.com/3d84zk99

‧10/6(五)國立臺灣大學藝文中心雅頌坊 19:30
Opentix售票:https://tinyurl.com/2j9j8y8r

‧10/17(二)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文中心演藝廳(學生活動中心二樓)19:30
免費報名入場:https://tinyurl.com/52kt8h3d

avatar-img
43會員
246內容數
我們把風潮音樂人的故事,收藏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事安寧緩和以及居家醫療的醫生潘迪智,多年來將醫療工作的所見所感,以真誠的詞曲及動人歌聲記錄下來。潘迪智今首度推出創作 EP《臨床指引》,以三首歌曲記錄脫下白袍後冷淡、憤恨、理解到前行的心情變化。
成軍二十年的歐開合唱團日前推出全新人聲爵士專輯《最好的日常》,團員們從曾經的青澀轉為成熟體貼,第三張專輯也隨之成長轉變,將生命各階段歷程一一唱進作品中。專輯邀請到初代團員賴家慶擔任製作人,不僅打造出全台第一首人聲爵士重唱歌曲〈工作歌〉,還邀請到葛萊美獎級的爵士即興大師加入演唱。
跨足音樂、戲劇及節目主持的鄒族歌手高蕾雅,一直沒有放棄做族語專輯,繼2008年《鄒女‧在唱歌》專輯後,今年推出最新族語創作專輯 《YAYO 我們一直存在著》,邀請到部落族人「悠巴歌謠傳唱隊」一起演唱,更邀請三金入圍的音樂人保卜.巴督路擔任專輯製作......。
那些以父親作為靈感的歌曲,一起感受親人之間,那深厚不可忽視的愛。
不知道大家聽到「王宏恩」腦中浮現的畫面,是否也是一片皎然的月光? 風編第一次聽到〈月光〉是在高中(應該沒有暴露年齡吧),正是跨區念書拚指考的日子。念書念到煩躁的時候,我就從圖書館跑出來,到學校操場抬頭看月亮數星星,一個晚上就過了。 月亮它總是掛在那裡,恆久不變。當我聽著宏恩創作的〈月光〉....
當琴音作響,你能否聽見月下的一抹暗香?來自台南的新生代作曲家 林明儀,因從小在YAMAHA學琴,接觸到許多日本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在耳濡目染下,就自然地將日系音樂的概念和特色,融入進自己的作品血液中。他將詩意的想像結合生命經歷化作音樂,詮釋出細膩而富有靈性與禪意的獨特美學。
從事安寧緩和以及居家醫療的醫生潘迪智,多年來將醫療工作的所見所感,以真誠的詞曲及動人歌聲記錄下來。潘迪智今首度推出創作 EP《臨床指引》,以三首歌曲記錄脫下白袍後冷淡、憤恨、理解到前行的心情變化。
成軍二十年的歐開合唱團日前推出全新人聲爵士專輯《最好的日常》,團員們從曾經的青澀轉為成熟體貼,第三張專輯也隨之成長轉變,將生命各階段歷程一一唱進作品中。專輯邀請到初代團員賴家慶擔任製作人,不僅打造出全台第一首人聲爵士重唱歌曲〈工作歌〉,還邀請到葛萊美獎級的爵士即興大師加入演唱。
跨足音樂、戲劇及節目主持的鄒族歌手高蕾雅,一直沒有放棄做族語專輯,繼2008年《鄒女‧在唱歌》專輯後,今年推出最新族語創作專輯 《YAYO 我們一直存在著》,邀請到部落族人「悠巴歌謠傳唱隊」一起演唱,更邀請三金入圍的音樂人保卜.巴督路擔任專輯製作......。
那些以父親作為靈感的歌曲,一起感受親人之間,那深厚不可忽視的愛。
不知道大家聽到「王宏恩」腦中浮現的畫面,是否也是一片皎然的月光? 風編第一次聽到〈月光〉是在高中(應該沒有暴露年齡吧),正是跨區念書拚指考的日子。念書念到煩躁的時候,我就從圖書館跑出來,到學校操場抬頭看月亮數星星,一個晚上就過了。 月亮它總是掛在那裡,恆久不變。當我聽著宏恩創作的〈月光〉....
當琴音作響,你能否聽見月下的一抹暗香?來自台南的新生代作曲家 林明儀,因從小在YAMAHA學琴,接觸到許多日本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在耳濡目染下,就自然地將日系音樂的概念和特色,融入進自己的作品血液中。他將詩意的想像結合生命經歷化作音樂,詮釋出細膩而富有靈性與禪意的獨特美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那雙常被人說適合彈鋼琴的手指,不曾碰觸過真正的鋼琴琴鍵,甚至在此之前,她對「鋼琴」這兩字並沒有任何概念,直到家裡偶然多出一台別人傳遞下來的二手電子琴。
Thumbnail
費亞多,上個世代最後的寶鑽,高齡73歲仍然堅持表演。費亞多的靈魂燃燒著濃濃的北國之魂,琴鍵上總有火似地的表現,帶給人們希望之光。今年六月,費亞多將再度來臺。這次場館從誠品升級國家級規格,在臺北國家音樂廳和衛武營音樂廳各有一場獻給臺灣樂迷的獨奏會。
Thumbnail
  享譽國際的冰島鋼琴家維京格・歐拉夫森(Víkingur Ólafsson)本週首度來台,並於於北、高演出巴哈經典作品《郭德堡變奏曲》,他向世人展示了一個非常獨特且精緻的詮釋觀點,這是他打磨已久的成果。  「我的音樂家父母,給了我一個天高地闊的自由童年。」歐拉夫森表示,來自音樂家庭,
Thumbnail
歌手簡介 菲道爾是馬來西亞馬來族歌手,來自傳統的馬來家庭,從小接受中文教育。他能說一口流利的華語,曾代表馬來西亞去中國大陸參加國際漢語橋大賽。 由菲道爾詞曲的《阿拉斯加海灣》,在抖音上創下破6億的點播量,在YouTube也有240萬的點閱率。除了中文歌曲,菲道爾也有英語和馬來語的創作。 音樂簡
我基本上都沒有聽什麼流行音樂,工作的時候都是古典音樂或者是鋼琴音樂,最近我很喜歡聽挪威的Ole-Bjørn Talstad,非常舒心。不論是relax的時候或者需要專心工作的時候聽都很好。我很喜歡 管弦樂團,不過其實大提琴我也很喜歡。因為我自己有音樂底,所以聽演奏會特別有感覺。我大概五,六年前就已經
Thumbnail
女性鋼琴家經常被詢問到如何平衡音樂事業和家庭,近期和國家交響樂團巡演的法籍喬治亞鋼琴家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莉,就示範了如何邊帶娃邊巡演,舉手投足之間都顯露著母愛。 國家交響樂團在德國時間9日於漢堡易北愛樂廳彩排,當時卡蒂雅正在和樂團排練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她的先生帶著一歲女兒
Thumbnail
有天早上看中華電信MOD音樂台,有丹麥國家交響樂團演出。   除了傳統的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外,竟然還有些少見的樂器。 我看到有口風琴,還有陶笛,還有好像是吉他的樂器。   下面2張圖片,是我從電視拍照的。 第1張是口風琴,第2張類似吉他,不知道是不是吉他?陶笛就沒拍照了
Thumbnail
一個農家年青人愛上彈琴技巧高超、音樂世家的小姐,他沒有彈琴天份,卻不知道自己是編曲天才,一位中年鋼琴家同情他的單戀之情,答應在鋼琴方面指導他。
Thumbnail
2023年夏天,次女高音狄杜娜朵在米蘭遇見一群年輕人。她送給這群年輕人一些種子,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們,種子象徵愛和希望,然後邀請他們一起播下種子。但她卻不要這群年輕人親眼看見種子長大成樹,怎麼會這樣?因為他們所處的地方,是米蘭的Beccaria少年收容所。
偶然在圖書館發現以大提琴為名的繪本,翻閱過後,感覺是給大人看的繪本,繪者伊勢英子的圖跟吉米的畫,雖然迥異,但都能帶給看的人一種療癒感,伊勢英子的繪本多用冷色調作畫,所以又帶了點成熟。 基於想分享給比比看,我覺得不錯的繪本,還是借回家,比比翻閱«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紀念為阪神大地震募款的大提琴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那雙常被人說適合彈鋼琴的手指,不曾碰觸過真正的鋼琴琴鍵,甚至在此之前,她對「鋼琴」這兩字並沒有任何概念,直到家裡偶然多出一台別人傳遞下來的二手電子琴。
Thumbnail
費亞多,上個世代最後的寶鑽,高齡73歲仍然堅持表演。費亞多的靈魂燃燒著濃濃的北國之魂,琴鍵上總有火似地的表現,帶給人們希望之光。今年六月,費亞多將再度來臺。這次場館從誠品升級國家級規格,在臺北國家音樂廳和衛武營音樂廳各有一場獻給臺灣樂迷的獨奏會。
Thumbnail
  享譽國際的冰島鋼琴家維京格・歐拉夫森(Víkingur Ólafsson)本週首度來台,並於於北、高演出巴哈經典作品《郭德堡變奏曲》,他向世人展示了一個非常獨特且精緻的詮釋觀點,這是他打磨已久的成果。  「我的音樂家父母,給了我一個天高地闊的自由童年。」歐拉夫森表示,來自音樂家庭,
Thumbnail
歌手簡介 菲道爾是馬來西亞馬來族歌手,來自傳統的馬來家庭,從小接受中文教育。他能說一口流利的華語,曾代表馬來西亞去中國大陸參加國際漢語橋大賽。 由菲道爾詞曲的《阿拉斯加海灣》,在抖音上創下破6億的點播量,在YouTube也有240萬的點閱率。除了中文歌曲,菲道爾也有英語和馬來語的創作。 音樂簡
我基本上都沒有聽什麼流行音樂,工作的時候都是古典音樂或者是鋼琴音樂,最近我很喜歡聽挪威的Ole-Bjørn Talstad,非常舒心。不論是relax的時候或者需要專心工作的時候聽都很好。我很喜歡 管弦樂團,不過其實大提琴我也很喜歡。因為我自己有音樂底,所以聽演奏會特別有感覺。我大概五,六年前就已經
Thumbnail
女性鋼琴家經常被詢問到如何平衡音樂事業和家庭,近期和國家交響樂團巡演的法籍喬治亞鋼琴家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莉,就示範了如何邊帶娃邊巡演,舉手投足之間都顯露著母愛。 國家交響樂團在德國時間9日於漢堡易北愛樂廳彩排,當時卡蒂雅正在和樂團排練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她的先生帶著一歲女兒
Thumbnail
有天早上看中華電信MOD音樂台,有丹麥國家交響樂團演出。   除了傳統的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外,竟然還有些少見的樂器。 我看到有口風琴,還有陶笛,還有好像是吉他的樂器。   下面2張圖片,是我從電視拍照的。 第1張是口風琴,第2張類似吉他,不知道是不是吉他?陶笛就沒拍照了
Thumbnail
一個農家年青人愛上彈琴技巧高超、音樂世家的小姐,他沒有彈琴天份,卻不知道自己是編曲天才,一位中年鋼琴家同情他的單戀之情,答應在鋼琴方面指導他。
Thumbnail
2023年夏天,次女高音狄杜娜朵在米蘭遇見一群年輕人。她送給這群年輕人一些種子,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們,種子象徵愛和希望,然後邀請他們一起播下種子。但她卻不要這群年輕人親眼看見種子長大成樹,怎麼會這樣?因為他們所處的地方,是米蘭的Beccaria少年收容所。
偶然在圖書館發現以大提琴為名的繪本,翻閱過後,感覺是給大人看的繪本,繪者伊勢英子的圖跟吉米的畫,雖然迥異,但都能帶給看的人一種療癒感,伊勢英子的繪本多用冷色調作畫,所以又帶了點成熟。 基於想分享給比比看,我覺得不錯的繪本,還是借回家,比比翻閱«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紀念為阪神大地震募款的大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