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看電影】那部你沒看懂的大人帝國(オトナ帝国の逆襲)

20世紀博覽會吸引了不少懷舊的大人前往與體驗,使21世紀的現實世界備受感染,直到晚間通知俘虜了大人們便發生了改變。隔天,大人們似乎毫無意願上班賺錢,僅想享受當下「玩樂」的時光,甚至開始厭惡自己的小孩,就連幼稚園的老師們也都有意排斥小新,讓小新深感困惑。後來,春日部防衛隊為了拯救自己的父母決定自己開車去博覽會現場,結果除了小新之外均被逮捕,而小新也在機緣下找到想看隕石的廣志,以及沉浸在魔法世界的美冴,並用「腳臭味」喚醒童年時期的父母。同時,主謀阿建也找到了恢復理智的野原家,並主動告訴他們自己的目的,以及後續要進行的事項,使他們能夠用自身的行動向被俘虜的人們證明21世紀是有希望的。最後,居住在20世紀博覽會的人們見證了野原家的努力,也決定共同回到21世紀生活。
春日部防衛隊在酒店裡玩角色扮演

春日部防衛隊在酒店裡玩角色扮演

廣志回憶小新出生的時候

廣志回憶小新出生的時候

廣志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

廣志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

傷痕累累的野原一家

傷痕累累的野原一家

大人帝國的反擊》是以「20」為分界,述說逃避現實的故事。

大人(現實=承受痛苦)

將「大人」視為社會的一部分,經歷壓力的人在味道的誘惑下出現「退化」的反應,就像搭乘貨車前往20世紀博覽會的大人那樣,似乎均有意「逃離」現實帶來他們的挫折,因為他們知道「過去」的美好比「此刻」的痛苦相比更令人嚮往,不過這也反映了「責任」的不履行(如:生計)對小孩具有深遠的影響(如:創傷)。此外,無能力的小孩可能也是造成大人心理壓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承受綜合壓力帶來的心理負擔過大,便會導致大人更容易被味道誘惑而選擇逃避,為此大人們必須學習拾起應盡的責任,並擴展能夠「涵容痛楚」的心理空間,才能夠以「有建設性」的方式克服眼下的真正問題。

小孩(現實=點亮希望)

將「小孩」視為社會的一部分,就像未受惡意汙染的白紙那般,對大人們的離去會有「悲傷」的遺棄感,因為他們並沒有任何「參照(經驗)」得以比較好壞,為此他們對於「未來」保持著比大人更「樂觀」的積極態度,而這也反映了「向前看(未來)」比「向後看(過去)」更能帶給人們希望的寓意,於是為了解決問題必然需要處理當下的困境。此外,若更細部地將小孩視為「內在」的一部分,也能夠反映童年時期的自我已然成長為「有能力」且不再無能的大人,為此大人們必須學習用小孩的眼睛看世界,並促進能夠「改變現在」的行為驅力,才能夠以「勇敢」的態度克服「不確定性」帶來的不安與焦慮。


自我防衛機轉Self-defense Mechanism

「自我防衛機轉」意指為了減緩生活中所會面臨的焦慮、衝突、威脅與挫折所造成的壓力,自主形成的內在緩衝空間,是具有「彈性」調適生活上無法解決的創傷,為此要如何學習善用防衛機轉,並真實面對自我與環境間的互動是重要的。反之,當我們未能「有意識」地使用防衛機轉,便會因「僵化」而變得神經質。

退化

「退化」意指當我們在面對巨大壓力或挑戰的時候,會下意識退回「不成熟」的階段,並以「較幼稚」的行為(如:撒嬌)去回應,以暫時獲得安全而緩解焦慮與痛苦。若以本電影為例,可以發現除了「幼稚園」兒童之外的人們均有受到影響,因為孩童的生活重心僅圍繞於「玩樂」,並無經驗「有壓力」的處境,以致於孩童未能理解「懷舊」對大人而言的意義何在。反之亦然,當我們受到生活壓力的影響而出現「想當初...」的意念時,可能就需要覺察「當下」的心理狀態,並以「自我賦能」為優先考量,否則很容易陷入「消極」的被動下。

否認

「否認」意指當我們在面對不愉快或具威脅的現實時,會下意識透過忽視或「拒絕」的方式來抵禦自身的焦慮,並排斥談論有關「核心問題」的主題。若以本電影為例,可以發現「法律」雖然沒有規定大人應該上班,不過這卻忽略了「賺錢」的意圖在於實踐「自主」與「生存」的生活需求,所以在廣志回顧成長歷程的時候,才會為那「一路走來」的不容易流淚。反之亦然,當我們遭到生活壓力的影響而出現「我不要...」的意念時,可能就需要覺察「當下」的真正問題究竟何在,並以「自我照顧」為優先考量,否則很容易延遲問題解決的時機。

投射

「投射」意指當我們在面對自身錯誤、缺點或不受社會認同的部分時,會下意識將問題歸因於「他人」以保護自己的生存價值。若以本電影為例,可以發現主謀對於「世界」採取「負面」的觀點,並將問題歸咎於「味道」的缺乏,而非「適應」的不良,以致於味道消失的時候才會引發「自殺」意念與行動。反之亦然,當我們遭受與「自我認同」不完全匹配的評價時,可能就需要覺察「當下」的行動意圖能夠達到什麼目標,並以「自我控制」為優先考量,否則很容受「他人評價」而情緒浮動,導致自己成為「被人操控」的魁儡。

現在的事我們能夠控制,因為「主動」終將成為成長後的意義。

後設認知覺察Meta-cognition Self-awareness

回顧≠檢討:不要評價自己

無論我們處在哪個階段的年齡層,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就像檢視「為過去的自己打分數」的考卷那般,選擇關注答對的題目(持續保有個人優勢)、答錯的題目(化劣勢為優勢)或無法改變的成績(只執著最後的結果)對於「自我價值」都有著莫大的影響。然而,根據臨床上的經驗來看,似乎前來申請諮商的人多是第三類的人,甚至用「他人比較」來凸顯自己是個「沒有能力」的人,卻忽略自己在某個「領域」上比過去更精進,導致他們必須花費心力去消化個人的情緒。換句話說,當我們能夠以「不評價」的態度去檢視自己的生命歷程,以及接納此刻的自己走到現在的不容易,那便是種第一層的成長。

過去的事我們不能改寫,因為「回憶」終將成為歷史不再回溯。

反思≠反省:不要責怪自己

第一層的「成長」是每一刻都在發生的事情,並不僅限於過去的時間點,為此我們必須學習在事情發生之前更有意識的控制當下的言行舉止,以避免自己重蹈覆轍,同時我們以「一步登天」的不合理信念來嚴格要求自己也是相當危險的行為,因為根據臨床上的經驗來看,雖然「行為(如:不再出軌)」比「認知(如:出軌會破壞親密關係)」的改變來得快速,不過缺乏「動機」的改變(如:因為伴侶不喜歡才改)其實難以持續,所以學習「接納自己」的改變緩慢也是很重要的。換句話說,當我們能夠以「有彈性」的態度去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以及「有意識」的關注自己的改變歷程,那便是第二層的成長。

未來的事我們不能預言,不過「經驗」終將成為蛻變前的養分。

延伸討論

「懷舊治療」通常是針對「高齡者」或罹患「認知障礙」的病患(如:失智症)才會進行的處遇計畫,不過其治療目標並不在於「根治」而是「減緩」記憶或肌肉退化所導致的情緒困擾或情緒障礙症(如:憂鬱症),不過作為照顧者的我們其實也需要「喘氣」服務(如:1966長照2.0),所以為了保持足夠能量來關懷被照顧者,我們該如何面對當下的遭遇才不會陷入「疲累→逃避」的陷阱中呢?

歡迎留言述說你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