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看電影】那部你沒看懂的神隱少女(千と千尋の神隠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由於搬家的緣故,千尋一家在前往新家的路上誤闖了神明居住的世界,導致父母吃成了豬,讓千尋感到萬分詫異,直到發現自己漸漸透明化,並看到鬼神從船上下來的景象,才因驚嚇過度而逃離原處,於是曾與千尋有一面之緣的白龍為了拯救千尋,讓千尋去找鍋爐爺爺幫忙,不過鍋爐爺爺也無濟於事,所以就轉而誘惑小玲帶千尋去面見湯婆婆簽約。後來在打死不從的堅持下,千尋化名為小千和小玲一起擦地板,可是湯婆婆卻不打算放過小千,還將小千推派去刷洗浴池,甚至讓小千來接待被垃圾汙染的河神,萬幸小千並未因此挫敗,甚至以智取勝。然而,小千的善心之舉卻引發了澡堂的連鎖反應,導致妖怪無臉男依序吃掉了三個人,讓眾人十分畏懼與恐慌。同時,小千也看到被錢婆婆的魔法襲擊的白龍,於是小千為了拯救白龍跑到湯婆婆的閨房,不過卻沒意料到錢婆婆的依憑在物品上的魔法如此強大,導致白龍差點死掉,所以小千將河神給小千的藥物給白龍服用,並決定自行搭電車去歸還物品。後來,小玲也受湯婆婆的交代找到了小千,並確認了無臉男的事發經過,而小千也如實交代,並決定將無臉男也帶離澡堂,於是一行人便共同前往錢婆婆的家。最後,在錢婆婆的提點下,戴著護身符的小千打破了契約,並想起了白龍的名字與當時的遭遇,成功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爸爸變成了豬

爸爸變成了豬

被湯婆婆威脅

被湯婆婆威脅

邊哭邊吃白龍做的飯糰

邊哭邊吃白龍做的飯糰

笑著和大家揮手告別

笑著和大家揮手告別

神隱少女》是以「日式澡堂」為主軸,述說闖入神界的故事。

小千尋(歸屬=感到安全的心理位置)

作為家中獨生女,千尋擁有父母全部的關懷與愛護,是個熱愛電車的少女,不過即便如此在看到父母因胡亂服食而變成豬也是頗為震撼,並出現強烈否認的保護機制,而這也反映出巨烈的環境變化所導致的心理壓力與高度焦慮可能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同時,獨自會面湯婆婆並簽署不平等契約對於限制行為能力的小學生而言也並不容易,更何況是以「生死」為條件所制定的合約,就算是完全能力的成年人可能也會有所膽怯。此外,在經歷白龍的安撫與河神的事件後,千尋其實有了明顯的心境變化,尤其是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以及克服當下危機的能力,而這也說明成功經驗是有助於「可控性」的增強。換句話說,雖然千尋僅在魔法世界停留不到一周的時間,不過從「拯救者-受救者」的結構來看似乎更傾向「互惠」的互動模式,而這在臨床經驗中也很容易「互補性」不足而瓦解,甚至忽略自身是否有能力拯救自己,所以為了避免將注意力放在我們不可控的對象身上,練習自我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無臉男(歸屬=認同自我的心理位置)

長期停留在橋上的無臉男曾未與人有過多的交流,就像聚會當中時常站在角落的男子那般,所以即便沉浸在團體的氛圍中也難以填滿內心的孤寂。然而,千尋的善意卻讓無臉男看見了不同的光景,於是「討好」千尋成為了無臉男的重心,不過卻始終沒能理解千尋的「物質」需求究竟為何物,直到後來千尋點出了無臉男的無家可歸,才開始意識到自己想要討好千尋的「心理」需求,以及何以將大量東西吞入腹中的原因。此外,在服用河神的藥物而瘋狂追逐千尋的事件後,無臉男其實對千尋沒有任何負向情緒,反倒有意願和千尋共同搭電車去找錢婆婆,而這也說明「暴食-催吐」對無臉男來說沒有任何「實質」的好處,同時也反映出「病態」症狀對無臉男的困擾解決根本毫無必要性。換句話說,雖然無臉男出場的時間只有後半段,但從前面的鋪成到陪同的結局均能看出無臉男對「歸屬」的重視,並非針對特定對象的善意,而是其對象所付諸的行為有了好感,所以最後才會選擇留在錢婆婆那裡工作。


心因性暴食症Bulimia Nervosa

描述診斷(DSM5-三個月內至少每周出現兩項症狀)

  • 短時間大量攝取食物的行為不斷發作。
  • 發作後會有補償行為,避免體重增加(如:催吐)。
  • 身材和體重是自我評價的極重要指標。

鑑別診斷

飲食障礙症又分為「心因性厭食症」、「心因性暴食症」與「心因性嗜食症」等三種,且「體重」的變化是專業評判的參考標準:厭食症的病患會大幅減輕;嗜食症的病患會大幅增重;暴食症的患者則不會有明顯變化。當然,對於生理女性而言,月經不規則的症狀也是個相對指標(如:無月經症)


流行病學(盛行率、科學研究、文化差異)

通常是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會發病,並持續到成年中晚期,且生理女性占九成,且盛行率達1~2%,同時還有高風險共病憂鬱症、人格障礙症、焦慮症、物質使用障礙症與行為規範障礙症,為此暴食症的病患比厭食症的病患具有較高的自殺風險。此外,暴食症狀與憂鬱症狀具有「雙向」的預測性,且暴食症狀會先於物質使用障礙之前出現,所以若罹患一種障礙症便會提高另種障礙症的風險。

一般來說,暴食症的病患會「偷偷」進食的原因可能是「壓力」與「負向情緒(如:對自身體態不滿意)」所導致,且此食量往往是遠大於人一天份的份量,就像成癮那般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失控」行為,於是在吃撐後常因此感到羞愧並掩飾,甚至引發「不適當」的補償行為(如:催吐、瀉藥),導致鉀離子流失(清除)、心跳不規律(瀉藥)、喉嚨組織受損(催吐)等等。

病因學(生物因子、心理因子、社會因子)

暴食症生理女「一等親」的罹患率是一般人的四倍,且環境因子(變異量58%)比遺傳因子(變異量42%)的影響力更高,但暴食症狀確實會導致內生性鴉片系統(endogenous opioids)改變。此外,節食會干擾腦中的血清素合成,使病患在進食後沒有「吃飽」的感覺,且血清素致效藥劑的反應較差(不夠活化),便容易罹患憂鬱症而服用抗憂鬱藥物。

由於暴食症病患對「體態」同樣有高度的標準,認為體重與身材是自我價值的延伸,於是「低自尊」或「身體意象遭受威脅」的病患便想透過「嚴格控管」來改善「對自己」的評價,結果卻在僵化的思考與「負面」情緒(如:焦慮、憂鬱)下陷入「暴食-清除」的惡性循環中,造成嚴重的生理後果。換句話說,暴食所導致的清除行為雖然能夠降低負面情緒,但同樣會增強清除行為的效果。

如今社會對健康與肥胖的意識增強,且在節食方面生理女比生理男多:生理女的理想身材更傾向於「纖細」的意象(害怕變胖、自覺很胖),且較重視身體質量指數(低於正常);生理男的理想身材則傾向於「健壯」的意象,且較重視體脂百分數(肌肉量高)。此外,文化適應(壓力)與社經地位(輿論)也與暴食症狀有所關聯,因為當風氣都推崇「瘦即是美」的刻板意象時,肥胖便會因專家言論而再次被汙名化,對暴食症患者而言反倒會因負面情緒而強化。

藥物治療(針對憂鬱症狀)

雖然抗憂鬱藥物配合心理治療能夠降低復發的機率,但其實對體重的影響較低。

心理治療(針對僵化認知)

認知行為治療(CBT)是目前治療暴食症患者的標準方式,主要是以「建立正常的飲食習慣」為諮商目標,鼓勵病患質疑社會對外貌吸引力的評判標準,並覺察到「我用挨餓來避免發胖」的信念,再加以做出「改變」行動(如:自我肯定技巧),便能減少暴食與清除的頻率。此外,相比傳統的治療處遇,引導式自助認知行為治療的治療效果似乎更好。當然,除了認知行為治療之外,暴露與儀式行為防止法(ERP)、人際心理治療(IPT)與家庭治療也是具有療效的。


延伸討論

結合語言學與符號學,被譽為法國的佛洛伊德的Lacan拉岡認為個體無法脫離想像界(the Imaginary)、象徵/符號界(the Symbolic)與真實界(the Real)等三個維度,並提出「符徵-意識(能指Signifer)」與「符旨-潛意識(所指Signified)」,為此「賦予者-授予者」之間必然存在某種連結與意義,同時這個「名字」也會隨著「生命經驗」而重新定義,那麼你對自己的名字究竟有多少了解呢?(P.S筆者的名字是家人翻字典取的🤣)

歡迎留言述說你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新臟的專屬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了繼承家父的事業,蘇菲抽空探望在麵包店上班的妹妹,中途卻遭遇士兵的騷擾而被霍爾所救,但當時的蘇菲並不清楚荒野女巫的手下竟因霍爾親自找上了她。當晚,荒野女巫闖入早已打烊的帽子店,並向蘇菲施展了魔法,讓她從妙齡女子瞬間變成痀僂老人,頗為驚嚇...
在遊戲設計師「申基泰(李升規飾)」的強烈推薦下,網路插畫家「李浣(李鍾赫飾)」獲得面試通知,但當時李浣並不清楚眼前的人竟是高中時期告白的對象,讓李浣相當掙扎...
隨著疫情的影響漸漸減弱,民眾對「身心健康」也越發重視,於是自2023年08月01日起至2024年07月31日止,衛服部針對「15~30歲」的年輕族群給予每人「三次」的「免費」心理諮商的補助(18歲以下需法定代理人同意),鼓勵有意願、有需要且符合資格的人能夠「鼓起勇氣」主動預約...
資訊工程學系高材生「秋尚宇(朴宰燦飾)」因不滿「搭便車」的組員而公開分工,導致視覺設計系的同組組長「張宰英(朴栖含飾)」無法如期畢業與留學法國,於是宰英為了「報復」尚宇決定死纏爛打。然而,同為「遊戲開發者」的尚宇卻誤打誤撞喜歡了宰英的作品,不過基於對方的做事風格,尚宇並不想與之共事...
阿德勒、佛洛伊德與榮格並列心理學三巨頭,對「精神分析學派」拓展了不同的道路。阿德勒心理學又稱「個體」、「主觀」、「預防」、「幸福」或「勇敢」心理學,是主張「關注現在比過去、未來更為重要」的諮商學派,對後期「學校諮商中心的建立」有著極大的貢獻...
壓抑久了就「抑」鬱了。在集體主義的社會建構下,學會壓抑是亞洲人的特殊能力,且在面對人際關係上有相對的好處,但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人們出現職業倦怠的症狀(如:無動力、無希望、無意義),甚至出現嚴重的自傷或自殺的行動...
為了繼承家父的事業,蘇菲抽空探望在麵包店上班的妹妹,中途卻遭遇士兵的騷擾而被霍爾所救,但當時的蘇菲並不清楚荒野女巫的手下竟因霍爾親自找上了她。當晚,荒野女巫闖入早已打烊的帽子店,並向蘇菲施展了魔法,讓她從妙齡女子瞬間變成痀僂老人,頗為驚嚇...
在遊戲設計師「申基泰(李升規飾)」的強烈推薦下,網路插畫家「李浣(李鍾赫飾)」獲得面試通知,但當時李浣並不清楚眼前的人竟是高中時期告白的對象,讓李浣相當掙扎...
隨著疫情的影響漸漸減弱,民眾對「身心健康」也越發重視,於是自2023年08月01日起至2024年07月31日止,衛服部針對「15~30歲」的年輕族群給予每人「三次」的「免費」心理諮商的補助(18歲以下需法定代理人同意),鼓勵有意願、有需要且符合資格的人能夠「鼓起勇氣」主動預約...
資訊工程學系高材生「秋尚宇(朴宰燦飾)」因不滿「搭便車」的組員而公開分工,導致視覺設計系的同組組長「張宰英(朴栖含飾)」無法如期畢業與留學法國,於是宰英為了「報復」尚宇決定死纏爛打。然而,同為「遊戲開發者」的尚宇卻誤打誤撞喜歡了宰英的作品,不過基於對方的做事風格,尚宇並不想與之共事...
阿德勒、佛洛伊德與榮格並列心理學三巨頭,對「精神分析學派」拓展了不同的道路。阿德勒心理學又稱「個體」、「主觀」、「預防」、「幸福」或「勇敢」心理學,是主張「關注現在比過去、未來更為重要」的諮商學派,對後期「學校諮商中心的建立」有著極大的貢獻...
壓抑久了就「抑」鬱了。在集體主義的社會建構下,學會壓抑是亞洲人的特殊能力,且在面對人際關係上有相對的好處,但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人們出現職業倦怠的症狀(如:無動力、無希望、無意義),甚至出現嚴重的自傷或自殺的行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有一則現代寓言故事叫做"鍾情的臉龐",講述一名拒絕愛情的女子的愛情,她的愛慕者眾多,但因為她的拒絕皆求而不得。第一位愛慕者是運動員,遇見她後成為了人偶師。第二位愛慕者是藝術家,遇見她後成為了整體形象設計師。而最後與她相伴的那一位,極其普通平凡,甚至十分笨拙。 而這篇寓言故事實際上翻寫自知名的日本古老
Thumbnail
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 但是到底有沒有鬼?   我父母親五十歲才生下我,在我爸爸還經歷過北伐抗戰…… 根本就是清末民初的老太爺老奶奶養孩子呀。  所以,他們養我的時候營養匱乏,而且完全不懂什麼是『異常狀態』。   「你小時候很乖,半夜都不睡覺。」我媽說。 「你不會覺得不正常嗎?」
Thumbnail
長大是不是就意味著變成那種我們討厭的人?我很喜歡書腰上的這一句話: 「當時,做了什麼決定,讓你變成現在的你?未來,又能做些什麼,讓以後的你不再後悔」 年輕的時候一定做過一些蠢事,如果有機會能夠再來一次,你願意把握這個機會嗎?
*角色屬於原作,OOC屬於我 千→你←國 我只是逛個街而已,不太需要護花使者。 你看著左右護法千切和國神,你跟千切是青梅竹馬,國神是你學弟,你被他們夾在中間,頭頂默默滑下三條線。 “我說你為什麼也要來。”千切瞪一眼國神。 “路過,順手來幫忙。” 路
*角色屬於原作,OOC屬於我 千切豹馬 你牽著紅髮紅眼小男孩走在百貨公司裡,他臉和國際選手千切豹馬的長相一個模樣刻出來。 沒錯,小男孩就是千切的孩子,則你是他的母親,你並沒有帶球跑路,只是你帶著孩子出遊玩,因為你跟其他好姐妹提議說“我們幾個帶著孩子出遊玩,再把家裡東西全部都帶走
白胖子離開之後,白真立刻把自己的意識拉出腦海。 因爲外面還跪着一羣祭拜魔神的村民們,白真看着周圍跪着的村民微微搖頭,原來這一切真的不是一場夢,我白真真的還活着,而且變成了這麼可愛的一隻小惡魔。唔可愛的小惡魔重點在小,看了看村民們的個頭,再看看自己,白真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誒小巧可愛。 在白真觀察自
Thumbnail
【前情提要】清心師父領著仙舞三人一同夜襲九華山群妖,仙舞為了收拾巡邏小妖,以身行計,讓其當場躺著呼呼大睡,再由紅蓮走至洞口叫戰。結果洞中妖孽盡出,洞主神姬見到前來挑釁的,竟是個小女娃。她滿心不悅,也對紅蓮展開偷襲,幸而被擋下,仙舞趁機救回紅蓮。雙方話不投機,神姬仍執迷不悟,命其手下火姬、金姬、水姬一
Thumbnail
【前情提要】紅蓮及白雪聽從小仙舞之計,佯攻之後直飛向清心師父所在而去;而仙舞在耗盡仙氣並僥倖擊敗山豬怪後,全身無力,陷入昏迷,自半空落下。幸得化成人形的小鳳靈救助,才安心歇息;但鳳靈對於仙舞似乎不僅有主人之情。仙舞終於清醒,當然被二位好友數落了一頓,她只有致歉,婉言沒有下次(當然不可能)。清心師父見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有一則現代寓言故事叫做"鍾情的臉龐",講述一名拒絕愛情的女子的愛情,她的愛慕者眾多,但因為她的拒絕皆求而不得。第一位愛慕者是運動員,遇見她後成為了人偶師。第二位愛慕者是藝術家,遇見她後成為了整體形象設計師。而最後與她相伴的那一位,極其普通平凡,甚至十分笨拙。 而這篇寓言故事實際上翻寫自知名的日本古老
Thumbnail
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 但是到底有沒有鬼?   我父母親五十歲才生下我,在我爸爸還經歷過北伐抗戰…… 根本就是清末民初的老太爺老奶奶養孩子呀。  所以,他們養我的時候營養匱乏,而且完全不懂什麼是『異常狀態』。   「你小時候很乖,半夜都不睡覺。」我媽說。 「你不會覺得不正常嗎?」
Thumbnail
長大是不是就意味著變成那種我們討厭的人?我很喜歡書腰上的這一句話: 「當時,做了什麼決定,讓你變成現在的你?未來,又能做些什麼,讓以後的你不再後悔」 年輕的時候一定做過一些蠢事,如果有機會能夠再來一次,你願意把握這個機會嗎?
*角色屬於原作,OOC屬於我 千→你←國 我只是逛個街而已,不太需要護花使者。 你看著左右護法千切和國神,你跟千切是青梅竹馬,國神是你學弟,你被他們夾在中間,頭頂默默滑下三條線。 “我說你為什麼也要來。”千切瞪一眼國神。 “路過,順手來幫忙。” 路
*角色屬於原作,OOC屬於我 千切豹馬 你牽著紅髮紅眼小男孩走在百貨公司裡,他臉和國際選手千切豹馬的長相一個模樣刻出來。 沒錯,小男孩就是千切的孩子,則你是他的母親,你並沒有帶球跑路,只是你帶著孩子出遊玩,因為你跟其他好姐妹提議說“我們幾個帶著孩子出遊玩,再把家裡東西全部都帶走
白胖子離開之後,白真立刻把自己的意識拉出腦海。 因爲外面還跪着一羣祭拜魔神的村民們,白真看着周圍跪着的村民微微搖頭,原來這一切真的不是一場夢,我白真真的還活着,而且變成了這麼可愛的一隻小惡魔。唔可愛的小惡魔重點在小,看了看村民們的個頭,再看看自己,白真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誒小巧可愛。 在白真觀察自
Thumbnail
【前情提要】清心師父領著仙舞三人一同夜襲九華山群妖,仙舞為了收拾巡邏小妖,以身行計,讓其當場躺著呼呼大睡,再由紅蓮走至洞口叫戰。結果洞中妖孽盡出,洞主神姬見到前來挑釁的,竟是個小女娃。她滿心不悅,也對紅蓮展開偷襲,幸而被擋下,仙舞趁機救回紅蓮。雙方話不投機,神姬仍執迷不悟,命其手下火姬、金姬、水姬一
Thumbnail
【前情提要】紅蓮及白雪聽從小仙舞之計,佯攻之後直飛向清心師父所在而去;而仙舞在耗盡仙氣並僥倖擊敗山豬怪後,全身無力,陷入昏迷,自半空落下。幸得化成人形的小鳳靈救助,才安心歇息;但鳳靈對於仙舞似乎不僅有主人之情。仙舞終於清醒,當然被二位好友數落了一頓,她只有致歉,婉言沒有下次(當然不可能)。清心師父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