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一種發生在大氣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現象,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雨,滋潤著大地、滋養著萬物。因此許多文學家都曾以雨為創作題材,可見雨還充滿文學氣息和詩意。
張愛玲在《秋天的雨》的散文中,描繪了秋雨帶來寂寥
雨,像銀灰色粘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鮮艷的袈裟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的洗禮。
巴金的《雨》則是 : 一落雨,就顯得淒涼。雨一下,海就完全看不見。
余光中也有一篇關於雨的散文作品,名為《聽聽那冷雨》。
雨不但可嗅,可親,更可以聽。聽聽那冷雨。聽雨,只要不是石破天驚的颱風暴雨,在聽覺上總是一种美感。
我喜歡雨天帶來的清新空氣,喜歡聽雨聲,但並不喜歡在雨中漫步,即便是傘下詩情畫意的兩人世界,亦無興致。倒是關於聽雨這件事,毫無懸念的一定會想起蔣捷的《虞美人·聽雨》這首詩,他描述了在人生不同階段聽雨的感受。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曾經有個朋友跟我說她真的討厭雨,尤其是陰鬱的雨天,雨水帶來的憂鬱氣氛,讓人感到壓抑,像是整個人都被困住一般,連心都跟著糾結起來。我讓她聽了蘇打綠唱給粉絲聽的那首歌《被雨困住的城市》~你的心,泛著亮光的雲。你背裡,是讓人安心的風景。
這被雨困住的城市,從大廈高樓放眼看去,是有著泛著亮光的薄幕雲浮在烏雲之上;而雨水沖刷掉空氣中的懸浮微粒,也的確是讓人安心的一道城市風景。
1844年,英國畫家J.M.W.創作了一幅名為Rain, Steam and Speed – The Great Western Railway的油畫,描繪了火車在雨中飛馳的情景,自然界的雨和工業革命經典的蒸汽火車揉入我眼裡的同時,窗外的雨聲滴答滴答,淅瀝淅瀝。我靜靜地坐在窗邊寫稿,看著雨水打在玻璃上順勢流下,餘留雨珠攀附,隨空氣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