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爸說,當初他蓋房時(1986年),賣掉了手中的台塑股票。在台塑股票最高價時,他曾經感慨地說,這間房子花上一千萬元。開玩笑,在嘉義鄉下地區交通不甚便利之處,土地還是祖產的農地,30幾坪的房子上千萬元,幻想吧?!
是機會成本!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經濟行為裡很關鍵的觀念。簡單說,我們把人力、物力用在某一件事上,就會放棄其他機會,那些機會成本就是他賣掉了還在持續獲利的好股票,排斥的可能獲利。
他購置房產一向不用貸款,這樣說並非在吹噓自家老爸,某個程度上我認為代價太高也犧牲我們的家庭生活。1986年他蓋房、2004年左右他買入嘉義市第二間房,2000年以前房貸利率高,選擇不貸款以現金買入,還情有可原,但這造成我們成長過程中,母親的怨懟連連,因為他幾乎不負責家庭開銷。家用的部分幾乎都是靠著老媽做零工、接家庭手工一丁一點支應。
這樣的現金買屋的觀念,在我自己買房時,他又發作一次,發脾氣地說:沒有錢,買什麼房子?恰好我真需要房子,也恰好我不是乖乖牌,也碰到金融風暴後房貸利率低,在頭期款都能付上一半的情況下,我有了第一間房。曾經想,如果沒有當年勇,這幾年房價漲得離譜,買上自己的小窩,我得多工作幾年?不吃不喝,得貢獻全部工作所得3年。
理商觀念,幾年就會翻一輪。老一輩的人,都告誡著要省錢,不要消費,把錢存下來,再領個退休金,就萬無一失安心退休。現在許多理財頻道或書籍鼓吹著財富自由(FIRE),時時刻刻地提醒人們要早點投資,隨著時間複利,就可以早早解脫工作而自由。
聽起來很有計畫很積極,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年輕人剛出來工作時,大多薪水不高,能投資的就是那幾萬元,即使獲利率很好,但因本金不大的前提下,獲利其實就幾杯珍奶錢,更遑論投資報酬總是伴隨著風險,血本無歸的也不是沒聽說。所以要投資的,不是那些理財商品,更應該是自己,提升自己的專業、學歷或擴展眼界。
另外一個理財誤區就是把錢放進儲蓄險。很多家長都怕自己的孩子工作後錢亂花,催促他們買入儲蓄險。當年我剛出來教書時,保險業務員都一直鼓吹儲蓄險,每年4-6%獲利之類的。我那兔腦袋瓜隨便一想,20年後通膨都不知道膨脹到哪了,4-6%獲利基本是笑話吧。20-40歲這階段正是用度最大的時候,結果一大筆錢卡在儲蓄險,排斥的購屋頭期款或者創業基金,這機會成本可就真嚇人了。
如果你的老人家不是有錢人,也非與時俱進的人,有些話真的聽聽就好,在這種資訊太氾濫,AI快當道的年代,想法還跟固執老頭子一般,那就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