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一群人-災難下的嬰兒餵食

被遺忘的一群人-災難下的嬰兒餵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個周末,台灣在距離1472天之後,再次又有颱風登陸。而我搭乘在狂風中搖晃的高鐵,結束了六天受訓的泌乳支持課程,從台北回到了台南。在高鐵上,因為天氣的關係,一直想起當天下午王淑芳老師上的「緊急狀態下的嬰幼兒餵養(Infant Feeding in Emergency,簡稱IFE) 」課程內容。

2009年的夏天,莫拉克颱風登陸了台灣,下了致災性的暴雨,重創台灣南部山區,發生了舉世震驚的「小林村滅村」事件。王淑芳老師和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的前輩們,一起到了災民收容中心,協助嬰幼兒的餵養。在課堂上,王淑芳老師分享了許多實際上遇到的困境,包括泡奶環境的髒亂,毫無隱私的胸部哺餵空間等等,讓我敬佩這些身體力行的前輩們的偉大與付出,也感同身受在災區這些嬰幼兒們與主要照護者的無助和焦慮。如果我們能夠多知道一點怎麼救助他們的知識,即使我們無法真正前往災區給予實質的幫助,但至少能夠在物資上給予多一點災區嬰幼兒真正的需要。這個議題雖然小眾,但是非常有意義,所以我還是選擇花一點時間來說一說這件事,就像王淑芳老師最喜歡在上課時勉勵大家的一句話:

一個人走得快, 一群人走得遠」。 (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育兒哲學家
5會員
25內容數
一個曾任NGO輔導志工的兒科醫師,分享心理學相關的親子教養與兒科專業的醫學知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育兒哲學家 的其他內容
網路上說發燒的時候,可以增進身體免疫力,不要輕易退燒,但為什麼去看醫生的時候,有的醫生卻還是會開規則退燒藥給病患吃呢?這樣發燒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吃退燒藥?
除了睡過夜之外,嬰兒的餵食奶量也常常是新手爸媽備感困擾的一點。其實大原則就是1.注意尿量 2.溢奶狀況。 純喝奶的寶寶,尿量有到一天換6次以上尿布條有變色的尿布,就表示是有喝飽的。如果覺得寶寶喝不夠試著加奶量,發現溢奶頻率變多,那麼可能就是要先大小餐(一餐有追加奶量,一餐維持原奶量)餵一陣子,或少量
網路上說發燒的時候,可以增進身體免疫力,不要輕易退燒,但為什麼去看醫生的時候,有的醫生卻還是會開規則退燒藥給病患吃呢?這樣發燒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吃退燒藥?
除了睡過夜之外,嬰兒的餵食奶量也常常是新手爸媽備感困擾的一點。其實大原則就是1.注意尿量 2.溢奶狀況。 純喝奶的寶寶,尿量有到一天換6次以上尿布條有變色的尿布,就表示是有喝飽的。如果覺得寶寶喝不夠試著加奶量,發現溢奶頻率變多,那麼可能就是要先大小餐(一餐有追加奶量,一餐維持原奶量)餵一陣子,或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