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位從大陸來探親的老人家,說:怎麼每次看到你,都是在剪草的呢?

我回答說:唷!是嗎?我都忘呢。

一般大陸來的,都不喜歡剪草的,花園也比較凌亂(不是最凌亂),說是種瓜種菜,就很在行。要是你跟他們講解如何打理草坪的話,一般都不愛聽的;故此,只能簡單回說一句「我都忘了」。

孔子哪次點醒子路:
由啊!跟人家講話,特別跟人家討論,首先要審察對方對這話題是否有興趣,對方是否也了解這議題的涵義;要是對方對這話題有興趣,也有一定的了解;那麼,就可以繼續談下去,讓大家多了解。(知之為知之)

但,假如明知道對方根本沒有興趣聽下去的話,對方又不在同一個層次來理解這個問題的話,你硬要對方接受你的看法,那倒不如就讓他不知道好了。這才是明哲保身的智慧啊!(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023-9-9

raw-image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聖經》記載耶穌有句話: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搞邏輯的就搞邏輯,何必非要把孟子對拯救天下蒼生、餓殍遍野的偉願,拿來作邏輯的反面教材呢? 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他是在勸說國君要息戰保民,能保民,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而並非要向國君展示邏輯推理呀! 在《孟子》
上文提到「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得天下者,卻未必是得民心。 不過,在孟子的觀念裡,就很清楚強調:若失天下者,就必然是失民心。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離婁‧上9) 我們再仔細審視「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命題。 得民心者,則得天下,這是應然如此,也就是說
前文提到有仁心者,則有仁政。無仁心者,則自然就無仁政。這樣的講法,在邏輯推理上,未必有效的。蓋有仁政,未必是因有仁心的;可能是因有其他條件,而促成仁政。例如政治體制相對健全,人民對政府有高度監察權力和罷免權力等等,在這些條件之下而出現仁政,也未嘗不可;而有仁心,只是促成仁政的其中一個條件而已。「無仁
何謂「類比推理」? 它是一種推理方法,通過兩個或以上事物的相似之處,來推斷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似性質的一種推理方法。舉個例子: 水和火都具有溫度,水具有冷卻功能,而火具有加熱功能;因此在某些方面,它們可能具有相似的特徵。(例子摘自網絡) 有另一位批評孟子常見的邏輯錯誤,他說:孟子的類比推理
種善因自然  / 必然會得善果嗎? 綜合上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和「失天下也,失其心也」這兩個命題,得到一些啟示: 在人心世道上,往往都會有「應然問題」和「實然問題」的。當種善因而得善果,固然是理想不過了;但若得不到善果,甚至反而得到惡報的話,能明乎此理,就不必怨天尤人,不必推諉卸責;只要反躬而
上文講到孟子舉出一個事例,說有人忽然看見一個才會走路、還不懂事的小孩,慢慢走向水井邊,就快要掉下井裡,就在這一刻、這個危急關頭的一刻,是人的都會有怵惕惻隱之心的。 這樣的怵惕惻隱之心,需要論證嗎?需要探究怵惕惻隱之心如何成為可能嗎?如果要論證,要探究如何成為可能的話,於是想想用什麼東西來救他呢?是
《聖經》記載耶穌有句話: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搞邏輯的就搞邏輯,何必非要把孟子對拯救天下蒼生、餓殍遍野的偉願,拿來作邏輯的反面教材呢? 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他是在勸說國君要息戰保民,能保民,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而並非要向國君展示邏輯推理呀! 在《孟子》
上文提到「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得天下者,卻未必是得民心。 不過,在孟子的觀念裡,就很清楚強調:若失天下者,就必然是失民心。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離婁‧上9) 我們再仔細審視「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命題。 得民心者,則得天下,這是應然如此,也就是說
前文提到有仁心者,則有仁政。無仁心者,則自然就無仁政。這樣的講法,在邏輯推理上,未必有效的。蓋有仁政,未必是因有仁心的;可能是因有其他條件,而促成仁政。例如政治體制相對健全,人民對政府有高度監察權力和罷免權力等等,在這些條件之下而出現仁政,也未嘗不可;而有仁心,只是促成仁政的其中一個條件而已。「無仁
何謂「類比推理」? 它是一種推理方法,通過兩個或以上事物的相似之處,來推斷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似性質的一種推理方法。舉個例子: 水和火都具有溫度,水具有冷卻功能,而火具有加熱功能;因此在某些方面,它們可能具有相似的特徵。(例子摘自網絡) 有另一位批評孟子常見的邏輯錯誤,他說:孟子的類比推理
種善因自然  / 必然會得善果嗎? 綜合上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和「失天下也,失其心也」這兩個命題,得到一些啟示: 在人心世道上,往往都會有「應然問題」和「實然問題」的。當種善因而得善果,固然是理想不過了;但若得不到善果,甚至反而得到惡報的話,能明乎此理,就不必怨天尤人,不必推諉卸責;只要反躬而
上文講到孟子舉出一個事例,說有人忽然看見一個才會走路、還不懂事的小孩,慢慢走向水井邊,就快要掉下井裡,就在這一刻、這個危急關頭的一刻,是人的都會有怵惕惻隱之心的。 這樣的怵惕惻隱之心,需要論證嗎?需要探究怵惕惻隱之心如何成為可能嗎?如果要論證,要探究如何成為可能的話,於是想想用什麼東西來救他呢?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兩戶人家,互為前後鄰居,兩家中間有一道木籬笆,甲鄰居喜歡種藤蔓,尤其是紫藤,紫藤花開的時候攀上整片籬笆非常漂亮。然而,甲鄰居不太勤勞很少修剪後院的花草,經常放任藤蔓爬進乙鄰居後院,時間一久,因為攀爬得太過茂盛,一時之間分不清是甲家種的,還是乙家種的。 乙家女主人有空就會到後院修剪花花草草,看
你無聊地走在半人多高的草叢裡,正想往懷裡掏著那啥。 兩名刺客藏在草叢密實處,兀自起身,帶起陣陣風浪,一個接一個攻將過來。 第一個刺客朝你面門揮刀,你斜退開半個身子,順勢壓倒了一處密集草堆。 第二個刺客立馬從你側腹劈砍過來,你提氣朝後空翻,劍鋒點地挑起一點塵土,撒向他的眼睛。
Thumbnail
綠手指友人來電 下午已經抱著小被被準備睡個午覺 我那厲害的綠手指友人來電 說她老公要採李子,叫我去體驗 好久沒去他們家巡菜園了 當然要去啊 為何還沒紅的李子就要採下 提著小桶子跟著友人的腳步 來到了果園 看著主人站在梯子上,快速採李子 我疑惑的問:還沒紅的都要採嗎? 主人:這個
Thumbnail
最近驚覺到十指變形疼痛,應是移居台東務農八年多來,天天徒手拔雜草所致。腳趾也因為天天穿雨鞋用力,跟著變形。這真是務農的大代價呀。
暴風張狂,逼群草低首 臣服。 「為什麼不聽我的話?」 「你只要聽我的話。」 「不要聽其他人的話。」 草的根尚淺,風過強 便連根被拔起、吹遠。 ——————————————— 我真的很厭惡有人逼著我聽話。 我在父母從小的「扭曲教育」下,個性很乖,所以公司很多不對徑的規定規則我
Thumbnail
某一次與房仲大哥的意見歧異,讓我有再一次的機會,對於人際關係的溝通問題的反思。 生活中與對方發生爭執紛論,跟對方就事論事,對方卻氣呼呼回:「這是奇摩子問題!」 跟對方談他所謂的奇摩子問題,他又說「你不要玩文字遊戲!」並且開始三寸不爛之舌、歇斯底里模式。 這時,若爭執紛論的問題是芝麻綠豆
Thumbnail
有朋友私訊問我:「有沒有想過,那天不演講了,沒有掌聲了,可以適應嗎?」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非常多年前,曾經擔任荒野保護協會第一位推廣部專職伙伴的小琦,在聊天中很訝異地知道,原來我很不喜歡講話,非工作的時間大都是一個人靜靜地看書,她驚呼:「每次看到你都是話講個不停,又快又急,又手舞足蹈,還以為你是過動
Thumbnail
山居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無聊 閒閒沒事又來逛逛「別人家」的菜園 一下指那個是綠色花椰菜 這邊是高麗菜、那邊是香
Thumbnail
這裡是大直的好找豪宅區,因為這裡特別容易停車,所以很常來這裡散步。跟朋友邊走邊聊一些同學會的事情,還有當時小時候唸書的狀況。突然看到有幾個人在一個樹下不知道在講什麼東西。一看,朋友說:「你不知道嗎?那就是一個棗子樹。」 很多次走在這裡都沒有注意到它,只是沒想到現在結滿了。整顆樹都是棗子,也不知道是
「嗯,不是我。」園丁哥哥說。「你知道乾洗店家的女兒吧?沒事喜歡提著籃子裡的狗在市場晃來晃去的那個?」園丁哥哥沒好氣地問。「嗯,白天有跟香芸姊姊聊了一下,我有恢復一些兒時記憶,她念幼兒園時坐我旁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兩戶人家,互為前後鄰居,兩家中間有一道木籬笆,甲鄰居喜歡種藤蔓,尤其是紫藤,紫藤花開的時候攀上整片籬笆非常漂亮。然而,甲鄰居不太勤勞很少修剪後院的花草,經常放任藤蔓爬進乙鄰居後院,時間一久,因為攀爬得太過茂盛,一時之間分不清是甲家種的,還是乙家種的。 乙家女主人有空就會到後院修剪花花草草,看
你無聊地走在半人多高的草叢裡,正想往懷裡掏著那啥。 兩名刺客藏在草叢密實處,兀自起身,帶起陣陣風浪,一個接一個攻將過來。 第一個刺客朝你面門揮刀,你斜退開半個身子,順勢壓倒了一處密集草堆。 第二個刺客立馬從你側腹劈砍過來,你提氣朝後空翻,劍鋒點地挑起一點塵土,撒向他的眼睛。
Thumbnail
綠手指友人來電 下午已經抱著小被被準備睡個午覺 我那厲害的綠手指友人來電 說她老公要採李子,叫我去體驗 好久沒去他們家巡菜園了 當然要去啊 為何還沒紅的李子就要採下 提著小桶子跟著友人的腳步 來到了果園 看著主人站在梯子上,快速採李子 我疑惑的問:還沒紅的都要採嗎? 主人:這個
Thumbnail
最近驚覺到十指變形疼痛,應是移居台東務農八年多來,天天徒手拔雜草所致。腳趾也因為天天穿雨鞋用力,跟著變形。這真是務農的大代價呀。
暴風張狂,逼群草低首 臣服。 「為什麼不聽我的話?」 「你只要聽我的話。」 「不要聽其他人的話。」 草的根尚淺,風過強 便連根被拔起、吹遠。 ——————————————— 我真的很厭惡有人逼著我聽話。 我在父母從小的「扭曲教育」下,個性很乖,所以公司很多不對徑的規定規則我
Thumbnail
某一次與房仲大哥的意見歧異,讓我有再一次的機會,對於人際關係的溝通問題的反思。 生活中與對方發生爭執紛論,跟對方就事論事,對方卻氣呼呼回:「這是奇摩子問題!」 跟對方談他所謂的奇摩子問題,他又說「你不要玩文字遊戲!」並且開始三寸不爛之舌、歇斯底里模式。 這時,若爭執紛論的問題是芝麻綠豆
Thumbnail
有朋友私訊問我:「有沒有想過,那天不演講了,沒有掌聲了,可以適應嗎?」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非常多年前,曾經擔任荒野保護協會第一位推廣部專職伙伴的小琦,在聊天中很訝異地知道,原來我很不喜歡講話,非工作的時間大都是一個人靜靜地看書,她驚呼:「每次看到你都是話講個不停,又快又急,又手舞足蹈,還以為你是過動
Thumbnail
山居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無聊 閒閒沒事又來逛逛「別人家」的菜園 一下指那個是綠色花椰菜 這邊是高麗菜、那邊是香
Thumbnail
這裡是大直的好找豪宅區,因為這裡特別容易停車,所以很常來這裡散步。跟朋友邊走邊聊一些同學會的事情,還有當時小時候唸書的狀況。突然看到有幾個人在一個樹下不知道在講什麼東西。一看,朋友說:「你不知道嗎?那就是一個棗子樹。」 很多次走在這裡都沒有注意到它,只是沒想到現在結滿了。整顆樹都是棗子,也不知道是
「嗯,不是我。」園丁哥哥說。「你知道乾洗店家的女兒吧?沒事喜歡提著籃子裡的狗在市場晃來晃去的那個?」園丁哥哥沒好氣地問。「嗯,白天有跟香芸姊姊聊了一下,我有恢復一些兒時記憶,她念幼兒園時坐我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