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東海岸的花蓮眺望群峰,看著尖尖的群山,有多少人能聯想與刺蝟聯想在一起呢?比韓國金剛山高兩倍的群山林立,有誰會將臺灣整個島嶼看作是一隻刺蝟呢? 在花蓮的山下不僅停放著空軍飛機,還有可以容納大量軍機的地下軍機庫。為的就是如果中國發動進攻,臺灣要能像刺蝟一樣的進行反抗,使用機靈、致命、分散的非對稱戰鬥力,直立堅韌的刺針,讓強大的捕食者無法吞嚥。
2021年,菲利普·戴維森警告說,中國可能在6年內入侵臺灣。 關於戰爭時間的猜測紛至而來。 從2024年(美國、臺灣大選)、2027年(人民解放軍100週年、第21屆共產黨大會)到2049年(中國建國100週年),各種猜測都在流傳。接著,去年夏天中國在臺灣周圍海域和空域,進行軍事演訓行動並組織實彈射擊,中國導彈也首次在臺灣上空飛過。
2022年俄羅斯普丁因與烏克蘭的戰爭已經陷入泥沼。習近平也將重新思考登陸臺灣以及發動奪島的困難,還有可能面對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此時中國的經濟體質能夠撐住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嗎? 這是習近平必須要謹慎思考的重要問題。
在1960-1970年代要想阻止共產黨的滲透赤化,無論如何都要成為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的一環,因此科學園區之父李國鼎在20世紀60年代末做出了重要的戰略性選擇,當時可曾有想過,如今佔據全球代工市場將近60%的TSMC是世界上最讓人矚目的企業之一。
1985年在美國的張忠謀應孫運璿之邀,並從李國鼎那裡取得了承諾的支票,在臺灣新竹科學園區展開了一場新的局面。得益於此,在那一刻從晶片半導體開始為台灣寫下新一頁的歷史,30年來也守住了全球供應鏈中的最核心。
隨著2015年開始美中關係的緊張,半導體霸權的競爭,揭開了新的冷戰篇章,如今亞洲,臺灣僅次於新加坡,身為全球供應鏈一環的臺灣,現在仍確保握有無法替代的戰略武器〈半導體晶片〉。
從現況來看,若是僅僅依靠〈矽盾〉的,顯然還是不足夠的,也需要盔甲,還要有長矛與利劍,另外智謀和武藝也比什麼都重要,但是最後的一道安全閥是人。在世界各為紛紛為臺灣發聲,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美國拜登總統也表示會保護臺灣,但是美國會做出多大的協助是個未知數,我們是否要相信西方會守護這個島嶼到最後嗎?通過信念和理念進行對決而獲得安全的保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讓臺灣握有更多一些安全的籌碼,才能守住這塊太平洋海面上的美麗土地。如今只有美中兩國都繼續保持務實態度,臺灣海峽的和平穩定才有可能實現。
試想如果沒有TSMC的臺灣? 在國際秩序這個巨大冷酷的棋盤上,台灣可以堅持多久?
16世紀葡萄牙航海家把臺灣稱爲"福爾摩沙 意為:美麗的島嶼",伊拉·福爾莫扎 麥哲倫稱太平洋是"和平的大海",希望這些名字沒有任何悖論,能夠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