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應當戒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何以應當戒殺

何以應當戒殺

何以應當戒殺 節錄自《學佛淺說》 印光法師鑑訂 水鏡居士王博謙輯述

何以應當戒殺

殺是佛門五戒之首,修行人入手第一要緊的事。現在有一種人,說天地間生物是應當人吃的;又說如果人不去吃,那豬、羊、雞、鴨,世界上就要容不下了。(試問人不吃貓,何以世界上的貓,並不多呢?)種種的謬論,真是誤盡世人。我今將人生應當戒殺的理由演說一番。

戒殺的理由,有三不忍、三不敢。怎樣是三不忍呢?同有形體,同有知覺,同有痛苦。犧牲他無上之痛苦,來飽我一時之口腹,天下忍心害理之事,莫過於此。試觀異類眾生,當被執之時,或驚走,或哀鳴,甚至登屋跳牆,逃死不得;與人類忽逢患難,恐怖驚惶有何分別?又觀異類眾生,當臨刑之際,或五臟已刳而雙眸猶視,或咽喉初斷而兩足猶伸,鱔破肚而仍游,魚入鍋而尚躍:與人類橫被刑戮,種種慘痛,有何分別?又觀異類眾生,殺一羊而群羊落膽,捕一鳥則群鳥驚飛;與人類當劫掠屠城之際,或見父母血肉淋漓,或見妻孥節節支解,有何分別?反身易地,觸目酸心。其不忍一也。三界之中,六道輪轉,多生眷屬,大半墮落旁生。我今日所殺之生,所食之肉,安知非前生眷屬?父母尊長,呼號鼎鑊之中;兄弟妻孥,宛轉刀砧之下;可憐肉眼,不見不知。一念及此,何能下箸?其不忍二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軀殼雖殊,性靈不異;待到機緣成熟,總有發心之時,總有成佛之時。所以一切眾生,皆是未來諸佛;我今殺一生,如同殺一佛;我今食一肉,如同食佛肉。其不忍三也。怎樣是三不敢呢?諸經所說:人復為羊,羊復為人,(專說羊者,包括一切畜生在內。)互相瞰食,生生世世,業報循環,無有已時。今生我幸為人,食禽獸之肉;他生我為禽獸,人亦食我之肉。因果無差,酬償有分;屠宰烹烙,在所難逃。若欲跳出此關,惟有發誓:即今日始,世世生生,永不再食他肉。此不敢一也。世界一切殺運,皆是眾生殺業造成,日積月累,殺業如山。所以少則數十年,多則百年,天地必大開殺運一次,以勾清此帳。是故慘遭鋒鏑,都是前生食肉之人;欲求人不殺我,必先我不殺他。古人說:「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又說:「欲得世間無兵劫,除非眾生不食肉。」此不敢二也。殺生者貪口腹之小樂,種地獄之深因,真是可怕。宋慈雲懺主有偈云:「汝聽殺生者,死墮地獄處;鐵城高八萬,四萬由旬量,長廣亦復然;滿中猛火炎,表裏皆洞赤。猘狗守四門,獄卒聲雷震,兩眼如電光;驅汝殺生人,入中而受苦。力士執鐵矛,矛身長一丈,利刀闊八寸,望胸撞罪人;胸入背上出,苦痛不可聞;千萬億歲中,受斯極大苦。汝聽食肉人,死墮阿鼻獄;鐵屋亦高廣,八萬由旬量。四門猛火炎,南北皆交徹;鐵牆鐵羅網,鐵枷鐵杻械;一一火燒之,皆令其洞赤。食肉受斯苦,億百千萬歲。」凡人當食肉時,想著以上地獄種種痛苦,竟敢再食?此不敢三也。

有此三不忍、三不敢,世界無論何人,都應戒殺;不獨是修行人,至於修行的人更應當戒殺。日日殺生,日日食肉,念什麼佛,念什麼經。楞嚴經說:「殺心不除,塵不可出。」有人說:我不特殺,我不自殺,買吃熟肉,便無罪過。不知人人如此,熟肉店必定開得愈多,殺業必定更重。譬如殺生者是強盜,食肉者是窩家,能說窩家沒有罪麼?況且口腹我享,殺業人當,這種居心,更不可問。現在發心修行的人,往往不能便吃長素,只吃花齋,循序漸進,原也未始不可;不過總嫌未能徹底發慈悲心。既無大菩提心,如何能得大菩提道呢?孟子上有一段故事,我說與列位聽聽。有一個偷雞的,每日偷他鄰人家一隻雞。有朋友告訴他說:這偷雞不是君子做的事。偷雞的說:我請減少一點,每月偷一隻雞,等到來年再不偷,好不好?孟子說:你要不偷就趕快不偷,何必等到來年呢?正好與吃花素的做一比例。我奉勸列位,既然修行,便要徹底認真;大家勇猛精進,速發菩提大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賴正龍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佛是教您守五戒,行十善及孝順父母,將心性導入正軌,並兼善天下,這樣修行才有意義。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而十善則包括五戒中的前四項,再加上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受戒是一回事,守戒是一回事;若是守戒不嚴,則容易被意念牽著走,造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佛是教您守五戒,行十善及孝順父母,將心性導入正軌,並兼善天下,這樣修行才有意義。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而十善則包括五戒中的前四項,再加上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受戒是一回事,守戒是一回事;若是守戒不嚴,則容易被意念牽著走,造
Thumbnail
佛教提倡不殺生,不殺生是一種慈悲;不殺生而護生,進而倡導生權平等,這是最合乎現代舉世所關心的生態保育,也是最積極的重視環保。
Thumbnail
佛教提倡不殺生,不殺生是一種慈悲;不殺生而護生,進而倡導生權平等,這是最合乎現代舉世所關心的生態保育,也是最積極的重視環保。
Thumbnail
何以應當戒殺 節錄自《學佛淺說》 印光法師鑑訂 水鏡居士王博謙輯述
Thumbnail
何以應當戒殺 節錄自《學佛淺說》 印光法師鑑訂 水鏡居士王博謙輯述
Thumbnail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 圖文 業及煩惱推動之時: 擺在眼前現成的雞與蛋,餓狼不吃,誰吃? 對人腎臟最有保暖效果的狼毛皮草,外人不射箭取之,誰取? 閃爍的光頭和附帶的美味眼球,貪食蛇不吞,誰吞? 蠕動的肥蛇,好玩又好吃,貓咪難道能忍住不捉牠嗎? 野狗看到貓在捕獵食物,本能地跟著起鬨、搶食⋯⋯ 這時,怪怪
Thumbnail
持明 仁增塔欽仁波切 圖文 業及煩惱推動之時: 擺在眼前現成的雞與蛋,餓狼不吃,誰吃? 對人腎臟最有保暖效果的狼毛皮草,外人不射箭取之,誰取? 閃爍的光頭和附帶的美味眼球,貪食蛇不吞,誰吞? 蠕動的肥蛇,好玩又好吃,貓咪難道能忍住不捉牠嗎? 野狗看到貓在捕獵食物,本能地跟著起鬨、搶食⋯⋯ 這時,怪怪
Thumbnail
素食的功德利益 古德云:「預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世人每遇到天災人禍,往往心中憤恨不平,怨天尤人,而不去深入的研究其中的道理及原因。人們應該知道,有果必有因,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必定感召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此乃真理也。
Thumbnail
素食的功德利益 古德云:「預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世人每遇到天災人禍,往往心中憤恨不平,怨天尤人,而不去深入的研究其中的道理及原因。人們應該知道,有果必有因,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必定感召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此乃真理也。
Thumbnail
(三) 麒麟王母: 『所謂"和"者,意謂與大地和諧,與草木和諧,與人畜飛禽走獸和諧。 和諧者為〔四不生心〕:不生殺心,不生傷心,不生奪心,不生恨心。 行者應常思維,若殺者於我,或其親眷,自己必傷心欲絕,痛失摯愛之苦,不願此苦痛現於他人,故不生殺心。 行者應常思維,若傷者於我,或其親眷,自己必身殘體痛
Thumbnail
(三) 麒麟王母: 『所謂"和"者,意謂與大地和諧,與草木和諧,與人畜飛禽走獸和諧。 和諧者為〔四不生心〕:不生殺心,不生傷心,不生奪心,不生恨心。 行者應常思維,若殺者於我,或其親眷,自己必傷心欲絕,痛失摯愛之苦,不願此苦痛現於他人,故不生殺心。 行者應常思維,若傷者於我,或其親眷,自己必身殘體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創業做生意,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從天道,過程都是學習和修行。若要做吃的生意,儘量賣素食,避免造下殺生業報,跟眾生結下惡緣。」 有一天與表哥聊天,他提到公司因想犒賞員工而殺掉兩頭豬。早上表哥還看到那兩頭豬在地上活蹦亂跳的,下午就成了人們的鍋中肉、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創業做生意,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從天道,過程都是學習和修行。若要做吃的生意,儘量賣素食,避免造下殺生業報,跟眾生結下惡緣。」 有一天與表哥聊天,他提到公司因想犒賞員工而殺掉兩頭豬。早上表哥還看到那兩頭豬在地上活蹦亂跳的,下午就成了人們的鍋中肉、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06 大修和尚 宣講 師:好,我們繼續早上的課程,諸位請翻到第五十一頁,表解的五十一頁,第二格的戒盜。前面我們講到乙八、這一科戒盜的果報.這個果報提到有五點,第一點我們講過,那再來講 第二點、多人愛念,信任不疑。 第三、善名流布,十方讚歎。 第四、處眾無畏,人不敢欺。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06 大修和尚 宣講 師:好,我們繼續早上的課程,諸位請翻到第五十一頁,表解的五十一頁,第二格的戒盜。前面我們講到乙八、這一科戒盜的果報.這個果報提到有五點,第一點我們講過,那再來講 第二點、多人愛念,信任不疑。 第三、善名流布,十方讚歎。 第四、處眾無畏,人不敢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