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表解講要》0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18溫哥華傳戒弘法之旅
大修和尚 宣講

師:好,我們繼續早上的課程,諸位請翻到第五十一頁,表解的五十一頁,第二格的戒盜。前面我們講到乙八、這一科戒盜的果報.這個果報提到有五點,第一點我們講過,那再來講
第二點、多人愛念,信任不疑。
也就是說有許多人他都會愛護、憶念我們,常常會想到,喔〜某某人,是一位很清白廉潔的人,都會對我們信任,不會懷疑。這一點倒是很重要!我們現代的人彼此都不互相信任,如果說我們一個佛弟子,能夠好好守護這個盜戒,你到哪裡,人家都會愛念信任我們。
第三、善名流布,十方讚歎。
你這種清白廉潔善好的名聲,它就流布於十方,那些地方的人,都會稱揚讚歎你這種德行。
第四、處眾無畏,人不敢欺。
你處在大眾當中,沒有任何的怖畏,人家也不敢欺負你,因為心地坦然。
第五、身心安樂,命終生天。
身心常會覺得安穩快樂,命終會生到天上。
以上八點是提到持不盜戒的果報。
蕅益大師的《見聞錄》裡面,有提到幾個公案,有關盜戒的公案,這個《見聞錄》都是蕅益大師他親見或者是親聞,然後把它記錄下來的一些公案。這個公案裡面提到說:
「楚中有一生員。心迹正直。值冥府缺第七殿。上帝命暫主之。每隔數日。則入冥理事。但正坐簡閱文簿。不勞簽判。而隨彼前人行業。罪福異趣。每見有自上刀山 劍樹者。輒使左右救之。愈救愈上。竟莫能挽也。一日閱簿。見其妻有一罪款。云盜鄰雞一隻。連毛重一斤十二兩。遂折而識之。回陽詰問其妻。妻尚抵謾。彼述冥間所見質之。乃首曰。鄰雞食所曬物。失手誤打令死。懼鄰婦詬厲。故尚藏未發耳。因取出稱之。斤兩不爽。相對驚異。遂以死雞幷價償謝鄰人。未幾復入冥。簡視 前簿。折痕如故。而罪款已無影迹矣。(江西・養智禪人說)
中有一位生員,就是大陸的湖南湖北這個地方,有一位讀書人,他的心迹正直,他的心行跟行為,都非常的端正正直,剛好冥府缺了第七殿的殿主,上帝就命令他暫時去主持。
他每隔數天就入於冥府來處理這些事情,他雖然說到冥府處理這些事情,但他只是正坐在位置上,然後簡單的看看這些文簿,也不必太過勞累去簽判審問,都不必,他只是隨意這樣看看而已。這樣隨意看看以後,就隨著前人,就是造業的人,他們所造的行業,罪福,就隨著他們所造的罪福,該生天的生天,做人的做人,下地獄的下地獄,做畜生的做畜生。
他每每看到有因為自己的業力,然後就上了刀山劍樹的,就使令他的左右去救他們,但是愈救愈上,救不及,沒有辦法去挽救他們。
有一天,他在看這些文簿的時候,看到他的妻子有一條罪款,罪款寫著說:「盜鄰雞一隻,連毛重一斤十二兩。」看到他妻子有一條罪款,罪款上面寫著說:「盜隔壁鄰居的雞一隻,連毛,雞毛重量總共加起來一斤十二兩。」於是他就把它折起來,看到以後就把這文簿折疊起來,折疊一個角做為記號。
然後他回陽的時候,就審問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剛開始還是跟他抵辯,跟他強辯不承認,於是他就述說在冥間所見的,然後來質問她,他的妻子最後才自首說:「因為鄰居,隔壁的這位鄰居,鄰人所養的雞來吃她所曬的這些穀物,她失手不小心把牠打死了,又恐怕隔壁鄰居的婦人過來跟她對罵,太厲害了,所以就暫時把牠藏起來,沒有讓人家發現。
於是他們就把那隻雞拿出來秤一秤,斤兩不爽(不差),剛好是一斤十二兩連毛,連那些雞毛這樣一秤起來,剛好是一斤十二兩,一點也不差。」
他們兩個人相對都非常驚異!於是就以這一隻死雞,還有牠的價格,然後去償還,還有懺謝隔壁的人。這件事情處理好以後,沒有多久,這位讀書人又到冥府去主持這些冥間事務的時候,他又再檢視日前所載記有妻子罪款的文簿,然後翻開來一看!這個折疊的痕跡照舊還在,但是那條罪款已經沒有了,已經沒有任何的影迹形象了。
你看!我們在陽間所造的任何一件事情,陰間都記得清清楚楚,絲毫不爽。
根據吉藏大師的《無量壽經義疏》裡面有講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俱生神,我們生下來的時候都有俱生神,有兩位俱生神跟我們同生、跟我們同死,你生的時候他跟你一起生,死的時候他跟你一起走。一位稱為同生神,令一位稱為同名神同生神她是女神,她通常坐在人的右肩,然後記錄這個人這一生所造的這些惡事。同名神他是男神,他坐在人的左肩上,然後專門記錄人所作的善事。
一個人生下來以後,就有兩位天人,恆常相隨著我們,一位叫同生神,一位叫同名神。天常常見到我們,但是我們看不到他。
廣化律師的著作裡面,末學曾經看過他記載的文,他老人家曾經看過這兩位同生神同名神,那時候因為他老人家有痔瘡,每一次上座講課下來的時候,下面褲子都濕了,包括整個坐墊都濕了,都流血,他就非常地懊!就發願一定要跟它拼了,跟業障拼了!後來他就在觀世音菩薩前面一直拜、一直拜,求觀世音菩薩作主,希望他業障能夠消除。
然後在一直拜一直拜的過程當中,在朦朧當中,他就看到觀世音菩薩膝蓋旁邊跪著兩個小孩子,一個就是同生神,一個就是同名神,在那個地方互相論辯爭來爭去,爭來爭去的。結果,廣化律師他就知道說:喔,他這個病一定會好!結果經過這件事情以後,他的病真的就好了。
我們人的一生,因果報應真的絲毫不爽,點點滴滴,我們好像都是做了過了就沒有了,但是人家說:「舉頭三尺有神明」真的是這樣,我們陽間作的任何事情,陰間記得清清楚楚。
如果以《唯識》來講,我們做的點點滴滴,乃至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落入我們八識田中,而且從來不會當機的,我們臨終的時候,這業識它一一都現前了,這個就在說明盜戒的事情。
姑蘇金龍川又一表弟。住滸墅關。生一子。常病。偶父子同臥頃。有鬼攝父魂至冥府。冥官責云。汝欠某人債若干。何久不還。父答云。我不識渠。因喚出相認。卽其子也。遂憶前世曾欠債事。冥官命曰。汝速於三寶中為渠還卻。一諾而醒。其子宛然在床。心倍醒悟。後為作福延醫等事。計滿本數。子隨去世。母慟哭之。父曰。不須哭也。此是索舊債者耳。備述前夢。因相與奉戒修道。至今尚存。」
另外也有一個提到他的兒子來討債,三寶中還的故事:有一個人叫金龍川,他有一個表弟,住在滸墅關這個地方,他生有一個孩子,這孩子常常生病,偶然有機緣他們父子共同睡在一個床鋪上,沒有多久就有鬼攝他父親的魂到冥府裡去,冥官就責問他說:「你欠某人的債多少,怎麼那麼久還不還呢?」這位父親就回答說:「我又不認識他,我怎麼去還? 」然後就把他(債主)放出來彼此相認,就是他兒子。於是就憶起他前世曾經欠債的事情。冥官就命令他說:「你趕快在三寶門中為他還了吧!」他一答應就醒過來了。一醒過來看到他的兒子宛然在床,然後他的內心裡面就倍加地醒悟,倍加地醒悟過來。
後來為他的兒子在三寶門中作福,還有延請醫生來看他的病等等這些事情,總共計算剛好滿他欠兒子本數的錢。剛好滿的時候,他兒子就走了。
走了以後,他的母親悲傷得很痛苦,他的父親就說:「不須哭也,不須要哭,這是索舊債的人罷了!」然後就具足地述說他前面所作的夢,彼此就因為這因緣奉戒修道,到現在他們兩個人都還在。
是真的啦!因緣業果絲毫不爽,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業果真的酬償不虛,我們欠債的,必定都要償還的。所以這個就在證明說,所說的這個盜戒,是守護我們不要墮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殺生、偷盜這兩種罪業,首先,殺生是傷害了眾生的正報;其次,偷盜是損害眾生的依報。現在反過來,我們要反惡為善,我們要斷除一切惡法,修習一切善法,我們應當順著這個次第,順著這個次序,首先不要傷害眾生的正報,不要去殺生,正報就是他的身體。其次,就是不要損害眾生的依報,依報就是他的生活環境,就包括他所有財物
不與而取他物,名之為盜。 物主沒有給我們,那我們就隨便取用他們的財物,這個就叫做盜。 那盜的種類分有許多種: 第一個、叫做偷取。 偷取就是做小偷,趁著暗夜或者是刮風下雨的時候,或是人家不注意的時候,去偷竊人家的東西,這個叫做偷取。 第二個、就劫取。 什麼叫做劫取呢?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去搶劫人家的東西
殺生的果報有八種,犯殺戒的果報是如何呢? 殺生第一個、它會讓我們墮三惡道。 將來會讓我們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當中裡面去受苦。 第二個、若生人中,多病短命。 假若我們轉生,生到人道當中,那他經常會有許多的病痛,而且短命就死去了,所以我們想要長壽的話,就不要殺生,能夠持不殺生戒,那將來就能夠得長壽
《五戒表解講要》02 最近末學跟我們清公和尚有探討這個問題,如果說犯到菩薩的重戒,還有五戒當中的重戒,如果說他沒有辦法拜到見光見華怎麼辦呢? 我們清公和尚他依據古德的立(律)論來加以說明:「你如果說能夠拜到見光見華,見到瑞相,那這個是最好的,代表你這個罪業已經滅除了,那你可以再來重受。」
五戒表解講要—1 第一個、是說明五戒的內涵。這個部份是依懺公·懺雲老和尚所編《五戒表解》,主要再依清公和尚的《五戒表解講要》來說明,同時也參考《五戒相經箋要集註》廣化老法師註,以及《在家律學》來說明,這是我們這次講課的一個主題。 第二個、是總明五戒的罪相,這個地方我們就依弘一大師的《辨相表解》來說
家庭教育・護生破妄 (五)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不知受生,乃隨善惡業,豈向曹官借錢以買生乎。在生若肯修善,死後自有受用。若不修善,雖子孫為彼焚化之衣服錢財,亦不得受用,被強有力者搶奪而去。此且約平常不念佛人說。 自己不得真利益,反令知世理而不知佛法之人,謂此即是佛法。
殺生、偷盜這兩種罪業,首先,殺生是傷害了眾生的正報;其次,偷盜是損害眾生的依報。現在反過來,我們要反惡為善,我們要斷除一切惡法,修習一切善法,我們應當順著這個次第,順著這個次序,首先不要傷害眾生的正報,不要去殺生,正報就是他的身體。其次,就是不要損害眾生的依報,依報就是他的生活環境,就包括他所有財物
不與而取他物,名之為盜。 物主沒有給我們,那我們就隨便取用他們的財物,這個就叫做盜。 那盜的種類分有許多種: 第一個、叫做偷取。 偷取就是做小偷,趁著暗夜或者是刮風下雨的時候,或是人家不注意的時候,去偷竊人家的東西,這個叫做偷取。 第二個、就劫取。 什麼叫做劫取呢?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去搶劫人家的東西
殺生的果報有八種,犯殺戒的果報是如何呢? 殺生第一個、它會讓我們墮三惡道。 將來會讓我們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當中裡面去受苦。 第二個、若生人中,多病短命。 假若我們轉生,生到人道當中,那他經常會有許多的病痛,而且短命就死去了,所以我們想要長壽的話,就不要殺生,能夠持不殺生戒,那將來就能夠得長壽
《五戒表解講要》02 最近末學跟我們清公和尚有探討這個問題,如果說犯到菩薩的重戒,還有五戒當中的重戒,如果說他沒有辦法拜到見光見華怎麼辦呢? 我們清公和尚他依據古德的立(律)論來加以說明:「你如果說能夠拜到見光見華,見到瑞相,那這個是最好的,代表你這個罪業已經滅除了,那你可以再來重受。」
五戒表解講要—1 第一個、是說明五戒的內涵。這個部份是依懺公·懺雲老和尚所編《五戒表解》,主要再依清公和尚的《五戒表解講要》來說明,同時也參考《五戒相經箋要集註》廣化老法師註,以及《在家律學》來說明,這是我們這次講課的一個主題。 第二個、是總明五戒的罪相,這個地方我們就依弘一大師的《辨相表解》來說
家庭教育・護生破妄 (五)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不知受生,乃隨善惡業,豈向曹官借錢以買生乎。在生若肯修善,死後自有受用。若不修善,雖子孫為彼焚化之衣服錢財,亦不得受用,被強有力者搶奪而去。此且約平常不念佛人說。 自己不得真利益,反令知世理而不知佛法之人,謂此即是佛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西南偏西,晨獨缺日,九五失六,李白逝求,其身領兵,歹員齊行」 「止少日勿土欠位,十口時石自迎陽,任劍一平水中水,來去仗運亦仗風。」一個沖雲派普通女弟子古冰亦的江湖奇遇從一個行蹤成謎的女子成亦非,牽扯出了偌大的江湖恩怨、刀光劍影。「性格決定命運」以及「生命自會尋找出路」,乃古今箴言。刀光劍影、恩怨
聽聞智者的開示,不但自己今世能獲得利益,連妻子、子女、兄弟、朋友也能得到利益,而且也能獲得後世的福樂,甚至能成就聖人的智慧。攝心正念才能理解佛法的深義,理解義理則持戒清淨不會毀壞戒行,受持正法依法而行的人,由此便能快速得到安樂。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要五比丘去陪 釋迦牟尼佛,隨侍在側伺候祂、保護祂,五個人後來都跑到鹿野苑去。後面三個人,當釋迦牟尼佛修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正常的飲食、洗澡(在河水裡洗澡),說:「哎!我跟你苦行,你竟然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羊奶稀飯)」也離棄祂。是不是很沒道理?所以,「修行」要行不苦不樂中道
Thumbnail
密宗在國際間,很多國家都有在傳密宗的法門,有的上師舉辦灌頂、口傳或教授等。如果還沒有具緣的上師道場可以親近依止,最好在顯教多下根基。顯教的戒律、威儀,來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夠守戒律,有信用、有信諾的人。「今天決定要吃素,我可以吃素;我要持戒,真的持戒。」不是私底下一套,表面上一套。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有很多法友善信大德現在都跟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關係非常密切,都成為非常好的朋友,大家同心同德修這樣的慈悲行(戒殺護生,保育放流)。人生在世有很多的不順遂,這些不順遂、痛苦違緣的原因就是傷害眾生、自私自利得來的。我們為什麼會傷害眾生?有的不是故意的,但是只要是存心的就離不開自私
Thumbnail
「殺害比丘與沙彌、汙尼、毀像塔寺等,發露懺悔近無間。」有犯這一些五無間罪,五大類的無間地獄的罪業,近似無間地獄的罪,是相當重的。犯過這一些的,要深切地向 阿彌陀佛、諸佛菩薩求懺悔,將來才有得生西方淨土的因緣和機會。你對他製造違緣,「違緣」就是讓他修行困難,打擊他的信心,找他的麻煩,這就叫「違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西南偏西,晨獨缺日,九五失六,李白逝求,其身領兵,歹員齊行」 「止少日勿土欠位,十口時石自迎陽,任劍一平水中水,來去仗運亦仗風。」一個沖雲派普通女弟子古冰亦的江湖奇遇從一個行蹤成謎的女子成亦非,牽扯出了偌大的江湖恩怨、刀光劍影。「性格決定命運」以及「生命自會尋找出路」,乃古今箴言。刀光劍影、恩怨
聽聞智者的開示,不但自己今世能獲得利益,連妻子、子女、兄弟、朋友也能得到利益,而且也能獲得後世的福樂,甚至能成就聖人的智慧。攝心正念才能理解佛法的深義,理解義理則持戒清淨不會毀壞戒行,受持正法依法而行的人,由此便能快速得到安樂。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要五比丘去陪 釋迦牟尼佛,隨侍在側伺候祂、保護祂,五個人後來都跑到鹿野苑去。後面三個人,當釋迦牟尼佛修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正常的飲食、洗澡(在河水裡洗澡),說:「哎!我跟你苦行,你竟然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羊奶稀飯)」也離棄祂。是不是很沒道理?所以,「修行」要行不苦不樂中道
Thumbnail
密宗在國際間,很多國家都有在傳密宗的法門,有的上師舉辦灌頂、口傳或教授等。如果還沒有具緣的上師道場可以親近依止,最好在顯教多下根基。顯教的戒律、威儀,來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夠守戒律,有信用、有信諾的人。「今天決定要吃素,我可以吃素;我要持戒,真的持戒。」不是私底下一套,表面上一套。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有很多法友善信大德現在都跟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關係非常密切,都成為非常好的朋友,大家同心同德修這樣的慈悲行(戒殺護生,保育放流)。人生在世有很多的不順遂,這些不順遂、痛苦違緣的原因就是傷害眾生、自私自利得來的。我們為什麼會傷害眾生?有的不是故意的,但是只要是存心的就離不開自私
Thumbnail
「殺害比丘與沙彌、汙尼、毀像塔寺等,發露懺悔近無間。」有犯這一些五無間罪,五大類的無間地獄的罪業,近似無間地獄的罪,是相當重的。犯過這一些的,要深切地向 阿彌陀佛、諸佛菩薩求懺悔,將來才有得生西方淨土的因緣和機會。你對他製造違緣,「違緣」就是讓他修行困難,打擊他的信心,找他的麻煩,這就叫「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