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查無此心》臺灣電影沒有不好,是我不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23年,當我們談到臺灣電影,你會想到什麼?

身為一個只會寫文章自娛自樂的影評人,我外行地錯過了2022年末《查無此心》的兩小時影展版,買了一場有張鈞寧映後座談的特別場,除了同場有一個張鈞甯的粉絲很可愛的在獻花時跌倒被他的女神扶起來之外,我跟其他所有觀眾看的版本是一樣的。

粉絲跌倒事發突然,張鈞甯還衝上去扶

粉絲跌倒事發突然,張鈞甯還衝上去扶

看了其他看過影展版的人說,影展版比較內斂、情感細膩而完整,商業院線版在許多細節的處理相對粗野外放,展現出討好一般觀眾口味的爆米花口感,雖然我無緣比較,但我願意很真誠地告訴各位:

《查無此心》是一部就算端上國際舞台,水準也不輸日韓歐美中印泰的上盛之作。

縱然院線版為主流市場做出了妥協,縱然劇情還是有些許不完美之處,但只要撇開我們對「完美電影」的虛無執著,《查無此心》為所謂的「臺灣電影」樹立起了一個全新的標竿,無論是影片質感、演員選角與劇情鋪陳,你都可以在其中看見難得可貴的創作能量。

你覺得我說了半天,都好像是在隔靴搔癢?確實如此,如果要不暴雷的推薦這部片,我所能做的便只有不斷吹捧本片的製作,搞得我好像有收錢業配一樣。

所以不要急,接下來我會暴雷的,我會好好的透過幾個關鍵的劇情討論,明確的告訴你,為什麼《查無此心》幾乎是近五年最好的國片,以及為什麼我會說:「臺灣電影沒有不好,是我(們)不好」。


請給我一張One-way ticket

這種暗藏訊息的電影很難宣傳,或許是這片票房不高的原因(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這種暗藏訊息的電影很難宣傳,或許是這片票房不高的原因(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深入討論《查無此心》之前,大家不妨跟我一起做個練習,首先,我不將《查無此心》定位為「驚悚風格的警匪懸疑片」,我將之定位為色調黑暗的「冒險電影」。

請從這個角度開始思考,色調黑暗的冒險電影對你來說最重要、最影響電影成敗的關鍵元素是什麼?

是成堆的屍體?是獵奇的殺人動機?是驚心動魄的警匪追逐?還是峰迴路轉的真相大白?

對我來說,以上都不是我認為必須的要素,像《查無此心》這種電影,在開始的第一幕中,就應該殘酷地發給主角一張One-way ticket,給她一個非得深陷其中的理由。

明知可能有去無回,還堅持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明知可能有去無回,還堅持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無論是為錢、為情、為了求之不得的執念,請說服我為什麼非得是這個主角,為什麼她非得冒著賠上性命的風險也不放棄,為什麼她不能隨便查查然後打卡下班回家睡覺。

《查無此心》做到了,從開場沒多久的槍響,到離奇的外籍移工失蹤案,加上張鈞甯與阮經天令人心碎的演技,本片將主角的遭遇與片中的案件緊緊扣合在一起,觀眾絕對不會懷疑角色的動機。

當主角『非查不可』的動機確立,其餘橋段的編排與技術之展示,都是錦上添花,我也很能夠輕易忽略『推理的部分好像有點無聊』或是『打鬥場面稍微有點沒那麼精彩』的『小問題』。

去年年底張孝全主演的《罪後真相》,就是一個在這方面處理上我覺得比較糟糕的反例,雖然該片的演員、氣氛營造與劇情都很到位,唯獨其中幾場戲,主角群明明在逃亡,卻還可以在城市中遊走,去商店買買東西,再到廢棄泳池聊聊天。

《罪後真相》劇照

《罪後真相》劇照

我不是說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警察的追緝死角,但在劇情上安排這種明顯會降低緊張感的橋段,非但不會為電影加分,還會讓我頓失與角色的連結,簡單來說,就是『出戲感』。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邱澤的《江湖無難事》,或今年風風火火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這件事》,劇情在中後段,給了太多『逃生門』,主角抽身離開的機會多了,就沒有什麼非贏的不可的理由。

對我來說和《查無此心》一樣好甚至更好的國片,屬吳慷仁的《狂徒》,現在在Netflix上看得到,同樣是一部劇情開場就踩下油門,到片尾才輕輕鬆開的電影。

我同樣沒有業配《狂徒》,當年我看到愛不釋手跑去問發行商貴金影業什麼時候出光碟還被已讀,只能說沒聲量好可憐(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我同樣沒有業配《狂徒》,當年我看到愛不釋手跑去問發行商貴金影業什麼時候出光碟還被已讀,只能說沒聲量好可憐(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用文謅謅的台詞講拳拳到肉的傷心

回到《查無此心》之中,這部片帶給我深深的陰鬱感,從水流屍、到非法移工的處境,再到傷心欲絕的男女主角,本片一再往人性的黑暗面去,不斷向下挖掘,片中的壞事接連發生,觀影中我在各個屍體與兇殺之間感受到濃濃的不舒服。

也正是這樣的不舒服,讓我深深愛上這部電影。

我相信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或許會有一些觀眾開始討論片中有些掉書袋的台詞,片中的台詞有時候過分精準和文藝,顯得有些不像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人。

其實韓國電影裡文謅謅的台詞也很多,『西八XXX』的五字經也是一狗票(這句話夠不掉書袋了吧?),但因為不是我們的語言,我們往往會忽略那些外語中的不自然。

《查無此心》片中的台詞非常不口語,其中宋少卿演的法醫完全不像一般人的用詞(沒有一個橋段讓他宣告死者是「酒駕自撞死亡」實在是太可惜了,浪費一個好演員,張鈞甯或許是演過太多字正腔圓的中國影劇,電影裡她的台詞發音都有點太準確,但我同樣不討厭他們的詮釋。

演員群非常強(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演員群非常強(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電影終究是電影,只要電影內的風格前後一致,我不在乎台詞過於文藝的問題,現實生活中我也有遇過說話很文藝很精準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習慣加上很多冗言贅字。

《查無此心》透過文謅謅的台詞﹑角色高張力的演出,加上血肉模糊的視覺效果,打造出了一個虛實交錯的電影世界,我們覺得一切好貼近現實,所有的情緒我們都身臨其境,卻又時不是會被高度結構化的劇情深深吸引。

我同時很愛阮經天的演出,我從來沒有覺得他帥,所以他演男主角時我都不怎麼喜歡,如今詮釋一個傷心欲絕的非法移工仲介人,所呈現出來的頹廢帥,才真正讓我覺得這是完全適合他的角色。

阮經天近年作品不多

阮經天近年作品不多


很好看的綠色

整部電影的調色超美,尤其是片中各種慘綠(色票上應該沒有這個名詞),好看到我多設定了一個標題。

片中好幾幕的綠色都用的超好。

片中好幾幕的綠色都用的超好。


那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缺點

片中有些橋段感覺鋪陳不夠,尤其是電影中後段應該是推理高潮或動作高潮的地方,有些雷聲大雨點小,推理的部不夠聰明,打鬥的部分不夠精彩,都是這部片比較明顯的缺點,好在故事說得不錯,我暫且可以歸類為「無傷大雅」。

如果你對於這些事有點介意,《查無此心》可能就不是你的首選了。


臺灣電影沒有不好,是我不好

「國片好難看哦。」、「臺灣拍的不意外啦!」、「我等上串流再看就好啦!」

雖然有些臺灣電影的品質確實有待加強,但國片近年來的佳作還是不少,每次當我踏出同溫層,看著一般觀眾對臺灣電影的普遍印象,那種宛如殺父仇人的怒罵,我還是會感到怵目驚心。

一方面我也同意某些語言低俗、劇情浮濫和粗製濫造的國片,確實會造就大眾『國片好爛』的印象;

但另一方面,我也想反問每一個,沒錯,我說每一個做出這樣留言的人,有沒有反省過自己的品味,如果明明是自己愛看賀歲爛片,喜歡看那些用網路黃色笑話撐起來的空洞劇本,深度劇情片不看、製作精良的國產鬼片不看、用肢體與劇情認真寫出來的鎮密喜劇不看,

檢討觀眾是創作者不應該做的事,但我不是電影製作方,我可以隨便講,我還是希望所有的觀眾,可以知行合一,當我們嘴上痛罵著某些真的很爛製作的很不用心的電影時,還是不要忘記關心我們的好電影。

就像這陣子吵得很兇的『錫蘭說臺灣媒體很爛』的風潮一樣,早就有一群人大聲疾呼,想要改善整個領域的現況,同時也有不少對社會議題深度剖析的媒體,但點閱率和擴散性都非常可怕。

群眾一方面獵巫指責某些新聞台沒有善盡媒體義務,轉身又的在重要議題上不求甚解,找個懶人包看個短影片就覺得自己『善盡公民義務了』。


結論

優良國片的革命其實早已實行多年,遙想2020,COVID-19肆虐全球,臺灣還是一片淨土的時候,在眾多好萊塢大片宣告延期時,《孤味》、《刻在你心裡的名字》、《怪胎》、《消失的情人節》、《同學麥娜斯》與《無聲》等國片蓬勃發展,每一部作品都有非常好的演員與深刻的議題,一再顯現自由的臺灣其實孕育了一群富有能量的創作者。

《查無此心》不是完美的電影,我同時也要說完美的電影不存ㄗ...是真的不存在(這個梗圖的結論是存在),以它的好看程度與上映兩週後的票房看起來,它又即將要是一部製作精良,但乏人問津的好作品。

好萊塢的編劇與演員持續罷工,接下來的一兩年我們會暫時失去美國大片,或許又是一個屬於國片的機遇之窗,到那個時候,我期望像《查無此心》這樣的臺灣片,可以獲得更多屬於它的應有的關注。

還不來看我的電影嗎?

還不來看我的電影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眼惡魔的侍奉者的沙龍
13會員
13內容數
「當我覺得電影難看的時候,不是電影不好,是我不好。」沒人贊助的情況下每週都進電影院看好幾部電影,每一部我都可以隨便罵;除了愛情電影,驚悚片、鬼片、動作冒險跟黑色幽默的喜劇都愛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電影,只有適合你的電影,用【貓罐頭】快速開罐,用【煎魚】細細品嚐電影與社會文化交織的深入觀察。
2023/05/05
媽媽愛你愛到死,要死一起死。 母親節,帶你媽媽來看吧!你媽有可能會跟你斷絕關係。
Thumbnail
2023/05/05
媽媽愛你愛到死,要死一起死。 母親節,帶你媽媽來看吧!你媽有可能會跟你斷絕關係。
Thumbnail
2023/05/04
台灣的海報就是《捍衛4任務》,我的縮圖把基努的頭切掉了 以免他被仇家爆頭
Thumbnail
2023/05/04
台灣的海報就是《捍衛4任務》,我的縮圖把基努的頭切掉了 以免他被仇家爆頭
Thumbnail
2023/03/17
跨越類型的時代經典, 幽默諷刺的天才之作, 堪稱恐怖片界的《大國民》。 (電影系的人不要打我,要排很久)
Thumbnail
2023/03/17
跨越類型的時代經典, 幽默諷刺的天才之作, 堪稱恐怖片界的《大國民》。 (電影系的人不要打我,要排很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是一部不看可惜 看了會很傷心(好的傷心)的電影
Thumbnail
這是一部不看可惜 看了會很傷心(好的傷心)的電影
Thumbnail
想見你電視劇在豆瓣評分得了9.2,而電影版在豆瓣評分只得了6.2,電影的情節與電視劇差異在哪裡,為什麼評價差異如此之大?本篇評論有雷小提醒。在電影最初開始先鋪陳雨萱跟子維的相遇,這邊原本應該要拍攝出浪漫、衝擊,但卻讓我感到好像在看婚禮紀錄片,劇情順暢,少了衝突張力,以及和電視版太多重覆的鏡頭與劇情。
Thumbnail
想見你電視劇在豆瓣評分得了9.2,而電影版在豆瓣評分只得了6.2,電影的情節與電視劇差異在哪裡,為什麼評價差異如此之大?本篇評論有雷小提醒。在電影最初開始先鋪陳雨萱跟子維的相遇,這邊原本應該要拍攝出浪漫、衝擊,但卻讓我感到好像在看婚禮紀錄片,劇情順暢,少了衝突張力,以及和電視版太多重覆的鏡頭與劇情。
Thumbnail
雖然我是抱著對劇情一無所知的知識量入場,但整體來說還是很喜歡的,整整兩小時多的時間不管是運鏡、色調、配樂、演技、都很讓人驚艷,幾乎都沈浸在大螢幕中(只有少數的對話感到出戲)
Thumbnail
雖然我是抱著對劇情一無所知的知識量入場,但整體來說還是很喜歡的,整整兩小時多的時間不管是運鏡、色調、配樂、演技、都很讓人驚艷,幾乎都沈浸在大螢幕中(只有少數的對話感到出戲)
Thumbnail
那天的你,還站在原地 很久沒有看到編排這麼好的台式電影愛情劇了,縱使有些缺憾,但基本上都是瑕不掩瑜,看的出來導演跟剪接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劇情的銜接上並沒有太大的矛盾,過場也很順,尤其是不會刻意賣狗血或是說教(點到為止),讓整體觀影的過程是非常舒服的(要熬過一下開場),以下我會分幾個部分來說明這部
Thumbnail
那天的你,還站在原地 很久沒有看到編排這麼好的台式電影愛情劇了,縱使有些缺憾,但基本上都是瑕不掩瑜,看的出來導演跟剪接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劇情的銜接上並沒有太大的矛盾,過場也很順,尤其是不會刻意賣狗血或是說教(點到為止),讓整體觀影的過程是非常舒服的(要熬過一下開場),以下我會分幾個部分來說明這部
Thumbnail
《你是豬》散發出的是強烈批判性,不管是在台詞上的髒話連篇、劇情上各個種族對彼此的指控、或是針對社會制度毫不保留的針貶,雖然片長只有60分鐘,但裡頭要批判的事情可能比一般劇情電影還要來的多,野心很大,也都能有所論述。
Thumbnail
《你是豬》散發出的是強烈批判性,不管是在台詞上的髒話連篇、劇情上各個種族對彼此的指控、或是針對社會制度毫不保留的針貶,雖然片長只有60分鐘,但裡頭要批判的事情可能比一般劇情電影還要來的多,野心很大,也都能有所論述。
Thumbnail
「無聲」像被針扎一般的坐立難安;「無聲」像被勒住脖子一般無法呼吸。這「無聲」的重如泰山,這「無聲」的不容忽視。「無聲」的吶喊卻最深刻。
Thumbnail
「無聲」像被針扎一般的坐立難安;「無聲」像被勒住脖子一般無法呼吸。這「無聲」的重如泰山,這「無聲」的不容忽視。「無聲」的吶喊卻最深刻。
Thumbnail
我對於近期國片的表現可說是失望透頂。直到我今天看了《返校》。我可以斬釘截鐵的說:我覺得非常非常的好看。
Thumbnail
我對於近期國片的表現可說是失望透頂。直到我今天看了《返校》。我可以斬釘截鐵的說:我覺得非常非常的好看。
Thumbnail
《破處》是一次力道十足的生猛嘗試,但在整體方向和調性上都不知道要走向何方,這樣的題材突破令人欣喜,也抓到了我個人認為非常好的核心情感,可惜執導、拍攝上沒有通盤想好自己究竟想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也未能把握主旨訊息,故事開展過度凌亂、破碎,甚至可能讓為了看「性喜劇」進場的觀眾覺得完全不符期待。
Thumbnail
《破處》是一次力道十足的生猛嘗試,但在整體方向和調性上都不知道要走向何方,這樣的題材突破令人欣喜,也抓到了我個人認為非常好的核心情感,可惜執導、拍攝上沒有通盤想好自己究竟想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也未能把握主旨訊息,故事開展過度凌亂、破碎,甚至可能讓為了看「性喜劇」進場的觀眾覺得完全不符期待。
Thumbnail
看完特映的感覺是:如果你能夠享受荒唐、享受離奇、享受各種一廂情願的劇情設定的人,或許你能看得很開心、吐槽吐得很開心,短暫忘掉生活的傷痛和怨懟;否則,還是別挑戰這部片吧。
Thumbnail
看完特映的感覺是:如果你能夠享受荒唐、享受離奇、享受各種一廂情願的劇情設定的人,或許你能看得很開心、吐槽吐得很開心,短暫忘掉生活的傷痛和怨懟;否則,還是別挑戰這部片吧。
Thumbnail
這是一部十分考究觀者心理素質,卻又同時在風暴的中心點,倡議著與世無爭的大愛的作品。先將己身情緒收縮至零,拋開一切對於社會與實際既存想像,放逐道德箝制的所有,如此一來,《誰》能在感性裡烙印地多深刻,就有多深刻。既然生命何其悲苦,財富、聲名,物質之於意識衝擊,終究是二手的;放得下或揮不去,或許才是最沈重
Thumbnail
這是一部十分考究觀者心理素質,卻又同時在風暴的中心點,倡議著與世無爭的大愛的作品。先將己身情緒收縮至零,拋開一切對於社會與實際既存想像,放逐道德箝制的所有,如此一來,《誰》能在感性裡烙印地多深刻,就有多深刻。既然生命何其悲苦,財富、聲名,物質之於意識衝擊,終究是二手的;放得下或揮不去,或許才是最沈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