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查無此心》臺灣電影沒有不好,是我不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23年,當我們談到臺灣電影,你會想到什麼?

身為一個只會寫文章自娛自樂的影評人,我外行地錯過了2022年末《查無此心》的兩小時影展版,買了一場有張鈞寧映後座談的特別場,除了同場有一個張鈞甯的粉絲很可愛的在獻花時跌倒被他的女神扶起來之外,我跟其他所有觀眾看的版本是一樣的。

粉絲跌倒事發突然,張鈞甯還衝上去扶

粉絲跌倒事發突然,張鈞甯還衝上去扶

看了其他看過影展版的人說,影展版比較內斂、情感細膩而完整,商業院線版在許多細節的處理相對粗野外放,展現出討好一般觀眾口味的爆米花口感,雖然我無緣比較,但我願意很真誠地告訴各位:

《查無此心》是一部就算端上國際舞台,水準也不輸日韓歐美中印泰的上盛之作。

縱然院線版為主流市場做出了妥協,縱然劇情還是有些許不完美之處,但只要撇開我們對「完美電影」的虛無執著,《查無此心》為所謂的「臺灣電影」樹立起了一個全新的標竿,無論是影片質感、演員選角與劇情鋪陳,你都可以在其中看見難得可貴的創作能量。

你覺得我說了半天,都好像是在隔靴搔癢?確實如此,如果要不暴雷的推薦這部片,我所能做的便只有不斷吹捧本片的製作,搞得我好像有收錢業配一樣。

所以不要急,接下來我會暴雷的,我會好好的透過幾個關鍵的劇情討論,明確的告訴你,為什麼《查無此心》幾乎是近五年最好的國片,以及為什麼我會說:「臺灣電影沒有不好,是我(們)不好」。


請給我一張One-way ticket

這種暗藏訊息的電影很難宣傳,或許是這片票房不高的原因(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這種暗藏訊息的電影很難宣傳,或許是這片票房不高的原因(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深入討論《查無此心》之前,大家不妨跟我一起做個練習,首先,我不將《查無此心》定位為「驚悚風格的警匪懸疑片」,我將之定位為色調黑暗的「冒險電影」。

請從這個角度開始思考,色調黑暗的冒險電影對你來說最重要、最影響電影成敗的關鍵元素是什麼?

是成堆的屍體?是獵奇的殺人動機?是驚心動魄的警匪追逐?還是峰迴路轉的真相大白?

對我來說,以上都不是我認為必須的要素,像《查無此心》這種電影,在開始的第一幕中,就應該殘酷地發給主角一張One-way ticket,給她一個非得深陷其中的理由。

明知可能有去無回,還堅持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明知可能有去無回,還堅持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無論是為錢、為情、為了求之不得的執念,請說服我為什麼非得是這個主角,為什麼她非得冒著賠上性命的風險也不放棄,為什麼她不能隨便查查然後打卡下班回家睡覺。

《查無此心》做到了,從開場沒多久的槍響,到離奇的外籍移工失蹤案,加上張鈞甯與阮經天令人心碎的演技,本片將主角的遭遇與片中的案件緊緊扣合在一起,觀眾絕對不會懷疑角色的動機。

當主角『非查不可』的動機確立,其餘橋段的編排與技術之展示,都是錦上添花,我也很能夠輕易忽略『推理的部分好像有點無聊』或是『打鬥場面稍微有點沒那麼精彩』的『小問題』。

去年年底張孝全主演的《罪後真相》,就是一個在這方面處理上我覺得比較糟糕的反例,雖然該片的演員、氣氛營造與劇情都很到位,唯獨其中幾場戲,主角群明明在逃亡,卻還可以在城市中遊走,去商店買買東西,再到廢棄泳池聊聊天。

《罪後真相》劇照

《罪後真相》劇照

我不是說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警察的追緝死角,但在劇情上安排這種明顯會降低緊張感的橋段,非但不會為電影加分,還會讓我頓失與角色的連結,簡單來說,就是『出戲感』。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邱澤的《江湖無難事》,或今年風風火火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這件事》,劇情在中後段,給了太多『逃生門』,主角抽身離開的機會多了,就沒有什麼非贏的不可的理由。

對我來說和《查無此心》一樣好甚至更好的國片,屬吳慷仁的《狂徒》,現在在Netflix上看得到,同樣是一部劇情開場就踩下油門,到片尾才輕輕鬆開的電影。

我同樣沒有業配《狂徒》,當年我看到愛不釋手跑去問發行商貴金影業什麼時候出光碟還被已讀,只能說沒聲量好可憐(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我同樣沒有業配《狂徒》,當年我看到愛不釋手跑去問發行商貴金影業什麼時候出光碟還被已讀,只能說沒聲量好可憐(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用文謅謅的台詞講拳拳到肉的傷心

回到《查無此心》之中,這部片帶給我深深的陰鬱感,從水流屍、到非法移工的處境,再到傷心欲絕的男女主角,本片一再往人性的黑暗面去,不斷向下挖掘,片中的壞事接連發生,觀影中我在各個屍體與兇殺之間感受到濃濃的不舒服。

也正是這樣的不舒服,讓我深深愛上這部電影。

我相信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或許會有一些觀眾開始討論片中有些掉書袋的台詞,片中的台詞有時候過分精準和文藝,顯得有些不像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人。

其實韓國電影裡文謅謅的台詞也很多,『西八XXX』的五字經也是一狗票(這句話夠不掉書袋了吧?),但因為不是我們的語言,我們往往會忽略那些外語中的不自然。

《查無此心》片中的台詞非常不口語,其中宋少卿演的法醫完全不像一般人的用詞(沒有一個橋段讓他宣告死者是「酒駕自撞死亡」實在是太可惜了,浪費一個好演員,張鈞甯或許是演過太多字正腔圓的中國影劇,電影裡她的台詞發音都有點太準確,但我同樣不討厭他們的詮釋。

演員群非常強(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演員群非常強(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電影終究是電影,只要電影內的風格前後一致,我不在乎台詞過於文藝的問題,現實生活中我也有遇過說話很文藝很精準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習慣加上很多冗言贅字。

《查無此心》透過文謅謅的台詞﹑角色高張力的演出,加上血肉模糊的視覺效果,打造出了一個虛實交錯的電影世界,我們覺得一切好貼近現實,所有的情緒我們都身臨其境,卻又時不是會被高度結構化的劇情深深吸引。

我同時很愛阮經天的演出,我從來沒有覺得他帥,所以他演男主角時我都不怎麼喜歡,如今詮釋一個傷心欲絕的非法移工仲介人,所呈現出來的頹廢帥,才真正讓我覺得這是完全適合他的角色。

阮經天近年作品不多

阮經天近年作品不多


很好看的綠色

整部電影的調色超美,尤其是片中各種慘綠(色票上應該沒有這個名詞),好看到我多設定了一個標題。

片中好幾幕的綠色都用的超好。

片中好幾幕的綠色都用的超好。


那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缺點

片中有些橋段感覺鋪陳不夠,尤其是電影中後段應該是推理高潮或動作高潮的地方,有些雷聲大雨點小,推理的部不夠聰明,打鬥的部分不夠精彩,都是這部片比較明顯的缺點,好在故事說得不錯,我暫且可以歸類為「無傷大雅」。

如果你對於這些事有點介意,《查無此心》可能就不是你的首選了。


臺灣電影沒有不好,是我不好

「國片好難看哦。」、「臺灣拍的不意外啦!」、「我等上串流再看就好啦!」

雖然有些臺灣電影的品質確實有待加強,但國片近年來的佳作還是不少,每次當我踏出同溫層,看著一般觀眾對臺灣電影的普遍印象,那種宛如殺父仇人的怒罵,我還是會感到怵目驚心。

一方面我也同意某些語言低俗、劇情浮濫和粗製濫造的國片,確實會造就大眾『國片好爛』的印象;

但另一方面,我也想反問每一個,沒錯,我說每一個做出這樣留言的人,有沒有反省過自己的品味,如果明明是自己愛看賀歲爛片,喜歡看那些用網路黃色笑話撐起來的空洞劇本,深度劇情片不看、製作精良的國產鬼片不看、用肢體與劇情認真寫出來的鎮密喜劇不看,

檢討觀眾是創作者不應該做的事,但我不是電影製作方,我可以隨便講,我還是希望所有的觀眾,可以知行合一,當我們嘴上痛罵著某些真的很爛製作的很不用心的電影時,還是不要忘記關心我們的好電影。

就像這陣子吵得很兇的『錫蘭說臺灣媒體很爛』的風潮一樣,早就有一群人大聲疾呼,想要改善整個領域的現況,同時也有不少對社會議題深度剖析的媒體,但點閱率和擴散性都非常可怕。

群眾一方面獵巫指責某些新聞台沒有善盡媒體義務,轉身又的在重要議題上不求甚解,找個懶人包看個短影片就覺得自己『善盡公民義務了』。


結論

優良國片的革命其實早已實行多年,遙想2020,COVID-19肆虐全球,臺灣還是一片淨土的時候,在眾多好萊塢大片宣告延期時,《孤味》、《刻在你心裡的名字》、《怪胎》、《消失的情人節》、《同學麥娜斯》與《無聲》等國片蓬勃發展,每一部作品都有非常好的演員與深刻的議題,一再顯現自由的臺灣其實孕育了一群富有能量的創作者。

《查無此心》不是完美的電影,我同時也要說完美的電影不存ㄗ...是真的不存在(這個梗圖的結論是存在),以它的好看程度與上映兩週後的票房看起來,它又即將要是一部製作精良,但乏人問津的好作品。

好萊塢的編劇與演員持續罷工,接下來的一兩年我們會暫時失去美國大片,或許又是一個屬於國片的機遇之窗,到那個時候,我期望像《查無此心》這樣的臺灣片,可以獲得更多屬於它的應有的關注。

還不來看我的電影嗎?

還不來看我的電影嗎?

「當我覺得電影難看的時候,不是電影不好,是我不好。」沒人贊助的情況下每週都進電影院看好幾部電影,每一部我都可以隨便罵;除了愛情電影,驚悚片、鬼片、動作冒險跟黑色幽默的喜劇都愛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電影,只有適合你的電影,用【貓罐頭】快速開罐,用【煎魚】細細品嚐電影與社會文化交織的深入觀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媽媽愛你愛到死,要死一起死。 母親節,帶你媽媽來看吧!你媽有可能會跟你斷絕關係。
台灣的海報就是《捍衛4任務》,我的縮圖把基努的頭切掉了 以免他被仇家爆頭
跨越類型的時代經典, 幽默諷刺的天才之作, 堪稱恐怖片界的《大國民》。 (電影系的人不要打我,要排很久)
沒有感人的故事、沒有動人的成長曲線,評價也普普通通, 但最重要的,這部電影將為我們介紹一名全新的復仇者! 也只能放隊長與東尼的舊照了,真的好想他們。
媽媽愛你愛到死,要死一起死。 母親節,帶你媽媽來看吧!你媽有可能會跟你斷絕關係。
台灣的海報就是《捍衛4任務》,我的縮圖把基努的頭切掉了 以免他被仇家爆頭
跨越類型的時代經典, 幽默諷刺的天才之作, 堪稱恐怖片界的《大國民》。 (電影系的人不要打我,要排很久)
沒有感人的故事、沒有動人的成長曲線,評價也普普通通, 但最重要的,這部電影將為我們介紹一名全新的復仇者! 也只能放隊長與東尼的舊照了,真的好想他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周末夜,兩姊弟心血來潮說要看電影,點開了網飛推薦的其中一部:《查無此心》。 自〈如懿傳〉後,我對張鈞甯的好感度大幅提升。 早年在〈痞子英雄〉中欣賞過她的表演之外,近期對她的印象就是2021年上映的〈緝魂〉。 她去中國的那段時間,作品我幾乎都沒看過。 但要是看到她的演出,幾乎每次都覺得印象深刻
Thumbnail
《查無此心》是講述一個警察與非法移工仲介因為一起無名女屍案件攜手辦案,並在最終抓獲兇手,同時讓各自心中原本無法放下的事都釋懷的故事。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去年入場觀賞臺灣電影《周處除三害》,雖然當時票房和口碑平平,但近期在Netflix上架後卻意外贏得點擊率與好評。串流平臺的崛起是否意味著戲院文化的不合時宜?現今觀眾更趨向家庭影院。此外,劇情中對新興宗教的描述也引發了深思,如何判斷善惡有別?這些議題都值得探討。
Thumbnail
像《查無此心》這種犯罪懸疑驚悚片,我覺得是香港片商會買的片種呢!想不到在去年HKAFF上映過後,12月尾便直上Netfilx 當時我恰好也在追Netflix的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兩套作品也是關於外籍移工(外勞),有點好奇只是偶然,還是有甚麼特殊原因令台灣人越來越關注這個議題呢?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適逢《周處除三害》上架串流並於中國上映,後續叫好叫座卻少有負評,與23年即時感受有所違背,近日聽聞台通何欸對電影多有批評,進而起心動念簡述不滿
Thumbnail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Thumbnail
不難看的一部電影,但就是少了什麼!而這少了什麼,大概就是許多台灣電影的現狀,說不上不行或很難看,有把故事講完,但哪裡就是覺得少了什麼~~而且這個現狀其實也很久了XDDD
Thumbnail
《查無此心》在Netflix上架了,這是張鈞甯阮經天睽違15年再度攜手合作的傑出作品!兩人在片中都有不俗表現,非常值得一看!
不太看台灣電影。 台灣得獎的電影,劇本肯定寫得很好,演員也一定是演技很細膩,並非否定台灣電影的創作與質感,而是發現那些台灣「好看」的電影,幾乎都會我深感痛苦⋯ 原生家庭、病痛、絕望、無能為力、憤怒、相愛又相殺、放下一切遠行出走⋯等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週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即視感,太真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周末夜,兩姊弟心血來潮說要看電影,點開了網飛推薦的其中一部:《查無此心》。 自〈如懿傳〉後,我對張鈞甯的好感度大幅提升。 早年在〈痞子英雄〉中欣賞過她的表演之外,近期對她的印象就是2021年上映的〈緝魂〉。 她去中國的那段時間,作品我幾乎都沒看過。 但要是看到她的演出,幾乎每次都覺得印象深刻
Thumbnail
《查無此心》是講述一個警察與非法移工仲介因為一起無名女屍案件攜手辦案,並在最終抓獲兇手,同時讓各自心中原本無法放下的事都釋懷的故事。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去年入場觀賞臺灣電影《周處除三害》,雖然當時票房和口碑平平,但近期在Netflix上架後卻意外贏得點擊率與好評。串流平臺的崛起是否意味著戲院文化的不合時宜?現今觀眾更趨向家庭影院。此外,劇情中對新興宗教的描述也引發了深思,如何判斷善惡有別?這些議題都值得探討。
Thumbnail
像《查無此心》這種犯罪懸疑驚悚片,我覺得是香港片商會買的片種呢!想不到在去年HKAFF上映過後,12月尾便直上Netfilx 當時我恰好也在追Netflix的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兩套作品也是關於外籍移工(外勞),有點好奇只是偶然,還是有甚麼特殊原因令台灣人越來越關注這個議題呢?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適逢《周處除三害》上架串流並於中國上映,後續叫好叫座卻少有負評,與23年即時感受有所違背,近日聽聞台通何欸對電影多有批評,進而起心動念簡述不滿
Thumbnail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Thumbnail
不難看的一部電影,但就是少了什麼!而這少了什麼,大概就是許多台灣電影的現狀,說不上不行或很難看,有把故事講完,但哪裡就是覺得少了什麼~~而且這個現狀其實也很久了XDDD
Thumbnail
《查無此心》在Netflix上架了,這是張鈞甯阮經天睽違15年再度攜手合作的傑出作品!兩人在片中都有不俗表現,非常值得一看!
不太看台灣電影。 台灣得獎的電影,劇本肯定寫得很好,演員也一定是演技很細膩,並非否定台灣電影的創作與質感,而是發現那些台灣「好看」的電影,幾乎都會我深感痛苦⋯ 原生家庭、病痛、絕望、無能為力、憤怒、相愛又相殺、放下一切遠行出走⋯等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週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即視感,太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