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社會,原來是因為「身為父母光環不再」?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一位年輕的未婚男性朋友傳給我這篇文章跟我說:這樣誰敢生小孩?

文章是有關一位爸爸,孩子出生後家裡生活品質大大下滑的苦水文,包括夫妻關係像是住在一起的兩個家長,逐漸遠離朋友圈失去自己的社交生活,面對失控的孩子還要忍住不能打罵…等等。

文中甚至寫道:成為父母,整個社會文化要求你表現必須是「成為父母好幸福」「孩子是一份上天賜與的禮物」。因此當面臨育兒壓力,不敢表現出來不幸福,身體和心理健康開始出現問題。

當了爸爸就應該表現幸福,符合一般人期待?這太幼稚了。我換個方式問他:在竹科工作辛不辛苦?上班時間長不長?老闆機不機歪?答案都是Yes,頂著高學歷高科技高薪水的光環在外面走路有風,決不能承認自己不開心,就像當爸爸不能承認自己不開心。但為什麼總能自我療傷後在公司繼續幹下去?因為公司用白花花的銀子砸昏你,還出錢定期讓你健康檢查確保你的肝是新鮮的,看在錢+光鮮亮麗名片的份上,男人們就牙一咬忍痛繼續幹下去。

然養兒育女卻沒有白花花的銀子跟響噹噹的公司名號來回饋給父母的付出,這可是要怎麼支撐堂堂男子漢的自尊心?我認為與其說「不敢承認當父母不幸福」,應該是不敢承認「當父母沒有更多實質回饋」,虛榮的光環也好、「持續性量化數字」回饋也好。

咱們父母那個年代,沒了華麗的物質誘惑,便從簡單日常來尋找心靈的富足。孩子畫了張鬼畫符,就等不及拿去炫耀給街坊鄰居;孩子長得頭好壯壯,父母就開始到處傳授給孩子吃什麼好。這些日常,都成為街坊鄰居誇讚的成功父母role model,更是父母引以為傲的光環。現今社會人們口味變重,如果父母付出的回報只看量化數字,無法從孩童成長得到心靈上的回饋,無法從日常教養過程中自我領悟成長,那拜託不要生小孩、養養寵物就好,讓這個社會健康一些。畢竟不是每個父母都可以當百萬網紅把一家大小日常生活拍成影片轉取流量變現,得到另類的光環。

現今少子化問題,不只是因為養不起孩子,還有一群膚淺又拒絕長大的大人。政府除了給一大堆育兒補助,更應該從(大人)價值觀的教育做起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本文探討韓國政府為應對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低迷而推行的外籍家庭傭工計劃。儘管政策的初衷是為了支援雙職家庭提供育兒服務,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諸多問題,包括勞工待遇、薪金爭議以及隱私侵犯等,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即將於2024年實施的計劃是否能夠成功,仍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合作與改進。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本文探討韓國政府為應對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低迷而推行的外籍家庭傭工計劃。儘管政策的初衷是為了支援雙職家庭提供育兒服務,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諸多問題,包括勞工待遇、薪金爭議以及隱私侵犯等,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即將於2024年實施的計劃是否能夠成功,仍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合作與改進。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對於國家政策應對少子化的問題,我看到的是,長期房價向上,央行貨幣政策的支撐,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這會是養育巨大的障礙,不太可逆的房價(可能就緩跌)是可預見的。
Thumbnail
臺灣2023年大學錄取率持續居高,但私校招生缺額仍未解決。在『華山論見』節目中,專家提出不同學校招生祕訣,提供多元選擇。少子化衝擊對教育環境造成影響,青年失業問題日益嚴重。此外,花蓮縣政府的青年發展中心提供創業平臺,成為花蓮青年圓夢的助力。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少子化現象的日益嚴重,許多人開始探討其背後的原因。房價上漲常被認為是影響年輕人生育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本文將從多個角度來探討少子化的多重根源,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這一社會現象。
Thumbnail
前幾天,一位年輕的未婚男性朋友傳給我這篇文章跟我說:這樣誰敢生小孩? 文章是有關一位爸爸,孩子出生後家裡生活品質大大下滑的苦水文,包括夫妻關係像是住在一起的兩個家長,逐漸遠離朋友圈失去自己的社交生活,面對失控的孩子還要忍住不能打罵…等等。 文中甚至寫道:成為父母,整個社會文化要求你表現必須是「成
Thumbnail
私立大學人事室從縮減行政人力支出著手,遇缺不補之外,人鎖定資深、薪水高的員工,透過修改考核辦法,考績不好的調職及降薪,讓資深員工知難而「退」退休去。
說人類需要煎熬、資源分配不均。 其實,只是更多人只是接受了社會的潛意識,而不願意做自己。 接收了上一代給下一代的訊息,讓精神傳承大於具體傳承。就是在朝進化前進。 這就是我們比實際更需要自由民主的原因。 少子化! 真的是答案,不是問題。
Thumbnail
近幾年出生率逐年下降,2022 年全年的出生人數為 13 萬 8,986 人😭,較 2021 年整年度又減少 14,834 人,儼然變成了一個嚴重的國安問題。人口數攸關一國的國力,影響重大,進一步造成人口老化、勞動結構失衡,就是一個很恐怖的結果,🌟🌟🌟必須要盡早從育兒協助、薪資結構、企業整頓
Thumbnail
臺灣所面臨的少子化問題對於教育單位的衝擊擴大,這一波接一波的倒閉風潮吹進了私立大學校園,招收不足額的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招生不佳的私立大學只能依法停招。然而,已有多位國際名人、高等教育專家認為大學的倒閉潮才剛開始,美國未來學家、知名演講者湯瑪斯.傅萊曾提到:「2030年,全球將有一半的大學會消失。」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對於國家政策應對少子化的問題,我看到的是,長期房價向上,央行貨幣政策的支撐,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這會是養育巨大的障礙,不太可逆的房價(可能就緩跌)是可預見的。
Thumbnail
臺灣2023年大學錄取率持續居高,但私校招生缺額仍未解決。在『華山論見』節目中,專家提出不同學校招生祕訣,提供多元選擇。少子化衝擊對教育環境造成影響,青年失業問題日益嚴重。此外,花蓮縣政府的青年發展中心提供創業平臺,成為花蓮青年圓夢的助力。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少子化現象的日益嚴重,許多人開始探討其背後的原因。房價上漲常被認為是影響年輕人生育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本文將從多個角度來探討少子化的多重根源,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這一社會現象。
Thumbnail
前幾天,一位年輕的未婚男性朋友傳給我這篇文章跟我說:這樣誰敢生小孩? 文章是有關一位爸爸,孩子出生後家裡生活品質大大下滑的苦水文,包括夫妻關係像是住在一起的兩個家長,逐漸遠離朋友圈失去自己的社交生活,面對失控的孩子還要忍住不能打罵…等等。 文中甚至寫道:成為父母,整個社會文化要求你表現必須是「成
Thumbnail
私立大學人事室從縮減行政人力支出著手,遇缺不補之外,人鎖定資深、薪水高的員工,透過修改考核辦法,考績不好的調職及降薪,讓資深員工知難而「退」退休去。
說人類需要煎熬、資源分配不均。 其實,只是更多人只是接受了社會的潛意識,而不願意做自己。 接收了上一代給下一代的訊息,讓精神傳承大於具體傳承。就是在朝進化前進。 這就是我們比實際更需要自由民主的原因。 少子化! 真的是答案,不是問題。
Thumbnail
近幾年出生率逐年下降,2022 年全年的出生人數為 13 萬 8,986 人😭,較 2021 年整年度又減少 14,834 人,儼然變成了一個嚴重的國安問題。人口數攸關一國的國力,影響重大,進一步造成人口老化、勞動結構失衡,就是一個很恐怖的結果,🌟🌟🌟必須要盡早從育兒協助、薪資結構、企業整頓
Thumbnail
臺灣所面臨的少子化問題對於教育單位的衝擊擴大,這一波接一波的倒閉風潮吹進了私立大學校園,招收不足額的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招生不佳的私立大學只能依法停招。然而,已有多位國際名人、高等教育專家認為大學的倒閉潮才剛開始,美國未來學家、知名演講者湯瑪斯.傅萊曾提到:「2030年,全球將有一半的大學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