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SS中彰投苗)豐原 石岡 后里半日遊(下),UBike 電動自行車初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后豐鐵馬道」於94年4月17日開通啟用,貫穿原舊山線「9號隧道」,再經花梁鋼橋,全長5.8公里。自行車道也與「東豐自行車綠廊」相接,形成總長19公里,具獨特懷舊魅力的自行車專用道。
河童是從東豐自行車綠廊的一段 沿著一般道路 接上后豐自行車道

河童是從東豐自行車綠廊的一段 沿著一般道路 接上后豐自行車道

自由行 跟團 都行

河童介紹景點時,總希望用個人自由行和團體旅行的觀點和角度說明。現在的自媒體(包括部落客的文字和圖片,youtuber網紅的影像)通常以景點出發,串連旅遊動線,從事區域旅行,達到所謂的(點 線 面)的深度旅遊,如此,方便大家跟著走。

其實,google搜尋可以自己規劃景點,再以交通工具的不同(例如步行 自行車 大眾運輸或自駕)再串連景點排定順序,也能達到一日遊或是半日遊的目標。河童先介紹自己的玩法,大家可以參考,至於帶團的走法就會有所不同(考慮到遊覽車進出 團體行動安全等因素),河童也在解說上有所保留,把一些精采的故事留給團客,但不吝分享在文章之中,只是點到為止。

后豐自行車道與舊山線有關

后豐鐵馬道是結合自行車慢旅,生態和歷史,尤其是跟台灣第一次空間革命(台灣縱貫鐵路全通)習習相關。有興趣的讀友可以參考(佐榮寫真館)的影片:

河童建議,這條自行車道不長,可以向東結合(東豐自行車綠廊)或者向北結合(泰安自行車道)或者向西結合(甲后自行車道),規劃半日遊一日遊。這次重點名勝古蹟以(九號隧道)和(花梁鋼橋)為主,如果帶團會加入(后里馬場)的參觀和體驗。

九號隧道北口的題字(潛行不窒)曾遭到破壞 河童拍攝/2023年

九號隧道北口的題字(潛行不窒)曾遭到破壞 河童拍攝/2023年

「后豐鐵馬道」另一個熱門景點——「9號隧道」,亦建於西元1908年,全長1.2公里,是臺鐵舊山線最長的一座隧道,隧道南口由日治時代第5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題字『氣象雄深』,隧道北口為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題字『潛行不窒』。
優美的鋼橋 百年歷史 值得推薦 建議到(葫蘆墩觀景平台)拍照  河童拍攝/2023年

優美的鋼橋 百年歷史 值得推薦 建議到(葫蘆墩觀景平台)拍照 河童拍攝/2023年

后豐鐵馬道招牌「花梁鋼橋」建於日治時代(明治41年) 1908年完工,其下部結構是混凝土砌塊石沉箱,橋座是磚角石構成,為罕見之交通工藝品。站在遠處觀望,立即能感受到它的氣勢雄偉。「花梁鋼橋」亦處臺鐵舊山線最南端的景點,全長382公尺,每兩個橋墩上都有一組俗稱花梁的鋼製桁架,為結合力與美的工程作品。
此休息平台 供人拍照 旁邊即是現在的山線鐵道 可欣賞火車快飛 河童拍攝/2023年

此休息平台 供人拍照 旁邊即是現在的山線鐵道 可欣賞火車快飛 河童拍攝/2023年

花馬天空步道 設計新潮

因為2018年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所開闢的步道,從后里車站連結到后里馬場。「花馬道」設計為半簍空的鍍鋅鋼網空中步道,避開樹木彎曲施作,若遇樹木難以避開,橋面則以開口方式繞開,讓綠樹原地生長。除了重視生態外,夜間也有燈光設計,有人喜歡晚上趁著涼風來此散步。

自行車騎上來有一些上坡感覺 因河童騎著電輔自行車  非常輕鬆 河童拍攝/2023年

自行車騎上來有一些上坡感覺 因河童騎著電輔自行車 非常輕鬆 河童拍攝/2023年

由於花馬道的后里車站後站沒有設立Ubike據點,河童誤判之下,將電輔車在高架橋下歸還,並步行到后里車站,結果是可以在后里車站旁還車,提醒大家注意。

下次再從后里車站 騎ubike去(甲后自行車道)或是泰安自行車道

下次再從后里車站 騎ubike去(甲后自行車道)或是泰安自行車道

這趟自行車慢旅,其實花不了三個小時,Ubike電輔車的收費約140元,提供大家參考。

若希望在中部在地旅遊,可以連絡河童,可代客規劃行程,或配客人行程。連絡方式:

kappahwang@gmail.com

內文部分來自台中市政府和維基百科的介紹,若有侵權,請通知而刪除。






河童是專業的領隊和導遊,領域以在地居遊,人文旅行,生態旅遊三大類。歡迎參加開團的活動。可供客製化行程服務。 在地居遊(目前以基隆,宜蘭,頭城,日月潭為主) 人文旅行(目前以台北府城,台灣的日本神社等為主) 生態旅遊(登山和步道健行,例如環台北天際線縱走,淡蘭古道等) 國外帶團:小三通(金門 廈門 武夷山等) 麗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介紹豐原騎到后豐自行車道口,騎去東豐自行車道綠廊,從五分車懷舊公園折返。
位於頭社盆地南邊的三聖宮,奉祀三山國王為主神,廟貌雖然談不上宏偉壯觀,但是卻顯得古色古香,是頭社地區的信仰中心。根據史料記載,三聖宮的三山國王原本是分散奉祀在民宅之中,早期對於防番害及求雨方面相當靈驗,因此居民倡建廟宇,以作為庄民共同祈求祭拜之用。
月潭步道是條由頭社壩至玄光寺間的步道,分環潭步道與公路二段全長6.5公里。 前段隧道口至頭社壩環潭步道約2.5公里,途中生態豐富,後段至玄光寺環潭公路約4公里。月潭段步道可謂是宋朝女詩人李清照 《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青龍山步道位在玄光寺和玄奘寺之間,雖然只850公尺,加上慈恩塔 玄光碼頭以及蔣介石等歷史和故事,浮生半日都不夠。
早期為隸屬平埔族的巴布薩族半線社人的活動場域,舊稱「半線」[1],後明鄭部將劉國軒屯兵鎮壓原住民,在軍隊保護下,漢人陸續到來,開鑿水利,人口漸聚,發展出村落街巷,在臺中市產生前,是臺灣中部的政經中心。1723年劃大甲溪以南、虎尾溪以北的土地為「彰化縣」,據福建巡撫王紹蘭的《彰化縣城碑記》,「彰化」兩
介紹豐原騎到后豐自行車道口,騎去東豐自行車道綠廊,從五分車懷舊公園折返。
位於頭社盆地南邊的三聖宮,奉祀三山國王為主神,廟貌雖然談不上宏偉壯觀,但是卻顯得古色古香,是頭社地區的信仰中心。根據史料記載,三聖宮的三山國王原本是分散奉祀在民宅之中,早期對於防番害及求雨方面相當靈驗,因此居民倡建廟宇,以作為庄民共同祈求祭拜之用。
月潭步道是條由頭社壩至玄光寺間的步道,分環潭步道與公路二段全長6.5公里。 前段隧道口至頭社壩環潭步道約2.5公里,途中生態豐富,後段至玄光寺環潭公路約4公里。月潭段步道可謂是宋朝女詩人李清照 《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青龍山步道位在玄光寺和玄奘寺之間,雖然只850公尺,加上慈恩塔 玄光碼頭以及蔣介石等歷史和故事,浮生半日都不夠。
早期為隸屬平埔族的巴布薩族半線社人的活動場域,舊稱「半線」[1],後明鄭部將劉國軒屯兵鎮壓原住民,在軍隊保護下,漢人陸續到來,開鑿水利,人口漸聚,發展出村落街巷,在臺中市產生前,是臺灣中部的政經中心。1723年劃大甲溪以南、虎尾溪以北的土地為「彰化縣」,據福建巡撫王紹蘭的《彰化縣城碑記》,「彰化」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騎完「后豐鐵馬道」接著前往「東豐自行車綠廊」,這條自行車道是全臺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沿舊台鐵「東勢支線」,由豐原國四高架道下到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全長12公里,於民國89年11月15日啟用,途中會經過13座涵洞、四座橋樑,沿途林蔭夾道風光明媚!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來桃園「新屋綠色走廊」全家一起騎鐵馬,友善路線、平緩好騎、吹著微風超舒服,讓您同時飽覽茂密綠蔭與濱海美景,還有假日美食餐車,不怕餓到!最流行的綠色旅遊景點之一「新屋石滬故事館」在這裡!新屋石滬文化推估已有300年歷史,喜歡深度旅遊的朋友可連絡專人,帶您進行一場精彩的文化與生態深度之旅!
Thumbnail
位於基隆獅球嶺下的一條百年老隧道,見證了台灣第一條鐵路的誕生,鐵路的催生者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巡撫劉銘傳。如今,這條隧道以劉銘傳之名重見天日,不僅具有歷史意義,隧道內部的燈光設計也頗具藝術價值。
Thumbnail
沿著自行車道,探訪古老的舊草嶺隧道,造訪石城的烤腸攤和峭壁小屋,尋找龍脊岩與極東點,探索馬崗漁村,最後再回到福龍海洋驛站、福隆海水浴場。
2024.03.27 交通部 為推動舊山線鐵道觀光旅遊,交通部王國材部長今日會同立法委員陳超明、苗栗縣長鍾東錦,並率臺鐵公司杜董事長微及觀光署勘查。 今(27)日現勘舊山線勝興車站、魚藤坪鐵橋及大安溪花樑鋼橋等地,經與苗栗縣政府及臺鐵公司現勘討論,指示臺鐵公司就今日所提舊山線發展策略簡報,先將軌
Thumbnail
中部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舊山線,大多泛指最晚停用、里程最長的三義到豐原段,但其實當初台中線鐵路雙軌工程的改建範圍從竹南到豐原,除了三義車站、勝興車站及龍騰斷橋外,也有其他的文化被完好的保存下來。本次來到位於苗栗市區的功維敘隧道(舊稱苗栗隧道),就是其中一個,且近年來苗栗市公所還新增苗栗首座滾輪溜滑梯,
Thumbnail
認識東豐自行車綠廊-台中市 東豐自行車綠廊為全國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的自行車專用道,全長約13.6公里,結合鐵道特色的綠能旅遊動線,如鐵道月台改建的涼亭、平行於自行車道的鐵軌、紀念921地震的斷層月台公園等,皆具有歷史教育與時代意義;沿途風光明媚,景色宜人,車道兩旁更有種植綠美化,沿線綠意昂然
Thumbnail
聯絡羅東和太平山山腳的土場之間的羅東森林鐵道早在1979年便配合太平山林場結束伐採作業而宣告停駛。隨著宜蘭的觀光發展,對這條鐵路的復駛引起了廣泛討論。本文由探訪蘭陽溪河床,尋找正在保存下來的土木構造物:隧道開始。文章中詳細描述了路線的踏查,隧道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歷史背景。
Thumbnail
「羅東林鐵」為太平山林業時期所興建的一條平地線森林鐵路,從太平山土場到羅東鎮竹林車站,全長36.4公里,沿途設有十座車站,1924年全線通車,以五分車運輸木材,也載送旅客,後因太平山林木禁伐、交通發展及颱風破壞等因素,1979全面停駛,結束56年營運,停駛至今已有45年歷史!(參考導覽資料)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騎完「后豐鐵馬道」接著前往「東豐自行車綠廊」,這條自行車道是全臺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沿舊台鐵「東勢支線」,由豐原國四高架道下到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全長12公里,於民國89年11月15日啟用,途中會經過13座涵洞、四座橋樑,沿途林蔭夾道風光明媚!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來桃園「新屋綠色走廊」全家一起騎鐵馬,友善路線、平緩好騎、吹著微風超舒服,讓您同時飽覽茂密綠蔭與濱海美景,還有假日美食餐車,不怕餓到!最流行的綠色旅遊景點之一「新屋石滬故事館」在這裡!新屋石滬文化推估已有300年歷史,喜歡深度旅遊的朋友可連絡專人,帶您進行一場精彩的文化與生態深度之旅!
Thumbnail
位於基隆獅球嶺下的一條百年老隧道,見證了台灣第一條鐵路的誕生,鐵路的催生者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巡撫劉銘傳。如今,這條隧道以劉銘傳之名重見天日,不僅具有歷史意義,隧道內部的燈光設計也頗具藝術價值。
Thumbnail
沿著自行車道,探訪古老的舊草嶺隧道,造訪石城的烤腸攤和峭壁小屋,尋找龍脊岩與極東點,探索馬崗漁村,最後再回到福龍海洋驛站、福隆海水浴場。
2024.03.27 交通部 為推動舊山線鐵道觀光旅遊,交通部王國材部長今日會同立法委員陳超明、苗栗縣長鍾東錦,並率臺鐵公司杜董事長微及觀光署勘查。 今(27)日現勘舊山線勝興車站、魚藤坪鐵橋及大安溪花樑鋼橋等地,經與苗栗縣政府及臺鐵公司現勘討論,指示臺鐵公司就今日所提舊山線發展策略簡報,先將軌
Thumbnail
中部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舊山線,大多泛指最晚停用、里程最長的三義到豐原段,但其實當初台中線鐵路雙軌工程的改建範圍從竹南到豐原,除了三義車站、勝興車站及龍騰斷橋外,也有其他的文化被完好的保存下來。本次來到位於苗栗市區的功維敘隧道(舊稱苗栗隧道),就是其中一個,且近年來苗栗市公所還新增苗栗首座滾輪溜滑梯,
Thumbnail
認識東豐自行車綠廊-台中市 東豐自行車綠廊為全國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的自行車專用道,全長約13.6公里,結合鐵道特色的綠能旅遊動線,如鐵道月台改建的涼亭、平行於自行車道的鐵軌、紀念921地震的斷層月台公園等,皆具有歷史教育與時代意義;沿途風光明媚,景色宜人,車道兩旁更有種植綠美化,沿線綠意昂然
Thumbnail
聯絡羅東和太平山山腳的土場之間的羅東森林鐵道早在1979年便配合太平山林場結束伐採作業而宣告停駛。隨著宜蘭的觀光發展,對這條鐵路的復駛引起了廣泛討論。本文由探訪蘭陽溪河床,尋找正在保存下來的土木構造物:隧道開始。文章中詳細描述了路線的踏查,隧道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歷史背景。
Thumbnail
「羅東林鐵」為太平山林業時期所興建的一條平地線森林鐵路,從太平山土場到羅東鎮竹林車站,全長36.4公里,沿途設有十座車站,1924年全線通車,以五分車運輸木材,也載送旅客,後因太平山林木禁伐、交通發展及颱風破壞等因素,1979全面停駛,結束56年營運,停駛至今已有45年歷史!(參考導覽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