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跟人討論《三體》這本書。 我以為即使不談這本書隨處可見的對女性的偏見,其它地方也是很成問題的。 比如「黑暗森林法則」這個概念假設宇宙從本質上是匱乏的(文明不斷增長與擴張,而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卻是一定的),文明之間都會為爭資源,而對對方抱著提防與惡意,且在實力較弱時,都會保持沈默,盡量不讓別人註意到自己。一旦暴露,就很可能被其他文明消滅。 假如這個想法為真,那麽可以推出一切生物是一切生物的敵人,甚至動物與植物也應該互相敵對。 這顯然有點搞笑。 作者忽略了一點,每種生物的需求與生存形態不同,比如矽基生物與碳基生物,需求就完全不一樣。對地球生態系統中的生物而言,只能在-50度到50度的溫度,且具有水與氧氣的生存環境中生存。但對於矽基生物而言,水與氧氣跟毒藥沒有差別,氧氣與水會直接破壞矽組成的矽鏈,讓它們變得不穩定。對它們來說,高溫高壓,且無水與氧氣的環境高高好,而地球這種環境太「地獄」了。(話說我以前寫過一個金星人與地球人會面的科幻小故事,充滿惡意的金星人以己度人,用自己研發的高效毒藥(水)對付地球人,但地球人安然無恙,金星人大驚,以為地球人都是超級賽亞人,遂拜倒,於是雙方締結了和平條約。) 既然大家生存的環境與需要的資源完全不一樣,還怎麽可能因為生存資源而鬥爭呢? 生存競爭只可能發生在同溫層裏,即大家的實力、需求都差不多,且都處於較為封閉的狀態下。其實還可以換個名詞來形容它——「內卷」。而對於內卷來說,直接走出封閉的狀態,或許比「競爭」更能解決問題。 而宇宙那麽大,假如真存在外星人,有可能外星人與我們之間有著更大的差別。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沒準能像「植物與動物一樣」形成代謝交換一樣,與地球人形成互補的關系。我們的生活垃圾剛好是他們需要的,而他們不要的東西剛好又是我們需要的。 如此,不是皆大歡喜嗎? 當然,以上的設想可能過於樂觀與一廂情願了一點。現實點說,外星人的態度不一定那麽良善。即使他們並未刻意想過與地球人為敵,但如果文明之間的實力相差過於懸殊,即使在無意中,上位者也可能對下位者造成毀滅性的災難。我粗略一想,就可能有好幾種關系: 外星人對我們不那麽關心,僅僅把我當成廣大宇宙中的普通智慧生命,對我們漠不關心,雖然並不會故意傷害我們,但在路過、修路、搞基建時有可能會在無意中傷害到我們(參見《銀河漫遊指南》,該書在一開頭時,地球就被一群想要修路的外星人強拆了)。 外星人認為我們是益蟲,或者是瀕危保護動物,需要被保護、管控什麽的。 外星人認為我們是破壞宇宙生態環境的害蟲,間接性地影響到了其它星球,所以要消滅我們。 外星人將我們當成實驗材料,主題公園的NPC,或者是奴仆,對我們進行慘無人道的科學實驗,或者讓我們天天996(這個跟地球老板似乎也沒太大的差別)。 外星人將我們看成貿易夥伴,想跟我們做生意,互通有無。 等等。 與地球人合作,或者奴役地球人,又或者無意中讓地球灰飛煙滅,都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唯有那些明明已經先進到能夠進行星際航行,但卻依然奉行黑暗森林法則行事的外星人實在讓人想不通——都那麽厲害了,為什麽心理層面還滯留在馬斯洛金字塔的最底層,視所有異星文明都是跟自己搞生存競爭的對手? 這未必是真理,但反映了認同這條法則的人們的心理狀態。擁有這種匱乏心理的人,將其投射到外部世界,認定所有人都活在生存資源方面的緊張感中,並因此而活在極度的壓抑與小心中。 某網友點出了《三體》的本質——其實它就是一部披著太空歌劇皮的河南倫理故事,三體人是黑心村支書,地球人是被強拆的可憐孤兒寡母,而程心則是騙了彩禮就跑的村花。 也許,高深復雜的科幻劇情之下,其內核真就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