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從陳珪陳登父子在計劃的陰謀說起。
當時,袁術跟呂布本是同盟,打算結成親家。但陳珪要呂布拒絕,改與曹操聯合。那我們上回只說到,陳登就去曹操那邊。
《三國志》記載,陳登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幫呂布申請一個徐州牧。
刺史升州牧,呂布就穩了。
但陳登他老爸別有所圖,於是結果成了「陳登暗降曹君,呂布州牧無望」。
同時,袁術也決定先發制人,消滅呂布。
袁術邀請了在天子身邊的白波軍:韓暹、楊奉。自己出動大將張勳,合攻呂布。呂布氣急敗壞,要陳珪想辦法收拾殘局……這是《三國志》的說法。
君主大將採了誰的計謀這種事,本來就很難說得準。老闆願意把功勞記在誰頭上那就是誰。
畢竟,曹操是把奪徐頭功給了陳登父子的。
《九州春秋》跟《英雄記》,都沒有強調陳珪的部分。只說呂布寫信給兩個傻逼,大致是這麼說的。
您二位護駕東來,是堪比開國元勳的大功。現在袁術在那邊造反,你們應該跟我討伐他,怎麼會是討伐我?我好歹有殺董卓的功勞,是天子陣營的功臣。不如我們一起擊破袁術,那又是大功一件。
於是二傻就決定,好,跟著呂布走。
我們一路看《英雄記》,對於呂布這招「我是大漢誅董功臣」的套路已經很熟悉了。問題是,二傻一開始怎麼會受到袁術引誘?
因為呂布把事情美化了:二傻本是護駕往河東。
東來,則是呂布的盟友,張楊去把漢獻帝接出來的。
二傻上了賊船,不能叫獻帝不去,也不能把到手的天子拱手讓人,只好勉強跟上。
「天子之在河東,(張)楊將兵控安邑,拜安國將軍,封晉陽侯。(張)楊欲迎天子還洛,諸將不聽;(張)楊還野王。建安元年,楊奉、董承、韓暹挾天子還舊京,糧乏。(張)楊以糧迎道路,遂至洛陽。」
嚴格說起來,張楊是第一個迎奉天子的關東諸侯。
不過他為人很善良,到洛陽之後他就跟漢獻帝說,朝廷有公卿大臣扶助您,我回去抵禦敵人吧。
張楊不挾天子,但是把天子送到了「大家」的面前。
有件事還是得強調一下:漢獻帝在河東安邑到洛陽之間,都是窮得沒飯吃。但董承、韓暹、楊奉,卻還是養著不少兵。
這不是邏輯衝突,其實就是這三人挾天子的方式。
饒是如此,來到人生地不熟,半廢棄的洛陽,三大將也撐不了太久。
於是,形成了曹操的切入點。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不能一上來就要帶天子走。他其實是跟楊奉說:「我在許縣有好多兵糧,願意拿出來跟將軍訂下生死之盟。」
於是,楊奉跟韓暹巴巴的搶先南下。
有土有人有糧,白送的誰不拿?打生打死不也為了拜將封侯。
不料,二傻還沒布置完成,曹操早已趁隙入洛陽,見天子,同樣一套拿出來。
「許縣好棒棒,皇上不然你去那邊吧,至少管飽飯啊。」
這邊其實還有點轉折不過先省略掉,重點是,二傻才要插旗子收稅,天子就來啦。曹操的大軍拱著天子,天子要插旗,你二傻只剩靠邊站的份。
挖咧靠么,二傻才知道被曹操給騙了。
到這時,兩人需要調頭寸的情況,不下呂布。
所以說,袁術真的很像「小額信貸」的經營者,就這樣釣到了二傻。
大家現在住得也近嘛。
玩三國遊戲,都覺得曹操呂布劉備這些有猛將有謀士的,是強大軍閥。事實上,有土有財的袁術,才是當時最頂尖的。
所以陳壽直接幫我們超譯「呂布釣二傻之信」。
「使與己并力共擊術軍,軍資所有,悉許暹、奉。」
你們跟他借信貸作啥呢?咱們一起幹掉他,二一添作五,不,錢糧你們就分了吧。
【英雄記曰】
呂布帶著二傻,水陸並進,直指壽春。戰術當然就是最傳統的「搶錢搶糧搶娘們」。
呂布並不是真心要滅了袁術。打到鍾離,大家都搶得盆滿缽滿,就開始準備撤退。後來魏晉南北朝,南北戰爭大家也常常打到鍾離就罷手了,不過跟現代講「中離」沒有一個銅板的關係(廢話)。
呂布特地留了一封信給袁術。
「足下恃軍彊盛,常言猛將武士,欲相吞滅,每抑止之耳!布雖無勇,虎步淮南,一時之間,足下鼠竄壽春,無出頭者。猛將武士,為悉何在?足下喜為大言以誣天下,天下之人安可盡誣?古者兵交,使在其間,造策者非布先唱也。相去不遠,可復相聞。」
很可愛,所以推一下原文。
真看不懂的話,懶人包就是呂布嘲笑袁術說什麼手下猛將很多,我呂布算不上勇士,也打得你們抱頭鼠竄。我就看你繼續吹牛啊。
袁術見信,看呂布已經回到淮水北岸,隨即自點五千兵馬,到淮水邊布陣,以免自軍民心士氣全崩。
哪知道,呂布也沒走遠,根本算準了袁術會出這爛招,大家就在北岸用力的嘲笑了袁術軍一番。
這時,大約是建安元年,也是呂布第二春中,最高光的時刻。
他還不知道,徐州牧這個職務,到不了他的頭上。但幹了袁術這一票,呂布已經有資本,對「統一徐州」伸出魔爪了。
第一個目標,是瑯琊國。
呂布寫信給瑯琊國相蕭建,勸降。
他說:天下舉兵,本來就是想要消滅董卓。
我,呂布,為大家誅殺董賊,前來關東,想邀請天下義士一同再次起義,迎接天子,光復洛陽。
誰知道大家互相殘殺,割地自立,根本沒人惦記著國家。
我是五原出身,離徐州五千多里,可說天各一方,根本沒有打算來爭奪你們的地盤。你所在的莒城,跟下邳不遠,理應互相幫助。如果你仍然要霸占郡守,自以為帝王……嘿,戰國時代,樂毅攻打齊國,呼吸之間便取下七十多座城池。
當年,只有莒城跟即墨能不陷落,是因為有田單的緣故。
我呂布雖然不是樂毅,看你也不像田單。這封信,你就拿去跟聰明的人好好討論吧。
書信看得越來越多,跟你說我真的最喜歡呂布的。
一般君主要嘛找人捉刀,要嘛像曹操一樣自己就寫得千迴百轉。
呂布算是很直白在嗆聲的。
蕭建當然明白,呂布的意思是,再不投降就要打人了。
於是,蕭建立刻派人來示好。
不料,又不料。
泰山寇臧霸搶先出手,攻佔了莒城,奪取了瑯琊國的資源。
呂布聞訊大怒,隨即點兵就要出戰。
高順連忙勸阻:「將軍躬殺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顧盼,遠近自然畏服,不宜輕自出軍;如或不捷,損名非小。」
官話就是彎彎繞繞,高順的意思很明白,呂將軍,你打不贏。
你過去是知名人士,現在,你打不贏。
高順,是呂布在徐州時代的頭號戰將。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高順有能力做這種判斷。
陳壽也記:「布雖驍猛,然無謀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黨,但信諸將。諸將各異意自疑,故每戰多敗。」
但呂布會聽話他就不是呂布了。臧霸也不負所托,直接來個守城不出,不跟呂布對戰。
呂布老鼠拉龜,無從下手,只能退兵。
但人的名樹的影,臧霸守下來之後,就跟呂布求和。倒是沒讓呂布墮了威名。最終呂布與曹操決戰,臧霸也還是站在呂布這邊。
《英雄記》補完了,不過這次我們把局勢走完吧。
曹操奉迎天子,呂布為之盟友。又為什麼會走向曹呂相爭,呂布只能依靠袁術,但袁術不願增援,讓呂布命喪白門樓?
好,首先我們知道,這時候大約是建安二年。
呂布威震徐揚(兩個州),袁術被他打得惦惦。
加上呂布服從曹廷,打錯字但好像沒關係,所以曹操才敢,才必須去宛城。
不是為了人妻啦,宛城相當於許都的西大門,更扼入洛陽長安的山道口,對當時的曹操而言自是必爭之地。
而曹操吃了大敗仗。
講真,呂布要叛曹,這是最佳時機。但他一直到隔年,建安三年四月之後才反。袁術就準確得多,在這個時間稱帝了。而且再一次的問呂布,要不要跟他聯手。
呂奉先在那邊表示,我大漢忠臣捏,兩個又打了一架,仍以呂布勝出。
三大勢力的情況大約如此,所以我們不得不把眼光轉向夾縫中的小軍閥。
劉備。
其他人身上都沒有相關記錄,唯有劉備的《英雄記》寫了。
建安三年春,呂布派人帶金子去河內買馬,被劉備的部隊所抄掠。
當時劉備的身分,應該認定為曹操所表,鎮東將軍豫州牧宜城亭侯劉備,跟三顧茅廬自報的家門也差不了太多。
然而,呂布卻派出了高順跟張遼,一同去攻打劉備。
大家都是許都朝廷的下臣,怎麼會這樣說打就打?
這是一個不能解的結。
曹操武帝紀跟呂布本傳都說,呂布是為袁術出的兵。那就表示呂布被搶只是藉口,攻打劉備的藉口。
這很有道理,因為呂布後來確實派人去向袁術求援……只是袁術沒有很盡心。
劉備先主傳卻說,曹操任命他為豫州牧,給他軍糧跟士兵,要他去攻打呂布。
那就表示,劉備是故意讓人去搶呂布的金子,製造衝突。
究竟誰給誰設套?我想還是那句老話。
大家各自心裡本來就各懷鬼胎。
呂布建安二年不叛,肯定是曹操許了他什麼。
或許是徐州牧,或許是重返朝廷。
但這件事遲遲沒有實現。
呂布察覺到,曹操在防備,在算計他。
劉備的舉動,剛好引爆了這條敏感的神經。
說剛好,也就是這個爆點不在曹操的「需求」當中。畢竟,展開衝突時,曹操的宛城問題尚未解決。
所以春天起衝突,曹操一直到冬天才去「戰呂布」。
秦嶺淮河北,入冬還能水淹下邳,也算曹操運氣好了。
除了劉備這條線之外,其實還有陳宮的伏線。
《三國志》:「太祖自征布,至其城下,遺布書,為陳禍福。布欲降,陳宮等自以負罪深,沮其計。」
《獻帝春秋》:布於白門樓上謂軍士曰:「卿曹無相困,我當自首明公。」陳宮曰:「逆賊曹操,何等明公!今日降之,若卵投石,豈可得全也!」
呂布一直都覺得可以投降曹操,他們之間的衝突並沒那麼不死不休。
但陳宮不敢。
他當然不敢,不要看白門樓上曹操在那邊好聲好氣,一起叛曹的張邈就已經死了。張邈的弟弟跟家屬,也都給曹操殺光了。陳宮怎麼會覺得自己能夠僥倖?
那就作結論了。
說到底,曹操的度量,究竟是吞不下呂布。
不過他相信自己能吞下劉備。
英雄的時代之所以終結,只因再無容身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