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中級山]麻須保留山...陡到無須保留下池上充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活動時間:2023.02.26~02.27

天氣:小雨哭哭

參加隊伍:蘇老大自組隊

路線行程:前一晚夜宿池上→向陽礦業工廠登山口→營地→麻須保留山(原路來回)→紮營地睡一晚→回池上玩撫慰心靈

這是228連假的行程,領隊說不要連假去山上還跟人家人擠人,因此我們此行主力就是走麻須保留山,這座山網路上的紀錄不多,實際上有人走,但多屬於口耳相傳(或私相授受)的紀錄。這座冷門山腳程好的人其實可以一天來回,但領隊考量陡又滑且擔心若路況不明要找路,摸黑下山較危險,乾脆時間抓鬆一點到山上紮營,隔天再下山。

前一天過午大家先從臺北出發往池上(夜宿池上),連假嘛~臺北出發後國5就是塞,到花蓮已經傍晚,說要先去摸一顆基石,而且讓大家看看一般山友很少來的能高越嶺步道起點的標牌,以前這裡是初音驛(干城車站),現在咕狗上的地圖顯示為:初音驛生態公園。

能高越嶺橫斷道路前身為太魯閣族德克達雅群(或稱"巴雷巴奧群"、"木瓜群"、"霧社群")的獵徑,並藉由此路徑從南投仁愛鄉越山移居木瓜溪流域,並與阿美族人等進行物品交換。
1930年霧社事件後,花蓮港廳的聯合討伐隊也由此經銅門、坂邊、奇萊、東能高等地越山攻擊。能高越嶺全程從霧社到初音(今吉安鄉干城村),這裡就是能高越嶺東段的起點,此道路初修於大正6年,在大正12年、昭和6年又歷經兩次大改修。

raw-image

位於鐵軌旁的小公園內,天色初暗的基石:南華水準點,H77M,一等水準點(No.10086),位於吉安鄉,干城車站旁。
第一次修建後,日本人在初音驛(干城車站)附近曾建立能高越橫斷道路基點,大正7年則於現今西寧寺附近豎立橫斷道路開鑿紀念及殉職者之碑。

raw-image

前一晚抵達池上夜宿民宿,隔天一早先到池上街上早餐吃飽一點,接下來就要進入山裡簡單啦!

麻須保留山

Day1:向陽礦場登山口-麻需保留山
7:36 從公路右轉行駛進入礦場的產業道路,路況不佳,司機大哥努力讓我們少走一點路,行駛了約一半的產業道路,至轉彎處比較寬敞好迴車的地方停,我們整裝好啟程繼續往下走。
整個山谷霧氣迷濛,下午的天氣預報其實不樂觀。

raw-image

7:48 產道一直往下走(表示回程要爬上來啦~),站在橋上俯瞰河流溪床(地圖上此溪流名稱為:哈里博松溪)是呈現豐富金屬礦物的顏色。

raw-image

向陽礦場登山口

7:51 借道向陽礦場的門口,礦場整個廠區有養狗顧家,雖然有被汪汪但都有綁起來(向陽礦場並不很歡迎登山者借道,請安靜低調路過)

raw-image

8:00 礦場旁產業道路繼續往內走,道路很清楚,所以我就傻傻的往前走,隊友被叫回來說,登山口在這呀~

raw-image

一開始就是陡上的碎砂石地形,踏點頗淺,而且沒有堅固的植物可以抓取。

raw-image

陡滑的陡坡努力往上走,一邊手腳並用爬一邊擔心回程下山怎麼辦啦~

raw-image

8:18 總來上來到一處有駁坎的平地可以先休息一下。

raw-image

這一處平緩的小台地(雖然大部分已遭植物淹沒)有幾處駁坎,疑似家屋遺址,還是耕地?有兩處疊石中間還有呈現大凹洞,比較像家屋?
8:30 後面路還很長,把家當背起來出發啦!

raw-image

9:11 偶爾可以看到前人的布條,經過一塊略顯眼的石頭

raw-image

出現的蕨原,還是陡上坡,在茫茫蕨海中,領隊在前方努力揮刀砍出蕨海中的一條路徑,我這弱咖就是後面撥著蕨類尋找前方隊友的身影。

raw-image

陡上就算了,還是長滿青苔的大岩石堆疊陡坡,嘖嘖!下山的時候要撐著點了。

raw-image

9:59 來到一處途中展望點,停下來看風景,對面的山有條清楚的腰帶,是南橫公路耶~

raw-image

順著稜線往上走啊走~偶爾還是有前人的布條可以參考路跡

raw-image

10:19 看到山間有片開墾的田地和房舍,說是利稻部落。這種看到山谷間有片綠色田野的畫面,總是敬佩著人們努力在山野間開墾生活的過往。

raw-image

10:31 還是往上走的略陡的坡度,穿過的草坡,形成一球球的(或說一垛垛?)的形狀,我們遇到這種都只好用波波草來形容。

raw-image

10:37 出現了!石頭堆疊的低矮牆垣,中間類似凹洞的空間,這一區猜測是往昔的家屋吧!

raw-image

紮營地

經過這一處家屋遺址,覺得其實走得有點累,大家都好久沒重裝。抬頭看到上方,領隊走了這個小山坡上去,說上面是一處平坦的林間地,就這樣決定營地,不然要繼續背著帳篷往上爬,大家都覺得心累。

raw-image

奇怪,我明明在挑選自己帳篷要放在哪,卻看到地上有便便,看得出來是吃很多綠色植物的便便,感覺主人還蠻養生。雖然我辨識不出這是誰的便便,還是離它遠一點,免得晚上出來不小心踩到賽。

raw-image

這一處整片山林應該都偏屬潮濕,樹幹旁,枯葉下,可以看到小酒杯和小傘。

raw-image

11:31 非常隨意的,大家選好自己尬意的地方把帳篷搭好,然後收拾小背包,接下來今日的行程就是上去山頂再回來營地睡覺。此處的海拔約H1500M,所以我們上麻須保留山還要600多M左右的落差(嗯~看起來好像不多)。

raw-image

從營地出發後就是整個陡坡,而且是帶點碎石和砂土的路徑

raw-image

11:42 坡度陡,也沒有什麼可以輔助的樹幹可以抓,不想倒退嚕,就是靠著體力和毅力硬幹上去啦~

raw-image

11:50 霧茫茫的南橫天氣,還要鑽芒草!上去後有一處芒草已經長得頗高了,也是靠領隊在前方把芒草砍出一條路,幸好這段鑽芒草的路徑不長,還不至於在芒草海中游啊游啊游。不過是要鑽好幾次茂盛的芒草。

raw-image

12:20 上到稜線後,有段沿著稜線走,然後起大霧,而且居然要下100M!

raw-image

12:28 沿著稜線邊緣走,從一處大崩塌的邊緣經過,低頭看著腳下直崩落溪底的細沙土,以及延伸出去的乾溪流。

raw-image

12:38 停下來吃行動糧,這實在無法稱為午餐時間,因為就是很簡單的吃乾糧和喝水,才休個10分鐘就要啟程啦~

12:57 穿過大松樹區(不知道什麼樹,反正是針葉樹),這一區出現幾棵顯眼的大松樹類。

raw-image

在些微霧中走上稜線,再順著稜線走一小段。

raw-image

麻須保留山

13:29 來到一處小山坳,要左轉往上。此時我覺得有點氣力用盡精神力下降,也就是HP和MP都處於一個血條往下直直落的狀況,開口說我在這邊等吧!跟你們上去後我怕會拖累而且累得走不回來。不得不說有位同伴還蠻會譬喻,看一看GPS就說剩下500而已耶(高度落差)~就差不多是苗圃上七星山,一起走啦!快到了。
咦~一聽似乎蠻有道理,苗圃上七星有陣子認真在訓練時比較常走,大概可以估一下路程和速度,於是還是打起精神和同伴們繼續往前。
不得不說,山路走久了,我居然還相信山上"只剩XX而已"的包裝過話術只能說自己太傻了,高度落差是差不多,可是苗圃上七星是一路鋪設石階好走的路。我一定是累到昏頭,居然沒想到這種譬喻本來就很假。

raw-image

13:41 然後就是超過60~70度的青苔岩石路陡上,馬的!苗圃上七星山大概會讓我怨念一整年(本年度絕對不會再去苗圃上七星)

raw-image

14:41 上到稜線後,在寬敞的松針路面轉一轉又上上下下~所謂的苗圃上七星,我努力走了一大段,怎麼才到七星公園啦!

raw-image

14:50 大概就是經過一些大松樹可以稍稍補充我的精神能量。進入清幽的樹林內,樹上幹常有滿滿的苔癬類生長,可見這個樹林是終年潮濕的啊~

raw-image

16:05 就這樣在迷霧中唉唉叫,在霧雨中穿梭,總算抵達山頂:麻須保留山,H2178M,三等三角點(No.7214),基石旁的護石還在,而且像綠毛怪一樣被青苔覆蓋。山頂位於樹林中而無展望。都沒景感覺是來走身體健康的啊(其實接近山頂的寬稜是很美的,只是霧太大都無法欣賞)!

raw-image

除了三等三角點外,旁邊還有一顆"山"字森林三角點喔!

raw-image

鐵定!絕對!不會再來了,甚麼鳥山(累到氣噗噗)~所以一定要把2個基點都完美入鏡!

raw-image

拖著腳步原路下山,天啊~森林中有長頸龍!(我走到快喪失神智了)

raw-image

咚咚咚一路陡下,在飄著霧雨的白霧中,伸展的樹幹枝椏像猙獰樹怪。

raw-image

回營地要上坡~(這邊就是當初來時要下降100公尺的,現在要還回去了)累慘~

raw-image

來到芒草茂密區,心想鑽芒草後終於可以回到營地趕快吃飯躲起來睡覺。

raw-image

17:42 在山頂大家手指冰冷快速拍照趕緊回營地,已經快虛脫的我多虧隊友carry,總算撐到營地。大家濕濕冷冷的,只想趕快躲回帳棚取暖睡覺。心想進帳棚後我大概不想再出來了,於是先幫忙領隊簡單煮一大鍋熱湯麵,簡單吃一吃熱食,我就窩回帳棚換掉濕衣服躲進睡袋裡,而且打定主意,半夜也絕對不要起床尿尿,外面的環境對怕冷的我而言一點都不友善。滴滴答答的霧雨下到半夜,躲在帳篷裡啜泣為什麼明明是南部也不是高山卻冷到靠北!

Day2(2/27)

隔天起床也是簡單煮個康寶玉米濃湯當早餐。對了!這條路線沒水源,沒水源,沒水源(很重要!要講3次),所以我們是背公水上來煮食的,因此考量的餐點就要省水一點隨便吃。

9:00 拔營下山,溼答答的帳篷真不開心,隨便包一包綑一綑。
9:07 路過營地下方的家屋,今天比較有餘裕欣賞石頭疊起來的矮牆。

raw-image

走下來到觀景處,天氣真好,昨天又霧又冷的行程彷彿是一場在開我們玩笑。上方是摩天部落,下方是利稻部落。大家嘆說如果行程是今天走上山不是很好嗎(不只是千金難買早知道,其實氣象預報事先知道了,也沒有要變更行程,因為領隊另有規劃)
一路聽到直升機的聲音,原來是摩克南那邊在吊掛(下山遇到接駁司機告知有事件發生)

raw-image

10:13 穿過茂盛的蕨海山坡後,就還是一路陡下。這座山真的大部分路程都很陡,超不可愛的。

raw-image

在前一天上來時的疊石小平台小歇後,就是要想辦法不要咕溜下去。挫咧蛋陡下山啦!這段路程因為坡度陡,土質鬆軟,旁邊又沒大樹可以抓,上山還可以硬嚕,下山就要靠技巧想辦法,有時乾脆用屁股嚕比較安全。

raw-image

10:43 總算看到下面廠區的道路,再忍一下就到啦!

raw-image

10:48 從登山口走出來,這個登山口是不會有登山路條的,想要走這座山的朋友最好抓航跡,尤其少人走的冷門山,山徑也容易被淹埋,這次是偶爾還能看到兩種前輩高手綁的布條(郊小矮山和胖胖登山)

raw-image

惡魔的角!走在廠區道路時,路邊看到山羌的頭骨,頗完整耶

raw-image

任務還沒有完成,因為要爬升大約200M才能搭車,回望向陽礦場

raw-image

11:23 總算經過高麗菜田、還沒種什麼在翻土的空田等,走上來到產業道路大轉彎處,接駁的司機大哥則在此處等我們囉!

raw-image

池上逍遙遊

前一天走麻須保留山我的精神力受到莫大的損害,這天就是要在池上爽爽過才能彌補。先到民宿洗香香,走出來到街上覓食時,池上的街上,有皮卡丘和伊布橫行!這個皮卡丘車車!這完全打中我的心(後面還有一台伊布,可是皮卡丘車是全黃的,比較醒目)

raw-image

喔喔~等我長大也要開這個車啦!皮卡皮卡!

raw-image

福原豆腐店

其實我們下山後本來先是直接去吃關山臭豆腐的,但看到關山臭豆腐外的廣場長長買臭豆腐人潮,只好放棄,先去池上打理一下後再來找吃的。在司機大哥提議下,原來池上也有一間豆腐店。
從民宿就可以騎腳踏車來到豆腐店,雖說排臭豆腐的隊伍也是一長條,不過比關山臭豆腐的人少很多。所以有機會(吃到),跟著排就是了。
是說我一直唸成藤原豆腐店是怎樣,難道我有要去爬秋明山嗎?

raw-image

豆腐好朋友們有臭豆腐、豆漿和豆花,豆花還可以加不同的糖水或是哇沙米醬油。

raw-image

豆花(普通版)和臭豆腐,我覺得還是玉里的臭豆腐比較好吃。豆花我也吃了一口同伴的哇莎米醬油版,總覺得用一般豆腐加哇沙米醬油比較搭,豆花的話質地太細了。

話說我們在吃臭豆腐時,遇到一位遊客阿姐問我們好不好吃,然後她開始對各地臭豆腐店如數家珍(我們從關山、玉里、宜蘭、宇老等一路詢問)看來是立志吃遍全台臭豆腐的高手啊~(她最推薦台南某間)

raw-image

金城武樹&基石

往池上最受遊客歡迎的田間小路騎去,此時的稻田呈現才插秧不久,整片矮矮的一撮撮翠綠色。(後面那座左側比對起來是:本古山)

raw-image

池上田野風光,還在還有水車、涼亭等造景

raw-image

金城武樹出現了~背後是海岸山脈。這一棵是茄冬樹,雖然因為某航空公司請金城武拍廣告在此樹下喝茶而聲名大噪,大家就稱為金城武樹,現在因為航空公司和金城武的廣告合約到期,所以台東市政府官方就改稱為"奉茶樹",不過反正大家稱呼和咕狗地圖上標示都還是金城武樹啦!

raw-image

而且金城武樹現在已經遍地開花,只要在稻田邊出現的顯眼大樹,都會被取名為:XX金城武樹。上次走桃園虎頭山下山,附近也有稻田和金城武樹喔!(這張照片的後面山系則是屬於中央山脈)

raw-image

在金城武樹的路上距離大概...60公尺的田邊,有著三角點,正式名稱是:新興,一等水準點(10084號),我們都戲稱金城武三角點啦!我覺得如果可以開著皮卡丘車車去摸金城武基點,就更酷了。https://mt.kei.tw/benchmark/11241/

raw-image

如果有人需要麻須保留山航跡(在健行筆記):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1697661


附註:這篇記錄寫了很久...本部落格進度嚴重lag(再這樣繼續延遲下去該不會lag一年?)。
本原蟲在6月因為腳受傷進入爬山健行休養期,本來以為可以趁機把各個拖稿的紀錄進度趕一趕,尤其4月走了一趟雪山西稜應該會是我幾年內唯一的高山縱走了。果然我還是太天真了!因為我就是很擅長幫自己開支線任務啊(抱頭)~在腳腳休養中本原蟲進入了沉迷於書坑的支線任務,常常看書到廢寢忘食更懶得寫紀錄,就只好行程紀錄拖稿吧!反正初衷本來就是以龜行的速度向末日前進~遠目(完全沒有要改的意願)

avatar-img
20會員
105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龜毛原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平岩山到多加屯山的路線稱平多縱走,從青葉農場起登出發近H2000公尺,久未至中高海拔活動走得喘噓噓。順著絕美防火巷松針路寬稜,左擁雪霸聖稜線,右抱北一北二段,沒來過的超推薦啊~在平岩山大家開心一手指南湖一手指中央尖山,擁抱了群山。710林道崩塌後,現從松風嶺順稜走再陡下,走起來感覺遠多了,累~
阿里山頂湖部落周圍有六座小山頭,可連起來一天走稱為頂湖六連峰,這天輕鬆走芙蓉山至大凍山。從中湖聯絡道旁起登,沿途叉路口有掛路牌,經杉木林、竹林,一路陡上爬升到芙蓉山,再從山頂沿著稜線走去大凍山。大凍山是鋪設完整的森林步道,山頂展望佳,從大塔山一路看過去玉山,桃紅色山櫻花盛開圍繞觀景台,出頂湖續賞櫻
在嘉義梅山鄉的瑞峰村境內有三座山頭:月眉山、海鼠山、生毛樹山連起來走,稱為鼠眉毛縱走,其中大多數的路段穿梭在茶園和產業道路中,隨著山坡起伏的茶園,畫出綠色的波浪。海鼠山上補一個愛情塔的高度,剛好是海拔1314,因此營造出一生一世浪漫打卡點。
早春下過雨的午後,奔赴陽明山東昇路附近的步道,來一場尋櫻記。雨後略微朦朧的山谷間,沿著淙淙的水圳路拾級而上,尋訪點點片片桃紅色山櫻花,東昇步道這一區也是陽明山的賞櫻勝地之一。走龍鳳谷步道接硫磺谷下來,呈現蒂芬妮藍的池水,見恐龍浮出水面呼吸,換個角度看起來又像魟魚了。陽明山區還有很多好玩待發現的地方哩
繼草山水道的藍寶石後,沒事又上台北自來水園區的官網遛遛,發現到某個週六居然地下水宮殿還有參觀名額!於是按下”台北水道.觀音山蓄水池”的活動申請。來走訪傳說中的地下水宮殿-觀音山蓄水池由來。
新年申請到藍寶石參觀的名額,真是幸運(就是在放年假才搶得到啊),也算完成我懸宕已久的草山水道系列。走天母古道時常趴在鐵柵欄前張望,這次總算可以進入。陽明天主堂集合,走一小段天母古道抵達鐵柵門,經過多道門鎖,抵達神秘小黑屋,就是美麗的藍寶石,陽明湧泉,旁邊黃褐色山壁的瀑布,就是淞溪瀑布。
從平岩山到多加屯山的路線稱平多縱走,從青葉農場起登出發近H2000公尺,久未至中高海拔活動走得喘噓噓。順著絕美防火巷松針路寬稜,左擁雪霸聖稜線,右抱北一北二段,沒來過的超推薦啊~在平岩山大家開心一手指南湖一手指中央尖山,擁抱了群山。710林道崩塌後,現從松風嶺順稜走再陡下,走起來感覺遠多了,累~
阿里山頂湖部落周圍有六座小山頭,可連起來一天走稱為頂湖六連峰,這天輕鬆走芙蓉山至大凍山。從中湖聯絡道旁起登,沿途叉路口有掛路牌,經杉木林、竹林,一路陡上爬升到芙蓉山,再從山頂沿著稜線走去大凍山。大凍山是鋪設完整的森林步道,山頂展望佳,從大塔山一路看過去玉山,桃紅色山櫻花盛開圍繞觀景台,出頂湖續賞櫻
在嘉義梅山鄉的瑞峰村境內有三座山頭:月眉山、海鼠山、生毛樹山連起來走,稱為鼠眉毛縱走,其中大多數的路段穿梭在茶園和產業道路中,隨著山坡起伏的茶園,畫出綠色的波浪。海鼠山上補一個愛情塔的高度,剛好是海拔1314,因此營造出一生一世浪漫打卡點。
早春下過雨的午後,奔赴陽明山東昇路附近的步道,來一場尋櫻記。雨後略微朦朧的山谷間,沿著淙淙的水圳路拾級而上,尋訪點點片片桃紅色山櫻花,東昇步道這一區也是陽明山的賞櫻勝地之一。走龍鳳谷步道接硫磺谷下來,呈現蒂芬妮藍的池水,見恐龍浮出水面呼吸,換個角度看起來又像魟魚了。陽明山區還有很多好玩待發現的地方哩
繼草山水道的藍寶石後,沒事又上台北自來水園區的官網遛遛,發現到某個週六居然地下水宮殿還有參觀名額!於是按下”台北水道.觀音山蓄水池”的活動申請。來走訪傳說中的地下水宮殿-觀音山蓄水池由來。
新年申請到藍寶石參觀的名額,真是幸運(就是在放年假才搶得到啊),也算完成我懸宕已久的草山水道系列。走天母古道時常趴在鐵柵欄前張望,這次總算可以進入。陽明天主堂集合,走一小段天母古道抵達鐵柵門,經過多道門鎖,抵達神秘小黑屋,就是美麗的藍寶石,陽明湧泉,旁邊黃褐色山壁的瀑布,就是淞溪瀑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0803 本來約好的霞喀羅大山因為颱風攪局改往小錐麓/小鬼瀑布, 9:30 南新宮停車場整裝才想到忘記要吃早餐,雜貨店買了二個太陽餅充數後 便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當天的天氣炎熱,抵達南子吝後躲在傘下看著遠處風光, 心想這曾經走過的南子吝怎麼跟印象中的不一樣了~ 接著出發陡下溪
Thumbnail
國境開放,後疫情時代 國旅進入戰國時期 人都飛出國了,前幾年幾乎要被踏平的每條山徑 也成了這副模樣 這是第二次的卯木山 其實,我還挺喜歡的 先爬升陡上(我走大禹嶺車站旁進入),接著陡升陡降拉繩都來 然後會進入一段平坦好步行的松針步道 前有挑戰、後有愜意,歷經辛苦後會有大景 但這次前往 可能因
Thumbnail
來到池上不到天堂路、伯朗大道,就像沒來過池上,所以一早就拉著學長先到這二個地方遊覽。但今天的主要旅遊目標是知本天山農場的金針花海,所以我們走台9線到知本後接南迴公路欣賞南迴的美麗山海,到金崙折返。回程再到台東市吃好吃的津芳鹹冰棒,去台東美術館當小野人爬樹。
Thumbnail
常去紅葉野溪溫泉,但對溫泉後的山林卻一知半解。這趟去山胡椒基地,才知道這片離我們不遠的森林,原來是貫穿台灣歷史的入口。 ​早上我們先一起共乘到進入內本鹿的入口。車停下來,剩下的就是靠自己走。不過今天的步程不遠,只走了20分鐘左右就到了山胡椒基地。 我們同行的人中,很多來自外縣市的朋友…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Thumbnail
大鹿林道東線是臺灣北部橫跨新竹縣與苗栗縣的林業經營用道路,途經大霸尖山登山步道和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本文涵蓋了作者與夥伴騎行體驗、登山行程以及電輔登山車使用建議,以及途中的注意事項和回程感想。希望能給其他山友及騎乘愛好者提供參考和建議。
#小百岳033 同場加映一座山~十八尖山過於簡單,所以在回程的路上又找了一座苗栗的小百岳來逛逛。 聽名字如此飄逸,本以為也會是座無人問津的山,但當地算是一個小觀光景點,抵達當時還有看到兩三輛遊覽車帶旅客到此地爬山。登山口前有很大的空地可供停車,就算懶得爬山,位於半山腰處的登山口就可以有不錯的展望
Thumbnail
南起庫哈諾辛、北至卑南主山的中央山脈南一段,因水源與植被的關係而被山友視為一段難纏的路線,這次我們從南橫的進涇橋登山口起登,至小關山後直接下切神池,中途離場,走了南半段的南一段,也因此把路線定名為小南一段。此為較詳實的文字行程紀錄,供需要的山友取用。
Thumbnail
大一時,和同學從瑞芳火車站出發,經過北36線、臺2線,抵達陰陽海,再走金水公路、瑞金公路回去,當時,不知道附近有座「無耳茶壺山」。 和朋友聊到這座山時,已是多年以後,到了體力越來越差的年紀,爬山經驗很少的我,一邊擔心爬不動造成朋友的負擔,一邊想著風景、心動地答應下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0803 本來約好的霞喀羅大山因為颱風攪局改往小錐麓/小鬼瀑布, 9:30 南新宮停車場整裝才想到忘記要吃早餐,雜貨店買了二個太陽餅充數後 便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當天的天氣炎熱,抵達南子吝後躲在傘下看著遠處風光, 心想這曾經走過的南子吝怎麼跟印象中的不一樣了~ 接著出發陡下溪
Thumbnail
國境開放,後疫情時代 國旅進入戰國時期 人都飛出國了,前幾年幾乎要被踏平的每條山徑 也成了這副模樣 這是第二次的卯木山 其實,我還挺喜歡的 先爬升陡上(我走大禹嶺車站旁進入),接著陡升陡降拉繩都來 然後會進入一段平坦好步行的松針步道 前有挑戰、後有愜意,歷經辛苦後會有大景 但這次前往 可能因
Thumbnail
來到池上不到天堂路、伯朗大道,就像沒來過池上,所以一早就拉著學長先到這二個地方遊覽。但今天的主要旅遊目標是知本天山農場的金針花海,所以我們走台9線到知本後接南迴公路欣賞南迴的美麗山海,到金崙折返。回程再到台東市吃好吃的津芳鹹冰棒,去台東美術館當小野人爬樹。
Thumbnail
常去紅葉野溪溫泉,但對溫泉後的山林卻一知半解。這趟去山胡椒基地,才知道這片離我們不遠的森林,原來是貫穿台灣歷史的入口。 ​早上我們先一起共乘到進入內本鹿的入口。車停下來,剩下的就是靠自己走。不過今天的步程不遠,只走了20分鐘左右就到了山胡椒基地。 我們同行的人中,很多來自外縣市的朋友…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Thumbnail
大鹿林道東線是臺灣北部橫跨新竹縣與苗栗縣的林業經營用道路,途經大霸尖山登山步道和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本文涵蓋了作者與夥伴騎行體驗、登山行程以及電輔登山車使用建議,以及途中的注意事項和回程感想。希望能給其他山友及騎乘愛好者提供參考和建議。
#小百岳033 同場加映一座山~十八尖山過於簡單,所以在回程的路上又找了一座苗栗的小百岳來逛逛。 聽名字如此飄逸,本以為也會是座無人問津的山,但當地算是一個小觀光景點,抵達當時還有看到兩三輛遊覽車帶旅客到此地爬山。登山口前有很大的空地可供停車,就算懶得爬山,位於半山腰處的登山口就可以有不錯的展望
Thumbnail
南起庫哈諾辛、北至卑南主山的中央山脈南一段,因水源與植被的關係而被山友視為一段難纏的路線,這次我們從南橫的進涇橋登山口起登,至小關山後直接下切神池,中途離場,走了南半段的南一段,也因此把路線定名為小南一段。此為較詳實的文字行程紀錄,供需要的山友取用。
Thumbnail
大一時,和同學從瑞芳火車站出發,經過北36線、臺2線,抵達陰陽海,再走金水公路、瑞金公路回去,當時,不知道附近有座「無耳茶壺山」。 和朋友聊到這座山時,已是多年以後,到了體力越來越差的年紀,爬山經驗很少的我,一邊擔心爬不動造成朋友的負擔,一邊想著風景、心動地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