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是您嗎?》令和繼續「男人之苦」

更新於 2024/10/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歷過因為疫情與易角而方寸大亂的《電影之神》後,年邁九十的山田洋次導演回歸拿手的家庭片,狀態明顯回勇!改編自同名舞台劇的《媽,是您嗎?》,名義上是以吉永小百合貫穿系列的「母親三部曲」的最終章(其餘兩部為2008年《母親》及2015年《給兒子的安魂曲》),實際主角竟然是「兒子」大泉洋?電影其實是「令和《男人之苦》」?

新時代中年男人之苦

任職人事部主管的神崎昭夫(大泉洋),表面是人生勝利組,實際上事業與家庭皆不如意,尤其兒時好友(宮藤官九郎)遇上裁員風波,愛莫能助之餘又被誤解成「助紂為虐」,裡外不是人!與太太分居中的昭夫同時與上大學的女兒(永野芽郁)鬧翻,女兒離家出走更令他形單影隻,令他忽然心生要回老家探望獨居的母親(吉永小百合)。

電影除了有著名編劇宮藤官九郎(中)擔任重要配角外,還有久違的加藤羅莎(右)

電影除了有著名編劇宮藤官九郎(中)擔任重要配角外,還有久違的加藤羅莎(右)

被好友從東京追到老家的昭夫(大泉洋)

被好友從東京追到老家的昭夫(大泉洋)

豈料回老家後,發現原本沉悶守舊的母親,打扮變得亮麗光鮮,甚至積極義工活動,開拓新的社交圈子,甚至似乎遇上第二春?同時發現失聯的女兒竟然住在嫲嫲家,關係更為融洽令他心生醋意;同時好友大鬧老家,向他「聲討」被裁員的決定…眾多事件接二連三發生,逐漸省起曾經被遺忘的東西,從而重新審視人生各種關係。

老實說,故事的起承轉合就是山田洋次典型的家庭劇配方,不過比起人多勢眾的《嫲煩家族》,《媽,是您嗎?》聚焦於「母⇄子⇄孫女」單線的三代關係,倒是容易令觀眾投入,尤其大泉洋把兒子詮釋得可笑又可憐,以為他很滑稽會出洋相的時候,又會被他深情的演繹觸動到,絕對是真正的主角!

「阿媽有咗第二個」的真正意義?

媽媽雖然是名義上的主角,但既然請來吉永小百合,戲份亦不會少——丈夫死後守住傳統足袋屋的她,是一名傳統的日本婦女,可是登場的時候卻是一頭亮麗短髮,打扮(相對地)新潮,更積極參與義工活動,關心「無家者」這個議題完全超乎想像!不只在義工組織擔任要職,還與牧師(寺尾聰)擦出黃昏戀火花,真的變成「阿媽有咗第二個」?

孫女(永野芽郁)號稱新潮但打扮微妙,幸好與嫲嫲(吉永小百合)對手戲溫馨耐看

孫女(永野芽郁)號稱新潮但打扮微妙,幸好與嫲嫲(吉永小百合)對手戲溫馨耐看

母子互動是電影的一大賣點

母子互動是電影的一大賣點

吉永小百合享有國民級地位,年輕時有很多經典作品,也許對近代觀眾來說「演什麼都是吉永小百合」,但電影中的媽媽卻具有強烈的存在感,無論面對兒子、孫女、兒子好友、街坊,甚至心儀對象(?)都各有不同面貌,是一個「有戲可演」的媽媽,而且每當兒子遇上糟心事獨自煩惱的時候,媽媽都適時能成為他的「解語花」,難怪到最後兒子失業後還是選擇回到老家,重新被媽媽「照顧」(?)吉永小百合與大泉洋及永野芽郁的三代家庭火花不俗,雖然人丁單薄,趣味不輸《嫲煩家族》的平田家!

儘管電影不時流露山田導演對年輕人的「過時」看法,例如被界定為「新潮」的孫女,無論打扮或口頭禪都有說不出的土氣,但沒有把年輕人過分「妖魔化」,已經是九旬老翁的他最大的溫柔?就算不再續拍《男人之苦》,日本的中高年男性還有各式各樣的「苦」,希望山田導演身體健康,繼續拍攝各種「男人之苦」——畢竟就算時代變遷,只屬於他的日式庶民味道,仍然有喜愛的觀眾買單。

avatar-img
69會員
172內容數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福同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太多人分析過電影《Joker小丑》裡頭「小丑」的各重內在與延伸意義,不過個人更感興趣的,是電影透過羅拔迪尼路飾演的楝篤笑(脫口秀)巨匠,完成對馬田史高西斯的多方位致敬,儘管有人批評只是模仿,但無礙傳遞「傳承」及「我終於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我終於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模樣」等巧思。
有說拳擊片是影展長勝類型,環顧古今中外各大電影大獎的確如是——可能因為拳拳到肉的場面,容易看到演員的付出與功架?再配上單對單賽制,特別適合創作各式各樣「奮鬥」的故事。別說歐美,單是日本近年已經有數之不盡的拳擊片,儘管未能贏得票房,部份仍然成功贏得影評人的歡心。剛好最近有兩部日本拳擊片於香港登場…
老實說,原本沒打算要進場看《七月返歸》,本身既非鏡粉,對恐怖片通常敬而遠之,只是鏡粉朋友想聊劇情(她老早看了粉絲包場),對某些隱喻有興趣,才決定入場…實不相瞞,小時候很害怕恐怖片或相關元素,別說那批只存在於錄影帶的老港產片,連大名鼎鼎的「九鐵廣告」也是陰影!不只害怕電視播放,甚至連印在封面的壹週刊…
《藍色恐懼》誕生於1997年,當時互聯網剛興起不久,社交媒體尚未流行,但已經出現粉絲為偶像架設網頁、留言板、BBS討論區,匿名粉絲與偶像可以透過網路互動,有人能夠偽裝成偶像留言,偶像亦可以在網路上看到自己沒說過的話、沒經歷過/想過的事,現實與虛擬的界線模糊,粉絲與偶像的親切交流,有多少是真實呢?
《大逃殺》改編自同名小說,故事架空了一個失業率飆升,社會逐漸崩潰的國家,因為出於對年輕人的恐懼,大人們通過簡稱為「BR法」的《新世紀教育改革法案》,以「死亡」支配年輕人,從而奪回大人的威嚴;而某班準備畢業旅行的高中生被隨機選中,要在荒島上互相殘殺,42個只能活一個!被迫參與這場「殺戮遊戲」的學生…
話先說前頭:知道《藍色巨星》(Blue Giant)是同名漫畫改編,故事有關爵士樂,儘管追蹤的專頁一致讚賞,早前風聞日本口碑亦好,入場前仍然不敢期望過高,畢竟經常出現「你的神作,我的糞作」,無論別人如何捧上天,自己沒共鳴就是「不好看」吧?
太多人分析過電影《Joker小丑》裡頭「小丑」的各重內在與延伸意義,不過個人更感興趣的,是電影透過羅拔迪尼路飾演的楝篤笑(脫口秀)巨匠,完成對馬田史高西斯的多方位致敬,儘管有人批評只是模仿,但無礙傳遞「傳承」及「我終於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我終於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模樣」等巧思。
有說拳擊片是影展長勝類型,環顧古今中外各大電影大獎的確如是——可能因為拳拳到肉的場面,容易看到演員的付出與功架?再配上單對單賽制,特別適合創作各式各樣「奮鬥」的故事。別說歐美,單是日本近年已經有數之不盡的拳擊片,儘管未能贏得票房,部份仍然成功贏得影評人的歡心。剛好最近有兩部日本拳擊片於香港登場…
老實說,原本沒打算要進場看《七月返歸》,本身既非鏡粉,對恐怖片通常敬而遠之,只是鏡粉朋友想聊劇情(她老早看了粉絲包場),對某些隱喻有興趣,才決定入場…實不相瞞,小時候很害怕恐怖片或相關元素,別說那批只存在於錄影帶的老港產片,連大名鼎鼎的「九鐵廣告」也是陰影!不只害怕電視播放,甚至連印在封面的壹週刊…
《藍色恐懼》誕生於1997年,當時互聯網剛興起不久,社交媒體尚未流行,但已經出現粉絲為偶像架設網頁、留言板、BBS討論區,匿名粉絲與偶像可以透過網路互動,有人能夠偽裝成偶像留言,偶像亦可以在網路上看到自己沒說過的話、沒經歷過/想過的事,現實與虛擬的界線模糊,粉絲與偶像的親切交流,有多少是真實呢?
《大逃殺》改編自同名小說,故事架空了一個失業率飆升,社會逐漸崩潰的國家,因為出於對年輕人的恐懼,大人們通過簡稱為「BR法」的《新世紀教育改革法案》,以「死亡」支配年輕人,從而奪回大人的威嚴;而某班準備畢業旅行的高中生被隨機選中,要在荒島上互相殘殺,42個只能活一個!被迫參與這場「殺戮遊戲」的學生…
話先說前頭:知道《藍色巨星》(Blue Giant)是同名漫畫改編,故事有關爵士樂,儘管追蹤的專頁一致讚賞,早前風聞日本口碑亦好,入場前仍然不敢期望過高,畢竟經常出現「你的神作,我的糞作」,無論別人如何捧上天,自己沒共鳴就是「不好看」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本繪本講述了一個小女孩面對母親的離去,透過生活中家人的愛與陪伴和自己漸漸學會獨立與堅強,接受了媽媽離開的事實,並體會到媽媽在心中的永恆存在。
Thumbnail
HI,各位AROHA。 我喜歡旅行,喜歡踩點,喜歡美食,喜歡音樂,更愛ASTRO​。 這裡會用心得的方式來記錄我的旅行生活和追星心得記錄分享出來。💜 終於生出一篇禪雲寺的交通了!!!來看如何去月之空間吧 ☽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從沒想過嫁人這件事,但我嫁人了。 在結婚之前,我自營服飾是個板娘,是個很有氣勢的生意人。 這輩子從來沒想過「家庭主婦」這件事!!! 從來不是我的選項!! 從小看著媽媽就這樣一輩子埋在家裡,沒有自已的生活,也不再有「自已」的想法 我不要我不要,我不想這樣過一輩子也不想要這麼辛苦的生活。 但因
Thumbnail
《媽媽是房子》以母親的形象為經、以孩子的成長時序為緯,在一幅幅充滿趣味的圖像中,流露出媽媽對孩子最深的愛。
Thumbnail
《媽的多重宇宙》是女人不同人生角色的選擇。人類圖中的依照內在權威做決定,幫助每個女人選擇符合自己天生的設計。女人啊~願我們在每段選擇中,心甘情願地扮演人生的角色。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紐約上東區族群的人類學觀察,作者身為一個外來者,將其從格格不入到試著結交同盟到入境隨俗的過程以人類學專家的視野記錄下來,提供讀者一窺紐約上流社會的特有文化,從性別區隔、階級對立、外觀焦慮等各方面去深入探討上東區的媽媽族群特有的習性,是一本很有趣的書籍。
#媽別鬧了 本片透過詼諧的方式,表現性別意識的轉變與當代特質,兼具逗趣的喜劇效果與嚴肅的社會觀察,可看性具有多樣層次。 比方:爛而不軟的小查、勇敢追愛的王玫玫、 女大男小的金香玉等等,都表現出現代人的性別意識,不再是男尊女卑,而更著重個人的獨特性——先是個人,然後才是男或女或非男非女。 游泳池
Thumbnail
雖然這間廟宇貌不驚人,但祂是一個關於女性主義的故事,士林這個古老的舊街裡,有個默默守護這個地方的有應公媽廟。
Thumbnail
觀影過程好似走進了自我意識的洪荒,天馬行空、荒誕離奇,笑著笑著就淚流滿面,關於「存在」的任督二脈被溫柔地打通了,不敢說人人都會喜歡這場亂七八糟的精神壯遊,但如果你曾經或正在懷疑人生,強烈建議現在立刻關掉APP、什麼都別看直接進戲院,本片或許能打開你的天靈蓋,一起看破紅塵,卻願入紅塵。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本繪本講述了一個小女孩面對母親的離去,透過生活中家人的愛與陪伴和自己漸漸學會獨立與堅強,接受了媽媽離開的事實,並體會到媽媽在心中的永恆存在。
Thumbnail
HI,各位AROHA。 我喜歡旅行,喜歡踩點,喜歡美食,喜歡音樂,更愛ASTRO​。 這裡會用心得的方式來記錄我的旅行生活和追星心得記錄分享出來。💜 終於生出一篇禪雲寺的交通了!!!來看如何去月之空間吧 ☽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從沒想過嫁人這件事,但我嫁人了。 在結婚之前,我自營服飾是個板娘,是個很有氣勢的生意人。 這輩子從來沒想過「家庭主婦」這件事!!! 從來不是我的選項!! 從小看著媽媽就這樣一輩子埋在家裡,沒有自已的生活,也不再有「自已」的想法 我不要我不要,我不想這樣過一輩子也不想要這麼辛苦的生活。 但因
Thumbnail
《媽媽是房子》以母親的形象為經、以孩子的成長時序為緯,在一幅幅充滿趣味的圖像中,流露出媽媽對孩子最深的愛。
Thumbnail
《媽的多重宇宙》是女人不同人生角色的選擇。人類圖中的依照內在權威做決定,幫助每個女人選擇符合自己天生的設計。女人啊~願我們在每段選擇中,心甘情願地扮演人生的角色。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紐約上東區族群的人類學觀察,作者身為一個外來者,將其從格格不入到試著結交同盟到入境隨俗的過程以人類學專家的視野記錄下來,提供讀者一窺紐約上流社會的特有文化,從性別區隔、階級對立、外觀焦慮等各方面去深入探討上東區的媽媽族群特有的習性,是一本很有趣的書籍。
#媽別鬧了 本片透過詼諧的方式,表現性別意識的轉變與當代特質,兼具逗趣的喜劇效果與嚴肅的社會觀察,可看性具有多樣層次。 比方:爛而不軟的小查、勇敢追愛的王玫玫、 女大男小的金香玉等等,都表現出現代人的性別意識,不再是男尊女卑,而更著重個人的獨特性——先是個人,然後才是男或女或非男非女。 游泳池
Thumbnail
雖然這間廟宇貌不驚人,但祂是一個關於女性主義的故事,士林這個古老的舊街裡,有個默默守護這個地方的有應公媽廟。
Thumbnail
觀影過程好似走進了自我意識的洪荒,天馬行空、荒誕離奇,笑著笑著就淚流滿面,關於「存在」的任督二脈被溫柔地打通了,不敢說人人都會喜歡這場亂七八糟的精神壯遊,但如果你曾經或正在懷疑人生,強烈建議現在立刻關掉APP、什麼都別看直接進戲院,本片或許能打開你的天靈蓋,一起看破紅塵,卻願入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