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談醫療保健板塊一隻強勢大型成長股;美股市場行情掃瞄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先來看看上週五之前的美股市場各產業的行情。

在升息預期緩和情況下,很明顯看到一些利率敏感的板塊重新受到資金青睞,像是資訊科技板塊,甚至是積弱已久的地產板塊。

上禮拜談的醫療保健雖然不像之前那麼突出,但表現其實也不差。

raw-image

直接看股價表現的話,我上禮拜挑出來的UnitedHealth(UNH),一週下來其實表現有跑贏VOO 2.2%,我覺得已經是相當之不錯。

我這週其實比較多在看醫療保健板塊裡面,有哪些值得發掘的公司。UNH算是該板塊裡面的「巨頭型」公司,發展相對成熟,也是道指成份股之一,但成長潛力相對較低,不管是營收還是盈利,每年的成長幅度大概就是10%到20%之間。比較可以期待的是健康管理業務(Optum),營收成長有超過20%,但規模距離核心的健康保險業務(UnitedHealthCare)還是有一些距離。

今天我想談的是醫療保健板塊裡面,另外一隻很強勢的大型成長股:

。。。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21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美股投資十日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17.2K會員
656內容數
致力成為美股投資者的市場指南和行情溫度計。透過本專欄,讀者可以:一、掌握投資科技成長股的心法;二、透過「歷史縱向估值法」,追蹤選定企業的財報表現;三、追蹤軟體股估值行情,尋找投資機會;四、掃瞄美股整體市場行情,洞察不同產業的資金流向;五、提供模擬組合紀錄,長期追蹤表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股投資十日談 的其他內容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接收每日市場要聞、經濟數據和文章更新通知。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接收每日市場要聞、經濟數據和文章更新通知。
本篇因為是「美股市場行情掃瞄」系列的第一篇文章,牽涉到很多介紹和說明,所以設為「公開文章」,方便更多人瞭解,同時也會在「財報數據」的分類中長期置頂。日後本系列的後續追蹤文章,都會是付費限定,請大家多多支持。
最近GOOGL和MSFT都發了財報,就來稍為看看幾個數據重點。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接收每日市場要聞、經濟數據和文章更新通知。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接收每日市場要聞、經濟數據和文章更新通知。
本篇因為是「美股市場行情掃瞄」系列的第一篇文章,牽涉到很多介紹和說明,所以設為「公開文章」,方便更多人瞭解,同時也會在「財報數據」的分類中長期置頂。日後本系列的後續追蹤文章,都會是付費限定,請大家多多支持。
最近GOOGL和MSFT都發了財報,就來稍為看看幾個數據重點。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台灣的醫療環境因為大部分的醫療支出是由全民健康保險支付,民眾自付額與部分負擔相對便宜,因此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民眾容易「直上」大型醫院,認為找到最頂級的醫療院所、最豪華的醫療團隊,就能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就醫的「CP值」也最高。 但,這樣的發展真的符合醫療資源的分配與最佳效益嗎?
Thumbnail
最近電影「薩滿」中,片中的神明附身相信讓不少觀眾都聯想到了台灣的民俗醫療中很重要的角色-「乩童」,而筆者在大約十多年前因為選修一門名叫《醫療人類學》的課,有幸能夠與北部兩間宮廟的乩童、善男信女進行關於民俗醫療與附身行為之訪談,於此和大家分享當時之訪談資料。
Thumbnail
筆者第一次有意識地聽到「個人化醫療」(personaized medicine)此名詞,大概是在一次生物學哲學的國際會議上,當時有兩位生物學哲學家和一位醫師共同發表他們對個人化醫療最新的哲學觀點,詳細題目已經不記得了,但大致記得,他們鼓勵美國應該認真發展個人化醫療,此新興的醫療模式可免去公共醫療體系
Thumbnail
以身為創作者的身分槓上了出版社、電視台與網路商店,作出各種反抗、最會衝撞體制的漫畫家佐藤秀峰,創作出的最會衝撞體制的醫生齋藤英二郎,故事中描述了各種醫療的倫理與極度衝突的醫療事件,到底醫生是什麼樣的存在?
Thumbnail
門諾藝文在年初 舉辦了一場居家醫療主題電影的放映暨映後座談 就如同這部電影的名字"回家" 對失能行動不便或面臨生命末期的患者來說 如我能在自己熟悉的家裡接受醫療服務 其實是許多人期待的方式 日本因為很早就進入高齡化社會 所以長照及宅醫療的服務模式也非常成熟 但他們依然會透過電影等不同的方式 讓在宅醫
Thumbnail
難得醫療作品中以護理師角度出發的作品,不只有大眾刻板的白衣天使形象,更有各種醫療現場與各種個性的護理師,隨著主角在不同的科別工作,不同的醫療部門的特色也一目瞭然,對於醫療第一線的細節和醫療的各種狀況下的延伸,更有非常多醫護人員執行照護時在倫理、環境上充滿衝突的事件,是非常適合理解醫院臨床的優秀作品。
Thumbnail
沒有什麼比重大疾病更得以讓人聚焦生命經驗與釐清生存的條件了。凱博文強調病人的病痛敘事,目的不在要求病人忠於歷史,而是理解病人如何創造敘事的意義,因其攸關患者的病痛與人生。換言之,醫者聆聽病人敘事的姿態,會影響病人如何訴說病痛,以及醫者聽到的是什麼。這不僅需要醫者的同理心,亦需勇氣。
Thumbnail
自2009年起,世界衛生高峰會匯集了世界各地共1600名的與會者,一同討論21世紀衛生醫療的挑戰。對前世界衛生高峰會主席教授Detlev Ganten來說,是時候拓展到更廣的領域了,不論是環境、教育或是人類的健康福祉。
Thumbnail
這個「百位醫師連署醫療用大麻合法化」,小弟當然支持,雖然現在簽署的大概45位,但我相信隨著選舉的接近、大麻知識的推廣等,連署的醫生也會增加,在台灣大選前希望能夠過百吧。 今篇談一談連署中支持醫療大麻合法化的原因。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台灣的醫療環境因為大部分的醫療支出是由全民健康保險支付,民眾自付額與部分負擔相對便宜,因此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民眾容易「直上」大型醫院,認為找到最頂級的醫療院所、最豪華的醫療團隊,就能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就醫的「CP值」也最高。 但,這樣的發展真的符合醫療資源的分配與最佳效益嗎?
Thumbnail
最近電影「薩滿」中,片中的神明附身相信讓不少觀眾都聯想到了台灣的民俗醫療中很重要的角色-「乩童」,而筆者在大約十多年前因為選修一門名叫《醫療人類學》的課,有幸能夠與北部兩間宮廟的乩童、善男信女進行關於民俗醫療與附身行為之訪談,於此和大家分享當時之訪談資料。
Thumbnail
筆者第一次有意識地聽到「個人化醫療」(personaized medicine)此名詞,大概是在一次生物學哲學的國際會議上,當時有兩位生物學哲學家和一位醫師共同發表他們對個人化醫療最新的哲學觀點,詳細題目已經不記得了,但大致記得,他們鼓勵美國應該認真發展個人化醫療,此新興的醫療模式可免去公共醫療體系
Thumbnail
以身為創作者的身分槓上了出版社、電視台與網路商店,作出各種反抗、最會衝撞體制的漫畫家佐藤秀峰,創作出的最會衝撞體制的醫生齋藤英二郎,故事中描述了各種醫療的倫理與極度衝突的醫療事件,到底醫生是什麼樣的存在?
Thumbnail
門諾藝文在年初 舉辦了一場居家醫療主題電影的放映暨映後座談 就如同這部電影的名字"回家" 對失能行動不便或面臨生命末期的患者來說 如我能在自己熟悉的家裡接受醫療服務 其實是許多人期待的方式 日本因為很早就進入高齡化社會 所以長照及宅醫療的服務模式也非常成熟 但他們依然會透過電影等不同的方式 讓在宅醫
Thumbnail
難得醫療作品中以護理師角度出發的作品,不只有大眾刻板的白衣天使形象,更有各種醫療現場與各種個性的護理師,隨著主角在不同的科別工作,不同的醫療部門的特色也一目瞭然,對於醫療第一線的細節和醫療的各種狀況下的延伸,更有非常多醫護人員執行照護時在倫理、環境上充滿衝突的事件,是非常適合理解醫院臨床的優秀作品。
Thumbnail
沒有什麼比重大疾病更得以讓人聚焦生命經驗與釐清生存的條件了。凱博文強調病人的病痛敘事,目的不在要求病人忠於歷史,而是理解病人如何創造敘事的意義,因其攸關患者的病痛與人生。換言之,醫者聆聽病人敘事的姿態,會影響病人如何訴說病痛,以及醫者聽到的是什麼。這不僅需要醫者的同理心,亦需勇氣。
Thumbnail
自2009年起,世界衛生高峰會匯集了世界各地共1600名的與會者,一同討論21世紀衛生醫療的挑戰。對前世界衛生高峰會主席教授Detlev Ganten來說,是時候拓展到更廣的領域了,不論是環境、教育或是人類的健康福祉。
Thumbnail
這個「百位醫師連署醫療用大麻合法化」,小弟當然支持,雖然現在簽署的大概45位,但我相信隨著選舉的接近、大麻知識的推廣等,連署的醫生也會增加,在台灣大選前希望能夠過百吧。 今篇談一談連署中支持醫療大麻合法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