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想居住的充滿和平與活力的城市~茨城県北茨城市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北茨城市位於茨城縣的最北方和福島縣接壤,面太平洋,面積186.49km²,32%為森林,東部地勢低窪,流經全市的大分川、雷根川流域地勢平坦,自古以來,主要靠農業和漁業而繁榮,江戶時代後期作為常盤煤田的核心而興盛,如今作為工業區正在迅速擴張。平形、大津、磯原地區也是著名的溫泉區、礦泉旅遊勝地,民宿、旅館林立,目前人口39,898人。 https://www.city.kitaibaraki.lg.jp/

raw-image

有鑒於東日本大地震帶來海嘯及近年來屢發大規模颱風、暴雨引發的山體滑坡,風災水害等天然災害,日本政府於2013年研擬《國家韌性基本計劃》推動建設抗災國家,以應對大規模自然災害。2017年茨城縣制定了《茨城縣國土韌性計畫》北茨城市也配合國家基本規劃和縣規劃,保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迅速採取行動,避免遭受大規模自然災害的侵害造成致命損失,而制定《北茨城市國土韌性區域計劃》,作為有利於復原和重建的抗災社區的指導方針。 https://www.city.kitaibaraki.lg.jp/docs/2022042800033/file_contents/kyoujinka.pdf

raw-image

國土韌性的基本目標:

一.基本目標:

本計劃的基本目標是與國家基本規劃和縣規劃相協調,增強國家韌性,建立安全有保障、有實力、有韌性的國土、地區、經濟社會,保護公民生命財產和生活免受大規模自然災害的影響,而制定以下四個基本目標:

(一)最大限度保護公民生命安全。

(二)維護城市和社區的基本功能免於嚴重損害。

(三)盡量減少對公民財產和公共設施的損害。

(四)加快城市恢復重建速度。

raw-image

二.提前準備的目標:

為實現本市國家韌性基本目標,努力與國家基本規劃和縣規劃相協調的同時,為了保護公民的生命、財產和生計免受可能發生的情況的影響,而設定八個積極主動的目標:

(一)最大限度保護人的生命安全。

(二)及時開展救援、應急等活動。

(三)保障必要的行政職能。

(四)確保必要的資訊和通訊功能。

(五)避免經濟活動停滯。

(六)保障重要生命線並迅速恢復。

(七)避免造成二次損壞。

(八)盡快恢復社會重建。

三.基本方針:

基於以下三項基本政策,增強本市的國家韌性:

(一)綜合施策推進:

1.除了防災減災之外,還提倡長期而多樣化的措施來應對各種風險,包括經濟成長和環境保護。

2.透過與國家、都道府縣及其他市町村的廣域相互合作、資訊共享、分工協作,致力於區域防災減災。

3.結合軟硬體綜合對策,有效推動計劃。

(二)有效率推動計劃

1.活用現有的社會基礎設施的同時,利用國家和都道府縣的措施等降低成本,並利用財政資源有效率地推進措施。

2.不僅在災害發生時防災減災措施,也推廣在平時也有效使用的措施。

(三)因地制宜推進措施

1.針對人口減少、少子老化、產業結構、交通狀況等區域特性及問題,推出對應措施。

2.完善當地社區功能,透過自救、互助、公共援助合作,增強當地防災能力,努力營造有利的環境。

3.創造與自然共存的社會,推動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永續措施。

四.預設風險:

與國家基本規劃和都道府縣規劃同樣,把一般性的大型災害視為風險,並根據災害歷史,確定地震、海嘯、風災、洪水、山崩等具體自然災害將對城市造成重大損害故視為風險,不僅需要預測單一災害的風險,還需要預測可能造成嚴重損害的複雜災害的風險,例如東日本大地震等地震後發生的海嘯。

五.對SDGs(永續發展目標)的貢獻

隨著區域發展,國家復原力的理念是超越防災的範圍,同時著眼於城市發展和產業政策在內的長期綜合應對政策,2015 年 9 月聯合國高峰會通過的SDGs(永續發展目標)旨在建構永續發展的環境和社會的17個目標,本計劃符合目標11,“減少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受害者和直接經濟損失”“制定並實施綜合災害風險管理”“創造一個人們可以繼續居住的城鎮”「實現包容、安全、有彈性和永續的城市和人類住區」等,我們也將持續推動以SDGs為目標的措施。

raw-image
30會員
314內容數
地方創生的重點在於創活, 活得下去才能生生不息! 在微微時代,讓自已活得自在! 每個人只做自己專精的一件事, 只要串聯,越在地越國際,因為小所以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