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企業追蹤】谷歌(GOOG)雲端業務落後還面臨反壟斷調查,股價重挫後有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圖片取自網路)

(圖片取自網路)

前言

美股的超級財報月在本週進入了重頭戲,因為科技巨頭Google、微軟與Meta紛紛發布了季報,但同樣坐擁AI題材的微軟股價出現上漲,而Google則重挫9.6%,相當於活生生地跌掉AMD的市值!


本季財報

營收與細項

raw-image

首先來看第三季的營收,金額達到創新高的766.93億美元,年增11%,也出現了自2022年第二季以來的雙位數百分比增長。


raw-image
  1. 廣告業務

接著細看營收結構,由於廣告是Google最重要的業務,因此特定將這一部分用圖表呈現在上方,從中可發現廣告業務在第三季為596.47億,年增9.5%,優於市場預期的589億。其中,佔比最大的搜尋引擎為440.26億,與去年相比增長了11%;YouTube廣告所創造的季度收入為79.52億美元,年增12%;從第三方網路所抽取的廣告費所挹注的營收為76.69億,這部分略為衰退2.6%。

 

如同市場常把德州儀器視為半導體產業的風向球,Google及Meta也被視為是網路廣告產業的風向球,本季Google在這方面的表現亮麗,而Meta最新發布的財報也顯示因為廣告業務復甦而出現營收與獲利雙雙超過市場預期的表現。

 

在展望廣告業務時,我們可以往大型國際運動賽事或選舉等方向思考,畢竟在近年各大科技公司旗下所擁有的串流媒體公司競爭激烈,都紛紛積極爭奪訂閱付費的用戶,因此能夠創造龐大廣告收益的運動賽事就成為目標,蘋果與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MLS)的簽約,並於今年透過Apple TV+向全世界轉播將近1000場比賽就是一個例子。Google也不落人後,去年底Youtube與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NFL)也簽訂了7年的合約,YouTube Primetime Channels與YouTube TV將獲得「週日門票」(Sunday Ticket)的轉播權;而明年所舉辦的法國巴黎奧運與美國總統大選等,也都可望為Google帶來可觀的廣告收益。


  1. 雲端業務
raw-image
raw-image

除了廣告業務之外,雲端業務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本季營收為84.11億,與去年相比成長了22%,出現了連續4個季度增幅趨緩的現象,原本市場預期為86億,表面上會讓人覺得實際營收與預期的數字相去不遠,但市場卻擔心之後的雲端事業將會進一步落後給競爭對手亞馬遜的AWS和微軟的Azure,因此成長幅度雖然最多,但卻創造失望賣壓導致股價下跌。

 

科技巨頭的雲端業務彼此激烈非常競爭,這背後反映出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將部分事業轉移到雲端,導致科技巨頭相互爭食所形成的大者恆大現象,因此受到反壟斷的監察。在今年3月時,Google曾指責微軟與幾家歐洲雲端供應商達成協議的做法,認為將會妨礙到公平競爭,要求歐盟啟動調查。儘管微軟反駁已經與多家小型的競爭對手談好將調整雲端業務的經營模式,讓那些小型競爭業者不會受到侵害而願意暫停對微軟的訴訟,然而Google卻認為微軟只願意與特定的幾家小競爭者談妥,而不是跟全部市場競爭者達成協議,因此最終微軟還是會從中受益。也就是說,微軟被質疑利用Office 365和Windows的主導地位,企圖將Azure與相關的雲端業務綑綁在一起,讓用戶在使用電腦作業軟體的同時,被迫也必需使用這些雲端業務。

 

除了微軟的雲端業務持續引發反壟斷爭議外,Google的廣告業務反而是最近最麻煩的部分。目前美國、歐洲與日本都在對Google進行訴訟或審查,美國司法部與歐洲執行委員會認為Google正利用市場的寡占優勢,試圖採取經營策略讓搜尋引擎與數位廣告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最嚴重的後果是廣告業務將面臨分拆!而日本公平貿易委員會也控訴Google要求手機製造商在手機還沒移交給消費者前,就必需先安裝好Google搜尋服務的應用程式,並且放在明顯的位置好讓購買者方便使用,同時也質疑Google還塞錢給手機製造商,叫他們不要安裝其他競爭者的搜尋應用程式。

 

總結來講,雲端業務的落後與廣告業務的反壟斷起訴是Google最需要持續關注的部分。

 

  1. 人工智慧(AI)進展

在關注Google雲端業務之後,也不得不關注公司積極研發AI的進展,畢竟這兩者的應用相輔相成,而執行長Sundar Pichai在第三季法說會中對本季營運結果感到滿意,並期待AI將產生更大的效益。

 

由OpenAI ChatGPT所研發的AI技術是今年科技界與投資界最火熱的話題,Google也推出生成式AI Bard來做因應,在這部分又激起了猛烈的競爭,畢竟科技巨頭要再像以前一樣快速擴展雲端客戶的難度會升高,因此勢必要將AI技術與既有的軟體結合,以協助使用者在工作流程上自動化。這點微軟已經將Copilot功能附屬於其下用戶所使用的Office 365作業軟體等產品,也就是所謂的Copilot for Windows,讓用戶能在文字提示視窗輸入自然語言文字,接著就能自動執行搜尋網路、螢幕擷圖、將藍牙與耳機配對等常用的功能。

 

今年5月Google在網路開發者年會(I/O大會)上,Sundar Pichai展示了生成式AI融入Gmail的進階服務,相信也是針對微軟的Copilot,使市場認為Google開始轉守為攻,企圖扭轉居於劣勢的雲端業務。


(圖片來源:台積電、Shane Burke、The information)

(圖片來源:台積電、Shane Burke、The information)

AI的蓬勃發展,對於科技巨頭來說最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就是自行研發更高算力的晶片了。目前科技巨頭都各顯神威,例如Google很早就在資料中心當中部署了TPU,用於AI模型訓練與推論,著名的AlphaGo程式擊敗韓國棋王李世石就是靠TPU運算達成的。目前公司正在自研2款名為Maple與Cypress的伺服器晶片,將採用AMD架構並交由台積電的5奈米製程進行代工,預計2025年問世。

 

亞馬遜近年也已經成功自研多種晶片,先後包含Graviton、Inferentia、Trainium等,而微軟最快也計畫在明年推出Athena與Cascade晶片。這些晶片的種類多為客製化的ASIC,除了採用模組化的IP塊以加快設計出一顆功能完整的晶片之外,執行任務會更有效率,且功耗更低。

 

而有了自研AI晶片這項祕密武器之外,還需要有良好的大型模型來爭出勝負。Google擁有聊天機器人Bard與新版大型語言模型PaLM 2,以創造更驚人的計算推理與程式編寫能力;亞馬遜把Stability、Anthropic與AI 21 Labs結合進自家產品,也讓用戶透過API來存取這些基礎模型;而微軟則與OpenAI合作,將GPT-4嵌入全新的Bing搜尋引擎和Microsoft 365 Copilot,最終Azure從中獲得更多的營收。


獲利表現

raw-image
raw-image

在營業利益方面,Google服務為239.37億,較去年同期成長27%;Google雲端為2.66億,呈現連續三季獲利,去年同期則是虧損4.4億;包含自駕車部門Waymo與生命科學部門Verily在內的其他轉投資虧損金額則由去年的12.25億改善至11.94億。

 

毛利率、營業利益率與淨利率雖然沒有像2021年這麼高,但比去年下半年好,顯示成本控制得宜。而每股盈餘為1.55美元,也創下新高。


結論

(來源:XQ全球贏家)

(來源:XQ全球贏家)

這次谷歌的季報當中有表現亮眼的廣告業務,但也有雲端業務與反壟斷等獨有風險,在股價重挫後,連同特斯拉、蘋果、微軟(隔日還是逃不過下跌的命運…)、Meta等科技股,一起將那斯達克指數往下帶,呈現疲弱的格局,這與今年上半年呈現明顯的對比。儘管目前美國發布了一連串強勁的經濟數據,但高利率使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再加上谷歌存在的個別風險,因此對於這週跳空向下的股價還是需要審慎留意了。



註: 本篇論點為純心得分享,並不涉及任何推薦與買賣建議。任何相關標的部位的建立都需要再參考眾多資訊並審慎獨立思考,並隨時留意風險才能持盈保泰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總經與投資圖鑑的沙龍
62會員
30內容數
2024/06/13
美國鋁業公司,簡稱美鋁,是僅次於力拓集團及俄羅斯鋁業集團的全球第三大鋁材生產商。在這個高通膨時代,關於這個產業究竟怎麼看呢?
Thumbnail
2024/06/13
美國鋁業公司,簡稱美鋁,是僅次於力拓集團及俄羅斯鋁業集團的全球第三大鋁材生產商。在這個高通膨時代,關於這個產業究竟怎麼看呢?
Thumbnail
2024/06/06
Salesforce是客戶關係管理(CRM)相關的軟體企業龍頭,也被全球許多金融機構視為績優的人工智慧(AI)成長股而被長期持有。然而,上週發布財報後股價卻大跌近20%,究竟財報中揭露了什麼樣的問題?這家公司還有什麼樣的獨特之處?如果想要進場投資的話,目前的位階算高嗎?
Thumbnail
2024/06/06
Salesforce是客戶關係管理(CRM)相關的軟體企業龍頭,也被全球許多金融機構視為績優的人工智慧(AI)成長股而被長期持有。然而,上週發布財報後股價卻大跌近20%,究竟財報中揭露了什麼樣的問題?這家公司還有什麼樣的獨特之處?如果想要進場投資的話,目前的位階算高嗎?
Thumbnail
2023/12/06
戴爾電腦(Dell)是電腦與品牌伺服器龍頭,在今年8月初公布2024財年第二季財報時,由於PC與伺服器的銷售優於預期,帶動盤後股價大漲逾8%。然而,在本月初公布的第三季財報中卻顯示PC需求低迷,使股價在財報發布的盤後下跌超過4%。那麼,究竟為什麼在這兩個相鄰的季度會呈現截然不同的現象呢?
Thumbnail
2023/12/06
戴爾電腦(Dell)是電腦與品牌伺服器龍頭,在今年8月初公布2024財年第二季財報時,由於PC與伺服器的銷售優於預期,帶動盤後股價大漲逾8%。然而,在本月初公布的第三季財報中卻顯示PC需求低迷,使股價在財報發布的盤後下跌超過4%。那麼,究竟為什麼在這兩個相鄰的季度會呈現截然不同的現象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科技巨頭 Alphabet 谷歌,於上個月底正式發布了今年 2023 第三季的財報。不過,雖然無論在營收與獲利上都超越市場共識,但由於其雲服務事業的成長減速並且低於預期,讓市場對於這份成績單的評分打了相當大的折扣。到底谷歌這份成績單是好是壞,對於未來有怎麼樣的指引?
Thumbnail
科技巨頭 Alphabet 谷歌,於上個月底正式發布了今年 2023 第三季的財報。不過,雖然無論在營收與獲利上都超越市場共識,但由於其雲服務事業的成長減速並且低於預期,讓市場對於這份成績單的評分打了相當大的折扣。到底谷歌這份成績單是好是壞,對於未來有怎麼樣的指引?
Thumbnail
美股的超級財報月在本週進入了重頭戲,因為科技巨頭Google、微軟與Meta紛紛發布了季報,但同樣坐擁AI題材的微軟股價出現上漲,而Google則重挫9.6%,相當於活生生地跌掉AMD的市值! 本季財報 營收與細項 首先來看第三季的營收,金額達到創新高的766.93億美元,年增11
Thumbnail
美股的超級財報月在本週進入了重頭戲,因為科技巨頭Google、微軟與Meta紛紛發布了季報,但同樣坐擁AI題材的微軟股價出現上漲,而Google則重挫9.6%,相當於活生生地跌掉AMD的市值! 本季財報 營收與細項 首先來看第三季的營收,金額達到創新高的766.93億美元,年增11
Thumbnail
Google 和微軟都公佈了財報,但講出的AI故事卻有如冰火兩重天?
Thumbnail
Google 和微軟都公佈了財報,但講出的AI故事卻有如冰火兩重天?
Thumbnail
搜尋與雲服務巨頭谷歌Alphabet,在七月底正式公布了其 2023 第二季的財報,營收超越華爾街分析師預期,也讓市場做出正面反應。本集科技巨頭解碼,將會對其財報做出分析,與試圖建立對於谷歌營運狀況的觀點。
Thumbnail
搜尋與雲服務巨頭谷歌Alphabet,在七月底正式公布了其 2023 第二季的財報,營收超越華爾街分析師預期,也讓市場做出正面反應。本集科技巨頭解碼,將會對其財報做出分析,與試圖建立對於谷歌營運狀況的觀點。
Thumbnail
搜尋巨人谷歌 Alphabet,在上個月底發布了今年第一季的財報。由於營收與獲利都高於預期,並且谷歌也同時宣布了 7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畫,讓市場對於這次谷歌的財報大多都抱持著正面評價
Thumbnail
搜尋巨人谷歌 Alphabet,在上個月底發布了今年第一季的財報。由於營收與獲利都高於預期,並且谷歌也同時宣布了 7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畫,讓市場對於這次谷歌的財報大多都抱持著正面評價
Thumbnail
稱霸搜尋領域與網路廣告市場的科技巨頭谷歌 Alphabet,在上周正式發布了其 2022 年第三季的財報。雖然營收基本上仍維持成長,但高漲的營業費用也導致了其獲利出現衰退,加上部分事業出現明顯受到景氣影響,導致於在公布財報後,股價出現了相當大的下殺
Thumbnail
稱霸搜尋領域與網路廣告市場的科技巨頭谷歌 Alphabet,在上周正式發布了其 2022 年第三季的財報。雖然營收基本上仍維持成長,但高漲的營業費用也導致了其獲利出現衰退,加上部分事業出現明顯受到景氣影響,導致於在公布財報後,股價出現了相當大的下殺
Thumbnail
整體而言,谷歌的長線賽道路徑其實蠻明確的 – 沒有人能動搖谷歌搜尋的位置、YouTube 在串流影音創作生態系的位置也很穩固、而整體的廣告預算,長線仍然會持續地往網路廣告端移動,這讓谷歌未來十年的廣告營收成長,應該會有個相當穩定的基本盤。
Thumbnail
整體而言,谷歌的長線賽道路徑其實蠻明確的 – 沒有人能動搖谷歌搜尋的位置、YouTube 在串流影音創作生態系的位置也很穩固、而整體的廣告預算,長線仍然會持續地往網路廣告端移動,這讓谷歌未來十年的廣告營收成長,應該會有個相當穩定的基本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