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受の子影響,無獨有偶的,ano幾年前在其他的專訪時,也說過幾乎一模一樣的話,說創作是報復。
ano在新作「涙くん、今日もおはようっ」(眼淚君,今天也早安唷)發行時,在IG回憶道,中學時期被班上同學丟垃圾,說他沒存在的價值。這段故事也在這首歌的MV中以可愛的動畫方式呈現出來。
說回「あのちゃんの電電電波」,節目中ano提到他認識神放的過程。ano說他年輕時,有一天在唱片行試聽神放的CD,而當時他聽的歌曲是「夕方のピアノ」(傍晚的鋼琴),歌曲中不斷嘶吼著:「佐藤,去死!佐藤,去死!」而霸凌ano的其中一位學生,剛好就叫佐藤,這讓他產生共鳴,也埋下日後認識神聖放逐樂團的契機。
の子在節目中,也一再表露他對ano的疼惜,他說他認識ano這些年來,看他曾快死去的樣子,到現在火紅了起來,他覺得像是父母親看到孩子茁壯了那樣,覺得很欣慰。
の子和ano都是很酷的創作者,他們被霸凌的過程很讓人難過,但也或許因為這樣,他們的作品才有稜有角,很有個性。比起一般流行音樂,他們的歌曲反而更能讓我產生印象。
過去曾聽一些心理學家和身心靈老師說過,人都會有一些慾望、負面情緒,但若能將這些被視為負面的能量好好運用,把他變成藝術創作的動力,這些作品都會變得很有力量。の子和ano是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