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生命如此厚重,卻又輕如羽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是日本作家小島美羽所寫的書。小島美羽是一位從事遺物整理的工作者。在日本,隨著社會變遷,越來越多人面臨孤獨死的問題,也就是獨自在家中去世而無人發現的情況。小島美羽的工作就是幫忙整理這些逝者者的遺物,以及清理他們的住所。 這本書的日文原名是《時がとまった部屋》,也就是「時間停止的房間」。這個書名頗具詩意,也很符合現實狀況。而台灣的書名《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這個譯名更加直白,也帶了點哀傷的情緒,相對較能吸睛。 不過,雖然這本書談及遺物整理和孤獨死的話題,內容並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悲傷。小島美羽的寫作風格輕盈,不帶太多情緒渲染,他只是平淡地記錄事實。在書中,他詳細描述了各種不同的孤獨死場景,並以微縮模型的方式再現了這些場景,讓讀者更直觀地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社會問題。

每個孤獨死的亡者,都有他們各自的無奈

書中作者分享了七、八種孤獨死的類型,許多故事都讓我印象深刻。 其中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章節是關於「垃圾屋」。有些孤獨死死者的房間,裡面可能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垃圾,有時甚至高到和人的高度一樣。很多人可能會認為住在垃圾屋裡的人一定是有心理問題、或生活習慣不良,但小島美羽指出,很多垃圾屋的屋主其實在外表上非常整潔,也很多是光鮮亮麗的職業女性,如律師、護理師或藝人。這些人在職場上需要保持整潔乾淨的形象,回到家後已經疲憊不堪,根本無力整理環境,垃圾因此越堆越多。甚至有個案例,是女星被狂粉跟蹤後,回到家便不敢在外出,導致房內雜物垃圾越來越多。這不禁讓我覺得,這些垃圾的積累,彷彿也是內在壓力堆積的象徵。 書中還有一個章節專門探討自殺,也讓我頗有感觸。許多人常常會批評自殺的人太過任性,不負責任,沒有顧及到親友的感覺。但作者發現情況往往是相反的,自殺的孤獨死者很多是對自己要求高、對他人認真且負責的人。他們因為過於自我苛責,無法承受壓力,最終選擇了自殺。這些自殺的死者,常常在牆上或遺書中寫了滿滿抱歉的字語,甚至還在自殺現場做足了整潔的佈置,不想給屋主留下麻煩。 在處理遺物的過程中,雖然會看見許多孤獨死者遺憾的人生場景,但真正讓作者感到憤怒不快的情況卻往往來自他人。小島美羽透露,在整理死者遺物時,常常有不請自來的陌生人,藉口死者約定贈與遺物,不帶任何敬意的奪取死者的珍貴物品。面對人性的醜陋,作者認為這些人比屍體上的蛆蟲還不如。



理解亡者的生命重量,為命運的無常感嘆

這本書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們反思社會上存在的孤獨死現象。讀完這本書,我有矛盾的情感:一方面,從故事中可以感到每個生命都有其情感與掙扎,可以感覺到生命的重量。但同時,又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彷如羽毛一樣,一下就被吹散了。 我覺得小島美羽很好的以舉重若輕的筆觸,把每個死者的故事案例寫出來。每個故事都有他的溫情與無奈,卻不流於濫情,也沒有太多的批評,我覺得這是對每個已逝生命的體貼與尊重。 我推薦各位能翻閱這本書,我們會對孤獨死有更深入的理解,並且意識到孤獨死其實離我們並不遠。孤獨死,可能會發生在我們周遭的親友身上,甚至我們自身的未來都可能面臨到類似問題。或許平時對生命多點關照,我們在面對孤獨死時才不會措手不及。

avatar-img
27會員
87內容數
洪七 隨意系部落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醫療場域裡其實比一般環境更能體現人的脆弱、生命的無常。當人在面對生死關頭而深感不安時,最需要的或許不是虛構的天才醫師,而是有健全的支持網絡來接住墜落的人們。
在一瞬間失去了浮華的演藝事業,一瞬間被輿論媒體鄙視殆盡後,一如電影片名,感覺每天醒來都在迎接龐大的空虛。我猜唐田英里佳應該也有過這樣的時期吧?
繪畫本身就是視覺藝術,是更能刺激視覺感官的創作形式。因此,相較於其他創作形式,繪畫能更快吸引矚目,這是其優勢。 不過,雖然繪畫能夠很快地吸引人,但真正能讓作品沉澱在心靈的作品卻很少。從這個角度來看,繪畫也是一個很艱難的創作形式。
展覽中我們似乎可以從作品中看出一些東西、但又不那麼明確,覺得他就是個色彩斑斕的抽象畫,但又依稀在其中看到一些具體的形象。我覺得那就像是記憶畫面在我們心靈裡沉積,並變化為精神、變成情感的一個過程。
這些角色都還是渴望著什麼,也許是他人的垂憐,或是他人的愛。對這些情感的執著,有時讓他們看起來很笨,會想他們怎麼會為此做蠢事、傷害自己。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醫療場域裡其實比一般環境更能體現人的脆弱、生命的無常。當人在面對生死關頭而深感不安時,最需要的或許不是虛構的天才醫師,而是有健全的支持網絡來接住墜落的人們。
在一瞬間失去了浮華的演藝事業,一瞬間被輿論媒體鄙視殆盡後,一如電影片名,感覺每天醒來都在迎接龐大的空虛。我猜唐田英里佳應該也有過這樣的時期吧?
繪畫本身就是視覺藝術,是更能刺激視覺感官的創作形式。因此,相較於其他創作形式,繪畫能更快吸引矚目,這是其優勢。 不過,雖然繪畫能夠很快地吸引人,但真正能讓作品沉澱在心靈的作品卻很少。從這個角度來看,繪畫也是一個很艱難的創作形式。
展覽中我們似乎可以從作品中看出一些東西、但又不那麼明確,覺得他就是個色彩斑斕的抽象畫,但又依稀在其中看到一些具體的形象。我覺得那就像是記憶畫面在我們心靈裡沉積,並變化為精神、變成情感的一個過程。
這些角色都還是渴望著什麼,也許是他人的垂憐,或是他人的愛。對這些情感的執著,有時讓他們看起來很笨,會想他們怎麼會為此做蠢事、傷害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失去的碎片 失去的記憶 失去的自我 失去的模樣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這是ㄧ本舉重若輕的書。日本名作家村上春樹,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但很少提及自己的身世。而這本書(實際上僅算是ㄧ篇短文吧了)卻是關於父親,他想說的事。在他年近古稀時,方才提筆寫下。是他最直接面對自身將老與家族死亡的情感紀實之作。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和活著的故事 關於我自己的一個,有些奇妙又荒謬的故事
Thumbnail
日本漢學大家斯波六郎在《中國文學中的孤獨感》中,探討了自殺者和孤獨感的關係。中年以後的自殺者不怎麼寫遺書,因為他們有非常複雜的情況,往往認為他人無法理解。這種孤獨感是人與生俱來的「不安」,是「憂愁」和「苦惱」。透過自我凝視,挑戰一年讀100本書來解鎖自己的孤獨感。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失去的碎片 失去的記憶 失去的自我 失去的模樣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這是ㄧ本舉重若輕的書。日本名作家村上春樹,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但很少提及自己的身世。而這本書(實際上僅算是ㄧ篇短文吧了)卻是關於父親,他想說的事。在他年近古稀時,方才提筆寫下。是他最直接面對自身將老與家族死亡的情感紀實之作。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和活著的故事 關於我自己的一個,有些奇妙又荒謬的故事
Thumbnail
日本漢學大家斯波六郎在《中國文學中的孤獨感》中,探討了自殺者和孤獨感的關係。中年以後的自殺者不怎麼寫遺書,因為他們有非常複雜的情況,往往認為他人無法理解。這種孤獨感是人與生俱來的「不安」,是「憂愁」和「苦惱」。透過自我凝視,挑戰一年讀100本書來解鎖自己的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