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武帝操本紀-1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太祖武皇帝人也,姓,諱,字孟德,漢相國之後。⑴桓帝世,曹騰為中常恃大長秋,封費亭侯。⑵養子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⑶太祖

曹瞞傳曰﹔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人稱曹阿瞞、曹吉利皆出於此。

王沈 魏書曰﹔其先出於黃帝。當高陽世,陸終之子曰,是為姓。周武王,存先世之後,封曹俠春秋之世,與於盟會,逮至戰國,為所滅。子孫分流,或家於漢高祖之起,曹參以功封平陽侯,世襲爵土,絕而復紹,至今適嗣國於容城

黃帝,(2717BC4/22(農曆3/3)~2600BC)中國古代部落聯盟首領,為史記五帝之首。史載黃帝父親為少典(有熊國國君,為上古時期氏族之一,位於今河南新鄭一帶),母親為附寶,因為居於軒轅之丘,故號軒轅,國於有熊故又號有熊氏。長居姬水,為姓,相傳生於三月初三,古云;「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

  顓頊(ㄓㄨㄢ  ㄒㄩˋ),中國歷史傳說人物,為五帝之一,父親昌意昌意黃帝嫘(ㄌㄟˊ)祖之次子,因德才不具被封為諸侯於若水(今四川一帶),娶蜀山氏之女昌僕為妻,生下顓頊。十五歲輔佐少昊(昊,音皓,黃帝之子)治理九黎地區(,上古傳說中的部落,約在黃河下游一帶山東河北江蘇。傳說蚩尤為首領/大酋長,後來炎帝黃帝盟軍與蚩尤涿鹿,即今河北涿(音:桌)鹿縣懷來一帶大戰,蚩尤以失敗告終),封於高陽,故也稱高陽氏黃帝死後因有聖德,故立為帝,居於帝丘(今河南濮陽市東南方一帶),時年二十歲。

       陸終,也可寫作祿終,為顓頊玄孫,吳回(中國上古人物,顓頊的曾孫)之子,共生有六子(昆吾參胡彭祖會人曹安季連,後代分為八個姓氏,姓、姓、姓、姓、姓、禿姓、姓、姓,即所謂的祝融八姓。)其五子名晏安,姓史記-楚世家記載祝融氏吳回之孫。周武王時封晏安後裔曹挾,建立子爵邾國(山東鄒城)西周時期因長期受魯國壓迫,一度投靠晉國以求庇護,直至魯穆公在位時將邾國改為鄒國,降為附庸。戰國時期被楚國楚宣王所滅,後來子孫分流,或家於(泗水郡沛縣,今江蘇沛縣一帶)。漢高祖崛起時,曹參於楚漢戰爭、滅異性王風波等戰事屢次立功,受封平陽侯

   <蕭規曹隨>;曹參雖戰功顯赫但仍不及蕭何,受蕭何推薦繼任相國後雖然過去與蕭何不睦,但仍依據蕭何原本訂定的法度,實施無為而治,天下安定。漢惠帝二年,蕭何於臨終前向惠帝劉盈舉薦曹參繼任朝廷相國,曹參就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主張清靜、無為、不擾民,繼續執行蕭何留下的政策,惠帝覺得怪異便派曹參之子曹窋(音竹,官居御史大夫)勸諫曹參曹參大怒並鞭笞曹窋,便罵;「天下大事,不是你可以管的。」惠帝只好親自問曹參為何如此,曹參反問;「皇上與高祖相比,誰更聖明?」帝曰;「朕怎敢與高祖相比。」又問曰;「我與蕭何相比誰更賢能?」帝曰;「汝似乎比不上蕭何。」曰;「陛下說的對,況且高祖蕭何已安定天下,法令嚴謹,陛下只需垂拱而治,而讓臣等堅守崗位,遵守法度而不違背,不對嗎?」

時人歌頌;「蕭何為法,顜(音ㄐㄧㄤˇ)若劃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靜,民以寧一。」(譯:蕭何制定法律,調和且整齊如一;曹參繼任相國守法而不犯過失,施載清靜無為的政策,人民因而安寧統一。)

(2)

司馬彪續漢書曹騰之父曹節(又名曹萌),字元偉為四子。曹節以仁厚著稱。

鄰人有亡豕(音史,豬的意思),與豕相類,詣(音義)門認之,不與爭;後所亡豕自還其家,豕主人大慚,送所認豕,并辭謝笑而受之。由是鄉黨貴歎焉。(譯:曹節有一鄰居養豬,某一天豬走失了,鄰居上門認定豬隻是曹節所偷,曹節不與之爭吵,數日後走失豬隻自己回家了,鄰居非常慚愧,便返還豬隻並且辭謝曹節曹節笑了笑收下了。)

   曹參長子伯興、次子仲興、次子叔興曹騰季興,少除黃門(黃門侍郎,皇帝近恃之臣,能傳達詔書)從官。永寧元年(公元120年)鄧太后(和熹皇后,名鄧绥(ㄙㄨㄟˊ),漢和帝的第二位皇后,南陽新野人)詔黃門令選中黃門從官年少溫謹者配太子書,應其選。太子特親愛,飲食賞賜皆與眾有異,後來太子即位為順帝為小黃門遷至中常恃大長秋(宦官,故曹操為宦官之後,主掌皇后宮中事務),在省闥(闥音踏,省闥意指禁宮)三十餘年,歷事四帝,未嘗有過。好進達(舉薦)賢能,終無所毀傷,其所稱薦(被推薦的),若(如)陳留 虞放邊韶(ㄕㄠˊ)、南陽 延固張溫弘農 張奐穎川 堂豁典等,皆致位公卿,而不伐其善(不因功高名大而驕傲)。

   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帶)太守因計吏修敬於益州(今四川漢中一帶)刺史種蒿(音ㄏㄠ)於函谷關搜得其牋(音間,書信之意),上太守,并奏內臣外交,所不當為,請免官治罪。帝曰﹔「牋自外來,書不出,非其罪也。」乃寢奏。不以介意,常稱敬,以為得事上之節。後為司徒,語人曰﹔「今日為公,乃曹常侍恩也。」桓帝即位,以先帝舊臣,忠孝彰著,封費亭侯,加位特進。

(譯:蜀郡太守請託管計簿的官員送禮賄賂曹騰,被益州刺史種蒿函谷關攔截其書信,後上奏天子彈劾蜀郡太守,並彈劾曹騰內臣受外臣賄賂之罪,請皇帝免去官職治罪。皇帝回答,書信自外而來,曹騰並無書信回應,故不降罪於曹騰,並將種蒿所奏置於旁側。曹騰並不以為意,反而常誇獎種蒿為能臣干吏。後來種蒿當上司徒,也經常與人說今日能有所成就,皆是曹常侍的大器仁厚。桓帝即位時後,以曹騰為先帝舊臣之名,且忠孝彰著,封曹騰費亭侯。)

太和三年,追尊高皇帝。(曹魏明帝曹叡追諡)

(3)

續漢書曰﹔「巨高。質性敦厚,所在忠孝,為司隸校尉,靈帝擭(音或)拜大司農(管理財政)、大鴻臚(音盧,掌理蠻夷事務),代崔烈為太尉(後漢書記載,曹嵩曾賄賂宦官而得太尉職銜)。

黃初元年,曹魏文帝曹丕追尊太皇帝。」

曹瞞傳敦頒世語記載;「夏侯氏之子(曹嵩並非曹騰親生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為從父兄帝(曹操與夏侯惇為堂兄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朔哥(怕豹)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魏武帝曹操,三國志第一篇介紹了曹操的身世,註解也附上了許多曹操並非曹參之後的證據。
Thumbnail
魏武帝曹操,三國志第一篇介紹了曹操的身世,註解也附上了許多曹操並非曹參之後的證據。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的故事,從誰開始說起呢? 必定是曹操與曹丕了。 東漢末年,曹操散盡家財自起義兵。用錢能解決的事情,是小事。即使曹家擁有堪比郡守的財力,人才依舊是千金難買。 一開始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曹洪與夏侯惇。曹洪同樣姓曹不難理解,為什麼有姓夏侯的? 夏侯嵩是過繼給曹騰當養子,才改名曹嵩。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的故事,從誰開始說起呢? 必定是曹操與曹丕了。 東漢末年,曹操散盡家財自起義兵。用錢能解決的事情,是小事。即使曹家擁有堪比郡守的財力,人才依舊是千金難買。 一開始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曹洪與夏侯惇。曹洪同樣姓曹不難理解,為什麼有姓夏侯的? 夏侯嵩是過繼給曹騰當養子,才改名曹嵩。
Thumbnail
曹操,東漢末年超世之傑。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權傾天下卻未篡漢,子曹丕代漢而立,讓我們對於曹操的內心世界,又多了無限想像。 不論曹操是忠是奸,曹魏終究是建立了半壁江山王朝。 然後就被司馬家照樣篡掉了。 兩晉年間,劉氏之後紛起,就連匈奴人也要打著漢室招牌反抗司馬暴政。怎麼就沒人心念前朝呢?
Thumbnail
曹操,東漢末年超世之傑。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權傾天下卻未篡漢,子曹丕代漢而立,讓我們對於曹操的內心世界,又多了無限想像。 不論曹操是忠是奸,曹魏終究是建立了半壁江山王朝。 然後就被司馬家照樣篡掉了。 兩晉年間,劉氏之後紛起,就連匈奴人也要打著漢室招牌反抗司馬暴政。怎麼就沒人心念前朝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