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母親以前常說,她不怕身體的勞累,卻很怕心上的累。當時年紀小,能體會的累,只有念書太晚、打工太忙,睡不飽、起太早的累,一點也無法體會母親所說的心上的累。年紀漸長,終於知道什麼是心累。心累就是牽掛太多,煩惱太重,擔心沒完沒了。


有一個婦人,有性格上的神經質,每隔三四天就要去廟裡走一走,求個籤、擲個筊,跟神明說說話,溝通家裡的大小事,超過一個星期沒去就渾身不對勁,深怕漏掉神明交代的事。本來三四天去一次,直到這位婦人的婆婆驟然往生,婦人覺得是自己不夠虔誠的原因,所以變成每天都去找神明,婦人壓力大,神明的壓力更大。


婦人每天都花很多時間在廟擲筊,她的小學同學每天也花很多時間做回收,有時在街頭巧遇,婦人說她的靈感事蹟,同學說她的感動心情,話題永遠搭不在一起。


後來的後來,婦人的家中一直未曾平靜,婆婆走了,公公也走了,然後兒子也走了,諸多事情之後,婦人才靜下來思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有一天,她又去廟裡請示,一位生面孔的廟公走近她,跟她說,求佛不如求己,求神不如造福,天天守在廟裡,事情也不會變好。婦人回家打了一通電話給小學同學,表明自己想做善事回向給兒子。


婦人很認真做公益,不管做多做少,統統回向給兒子。一年之後,她一樣做得很起勁,卻總是忘了回向,三天兩頭出門關懷弱勢家庭,卻總是忘了進廟問候神明。她的心不再忐忑,行善之餘就在家裡專心唸佛哪裡也不去,她的心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靜。


養心的人,一定經歷過非常「心苦」的一段,才會知道如何把心顧著養著。養心的人,思緒不會亂飄,也不會起惡念,起心動念都是善的,心寬也念純。太多的世俗牽掛會使我們的心蒙塵看不清楚,只要有正念、正知,加上正行,隨時讚歎別人,積極行善造福,無需對誰牽腸掛肚,家宅自然平安,因為福報會自動來報到。


#養心

#去煩惱

avatar-img
51會員
1.2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北歐國家稅收高,但是他們總是在「全球最幸福國度」排行榜上蟬聯多年。國家進步到一定的程度,人民的福祉就會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快樂、幸福感當作治國的基石,政府向人民收取高稅金,將稅金用在教育、醫療、養老等各項福利措施,人民不用擔心退休的日子,家家戶戶的生活品質都差不多,用不著比較,快樂就好。
如果一個人很缺錢,就會恨不得每分每秒都有錢入帳,要有錢入帳,就要分秒不空過,別人一天工作八小時,我們可以十二小時,如果體力吃得消,十五小時也沒問題。如果不缺錢,一天二十四小時隨便過,想工作也行、不想工作也可以,時間過它的,我們過我們的,依然錢多多。
有一對夫妻,感情很好,夫唱婦隨,形影不離。有一天,這對夫妻的獨生子意外往生,夫妻倆都走不出來,陷在絕望的痛苦裡好久。有一天,媳婦跟夫妻倆說,她要帶小孩離開重新生活,希望能得到他們的諒解。這對夫妻更痛苦了,兒子沒了,孫子也要離開。然而,他們還是含淚讓媳婦走,因為沒有理由擔誤對方的青春。 有一天,
小時候,舅舅們很疼愛我們四個小孩,每年一定買禮物送我們。記得有一年,舅舅買了兩個可側背的紅色水桶包給我和姊姊,我們兩個愛不釋手,整天在家背來背去,沒有一刻放下來。大半年過去,姊姊的包包褪色也舊了,我的依然鮮艷如新。姊姊拿走我的包,把她的舊包塞給我,所以我的變她的,她的變我的。 不知過了多久,那
有一個女人,聽了一位老居士說做善事會闔家平安,念佛號會諸事吉祥,她聽了心生嚮往,回家馬上做。女人隔天就去家裡附近的回收場做志工,晚上全家人看電視時,她窩在書房轉佛珠,一個晚上就念了兩三千句佛號,覺得心滿意足。
如果我們想要保持清淨心,讓生活能夠輕安自在,我們就不能陷入劇情,不要假戲真作。以前有位海濤法師對信徒開示,他說,「先生外遇當場抓到,要跟自己說,假的。」許多人對這則新聞大表看法,嘲諷的留言數不清,明明抓姦在床,又怎麼假的了?
北歐國家稅收高,但是他們總是在「全球最幸福國度」排行榜上蟬聯多年。國家進步到一定的程度,人民的福祉就會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快樂、幸福感當作治國的基石,政府向人民收取高稅金,將稅金用在教育、醫療、養老等各項福利措施,人民不用擔心退休的日子,家家戶戶的生活品質都差不多,用不著比較,快樂就好。
如果一個人很缺錢,就會恨不得每分每秒都有錢入帳,要有錢入帳,就要分秒不空過,別人一天工作八小時,我們可以十二小時,如果體力吃得消,十五小時也沒問題。如果不缺錢,一天二十四小時隨便過,想工作也行、不想工作也可以,時間過它的,我們過我們的,依然錢多多。
有一對夫妻,感情很好,夫唱婦隨,形影不離。有一天,這對夫妻的獨生子意外往生,夫妻倆都走不出來,陷在絕望的痛苦裡好久。有一天,媳婦跟夫妻倆說,她要帶小孩離開重新生活,希望能得到他們的諒解。這對夫妻更痛苦了,兒子沒了,孫子也要離開。然而,他們還是含淚讓媳婦走,因為沒有理由擔誤對方的青春。 有一天,
小時候,舅舅們很疼愛我們四個小孩,每年一定買禮物送我們。記得有一年,舅舅買了兩個可側背的紅色水桶包給我和姊姊,我們兩個愛不釋手,整天在家背來背去,沒有一刻放下來。大半年過去,姊姊的包包褪色也舊了,我的依然鮮艷如新。姊姊拿走我的包,把她的舊包塞給我,所以我的變她的,她的變我的。 不知過了多久,那
有一個女人,聽了一位老居士說做善事會闔家平安,念佛號會諸事吉祥,她聽了心生嚮往,回家馬上做。女人隔天就去家裡附近的回收場做志工,晚上全家人看電視時,她窩在書房轉佛珠,一個晚上就念了兩三千句佛號,覺得心滿意足。
如果我們想要保持清淨心,讓生活能夠輕安自在,我們就不能陷入劇情,不要假戲真作。以前有位海濤法師對信徒開示,他說,「先生外遇當場抓到,要跟自己說,假的。」許多人對這則新聞大表看法,嘲諷的留言數不清,明明抓姦在床,又怎麼假的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真言、真意、真心、珍惜、真名。》 「欲聽真言,必先靜默」 靜默,說的是騰出一種空間的關係。 人尋求民俗信仰, 握手合掌,拜神祈禱, 得以安心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是真言。 一個受憂鬱多年影響的母親, 每日吃著不等的藥丸, 咬緊牙關,將兩名孩子拉拔到大。 說著「還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下班後,像是有一股冥冥之中指引, 到媽祖廟,那一間讓我很舒心的廟宇, 我以為我的眼淚已經流乾了, 我發現其實沒有, 我看著媽祖像回到家一樣, 我好想要抱抱她 大聲痛哭一場. 說了好多心裡話. 我不太會跟別人傾訴我內心的事情, 因為曾經有過, 被講出後,結果都變成傷害, 從此我在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分享個人案例,以下來文照登:    剛開始接觸精舍是因為老公家中的倒房還有兩位嬰靈菩薩,一直干擾我和家中成員。去精舍請示後,我曾經非常心不甘情不願地誦過幾部經,因為覺得先生有其他的兄弟為何不幫忙?反倒是我來承擔,所以越誦越煩,就不想誦經了,直到老公家中倒房和兩位嬰靈......
Thumbnail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位婦人,她唯一的兒子因病去世,婦人悲痛萬分,抱著遺體到處求人幫助兒子起死回生,然而每每失望而回。最後聽說有一位大聖者 佛陀具有神通力,她克服萬難求助 佛陀。佛陀慈悲地對極度悲傷的婦人說...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真言、真意、真心、珍惜、真名。》 「欲聽真言,必先靜默」 靜默,說的是騰出一種空間的關係。 人尋求民俗信仰, 握手合掌,拜神祈禱, 得以安心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是真言。 一個受憂鬱多年影響的母親, 每日吃著不等的藥丸, 咬緊牙關,將兩名孩子拉拔到大。 說著「還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下班後,像是有一股冥冥之中指引, 到媽祖廟,那一間讓我很舒心的廟宇, 我以為我的眼淚已經流乾了, 我發現其實沒有, 我看著媽祖像回到家一樣, 我好想要抱抱她 大聲痛哭一場. 說了好多心裡話. 我不太會跟別人傾訴我內心的事情, 因為曾經有過, 被講出後,結果都變成傷害, 從此我在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分享個人案例,以下來文照登:    剛開始接觸精舍是因為老公家中的倒房還有兩位嬰靈菩薩,一直干擾我和家中成員。去精舍請示後,我曾經非常心不甘情不願地誦過幾部經,因為覺得先生有其他的兄弟為何不幫忙?反倒是我來承擔,所以越誦越煩,就不想誦經了,直到老公家中倒房和兩位嬰靈......
Thumbnail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位婦人,她唯一的兒子因病去世,婦人悲痛萬分,抱著遺體到處求人幫助兒子起死回生,然而每每失望而回。最後聽說有一位大聖者 佛陀具有神通力,她克服萬難求助 佛陀。佛陀慈悲地對極度悲傷的婦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