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病痛"

談"病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言

昨天聚餐時,問起來,幾乎所有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狀況,酸痛是最普遍的症狀,不影響生命,但卻多少影響到生活品質。而且問起來,對病痛的態度很清楚的分成兩派,其一認為一切遵醫矚,把自己病痛完全交給醫生來負責;另一則認為身體是自己的,別人可以協助,但一切還得靠自己;醫生說的有理,我們聽,醫生說的不以為然的,遵照自己的意思即可。原因很簡單,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有檢測的,當然依照檢測結果,沒檢測的,醫生大概是依照別人或自己的經驗來做診治,不見得能精准的適用在具體的個人身上;而且有的病痛,現代的醫療還束手無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酸痛。幾乎所有同年齡層者都有或多或少的酸痛症狀,然而,每個人都看了諸多的醫生,包括西醫、中醫、整復師、復健科等等,然而,酸痛找上了你,大概你就得準備與它長相左右了。

醫學有時無能為力

現代醫學最讓人受不了的地方是某些病症他治不了—例如酸痛—,那你就直接說現代醫學對此尚無能為力就好了,我們反正還得再去找可以幫你處理或減輕你苦痛者(因為你總要設法減輕吧?)。可是事實上不然,你去看西醫,醫生信口開河的給個病名,加上諸多指責—你不應該怎樣怎樣,就因為你怎樣了所以才會如此—,或者張冠李戴的給你一堆藥—你知道嗎?每種藥上面都告訴你可能的副作用,副作用甚至比你的病痛還要多、還可怕—。

酸痛難受,生活還是要顧

舍弟因為更嚴重的酸痛—手麻,腳麻,因此遵醫矚頸椎開刀,自費八十多萬,以為從此可脫離手麻、腳麻病症,結果雖有稍微減輕,然而"麻"的狀況卻依舊。之前還偶而去游泳,現在也因怕過勞而放棄。年青時桌球打得不錯,也找了許多理由說不行,怕轉身,怕動到頸,怕手麻掉拍,也因此只能整天待在家。他是遵醫矚的一派。我則是只要能動,當然就要多動,醫生的話只能參考的一派。身體是自己的自己最清楚,生活是自己的自己設法富化……。整天擔心東,掛慮西,只想著酸麻不知道會不會怎樣?這人生還有什麼樂趣可言。你說是嗎?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69會員
924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