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工作是為正向報酬,為了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錦衣玉食、華美房子。
但,在前幾天看到,有人提出“當我們工作動力來自於痛苦和恐懼時”相關觀點,恰巧我這陣子讀完一本關於正向教養的書籍,看到該論點特別有感,故有此文。
為何我看到“我們工作動力來自於痛苦和恐懼”特別有感?也許我已認同工作賺到的報酬並不全然和提高生活品質和滿意度作掛勾了。
有工作,沒有生活品質,但是,沒有工作,連溫飽都沒有。
我認為,從小我們已經很習慣被外在獎賞和懲罰綁架,缺乏探討內在的訓練,導致我們過度追求外在的“數字”,而非挖掘內心真正的想要。
在學,大人只在乎成績的數字高低。
能考前幾名的,為了外在稱讚、獎學金就拼命念書。 當發現自己不是念書的料,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所以只求不要被責罰,念個馬虎的成績交差了事。 為什麼學生不會因為習得知識而感到快樂? 我認為,就是過度將讀書與分數綑綁的結果,搞得讀書、學習知識只是因為分數而存在,而非自我充實。
學生無法因自我提升而快樂,反而時常為了成績患得患失。
難怪有人笑說,想讓孩子討厭什麼,就把它放到課綱裡,列為考試科目就好了。
畢業出社會後,在乎的數字是“薪水”。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要找好薪水的工作,薪水不夠高,職稱不夠好聽,就覺得自己矮人一等。 於是每個人勤勤懇懇,為了職稱虛名競競業業。
各行各業的平均薪資高低差異成了階級象徵,高薪族才配叫過得好,低薪工作就活該被嫌棄。 沒人在乎你工作過程快不快樂,是不是做得有感覺到價值,而是只管這份工作薪水高低。
你工作做得不快樂,得了憂鬱症,就是抗壓性不夠的草莓族。
然而,我們也看清楚,這社會也不是努力工作就有理想的收入,甚至為了較高的薪水,有人放棄了時間、生活品質、健康……甚至生命。
反正再怎麼努力也不會變成高薪有錢人,不如就躺平,得過且過吧!只要有個棲身之地,不會餓死就好。
人們工作的目的,只是為了不當落魄窮人而已,於是,躺平族一詞成了時代趨勢。
如何讓工作動力不是來自於痛苦和恐懼呢?我的看法是,重新找回我們自小就被忽視的內在自我,重新探索自己真正的欲望和熱情。
當我悟出這個想法時,也才驚覺,難怪現在一堆諮商課(尤其是職涯類)。
外在數字永遠都比不完,永遠都會因為“贏不了”別人而感到不滿足(例如小資族再怎麼努力,看到首富的資產零頭還是會自卑。)
早已習慣把自我評價和外在數字作掛勾的我們,也許想重新找回真正的自我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甚至選擇無視外在數字和他人眼光,勇敢做自己也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
也許,避免陷入只是逃避痛苦的僵局,就是需要一些短期的陣痛。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