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股】EP13 — 高股息率可累積特別股!國喬特(1312A)及中鋼特(2002A)的發行背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前言

在2023年的今天,或許我們還是偶爾能聽到,過去20-30年以前的利率水準是在多麼高的位置。約莫在2000年左右,作者我仍有淺淺的印象,那時一年期的定存利率大約是5%。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那時候的利率好高呀!只要把錢好好的存在銀行,一年以後就是5%的增值幅度,而且風險極低。記得當時,家中長輩總是提醒拿到紅包的小朋友,將錢好好的存在銀行,未來出社會時就有一筆基金。我相信這句話多少有些道理,畢竟把錢存在銀行,就金額的絕對數字來看是個有感的增長。(又或是「不聽老人言,開心好幾年」!?)

 

時空回到更早以前,台灣的市場利率又更高了,翻開合庫歷年的存款利率(連結),曾經在1981年6月出現過14.5%的一年期定存利率。這對於現在的我們又更難想像了,當初該是什麼樣的時空背景,市場利率才會這麼的高。

 

現在這個時代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常容易「問天」的其中一件事,我想大概就是房價這麼貴,要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買房?對於台灣四五年級生年代(1951-1970年出生)的族群而言,好好努力工作,趕上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應能夠有機會掌握買房成家的機會(甚至無須雙薪)。然而,儘管當時房價不如現在的情況,最容易使人卻步的,應該就是動輒7%左右的房貸利率,不過幸運的是,上天是眷顧這些下定決心,願意承擔風險的人,在幾次景氣的波動之下,市場利率逐步下行,房貸的壓力也就隨著減緩下來。而對於後期(2011年以後)想購屋的族群而言,房價就類似固定收益商品般的,隨著利率的下行,其價值持續的上升。

 

而上一篇文章(EP12 — 可參加特別股解析)中,我們所提到的國喬特(1312A)、中鋼特(2002A)就是在這個時代出現的,所以像是中鋼特能夠以發行價格10元,股息率14%的水平發行,也並非沒有道理,因為除了基本的定期存款利率之外,必須還要增加一些風險溢酬,才有機會吸引投資人進場投資。

 

作者我曾經思考過,如果我是70、80年代的投資人,恰巧有資金可以投資這兩檔特別股,持有到現在的話,報酬率一定是高得嚇人。不過,作者我畢竟不是生長於這個年代,只是猜測,以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應該會有更好的投資方式獲取更高的報酬,更何況那還是台灣經濟正值要起飛的年代;或是以一個馬後砲的角度來看,當時可以花5萬元買一個台北市的套房、40萬元買一棟透天,何必要花1萬元買一張可能會變成壁紙的股票呢?(對「壁紙」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中鋼普通股紙本股票的討論。)




發行背景

兩檔特別股發行時,相比目前的低利率水平,在當時台灣有著相當高的利率。正如中鋼特發行時(1974年),台灣一年期定存利率約為15.00%,國喬特發行時(1984年)則為8.25%。雖然利率看似很高,不過發行時,兩檔特別股的約定固定股息率皆較當時一年期定存活儲利率為低,也許對於散戶投資人吸引力又更低。

 

其中,對於散戶投資人而言,在尚未預期未來利率走勢的前提下,不選擇投資國喬特及中鋼特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眼下選擇定期存款的利率更高,將可獲取更高的利息收入。
  2. 除非購買零股(承擔低流動性的風險),否則購買整張的成本相對高,而選擇放入定存的金額更有彈性;更何況當時整張的交易量已經是寥寥無幾。
  3. 資訊流通量較低,容易造成資訊不對稱,或從未關注過相關投資工具。




國喬特及中鋼特的早期投資

但對於當時已有利率概念,或透過某種管道了解並選擇投資的散戶們,隨著時間的推移,應陸續能反映利率下行,對該產品帶來的吸引力。當利率逐步降低,市場上已很難找到如此高利率,且保障當年為配息能累積下期的商品,故儘管成交量低,也仍將在價格上反映真實的價值。

 

另外,合理推測選擇該投資工具的投資人,並不急著在轉取資本利得後脫手,某方面來說,作者我推測這樣的產品某種層面上消除了部分的散戶心態。

 

為什麼這樣說呢?

 

以中鋼特為例,若以當時每股10元價格入手的投資人為例,假設每年可賺取1.4元的股利,即代表持有滿7年已接近完全回本,以不虧錢的心理來說,繼續放著還可以保有如此的固定獲利,儘管可能有幾年的獲利將會遞延,或公司可能倒閉的風險(低機率,但也考量在內);然而,在利率持續走低的年代,能以低成本持有此類投資工具也算是得來不易。

 

另外,對於該類產品,造成資本損失的機率已相較低。其中,儘管利率短期仍有波動,但以中長期趨勢觀察,在特別股發行之後,利率呈現波動向下走勢,要回到10%以上高利率已逐漸變難,故持有該商品,至少對「獲利」的不確定性較小。




投資虧損的可能性

當然,再怎麼穩定的投資,也必然有投資虧損的時機;正如一檔業績爆發的個股,投資在非理性飆漲的高點,也終將成為韭菜的尖端。然而,在此討論的情形,非針對買在高點的狀況,而是金融商品本身的風險(先簡單提及,後續幾篇文章將會詳細探討,請各位讀者期待!)。

 

例如,國喬特在2001年度至2008年度間(發放時間為2002年至2009年),皆未分配股利,即導致2005至2006年間,股價曾經低於10元發行價以下,若投資人認為國喬特未來數年仍配息無望,儘管配息可累積至未來期間,也失去獲得收益的信心,則可能停損於股價較低的時期。

 

其餘期間,若股票穩定配息,則股價多回歸於依當時市場利率水平衡量的價值,加上對於獲取超額股利的預期。白話來說,若市場利率上升,則反映股價下跌;若公司體質轉弱,景氣不佳,則獲取超額股利機率降低,股價亦將下跌。反之,亦可期待股價上漲。

 

資料來源:財訊「中鋼股一年大漲25% 大戶瘋搶特別股?」

資料來源:財訊「中鋼股一年大漲25% 大戶瘋搶特別股?」




下一篇文章,待我們細部探討國喬特及中鋼特兩檔高股息率可累積特別股的投資風險,並緊接著在次一篇文章中分析其獲利空間

針對上面的問題,也歡迎在留言區給作者或各位讀者一些反饋。

 

如果對這篇文章或主題有興趣的話,不妨追蹤我的方格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放山G的沙龍
29會員
59內容數
在投資手冊系列中,將依照作者我自己的個人投資經驗,分享各種投資心法或成功/失敗的原因,提出值得省思及注意的關鍵點,讓各位讀者找到投資上的靈感。內容不僅有個別股票商品,也會分享如ETF、特別股、可轉換公司債、外匯,或是金融及經濟方面的時事探討囉!
放山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3
台灣特別股市場在2024年3月受到臺灣央行意外升息的影響,市場利率走勢也有所上升;這將對特別股的配息率和股價產生影響,且投資人可關注股息重設後的機會。
Thumbnail
2024/04/03
台灣特別股市場在2024年3月受到臺灣央行意外升息的影響,市場利率走勢也有所上升;這將對特別股的配息率和股價產生影響,且投資人可關注股息重設後的機會。
Thumbnail
2024/03/08
壽險公司投資債券型ETF成為熱門話題。本文探討壽險業為什麼佈局債券型ETF部位、如何選擇國內外債券、海外投資上限、選擇ETF的原因以及IFRS 17新制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3/08
壽險公司投資債券型ETF成為熱門話題。本文探討壽險業為什麼佈局債券型ETF部位、如何選擇國內外債券、海外投資上限、選擇ETF的原因以及IFRS 17新制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3/02
2024年2月特別股市場走勢報告,針對臺灣市場利率以及全球市場走勢進行分析,並討論了29檔特別股的基本資訊更新以及股價漲跌情況。同時,對於股利發放情況及投資標的進行了評估和分析,提供讀者瞭解未來投資方向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3/02
2024年2月特別股市場走勢報告,針對臺灣市場利率以及全球市場走勢進行分析,並討論了29檔特別股的基本資訊更新以及股價漲跌情況。同時,對於股利發放情況及投資標的進行了評估和分析,提供讀者瞭解未來投資方向的建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2023年的今天,或許我們還是偶爾能聽到,過去20-30年以前的利率水準是在多麼高的位置。約莫在2000年左右,作者我仍有淺淺的印象,那時一年期的定存利率大約是5%。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那時候的利率好高呀!只要把錢好好的存在銀行,一年以後就是5%的增值幅度,而且風險極低。
Thumbnail
在2023年的今天,或許我們還是偶爾能聽到,過去20-30年以前的利率水準是在多麼高的位置。約莫在2000年左右,作者我仍有淺淺的印象,那時一年期的定存利率大約是5%。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那時候的利率好高呀!只要把錢好好的存在銀行,一年以後就是5%的增值幅度,而且風險極低。
Thumbnail
前(109)年疫情開始延燒台灣,認真思考如果要為了學區買房,勢必要提前個幾年,裝潢要時間、找工作要時間,盤點自己的身家則是進行式; 去(110)年痛定思痛,美國實在太邪惡,反覆操弄幾次QE,沒有借款、槓桿的人會輸很慘,那麼還是加入遊戲(不過連續升息的這個時間點,又跟當時不同...)
Thumbnail
前(109)年疫情開始延燒台灣,認真思考如果要為了學區買房,勢必要提前個幾年,裝潢要時間、找工作要時間,盤點自己的身家則是進行式; 去(110)年痛定思痛,美國實在太邪惡,反覆操弄幾次QE,沒有借款、槓桿的人會輸很慘,那麼還是加入遊戲(不過連續升息的這個時間點,又跟當時不同...)
Thumbnail
房價下跌在近十年可以說是個神話,大家都覺得房價只會漲不會跌,要買就趁早,晚買就更買不起了,以台灣人有土斯有財,買房是人生必要的目標,這樣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所以有自住需求的話,再怎麼苦,也要撐著買下去,這樣才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心裏才踏實,但房價真的只會漲不會跌嗎?
Thumbnail
房價下跌在近十年可以說是個神話,大家都覺得房價只會漲不會跌,要買就趁早,晚買就更買不起了,以台灣人有土斯有財,買房是人生必要的目標,這樣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所以有自住需求的話,再怎麼苦,也要撐著買下去,這樣才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心裏才踏實,但房價真的只會漲不會跌嗎?
Thumbnail
04/03/2022-04/09/2022 這週看了一篇文章: 這讓我想到我當年住在民生社區延壽國宅那時候的日子。 延壽國宅,是我父母親當年用抽籤抽到的國宅。在那個可以抽籤排國宅的年代,能夠排到名次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尤其又抽到民生社區那裏。 這是我目前現在的想法,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04/03/2022-04/09/2022 這週看了一篇文章: 這讓我想到我當年住在民生社區延壽國宅那時候的日子。 延壽國宅,是我父母親當年用抽籤抽到的國宅。在那個可以抽籤排國宅的年代,能夠排到名次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尤其又抽到民生社區那裏。 這是我目前現在的想法,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12/05/2021-12/11/2021 有負債還能稱為財富自由嗎? 我們每個人的觀念都來自於他人的灌輸,然後自身的認同,然後形成自己的觀念。 小時候聽爸媽說要好好念書,長大才會有好工作。有好的工作才會有好的收入,有好收入賺大錢才有美好的人生。 一開始或許是這樣,台灣1980年成立新竹科學園區
Thumbnail
12/05/2021-12/11/2021 有負債還能稱為財富自由嗎? 我們每個人的觀念都來自於他人的灌輸,然後自身的認同,然後形成自己的觀念。 小時候聽爸媽說要好好念書,長大才會有好工作。有好的工作才會有好的收入,有好收入賺大錢才有美好的人生。 一開始或許是這樣,台灣1980年成立新竹科學園區
Thumbnail
這幾天兩則報導吸引了我的注意 一則是科技業工程師到了中年累積3000萬的身家,想退休但是又不敢。 E 另一則是台灣經濟成長率創11年新高,可是大家應該都無感。 E 2021-11=2010,我們來回顧2010年的經濟表現: E 文中提到 "2010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9.98%,創下2
Thumbnail
這幾天兩則報導吸引了我的注意 一則是科技業工程師到了中年累積3000萬的身家,想退休但是又不敢。 E 另一則是台灣經濟成長率創11年新高,可是大家應該都無感。 E 2021-11=2010,我們來回顧2010年的經濟表現: E 文中提到 "2010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9.98%,創下2
Thumbnail
當有人問我有什麼股票可以存股的時候,我也很困擾。 10年前我存股挑標的,5%殖利率的大台北瓦斯(股票代碼:9908)是基本條件,6%-7%的物件到處都是,那時候還很樂觀預估40歲就可以退休,結果最後搞到45歲才達成目標離開職場。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我想一切的源頭應該都是2008金融海嘯之後開始的
Thumbnail
當有人問我有什麼股票可以存股的時候,我也很困擾。 10年前我存股挑標的,5%殖利率的大台北瓦斯(股票代碼:9908)是基本條件,6%-7%的物件到處都是,那時候還很樂觀預估40歲就可以退休,結果最後搞到45歲才達成目標離開職場。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我想一切的源頭應該都是2008金融海嘯之後開始的
Thumbnail
「當個包租公很爽欸...每個月都爽爽收房租,很穩定阿!」 「有錢買房就對了!很多人都是從房地產賺到不少,甚至靠房地產財富自由...」 台灣目前高房價的現況一直很有感,以2020年來說,房地產可能不是什麼最棒的投資。但時間如果回到2009年呢?你會怎麼選?
Thumbnail
「當個包租公很爽欸...每個月都爽爽收房租,很穩定阿!」 「有錢買房就對了!很多人都是從房地產賺到不少,甚至靠房地產財富自由...」 台灣目前高房價的現況一直很有感,以2020年來說,房地產可能不是什麼最棒的投資。但時間如果回到2009年呢?你會怎麼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