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ify 如何用修改公式幫唱片公司多擠出一點(杯水車薪的)奶水

2023/11/2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葉郎每日讀報:Spotify 如何用修改公式幫唱片公司多擠出一點(杯水車薪的)奶水 ▌

20231127

raw-image

已經沸沸揚揚地傳了好幾個月的 Spotify 串流權利金分配機制變更,終於在上週正式在 Spotify 官方部落格曝光。


繼續穩坐市場龍頭的 Spotify 並沒有改善他們的處境。一邊面對整體景氣萎縮的威脅,一邊仍然要將絕大多數月租費營收進貢給版權方,還得騰出左臉和右臉同時給唱片公司和藝人掌嘴責怪他們分太少錢給自己。


也因此新的串流權利金分配機制基本上並非為了改善 Spotify 獲利能力或財務體質而設計,純粹想要討好唱片公司和藝人,以便未來能少挨幾個巴掌。


政策1.打擊虛假流量


首先是最沒有爭議的第一個新政策——明年開始平台將針對被系統偵測出人為製造虛假流量以便從機制裡頭騙錢的歌曲版權方,將被課以罰金10歐元。


由於打擊假流量對於遵守遊戲規則的各方都有好處,因此這一點目前為主並沒有反對聲音傳出。




政策2.設定分配權利金的流量門檻


第二個新政策就開始打擊到無辜善良的藝人——明年開始將不再是平台上的所有歌曲都有資格分配權利金,而是必須在12個月內達到至少1000次播放的歌曲才能跨過門檻。


這個做法的動機顯然是透過褫奪聲量小的藝人的基本權益,用以讓聲量大的藝人和唱片公司覺得自己(和往年比起來)有被更重視一點而降低抱怨的音量。


雖然聲量不算大(一如預期),但過去幾天果然有創作者針對這一點放炮。本身具備法律專業的音樂創作者 Amelia Fletcher 說她早在先前寫給 Spotify 創辦人兼執行長 Daniel Ek 的公開信中就強調這種歧視性、剝削性的政策不僅涉及不公平競爭,甚至可能違法英國和歐盟的相關法令。


Spotify 的辯護是平台上 99.5% 的流量都來自超過1000次播放的歌曲,因此幾乎你叫得出名字的藝人都不會受到新政策影響。而那些低於1000次播放的歌曲就算按照之前的做法照常發放權利金,也會卡在唱片公司或數位發行商那裡無法領取。理由是唱片公司為了降低行政負擔可能設定提款金額下限,加上銀行還會收取手續費導致門檻進一步提高,藝人最後就乾脆不提領。Spotify 說停止計算這些歌曲的權利金一年可以省下4600萬美元,並得以併入入大水庫中分給剩下99.5%的歌曲版權方。


版權方顯然對此政策非常歡迎,無論大型唱片公司或獨立唱片公司的反應都是樂見其成。而產業媒體 digital music news 則評論道這種讓公式變得更複雜、更需要大量行政服務的政策,會讓唱片公司會計部門和法務部門非常開心,理由是大家將更因此仰賴他們的服務。


而規模較小的唱片公司預計將受到比較大的影響。然後他們必須更審慎地選擇合作的藝人,以免太多曲目落入門檻以下而沒有串流權利金可收。然而在此同時風險更低的藝人又原本就更傾向投靠大型唱片公司,使得小型唱片公司必須加倍努力才能爭取到這些高於權利金分配門檻的創作者。


不過這些好處仍然有藝人並不買單。


獨立樂團 Damon and Naomi 的成員 Damon Krukowski 表示憑什麼 Spotify 說不會影響你認識的藝人,你就要相信他。「這個新政策等於每年直接把權利金從 Damon&Naomi 這類的藝人手中轉帳到 Ed Sheeran 這類藝人帳戶裡」他批評道。




政策3.排除長度低於2分鐘的白噪音曲目參與權利金分配


第三個新政策,也是爭議最大(但反對聲量同樣不大)的修改是——明年開始白噪音曲目將必須超過2分鐘才有資格進入權利金分配的機制當中。


Spotify 的理由是他們發現有不少惡徒為了盡可能提高權利金收益而破壞遊戲規則,把根本聽不出來差別的白噪音細切成30秒一段的多個曲目,再透過組成歌單的方式讓用戶聆聽。


這個新門檻和前一個政策的1000次播放門檻一樣具有歧視性。差別是那些未達1000次播放的絕大多數歌曲是沒有人在乎的音樂,而第三個政策的打擊對象白噪音卻是 Spotify 上廣受歡迎的重要類型,不僅已經吸引大量用戶,也吸引大量白噪音創作者進入串流市場。


為何 Spotify 甘冒得罪甚至趕跑白噪音創作者的風險,突然設立這個新門檻?


因為他們的後台老闆不喜歡。


Spotify 的股東之一同時也是每年從該公司提領高達80億權利金的最大版權方 Universal Music 討厭白噪音。幾個月前該公司執行長 Lucian Charles Grainge 才呼籲(他們有投資的)串流平台應該確保藝人的權利金不要被白噪音或是沒有意義的垃圾內容稀釋,並稱呼其中有些版權方是垃圾商人,正在用無法吸引粉絲的內容淹沒出色的音樂。


每年從 Spotify 用戶手上拿走50億美元權利金的 Waner Music 也不約而同地對白噪音開砲。有趣的是他用的案例非常巧合地也是 Ed Sheeran :


「Ed Sheeran 歌曲的每一次播放不應該跟雨滴打在屋頂上的聲音等價計算」他向分析師強調。


2個月前,另一家規模較小的串流業者 Deezer 火速呼應了這幾隻版權哥吉拉的吼叫,宣佈白噪音日後將完全不得分配權利金。而 Spotify 則是採取緩和一點作法,表示實施新政策之後將使白噪音整體權利金較以往減少80%。而這些從白噪音身上偷走的80%同樣回到大水庫,讓 Ed Sheeran 多分到幾塊錢。


利益宣告一下,我個人正好是 Spotify 白噪音的愛用者,甚至可能有90%播放時間是用於聆聽白噪音(音樂則是用其他兩家音質更優秀的平台)。


無論如何,這種向唱片公司傾斜的態度顯示了 Spotify 的今年以來的新(不利)處境:


景氣萎縮和經濟前景模糊,使得該公司不得不像好萊塢一樣大刀砍向各種開支。首當其衝的 podcast 部門已經歷過好幾波裁員,而領導 podcast 開發業務的主管也被開除多人。節目、組織的刪減和整併使得 podcast 業務原本要對 Spotify 發生的作用已確定不太可能(在短期間內)發生——


Spotify 原本希望用 podcast 和有聲書幫助讀者將轉移注意力從音樂轉移像向非音樂內容,並順便讓 Spotify 終有一天能從長年對於三大唱片公司的依賴當中斷奶。


如今斷奶計畫暫擱,孤立無援的白噪音類型也不可能憑一己之力達到類似的效果。Spotify 也只能浪子回頭地專注討三位奶媽歡心,揮淚斬白噪了。


    1.5K會員
    178內容數
    錄影帶不只是上個世紀的革命性科技媒介,也是一整個世代橫跨二、三十年的共同生活型態。我的首部數位連載作品《錄影帶生與死》,重溫 70 年代錄影帶工業的黃金年代與興衰跌宕,從錄影帶、DVD 到 Neflix 的數位崛起,錄影帶如何改變世界?一同探尋錄影帶的前世今生,走進電影工業後台,揭開幕後的文化革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