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為什麼演唱會票價3年來漲了35%?

2023/11/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葉郎每日讀報:為什麼演唱會票價3年來漲了35%? ▌

20231122

raw-image


美國總統 Joe Biden 昨天在赦免感恩節火雞的儀式上,不小心把歌手 Taylor Swift 的名字講錯,脫口說了另一個藝人 Britney Spears 的名字。但這並不代表正在競選連任的他不打算拉攏 Taylor Swift 廣大的年輕歌迷。


去年底 Taylor Swift 的 The Era Tour 啟售時的系統當機、票券秒殺還有費用暴漲等等問題引發買到票或買不到票的大量消費者不滿,使得美國和其他各國的政治人物不約而同地開始拿售票系統開刀。其中美國參議院特別組了調查小組對 Ticketmaster 和其母公司 Live Nation 展開調查。


有趣的是 Live Nation 似乎選擇向行政部門(Biden 政府)靠攏,讓 Biden 總統在幾個月前替該公司宣佈明確承諾——世界規模最大售票系統 Ticketmaster 將自今年9月起全面揭露所有票券的各種手續費和附加費用。3000萬用戶將不用再等到結帳時才會發現真實價格比原先搶票時多了好多錢。


Live Nation 選擇向行政部門投降的同時,似乎對於國會的調查採取了擺爛的態度。參議院調查小組主席 Richard Blumenthal 這幾天公開指控 Live Nation/Ticketmaster 在過去半年的調查當中一直拒絕配合提供資料。而 Live Nation 的回應是國會調查小組拒絕承諾保密,使得該公司難以提供相關藝人和客戶(比如演唱會主辦單位)的財務資料。


Richard Blumenthal 和他的國會同僚在過去一年來磨刀霍霍衝著 Live Nation/Ticketmaster,直指該集團是濫用市場壟斷力量的800磅大猩猩。不過目前調查方向仍然主要針對附加費用的不透明。然而附加費用不全然解釋了樂迷這兩年必須付出這麼高的代價才能參加喜愛的藝人演唱會。


根據 Pollstar 的統計,2019年以來演唱會的平均票價已經激增了35%。


Variety 正好在這幾天找了一群專家線上討論這個題目,也提供了一些可能的正解:


來自經紀公司 UTA 的藝人策略主管 Catherine Yi 說關鍵在於粉絲如今願意不計代價、揮霍一切而追求他們所喜愛的藝人的演出。反映在 Variety 的調查結果


,有45%的受訪者願意從各個平台或管道購買超過票面價格的演唱會門票。


今年稍早有經濟學家分析認為演唱會門票激增的動力來自於疫情降溫後強勁的就業市場,使得大家收入增加並更有能力消費。Variety 的音樂編輯 Jem Aswad 也採類似見解,主張不能把責任歸咎於產業內部比如指責 Ticketmaster、Live Nation和藝人,理由是市場本身就是這麼熱。


不過 Billboard 的票房分析師 Eric Frankenberg 認為激增的理由可能來自產業內部——浮動票價和二手交易平台所直接導致的結果。


當演唱會票券的轉手價格在次級市場不斷飆漲時,Ticketmaster 做了兩個後來引來眾多爭議的商業決策——他們決定自己經營二手票卷交易平台,和引入浮動票價機制讓一手票的售價可以因為需求的熱度而動態調整(就像尖峰時間叫 Uber 那樣)。這兩個個 Ticketmaster 親自背書的機能立刻同時刺激演唱會門票的一級市場和次級市場(二手交易),不僅票價越來越高,轉手價差也越來越大。


而 Ticketmaster 一直以來的辯解是:


1. 他們至少確保了消費者不會被騙,買到假的二手票。


2.是如果消費者終究還是會在黑市花這麼多錢買,為何不把溢價貢獻給藝人本人(以及替藝人服務的主辦單位 Live Nation和售票系統 Ticketmaster)。


後面這一點也是工人皇帝 Bruce Springsteen 去年用來辯護自己的演唱會門票定價衝破5000美元的理由。


UTA 的藝人策略主管 Catherine Yi 進一步解釋這種商業機制底下,使得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一場演唱會是真正「售完」。只要你願意再多付一點,永遠都還有機會買到別人手上的票。


原本主打一次性體驗的演唱會因此突然間擁有了另外一個藝術媒介——畫作——的市場交易特質:在畫作滅失/演唱會開始之前,它的身價都是不斷浮動的,可以隨時因為你(對藝人)的愛增溫而提高價格。


突然之間,一張 CD 公定價300元已變成了史前一萬年的市場規則。

    1.5K會員
    178內容數
    錄影帶不只是上個世紀的革命性科技媒介,也是一整個世代橫跨二、三十年的共同生活型態。我的首部數位連載作品《錄影帶生與死》,重溫 70 年代錄影帶工業的黃金年代與興衰跌宕,從錄影帶、DVD 到 Neflix 的數位崛起,錄影帶如何改變世界?一同探尋錄影帶的前世今生,走進電影工業後台,揭開幕後的文化革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