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這裡絕不是什麼有古典氣質的文章,只是愚婦我想「重拾」本來就沒怎麼在讀的古詩古文,運用網路上現有的素材,搭配我個人獨特的理解,實踐「數位閱讀」一事。所以我不「解」當然無法「析」,只是像看電影或聽歌一樣,覺得感動到了什麼就是什麼,所以如果有要考試的,千萬不要繼續讀下去,我怕你會混淆。
青青河畔草 (兩漢/佚名)

Canva+Moonshot+新新的魔法指令
青青河畔草 (兩漢/佚名)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爲娼家女,今爲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牀難獨守。
其實這首很可憐,可能「太露骨」吧,高尚的古文愛好者都不太敢解釋,所以與它有關的影片和解說太少,也沒有人選它當歌曲改編,很可憐。
先說解釋吧:
我認為這是從「旁人」的角度來寫的,因為哪有人自己形容自己明豔照人,像月亮一樣。而且是一篇八卦文。
寫了一名女子,倚窗看景,先看到河邊(代表思念)連綿不絕青翠的的草地,再望向帶有淡淡愁思的垂柳,那麼茂盛,好像代表她積累許久的相思。她體態優美,她靠著窗戶容光照人好像皎皎的明月。化著漂漂亮亮的妝,露出纖細的手。
她從前是青樓歌舞女子,現在嫁人了,卻嫁了個喜歡在外玩樂遊蕩的老公,整天在外不回家,看看那空蕩蕩的床,哎,她怎麼忍受得了獨自一個人的寂寞。
看到沒!?這篇雖看來用字優美,實則是一篇「八卦文」,人家夫妻之間的事甘你屁啊?在那裡瞎猜。假關心之名行八卦之實,「偽善」。
壹、「青青河畔草」有許多的「擬作」
之前在「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就有提到「古人很愛疊字」,要說疊字,就要看古人裝可愛大全「詩經」,裡面有很多句。光詩經.國風的11首就有8首有疊字:關關雎鳩、維葉萋萋(莫莫)、其鳴喈喈、采采卷耳、螽斯羽詵詵兮(薨薨兮、揖揖兮)、宜爾子孫振振兮(繩繩兮、蟄蟄兮)、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其葉蓁蓁、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采采芣苢、翹翹錯薪、振振公子(公姓、公族)......
因此,致敬「青青河畔草」思遊子,並使用疊字手法之詩也不少:
- 擬青青河畔草詩(陸機.魏晉):靡靡江離草,熠爍生河側,皎皎彼姝女,婀娜當軒織,粲粲嬌容姿,灼灼美顏色,良人遊不歸,偏栖獨隻翼,空房來悲風,中夜起歎息。
- 擬青青河畔草詩(鮑令暉.南北朝):嫋嫋臨窗竹,藹藹垂門桐。灼灼青軒女,泠泠高臺中。明志逸秋霜,玉顏豔春紅。人生誰不別,恨君早從戎。鳴弦慚夜月,紺黛羞春風。
- 擬古十三首·其二·青青河畔草(洪適.宋代):青青河畔草,英英籬邊菊。雅雅當窗女,濯濯手如玉。淵淵錦中意,粲粲未盈幅。槁砧天一涯,刀頭誤行蔔。卻鑒怨新眉,誰教遠山綠。
- 青青河畔草(汪珍.元代):青青河畔草,矯矯園中李。娟娟樓上婦,微微啟玉齒。仰歎浮雲馳,俯首理綠綺。自惜韶華姿,誤身遊俠子。
- 擬青青河畔草(柯劭慧.清代):灼灼桃李花,天天當風枝。皎皎彼姝女,媞媞好容儀。鏘鏘鳴玉佩,采采羅裳衣。佳人誰不慕,高節難與離。交愛無良媒,空令神魂馳。何不化行雲,慰我長相思。
- 擬青青河畔草(王立道.明代):夭夭陌上花,紛紛桃與李。迢迢綺樓端,楚楚倡家子。翩翩翠袖垂,盈盈歌皓齒。新人良足娛,故歡棄如屣。涼風驚素秋,芳華難久恃。
貳、鬱郁園中柳
這一題,我認為是「簡體字」傷害「中國文化」的鐵證。因為將「鬱」和「郁」混用,造成對古文的理解有困難。我雖然中文不好,但至少還分得出來「鬱」和「郁」的不同。要對「漢字」的演變進一步了解,可以看「漢語多功能字庫」,可以去查「鬱」和「郁」有哪裡不同。
- 「郁」當然是很多的意思,濃郁。比較偏味覺、嗅覺。
- 「鬱」是「憂鬱」、「抑鬱」,有憂慮、壓抑的意思,它當然也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感受,但是屬於多到「很沈重、無法喘氣」的感覺,偏視覺,在這首詩當中,「柳」本身就有一絲愁思,通常是和思念、離別的情緒相映,然後它還強調是「鬱郁」的,表示「很多、很深、很重」,它不是青綠,它是深綠、墨綠。
因此「鬱郁」基本上是用「類疊字」去強調這份「憂愁」好重好多好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