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我到底回家了沒?的「全面啟動」|坡上的擬態

2023/12/05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他們不是來這裡作夢的,他們是來這邊被喚醒的。」
因為夢境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現實。
看到這個圖騰你會不會怕「我到底回家了沒」

看到這個圖騰你會不會怕「我到底回家了沒」

比天能更為人性之處

本次要分享的是2010年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所執導的Inception(全面啟動)。在當時的時間點,這部片開創了夢境玩法的全新體驗,我們可以說也許在全新的idea上不算是完全的開創先例,但至少這部片推出之後,讓之後同類型的影片有著一個一定不能閃避的標竿。甚至我們在2020的TENET【天能】之中,還是習慣代入與之比較。雖然天能開創了「時間」玩味的全新視野,但是對於「主角劇情推進工具人」的色彩之下相對濃烈之下,我們完全忘記主角之於天能本質而言,有什麼不可取代的要素。

好的作品即是如此,要是褪下主角之後,整部片將不會是你認知的那部片。李奧納多(Leonardo DiCaprio)飾演的Cobb(柯伯)即是如此。隨著他的人設而逐漸墜入真相的我們,不知不覺對於「夢境是否是真實」這件事情有了極大的錯覺。而反觀天能,我們只知道最終整個時間逆行的戰術設計完美包了一個圓,但走到最深處,沒辦法挖掘出更為深入的底氣。這也是我認為「全面啟動」比「天能」更為優秀之處。


猶如村上春樹所說的:「要寫更重的作品,得要讓自己的靈魂潛得更深。」

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
〈第七回 從頭到尾是個人的體力行為〉
小說家的基本工作是說故事。所謂說故事,換句話說,是要自己下降到意識的深層去。下降到心的黑暗底部去。如果想要說越大的故事,作家就必須下降到越深的地方去。就像如果想建造月大的建築物,基礎的地下部分就要挖得更深一樣。此外如果想說越周密的故事的話,那地下的黑暗就會變得越重越厚。


用兩場戲丟入設定,讓「體感」說話

回到全面啟動的故事結構。若熟悉頂尖對決、記憶拼圖的人應該清楚諾蘭總是擅長也著迷在這種「非線性敘述」。開頭的兩場戲都是由柯伯以及齊騰Saito(Ken Watanabe飾演)這兩人在餐桌上的對談所開端。前與後都是在夢境之中,但是完全不一樣的夢境結構。前一場戲是從齊騰委託『瓦解費氏能源集團』的任務之中,歷經三層夢境,最後在混沌層(limbo)當中,柯伯終於尋回齊騰,這一晃讓齊騰也是在混沌層多待了幾十年。

而後一場戲,一樣在飯桌上,對象相反的。由康博工業委託柯伯前來齊騰的夢境之中尋找相關商業機密的資訊。而對齊騰而言,柯伯的手法刁鑽又充滿激進得到了他的賞識。兩人搭上線,齊騰開價用柯伯可以回美國的自由來換取自己希望能瓦解死對頭「費氏能源集團」。

前面這兩場戲就像是給觀眾三溫暖一樣,基本上就是讓觀眾透過「體感」去記憶諾蘭丟出來的設定。包括夢境結構、潛意識、造夢者、投射人物、夢中夢、inception(植入意念)、如何kick(衝擊)、如何辨識夢境細節與物件、夢境如何崩塌。可以說這兩場戲就是不講武德地讓觀影者們強行吸收這些東西,然而這兩場戲也是一場任務開頭與結束的對稱,只是在首刷的觀眾面前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等到電影進入尾段還有印象的人才會憶起前兩場戲的重要性。

Christopher Nolan, notes

Christopher Nolan, notes


夢境設定

另外一個要觀眾強行吸收的就是夢境的遊戲規則。這與我們一般觀念的作夢環境不一樣。無論作夢者是誰(在Inception之中沒有限定主作夢者、共享夢境的人究竟會用怎麼樣的比例去帶進投射人物),作夢的這一方會提供潛意識進入夢境,具像的外觀就是所謂的「投射人物」,而最為知名也重要的投射人物就是在柯伯進入齊騰夢境之中最早出現的女角茉兒(Mal) (Marion Cotillard飾演)。投射人物之於Inception的重要性有可能超乎首次觀影者。原因是它能攜帶出強悍的潛意識的防衛因子,藉由投射人物也可以沉入最深的潛意識之中理解人的思考本質。

而進入的夢境環境可以由「造夢者」本身決定,這一點就是比較超乎尋常人對於作夢的理解。造夢者利用生活中的細節搭載出柯伯團隊所需要的迷宮,有了這些「已知」資訊時,柯伯團隊就可以藉由空間以及時間上的手法去欺騙潛意識之中的投射人物或者是主要意識,無論是要拖延還有塑造一個想法,夢境的編造都是很重要的一環。

故事之中柯伯應該熟稔於此道,只是自己的腦中早已關進一個大魔王NPC,他不能讓茉兒輕易地清楚瞭解所有迷宮細節,這樣一次次之中,茉兒只為了尋回自己的柯伯,就是會用各種一百種手法去破壞柯伯的計畫。

也因此愛利艾妮(Ariadne)(Elliot Page飾演)擔任一個很重要的中繼角色。作為中間才加入的團隊配角,愛利艾妮的視角就像是觀眾一樣。某些時候我們的確是站在愛利艾妮的視角去看事情,包括中間愛利艾妮私自地闖入柯伯的夢境才發現柯伯始終在欺騙團隊的人,藏著最嚴重的事實,那就是他本人就是一顆未爆彈。而細心的觀眾只要google一下Ariadne就會清楚這是一個有名的古希臘人物,藉由角色名來定義或者勾勒出角色的定位一直是諾蘭擅長的手法,在天能之中更使用來回文方碑之中的名稱去命名劇中許多角色名稱。

Diagram

Diagram

造夢者提供的夢境環境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不能全面複製現實生活的所有場景。你可以複製你喜歡的細節,譬如說某一座橋的材質或者光澤,但你不能把整座橋搬進夢境之中。柯伯會這麼提醒愛利艾妮也是因為自己跟茉兒因為去了混沌層混了太久,受了很多影響。夢境與現實不分導致了整部戲最重要的爆雷點。

另外一個你值得注意的就是Kick(衝擊),由於Inception大量使用夢中夢設定,因此每一層夢之間要穿越就是得要靠中耳平衡結構的設計,藉由重心轉移的瞬間,從當層夢境驚醒。除此之外,突然間的死亡也可以造成同樣的穿越。但是最為重要的一次任務當中,柯伯團隊之中的化學家尤瑟夫(Yusuf)(Dileep Rao飾演)使用了超強效鎮定劑。除了夢境比例結構從原本的1:12進化到了1:20。也就是五分鐘的現實世界,一般在一層尋常夢境之中會有一小時的時間。而使用這尤瑟夫超強效鎮定劑可以擴展到五分鐘對應一小時四十分鐘之多。副作用就是你萬一在夢境死亡,沒辦法跳出此層夢境,反而會跌入混沌層(limbo),而limbo的時間性未知。此Limbo定義由此共享夢境的全部人曾經去過的人決定。也就是柯伯。



時間之謎團:柯伯跟齊騰追尋之旅

這其實是本部中最難以解析的一段,由於Limbo(混沌層)本質而言就是一個弔詭的設計,也是我認為比柯伯到底回家了沒之外,本部最費解的難題。也非常歡迎強大的電影停格專家幫我分析一下。我這邊說說我的看法。

柯伯跟茉兒去Limbo五十幾年,搞了一堆城市等等。因此我們知道這個地點無論是在「瓦解費氏集團的任務」三層夢境之中誰死掉,應該都去Limbo玩沙。我們從電影的順序可以知道,茉兒開槍把進入第三層醫院的費雪(Robert Fisher)(Cillian Murphy飾演)幹掉之後,費雪應該就是掉入Limbo,然後柯伯團隊大概一行人聊了有兩分鐘這麼久決定要一起睡去進入Limbo。接著在第三層把關的伊姆斯(Eames)(Tom Hardy飾演),還有丟給齊騰手榴彈,然後自己醫院周圍裝炸藥。然後齊騰還很罩地用手榴彈幹掉幾個投射人物之後自己掛點。

從結論來看,柯伯潛入Limbo時間點應該跟費雪有落差,但是第三層的齊騰死掉卻是在兩人都進入Limbo才死去,而齊騰後續在Limbo被柯伯找到時竟然已經老了幾十歲。而且柯伯找到費雪時,費雪看起來還是小鮮肉一枚,根本沒老。就算用秒數放大來說,費雪應該也要老一些。

因此只有一種可說得通的可能,費雪跟柯伯雖然都是第三層之中遁入Limbo,可能只差五分鐘,也許實際Limbo夢境只差幾天或者幾十天或者幾十個小時?(最無腦就只是在乘上20倍而已,但Limbo被柯伯等人形容得這麼恐怖,我覺得不是20倍這麼無聊)。因此費雪有沒有變老,都說得通。

至於齊騰呢?由於電影畫面時不時在第三層齊騰快死之前都有片段帶到齊騰在第一層以及第二層嘴巴吐血更為嚴重。因此要說明整部戲最開頭的年齡差距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第一層或者第二層的齊騰死掉的瞬間,雖然死前放大的倍率讓第三層齊騰還可以丟出手榴彈才死,但真正死因應該是死在前兩層,導致齊騰掉入Limbo的「夢境特性」與柯伯還有費雪不同,才可以說明為啥齊騰已經老得快認不得柯伯。(當然,我認為這個想法屬於腦補的範疇,也是我認為最能說得通的狀況。)

因此滿有可能是死掉的瞬間我們看上去齊騰在我們面前掛掉的那一幕,是在第一層的1/400秒之前,或者第二層的1/20時間點之前,齊騰可能在車子裡掛點或者在電梯裡掛掉。透過夢的疊加性導致你最後看到的結果。



尤瑟夫的地下室

好萊塢導演最愛使用的手法。由於我不是電影專家,沒辦法說明這個手法叫什麼名字。姑且稱它為「尤瑟夫的地下室」好了XD。通常電影在三分之一之前,透過非主角的配角,在劇中說出最重要的一句話,讓整部戲的主題畫龍點睛。你也可以說他是「電影主題的投放廣告」,這段真的就是再次繞著最重要的主題而演的。

尤瑟夫對柯伯等人賣藥賣了一陣子之後,給柯伯等人看了一個例子,他引領大家走進某個地下室。下面有一堆人正在「作夢」。大家很好奇這些在幹什麼,其中一個人問了「他們為何每天來這裡作夢?」

而看守的老人只是帥氣地說:

「他們不是來這裡作夢的,他們是來這邊被喚醒的。」

因為夢境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現實。

這也就是我們下一個要談的,柯伯與茉兒潛入五十多年的Limbo之中,茉兒所認定的夢境已經變成了現實,要讓她能喚醒的,的確只有Inception。而那個概念,則是讓茉兒真的醒來後,還堅信自己可能還在作夢。



那個繼續旋轉的陀螺

柯伯一直到了Limbo,跟自己的投射人物茉兒討論才說出真相。我們在前面的戲份的確知道,茉兒把自己的圖騰(Inception之中最重要設定,用來鑑定自己處於夢境還是現實,由於夢境要是製造出來的,肯定無法設計出自己可能知道的物品細節,因此可以藉由這些物品物理細節來確定自己處於夢中夢還是清醒過來)鎖進了潛意識的保險箱。大家都清楚當圖騰鎖進去之後,這個種子成長為概念,成為事實。接著你就接受了這樣想法的自己。

Real or Dream

Real or Dream

而柯伯沒說的是,
他最後跑去了保險箱一趟,
讓那個旋轉的陀螺開始旋轉。
導致了夢魘的開始與結束。

「她的世界不是真實的」
「死亡是唯一的出路」

這樣的聲音圍繞在茉兒的心中,雖然柯伯的用意是讓處於Limbo的茉兒改變想法跟他一起回去現實世界。然而這樣植入的意念卻深刻讓茉兒回到真實世界還依稀記得。也造成了之後的悲劇,茉兒再次尋短,甚至賠上了柯伯的一切,讓柯伯成為了不得返回美國的夢境亞森羅蘋。



INCEPTION可惜之處

愛利艾妮在柯伯訓練之中,兩部戲最讓我驚艷,大概也是整部戲特效最為驚人的地方。第一個就是柯伯說明愛利艾妮其實在夢境之中,接著開始場景定格爆炸(簡直帥到確診)當年也是看到那一幕,心中有一股慾望一定要進戲院看一下。以及愛利艾妮的個人空間揉捏術,基本上滿足了我們對夢境的期待。之後的三層夢境故事之中,就以規模、邏輯來說,前兩層都算是可圈可點,甚至第二層我們的羅賓,哦不,是亞瑟(Arthur)(Joseph Gordon-Levitt飾演)擔任第二層守門人。當尤瑟夫在第一層亂開車導致翻車的時候,使得亞瑟在第二層之中在重力隨時轉移方向的空間進行武鬥,雖然我們都知道諾蘭的武戲爛到有剩,但光那幾幕也是帥到不行。你也可以說天能裡面「自己跟自己」對打那一段,真的也是全場最好看的地方XD。

第二層武打戲是全戲最精彩之處

第二層武打戲是全戲最精彩之處

諾蘭可能很難理解自己為什麼覺得隨意安插的中間段落為何會變成全場最帥的畫面?但是事實就是「瓦解費氏能源集團」任務的三層夢境之中,第三層夢境除了白茫茫的雪跟雪裝,唯一有印象的就只剩茉兒一個從天而降幹掉小費雪,以及小費雪進入醫院房間後的戲份兩者最有印象。剩下都是再等槍林彈雨結束,跳畫面。這真的是Inception最可惜的地方,我在愛利艾妮訓練之後,一直期待的「空間揉捏法」、「超乎物理尋常的物理現象」都沒有在第三層發生。




我到底回家了沒?

2010年的最終結局,當那個陀螺旋轉起來,最後一個影格開始搖晃,開啟了兩方人馬的討論,那就是柯伯到底回家了沒?我認為這麼答案滿明確的,雖然網路上應該可以找到不同版本,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我列出了以下幾點。

  • 柯伯最後根本不需要看圖騰(這與片中的設定吻合)
  • 小女孩、小男孩的大小不太一樣(片尾字幕有帶到兩組拍攝組合)
  • 最後一幕的小女孩小男孩有轉身
  • 柯伯的戒指(進入夢境有帶、現實沒帶)(來自網友的停格搜尋)
  • 米高老爺爺Michael Caine(麥爾斯)有的戲份就是現實世界(過去劇場舊聞)

依照決定性而言,我認為小男孩、小女孩轉身這件事遠大於其他要點。原因是當愛利艾妮偷闖柯伯珍藏的夢境時,依然沒有小男孩、小女孩轉身畫面。代表最後他離開家之前真的沒有看見他的孩子轉身看著他,因此他就算把全部記憶復刻進入夢境仍然沒辦法建立出那個影像。身為父親以及老公的身份,都已經處心積慮留下這些記憶,無非就是要透過夢境好好懷念自己沒有的人事物。基於情緒以及情感的設定,這兩點的確給予我很大的確認。其他要點可以當作花絮看看,也是滿有趣的。


你會是回家派還是還沒回家派呢?歡迎分享您的觀點。


回到「坡上的擬態」目錄頁
raw-image
每一分鐘都有六十秒的機會讓小說家倒下
贊助連結


3.5K會員
413內容數
販賣 懸疑、推理、科幻的日常小說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